写作文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让文章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为了让作文更加引人入胜,我们需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春节春联作文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节春联作文篇1
每逢过年,人们总是要大扫除、包饺子、切春联、贴福字,今年春节也不例外。大年夜到了,我们全家也都忙活起来了。我的任务是与妈妈一起贴好春联——“旭日临门添百福,春风得意纳千祥”。我们俩还特意准备上了一把米尺、一卷双面胶、和一把剪刀呢!
去年贴在大门上的对联被揭下后,留下了两个淡淡的轮廓。站在门外,我拿起一张对联就递给了妈妈,指着门的'左边说:“妈妈,这幅‘旭日临门添百福’就贴左边吧!”妈妈愣了一下:“不对,‘旭日临门添百福’是上联,上联不是应该在右边么?”“你怎么就知道‘旭日临门添百福’是上联,‘春风得意纳千祥’是下联呢?”我不以为然。“傻瓜,你看,一个是‘千祥’,一个是‘百福’,自然是‘千祥’的程度更深,程度深的就是下联了。”说罢,妈妈把这张对联按在右边那扇门上对着那轮廓比划着,而我在她后面帮着看那张对联有没有摆歪:“再左边一点;太过了,太过了;好,正好!”在我的纠正下,妈妈大约一分钟后将这张对联摆正了位置。妈妈按住了对联,我帮着妈妈剪下几段双面胶贴上,总算是搞定了一张对联了。为了让贴好的春联看上去更美观、更对称,我先把门关上,再把那把米尺架在了双开门上,与第一副对联对准了后,在左边的那扇门上的与第一副对联上面在一条直线上的地方把春联另一半——“春风得意纳千祥”贴了上去。
这样,贴这幅对联的任务也终于算是大告成功啦!阳光下,我和妈妈后退几步,欣赏着这一副对联,工整,而又美观,我的内心中一股喜悦与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愿这新的一年正能如这幅对联一般一帆风顺,圆圆满满吧。
春节春联作文篇2
春节那天,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春联,一样望去大街小巷焕然一新,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今年,我家也换上了喜庆的春联!
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年画市场,开始选春联,这里的对联可真多呀!
看得我眼花缭乱:有带金边的,有红纸黑字的`,有长的,有短的,有宽的,有窄的……我和妈妈都不知道要选什么好。突然一幅娇小而不失大气的春联吸引了我的眼球:“鸿运高照万事顺,金鸡唱晓幸福年”,横批是:“纳福迎吉”。对联内容的寓意很好,非常符合我们一家对新的一年期盼;字体呈金色,落落大方,苍劲有力。嗯!就选这个吧!
回到家中,我和爸爸张罗着贴春联。爸爸个子高,负责贴,我手脚利索,负责打下手兼指挥。呦!爸爸还是个贴春联的高手呀!轻轻松松贴好了上联,但是下联却出现了麻烦,由于这幅春联的体积较小,想要做到对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于是,我就站在远处,估摸着距离,指挥着:“爸,高点,再高一点点”,“高了高了,低一点点……”唉?平时脾气急躁的爸爸竟然这么配合我,听我指挥,一点怨言也没有,还夸我指挥有方。
开始贴横批了,横批一般要贴过门头,难度大一些,而且我们家的春联都是贴在柱子上,但横梁又离地面很远,难上加难,于是爸爸便搬来了救兵----铁质折叠四角梯。爸爸爬上梯子,我有些不放心,于是一边扶着梯子,一边指挥——在我们父女俩的默契配合下,横批终于贴好了,一幅春联被贴得规规矩矩、妥妥贴贴的。
春节春联作文篇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又想起了儿时的诗谣,爆竹声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大概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节日了吧,到这时候亲朋好友们都放假了,大家都聚在一起聊天玩乐,讨论过去发生的种种趣事。而我觉得春节最有趣的就是除夕前贴春联了。
按我们那里的习俗,贴春联是在腊月二十九的下午。这一天的`中午吃完饭后爸爸先用面粉做一些浆糊用来贴春联,和浆糊可是要讲究分量和火候的,这个不是我能够办的了的,所以只能够作壁上观。
和完浆糊后我便把春联都拿出来放到簸箕里和爸爸出去贴。以往在贴春联的时候都是爸爸爬上梯子,我在下面递上春联和浆糊,然后走远些看春联是否歪了,距离是否合适。那时候我处于好奇也想爬上去,但爸妈都生怕我摔着,所以我只能够在下面打下手。现在我长大了,爸爸却慢慢变老了,腿脚也已不如从前利索,担心的人又变成了我。所以现在变成我爬上梯子贴春联,爸爸在下面给我打下手。但爸爸却不走远去看我是否贴正当,爸爸只是紧紧的扶住梯子……这时我想到的是:爸爸并不在意春联是不是贴歪了,他只关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安全。这种关心无论我是个孩童或是已经长大,他只会默默的流淌在爸爸的血液中,默默的看着我关心我……
春联贴到这里我已经不再在意贴春联的乐趣,只是默默的享受着爸爸的关爱所带来的温馨。我想春节的具体意义并不在于我们所做的有趣的事情,而是享受亲人们在一起的温馨!
春节春联作文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春联。
春联最早的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的神像,用于驱秽辟邪。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上部分画神像,下部分写春词,神像用于祛鬼避邪,而春词用于祈福。再经几回演变,就演化成了现在的年画和春联。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为了辞旧迎新,避邪除灾,它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人家门前的春联,都是市面上售卖的成品春联,有些重风俗的老人,却依旧保持着过春节时手写春联的习惯,更有文化的老人还会自己对春联。春联讲究对仗工整,简洁精巧,常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书写春联时常用红色的生宣纸,墨块也要经过细细研磨,写好后还可以在上面镀一层闪粉。写好的春联晾干后要用重物压平,再用米制的糨糊粘好,这样不易脱落,足够可以保存到下次“辞旧迎新”。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春联作为非物资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值得传承,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习惯也得以延续。希望大家有机会时可以选择手写春联,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风俗特色。作为生活在科技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在享受科技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传统。任何人都不希望中华民族的独有文化在科技中失传,那样正如一幅颜色鲜艳的美丽的画卷褪去了色彩,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贴春联的传统风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何时都不会,也不能被科技所取代。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努力练字吧,待到下个春节,我们一起写春联,贴春联。
春节春联作文篇5
新年到,家家户户到处张灯结彩,到处放鞭炮,到处贴春联,到处欢声笑语,到处喜气洋洋。 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家里的大门上贴着一副大红春联,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倒“福”。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春节要鞭炮,还要贴春联呢?终于,我在资料上找到了答案。” 放鞭炮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大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民称为爆竿,大概是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
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半纸开,小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声音更大,便得火烧竹子,这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用卷纸裹着大药的燃烧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名“鞭炮”。 贴春联那就不一样了,起源于上古时期风俗,春节时门上悬挂或者张贴神怪之物以吓退妖魔鬼怪,于是,便挂挑木板,再刻上两句吉利话,到后来演变成红纸书写两句对称幸福语贴到门上,又加上横批,正好符合大门的形式。 怪不得过春节人们要放鞭炮,贴春联呢!
春节春联作文篇6
春节快到了,我和爷爷要在大门的两边贴上春联,迎接新的一年。
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明代,“桃符"才改为“春联"。春联便沿习成为民间的一种过年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子等不同名称。
我和爷爷一起去武商超市买春联,到了超市看到里面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过年的年货,真是琳琅满目。我们只奔卖春联和福字的地方,爷爷买了一副春联和几个福字,我买了一个十二生肖的吉祥猪。
回家后,我们先贴福字,我看到爷爷把福贴倒了,急忙喊:“福倒了,福倒了”。爷爷笑了笑说:“把福倒着贴,是因为‘到’和‘倒’是同音字,所以人们喜欢读福到了。”接着,我们开始贴春联,我让爷爷贴上联,我贴下联。他拿起上联,往门的左边用手比划了一下高低,拿来双面胶先粘好,又搬来一张板凳站上去,把春联贴了上去。我学着爷爷的办法把下联贴在了右边的墙上。贴好后,我指的墙上的春联读了出来:“千祥云集喜临门,万事如意合家福。”
我们又把室内的各个小门上都贴上了红纸剪的福字,把中国节挂在电视柜上方,室内顿时有了过年的气氛。看着贴好的春联和门上的红福字,我心里乐开了花,我在心中默默祝福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祖国更加红红火火。
春节春联作文篇7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左邻右舍都开始贴春联了。对门的哥哥家贴上了“豪情振笔歌新岁,骏马加鞭奔坦途”。楼下奶奶家贴上了“百花齐放春光好,万马奔腾气象新”。看见邻居们都贴上春联,我也毫不犹豫地拿起春联贴起来。
开始贴春联了,我把春联粘上胶水,定下位置,慢慢地贴在墙上,用手轻轻地抹了抹,就这样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贴好了春联,我爬下椅子,站到远处看了看,发现春联贴斜了,而且还有些凹凸不平。春联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把我贴成这样,让我怎么见人呢?”无奈之下,我又撕下春联,放平整,对好位置,贴在墙上。我又急忙拿来下联,粘上胶水,平平整整地贴在墙上。外公站在远处读着:“春花吐艳香千里,快马加鞭跃九州。选得不错!”在一片忙碌和欢笑声中,红红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接下来我贴“福”字,我把福字贴上双面胶,平平整整地贴在门上,外公见了急忙说:“贴反了,贴反了。”“为什么呢?”我满腹狐疑地问。外公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不识字的老头,过年了,他请来一个先生给他写春联,先生只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不识字的老爷爷把”福“字贴反了,小朋友见了说:老爷爷,”福“倒了。福到了好啊!福到了好啊!老爷爷喜笑颜开地说。”从此以后,“福”字就倒着贴了。
今天真有意思,不仅贴了春联,还增长了不少知识。
春节春联作文推荐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