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应该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丰富多样的教案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2、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3、激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动物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愿意吗?请你们仔细看认真记,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
他们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1.组织幼儿观看课件,并加以解释。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结:动物园里生长着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
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比如:大象的鼻子最长等。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说说动物身上的之最,说对的教师给予鼓励、表扬,并颁发奖品。
3.播放课件,将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
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那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三、结束
音乐伴奏师生对歌,巩固知识的掌握。“小朋友,我问你,什么动物鼻子长?
“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1.感受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漩涡,了解这些漩涡的共同特性。
2.尝试运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漩涡。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1.资源准备教师演示包:
(1)漩涡图片
(2)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3)记录活动表格幼儿资源包:
(1)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2)记录活动表格亲子活动包:
(1)容器、搅拌器皿、沙。
自行准备:
(1)课桌。
(2)示频仪、电源插座。
(3)黑板。
2.经验准备教师:需要了解漩涡的形成。
幼儿: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3.环境准备在科学区准备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
三、科学词汇
漩涡:水流急转所激起的螺旋形。
四、方法词汇
观察:观察怎样制造漩涡。
操作:用不同的物体制造漩涡。
记录:哪个物体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五、活动建议
1.导入活动律动导入:让幼儿跳转圈舞,感受漩的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已经认识了漩涡,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漩涡?你看见的漩涡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漩涡像什么?
3.幼儿作业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出自己看到的漩涡。
1.画密密麻麻的螺旋线,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一个漂亮的漩涡。
2.用毛线摆螺旋线。
3.把橡皮泥搓成长条,把长条摆成螺旋线。
水中做漩涡。先问幼儿会在水中制造漩涡吗?然后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涡?
(1)用手搅。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搅水。然后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尝试制造出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漩涡,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4.过程关注。
在幼儿进行制造漩涡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操作时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师小结。
原来用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6.活动延伸
(1)区域延伸在科学区提供一根葱和有色的水:运用漩涡的知识看看葱在漩涡中会怎样。
(2)家庭亲子活动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懂得牙齿保健的重要。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乐意保护自己的牙齿,愿意早晚刷牙。
活动准备:
1.一个小熊头饰,一副黑色眼镜做“蛀牙虫”。
2.牙齿模型一副。
3.一盒牙膏,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水杯预先放在盥洗间。
4.《小熊拔牙》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活动。谜语:大红门打开来,白姑娘站两排,各种东西吃进去,又切又磨样样能。
2.听故事《小熊拔牙》,了解产生龋齿的原因,懂得牙齿保健的重要。教师扮演小熊手扶腮做痛苦状,并请幼儿猜猜小熊怎么啦?幼儿听故事。讨论:小熊的牙为什么被拔掉?牙被拔掉有什么不方便?
3.幼儿互相交流,知道牙齿保健的简单方法。幼儿互相看看同伴的牙齿,自由交流自己看牙医的经历和感受。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保护牙齿的。教师小结:如果不注意保护牙齿,牙齿也会生病的.。牙齿是会影响我们吃食物,不能好好睡觉,并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缺少牙齿时,说话不清楚;龋齿严重的话,还很难看呢!
4.讨论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徒手练习。
教师:小朋友会刷牙吗?我们来教教小熊怎样刷牙好吗?教师用牙刷在牙齿模型上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先在牙刷上挤点牙膏,水杯盛上水,再用水漱口并吐出,然后用牙刷去刷牙,上面的牙齿从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齿从下往上刷,两边的大牙齿要由里往外来回刷,最后用杯子里的清水漱口吐出。幼儿用牙刷做空手练习,“小熊”来回检查。游戏“蛀牙虫,快走开”,继续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刷牙:教师戴上“蛀牙虫”的眼镜扮“蛀牙虫”,在幼儿四周边唱边随意走动,歌曲结束后,“蛀牙虫”随意请一位小朋友,这位小朋友念儿歌“蛀牙虫,快走开,我回刷牙赶走你!”然后练习刷牙一次。其他幼儿看他刷牙方法是否正确。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师:“宝贝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神秘的袋子,里面有好多的好吃的,想不想吃?(想)
师:“那你们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好吃的吗?”(不知道)
师:“老师也忘了里边装的什么啦?我来……(老师假装往出拿)诶,老师请两个小朋友来帮老师,谁愿意来?”
师:“***、***你俩来摸一摸”(请幼儿过来,先摸一摸,提醒幼儿只能摸一个)“***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呀?”“宝贝,那你摸到了什么呀?”(幼儿进行猜测,是哪种水果之后再拿出验证)
师:“那我们拿出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
(通过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例如,苹果)
师:“呀,这是什么啊?苹果。那***猜对了没有?拍拍手吧。
师:“谁能告诉我这个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呀?它长什么样子的?”(如幼儿说不来提醒是圆圆的还是长长的)。
运用此方法,逐个拿出认识苹果,香蕉。
2、闻一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漂亮的神秘盒,里边也装了好吃的,这次老师不要你们用手摸,要让你们用小鼻子闻一闻里边装的是什么?(老师请若干幼儿来闻一闻是什么水果。并拿出来验证)
3、尝一尝
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样才可以吃啊?”(苹果洗洗吃、香蕉剥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过程中,引导幼儿复习水果的名称。)
师:“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洗干净、切好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尝一尝,看看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1)、请几个幼儿先来尝一尝,说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请几个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吃,吃完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3)、幼儿分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诉老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苹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啊?什么味道的啊?香蕉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啊?”(最后总结,复习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老师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宝宝,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和幼儿去户外找,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 本节活动通过“摸、看、闻、尝”等方法,充分运用五官感觉来认知苹果,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 整节活动中,充分引发幼儿浓厚的好奇心,激发幼儿 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参与到整节活动当中。
3、 对本节活动的细节部分处理有些不当:
(1) 在开始部分,应用较安静的'游戏,或与水果有关的小游戏进行导入。
(2) 在“神秘袋”“闻一闻”两个环节中,让幼儿等待的时间有一点长,应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其他幼儿更好的参与。
(3) 整节活动,可变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将幼儿分组,每人一个水果实物,让幼儿亲自感知两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学法来进行,教师直接贯穿给幼儿正确的概念。这样可以让整节活动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让幼儿更加有积极性,参与到活动中。
(4) 可再加深一点难度,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也可用两种不同感觉的水果来进行,对比更加的强烈,明显。例如:苹果和猕猴桃,一个是光滑的,一个是粗糙的。
通过这节活动,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学习提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继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组织活动能力,找到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方法,让幼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将以后的活动开展的更生动有效。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师: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里写的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看上面写得什么?
1、读信: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3、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与他们的果皮是一样的吗?王老师也不太明白,今天我们来做次小小实验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好吗?
二、幼儿实验了解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和一些颜色标记,请小朋友实验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标记记录到实验表上。
1、幼儿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实验记录。
2、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表。
3、对有争议的实验结果,教师实验得出正确结果
三、幼儿再次实验,将水果归类。
师:这些水果的果汁颜色有的和果皮颜色一样,有的和果皮颜色不一样,那么,哪些是和果皮颜色一样的呢?哪些和果皮颜色不一样呢?我们再一起来做一次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将水果进行归类,将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样的放到一起。
1、幼儿实验,并将水果卡片归类。
2、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3、送卡片:将水果卡片送到相应的筐中。(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放一个筐中,不一样的放另一个筐中。
4、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扬鼓励。
四、给动物幼儿园回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我们知道了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回封信,告诉他们我们的实验结果好吗?
1、出好的实验记录表,叠好放进信封。
2、将归类好的水果卡片分别包好,写上说明装入信封。
五、延伸活动:
1、师生一起写回信。
2、自己动手榨果汁,一起品尝果汁。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豆制品,知道其名称和价值。
2、通过倾听故事和观察活动,知道豆制品的种类很多。
3、喜欢吃豆制品,乐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吃过的豆制品。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将香干切成若干块,牙签、黄豆若干。
2、香干,百叶,豆腐等豆制品。
3、实物:酱油、豆油、豆浆、肥皂、油漆、轮胎。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公鸡头、母鸡头》引出黄豆。
教师出示黄豆,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黄豆来玩《公鸡头母鸡头》的游戏,好吗?
教师与全体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然后请幼儿猜一猜“黄豆黄豆在哪头?”多请几位幼儿猜,最后看谁猜得对。
二、幼儿自主探索,找出几种常见的豆制品。
师:猜黄豆游戏真好玩,你们知道黄豆宝宝能做成哪些东西呢?
幼儿互相交流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在小朋友的后面和两边桌上的篓子里,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等会儿请小朋友找出一样你知道的黄豆宝宝做成的东西,拿出来坐到自己位置上。(注意提醒幼儿一人只能拿一样豆制品。)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如:拿豆芽菜的有哪些小朋友?上来排成一排,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豆芽菜;拿豆浆的有哪几个,说说黄豆宝宝怎样变成豆浆的?还有豆腐等等。启发幼儿说出这些豆制品的名称,并且知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豆制品。(对于拿得不对的幼儿教师给予纠正,请他们将东西放到另一个篓子里)
三、通过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豆制品。
※师:豆腐、百叶、豆芽菜这些豆制品都是我们平时吃的比较多的东西,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也是黄豆宝宝做成的,除了吃的,还有用的,小朋友想不想认识它们呀?(想)
※师:今天呀,黄豆爷爷过生日了,它的宝宝们都来庆祝它生日快乐,黄豆爷爷有哪些子孙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黄豆爷爷过生日》。
请小朋友仔细地听一听,故事里:
1、哪些宝宝来给黄豆爷爷祝贺生日?
2、哪些东西是由黄豆宝宝做成的?
※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故事中的豆制品实物:酱油、豆油、豆浆、肥皂、油漆、轮胎。
教师小结:黄豆爷爷今天特别开心,它的这么多子孙都是黄豆宝宝做成的:酱油、豆油、豆浆、肥皂、油漆、连汽车轮胎也离不开黄豆宝宝,黄豆的用处可真大!
四、实物分类,进一步巩固对豆制品的认识。
通过这个故事小朋友又认识了一些豆制品朋友,现在你们身后的篓子里还有很多东西,一会儿请小朋友看一看,是豆制品的就拿出来放在长方形的篓子里,不是豆制品的就放在圆形的篓子里。
五、请幼儿品尝豆制品。
小朋友们找得又快又好!真棒!豆制品的种类真是太多了!豆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这些好吃的豆制品营养可丰富了,它里面有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小朋友健康成长所必须要的营养,经常吃这些豆制品还能增强抵抗力,少生病,让身体棒棒的!
黄豆爷爷今天特开心,他要请小朋友都来尝一尝豆制品宝宝,等会儿一人一个小碗,小朋友一边尝一边说说你吃的豆制品叫什么?味道怎么样?
(教师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份豆制品)
附故事:
黄豆爷爷过生日
黄豆爷爷快要过生日了,黄豆宝宝可高兴了。因为爷爷过生日这天,黄豆家的子孙孩子们都要回来给爷爷庆祝生日。
这天一大早,黄豆宝宝就站在门口等客人。等着等着,哈哈!真的来了三位客人。一位客人是紫黑色的,他是谁呢?是酱油;一位客人是黄色的,他是谁呀?豆油;还有一位客人是白色的,他是――豆浆。三位客人一起对黄豆爷爷鞠了个躬:祝黄豆爷爷生日快乐!黄豆宝宝想酱油、豆油、豆浆都是咱们黄豆做的.,将来我做什么好呢?
正想着,又有客人来了,是一块肥皂和一罐油漆。“这是怎么回事?”黄豆宝宝奇怪地问:“肥皂、油漆你们俩走错门了吧!”肥皂、油漆笑呵呵的说:“小黄豆,你不认识我们啦!我们都是爷爷的子孙呀!你看,豆油加点别的东西就可以做出肥皂、油漆了。”
黄豆宝宝听了心里想:咱们黄豆可真厉害!
过了一会儿,黄豆宝宝听见“咕噜咕噜”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汽车轮胎滚来了,一边滚还一边唱歌“咕噜噜,咕噜噜,一滚滚了十里路。”黄豆宝宝一看开心极了,问:“轮胎大哥,你这是到哪里去啊?”轮胎说:就上你家啊!今天咱爷爷过生日!“什么什么?我爷爷也是你爷爷?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不信,你肯定不是黄豆做成的,你搞错了!”轮胎哥哥笑着说:“我呀,是黄豆加上酒精做成的,不信你问问爷爷就知道了。”爷爷摸着胡子一直在笑:“我的子孙真多呀!都是爷爷的乖孩子!真好!真好!”
黄豆宝宝开心的跳了起来:“哇!我们黄豆用处真大啊!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的热情很高,主要体现在:
1、活动中操作材料准备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过观看豆浆机将黄豆变成豆浆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变化的乐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豆腐、百叶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方面的资料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了。
3、通过《黄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豆制品朋友,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4、用“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效果看出幼儿能说出所尝豆制品的名称和味道。
小百科: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子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饲料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简单的磁场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了解指南针的作用,学会制作简易的指南针。
活动准备
1.电视机、实物投影器、彩色图片、录音机、故事磁带、小舞台一个、磁性教具、跳舞的小人。
2.每个幼儿两块条形磁铁(其中一块系有毛线绳)和两块环形磁铁、指南针若干、大头针若干、系有细线绳的缝衣针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1.以大头针移动,向后引出磁铁,激发孩子玩磁铁的欲望。
2.幼儿自由玩磁铁。
教师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玩:手拿一块环形磁铁推着另一块环形磁铁跑,一手提起带绳的条形磁铁和另一手拿的条形磁铁相接近着玩,桌子上放一块环形磁铁和桌下紧隔桌板的磁 铁相吸着玩。
3.请不同玩法的幼儿为大家演示,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总结:
每块磁铁都有两个极:一个北极(n),一个南极(s)。北极常常涂红色,南极涂蓝色。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玩指南针。
在玩中让孩子发现指南针的指针具有磁性,会和磁铁相互作用;并让幼儿自己说出指南针的本领。
6、利用实物投影器看图片、听故事录音《小红帽找外婆》,了解指南针的作用。
7、教师指导幼儿制作指南针。
材料:一块标有南、北两极的磁铁、一根缝衣针、一根细线。
制作指南针,首先要把缝衣针磁化。磁化过程是:将缝衣针的针尖在磁铁的北极(n)沿同一方向磨擦二十次左右,然后用一根细线系在缝衣针中间,使它保持水平,针尖指向就是南方。
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缝衣针的是尖的,小朋友一定要小心,不要扎着自己,也不要扎着别人了。
8.幼儿手持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出教室,请其它班的小朋友欣赏自己制作的指南针。
9.活动结束。
附故事:小红帽找外婆
小红帽的外婆住在很远很远的南山。一天,妈妈让小红帽带着礼物去看外婆。到外婆家要经过一片沙漠。小红帽走着走着就迷路了,认不清到外婆家的方向了。一只骆驼走过来说:“你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左边是北方,右边是南方。”小红帽按照骆驼说的方法,顺利地走出了沙漠。
小红帽走进树林,又认不清方向了。一只长颈鹿告诉她:“树桩上有一圈圈的年轮,宽的年轮朝向南方。”小红帽按照长颈鹿的方法走,走出了树林。
小红帽来到山脚下,她又迷路了,找不到去外婆家的方向了。这时,她碰到一位叔叔,叔叔送给小红帽一枚指南针,并告诉她:“你按照指南针的指向走,就能找到外婆。”
小红帽有了指南针,再也不迷路。在指南针的指引下,小红帽很快地找到了外婆。
幼儿园中班科学室教案优质7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