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面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果,教案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和面粉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和面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和操作,了解面粉的特性。
2、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3、知道面粉可以做成各种有营养的好吃的食品。
【活动准备】
教具:面粉的由来ppt,面粉制品图片展示ppt,视频展示台。干面粉若干、水、滴管各一份。
学具:人手一份干面粉,每桌一盆水、水中放若干滴管。
其他准备:每桌一块一次性桌布铺好,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面粉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你们看盘子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
用眼睛看一看。面粉长得什么样子?
用手捏一捏,说一说面粉又是什么样子?
3、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引导幼儿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
二、简单了解面粉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面粉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吗?(课件演示)
三、感知面团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将面粉加水变成面团的操作过程。
2、幼儿尝试使用滴管往面粉里加一次水,并揉和,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次加水,并揉和,说说变化。
4、小结:面粉加水后揉和会变成像橡皮泥一样的面团。
四、了解面粉制品。
1、面团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2、面团可以做成什么?
和面粉教案篇2
活动背景: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准备:
百宝箱、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盐)如: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三、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在交流中幼儿各自说出了验证方法他们有的通过鼻子闻、有的通过嘴巴尝、有的用水来验证面粉的真假方法多多,兴奋无比。通过验证幼儿知道了4号盘的是盐因为它咸是用嘴尝出来的;2号不是因为见到水就不见了,有的幼儿说出了这是淀粉,教师给予了鼓励;1号和3号的识别教师和幼儿做成了饺子皮放入电锅里煮一煮,出锅之后3号变的发粘幼儿很快判断出这不是面粉,则判断出真正的面粉是1号。
结束:师幼一起归纳总结面粉的特点,对幼儿在活动时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并强调安全。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允许是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事物的。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精神,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情感、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中,展开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尽情探索,而我在活动中早以成为他们活动中的朋友,倾听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动中,幼儿说的多,操作多,精力非常集中,并体会到了成功了快乐。通过操作幼儿也了解到了很多常识如:盐是咸的、淀粉遇见水就会融化、糯米团煮熟后是粘的,真正体现出玩中学的思想。
和面粉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2.乐于自己动手,体验和面。
3.体验劳动者的辛苦,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水
2.面粉
3.盆
4.围裙
5.歌曲《大馒头》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出示透明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神奇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3、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4、教师揭晓答案: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欣赏面粉制品图片)教师:看,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欣赏)
(三)操作“和面”
1、教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教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注意加水的时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
2、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欣赏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别的小点心吧!
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
(四)擀面
1、教师:刚才小厨师们可真厉害,黄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试手艺了,诶,我今天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面”,知道什么是手擀面吗?(介绍手擀面的含义:用擀面杖擀出来的面就叫手擀面)
2、教师:手擀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仔细瞧好了!(出示擀面杖和已擀好的面饼介绍一下,教师示范操作)
(五)品尝
1、教师:我们请阿姨把擀好的面条送到我们的食堂阿姨那儿,请他们帮忙煮一锅美味的手擀面给我们尝尝,怎么样?
2、教师: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从十开始倒数,当数第一时,美味的手擀面就会出现咯!(师幼倒数)
3、教师:美味的手擀面来啦,大家快尝一尝吧!(人手一碗手擀面品尝)
和面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好吃的面食
2、面粉、水、盘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1、教师: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2、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了解面粉的特性
1、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提问:那么,你们知道用面粉做面包、馒头等这些东西时先该做什么呢?教师小结:先应该和面团的。
3、教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
请小朋友动脑筋、动动手,试一试把面粉变成面团。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进一步让幼儿感受面粉粘的特性。
小结:白白的面粉加了水后是很粘的,多捏捏就会变成面团。
三、中华小厨师
1、欣赏-好吃的面食
2、教师: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
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3、提问: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
4、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四、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和面粉教案篇5
活动名称:
尝试活动——趣识面粉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面粉、水、盘子、抹布(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面粉娃娃一个、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了解面粉的'特性
1、面粉可以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那么,你们知道用面粉做面包、馒头等这些东西时先该做什么呢?教师小结:先应该和面团的。
3、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请小朋友动脑筋、动动手,试一试把面粉变成面团。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进一步让幼儿感受面粉粘的特性。
小结:白白的面粉加了水后是很粘的,多捏捏就会变成面团。
三、中华小厨师
1、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2、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和面粉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色、无味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丰富词汇:面粉 软
3、幼儿爱惜粮食,喜欢吃面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小狗木偶一个 ;不同种类的面食食品若干; 每组一盘面粉;小麦1瓶。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认识面粉的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狗贝贝的面食店今天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吧!”“瞧:有什么呀?”(出示面食)
“小狗贝贝店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它想考考你们,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面粉)
“这些好吃的都离不开面粉,想不想认识它?(想)“小朋友可以用小手摸一摸,捻一捻,闻一闻,吹一吹,看看面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面粉)
二、 引导幼儿利用感官、感知面粉的基本特征。
1、对幼儿的操作进行梳理。
师:“面粉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
“小朋友用你的小手来摸一摸这白色的面有什么感觉?”(光滑的)
“再用你的手指来捻一捻,觉得面粉怎么样?”(很细)
“来吹一吹、看一看、面怎么样?”(像粉一样,轻轻的飞起来)
“用鼻子闻一闻它有没有味道?”(没有)
教师小结:面粉的颜色是白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感觉又细又软的、吹一吹很轻,闻起来没有气味。
2、引导幼儿感觉面团的特点。
和面粉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