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成功的活动是能够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的和心得体会的,养成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1
部内利用上周五学习日的机会,组织全体部内干部集中观看了红色教育片《红旗渠》,《红旗渠》主要讲述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解决世代缺水的问题,修凿“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林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无私奉献、廉洁勤政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质朴伟大纯粹悲壮的情怀给予了我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礼,现谈以下四点体会:
一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他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古人讲“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林县人是“十年修一渠、一举天下传”。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设备差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林县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向大山屈服,凭着这种精神“十万大军战太行”,让红旗渠成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去攻克工作中的问题、难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好地完成领导和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二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他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拼劲。红旗渠精神就是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的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基础,干部作风,革命事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作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豪情壮志。我们更要学习的,是林县人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红旗渠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花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牢记宗旨、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四是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杨贵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创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就要认真学习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林县广大共产党员敢于担当的高贵品质,摒弃“为官不为”的消极思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劲,以锐意进取、敢作敢为的狠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破解发展难题,抓好工作落实,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确保工作实效。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2
星期五晚上,舅舅带我去电影院看《红旗渠》。
来到电影院,我想:这次看的不是电影,而是话剧,说不定话剧跟唱戏一样,想到这里,我便后悔了起来。罢罢罢,既然来了,不如先看一看吧。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一下林县红旗渠: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林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林县人民凭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个春秋建成了“生命之渠”红旗渠,渠线纵横1500多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
开始了,故事是这样的:林县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水了,所以,林县市委书记杨贵便召开会议,决定引漳入林,将太行山凿开洞,从漳河引出水,供人们吃水······有一个小姑娘叫吱吱,因父母早就死了,便跟着人们到工厂,她每天为人们送水。她有一盒胭脂,但是,林县没有水,她不能洗脸,也不能用那盒胭脂。在林县,每个人一生只洗3次脸,第1次是出生时,第2次是结婚时,第3次是死后洗一次。我想:在现在,我每天都不珍惜水,洗脸时,将水到处乱倒。吱吱死了,人们没有吃的,吱吱为他们上荒山割野菜摔死的,终于,她可以抹胭脂了。林县人为了修渠,268人受伤,81人牺牲。
本来,以为这很没意思,跟唱戏似的,但是,看完这部话剧,我感受很深:我们要向林县人学习,团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
这次观看,使我受益匪浅。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3
在红色激昂的旋律下,伴随着感动与振奋,我又一次观看了《红旗渠》,重温了那一段激扬澎湃的光辉历史,感受了“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峥嵘岁月。面对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残酷现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宁愿流血、不愿流泪的林县人民,展现的是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实干精神。
然而,有的地方有些干部身在其位不谋其政,高谈“为官不易”“多干多错、不干不错、越干越错”的为官哲学,争做《人民的名义》中“孙连城”式的干部,干工作提不起精神,干事业打不开局面,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行。这是典型的没有担当、不敢担当和没有能力担当的现象,严重辜负了组织的培养、人民的信任。
回望红旗渠修筑的历程,十年磨一剑,住山洞、睡帐篷、吃咸菜、啃窝头,凭着敢想敢干的信念,用自己不肯折弯的双手,奋战于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这中,让山河换了新装,让日月换了新天,完成了让世界震惊的壮举。
这是何等的勇气,这又是何等地担当。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辛苦放在脚下,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然而担当实干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要宽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和失败,旗帜鲜明地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召唤,作为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勇于担当和实干,去扛起属于我们的历史责任,去拥抱属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4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春节变得有些冷淡,而在我们大年三十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一位位白衣天使却早早收拾好行囊,奔赴一线,夜以继日的投入战“疫”一线。
我们虽然看不到他们可爱可敬的面容,但我们却知道他们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风景,是敢于同时间跑、同病毒较量的真英雄。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简称又叫2019-ncov,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人民人心惶惶,口罩也成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年货”和前线的“战略物资”。
在这种危急关头,一些些医护人员、一批批志愿者、一位位白衣天使和一名又一名的当红明星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捐款、捐消毒液。、捐口罩;奔赴一线,抗击病毒;召集募捐。,挺身而出。这些都是此次疫情的奉献者。也是让我们应当敬佩的人民英雄。
对战役在一线的奉献者致敬,是全社会汇集起来的战“疫”正能量,你们在前线不计生死,救死扶伤,不负众望;我们在后方竭尽所能。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参加过非典的钟南山院士,孝垄之年。,再次“挂帅”。“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他的铮铮善言!“有一座山叫“钟南山”,也是人民对钟南山院士的致敬。”
“前方战“疫”酣,后方勿牵挂。为奉献者致敬,为守护者守护”。所凝聚起来的磅礴之力,是奋斗在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无畏冲锋的坚强后盾。因为有你们的义务反顾,才有我们的用心守护,疫情消散,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遥远。我和你们的家人一起迎接英雄凯旋。
最后我在这里向奉献者致敬,向医护工作者致敬,等待你们的凯旋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冬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温暖了无数颗心,无数个感人的精神照亮一座座城,无数名党员干部坚守阵地、逆行而上,勇做战“疫”一线的王者。
坚守岗位、阻击疫情,做精确打击的“阻击者”。“疫情就是命令”,广大党员干部闻“疫”而动,把严峻疫情当做对党性的考验、对初心的考问,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我是党员我带头”的积极性主动投身到这场严峻斗争中去,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决心真抓实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攻坚克难。既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在抗“疫”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防控中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摸底排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党员作用到位、应急措施到位”,筑牢“疫”线战斗堡垒。
担当使命、守护平安,做守望相助的“守护者”。“防控就是责任”,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扛起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实干抓好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草摇叶响知鹿过”“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细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从容面对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定力消除群众顾虑、坚定群众信心,在“疫”线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一线全面飘红,让党徽在前沿熠熠生辉。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6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本应是一片欢乐海洋的中国,却只闻战鼓铮铮,不闻鞭炮阵阵,成为了白天行人寥寥,夜晚万籁俱寂的“空城”。
2020年1月30日,一阵可怕的“病毒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武汉,并向全国蔓延。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词仿佛乌云般笼罩在中国上方,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然而就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候,一群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务人员挺身而出,与病毒正面开战。
是什么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线?是什么让无数医生护士主动放弃休假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自动请愿驰援一线?是为了能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是为了中国10多亿人民的安全;是为了坚守那“若有战,召必回”的铿锵誓言。于是他们转身离开,不是朝着家的方向,而是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不是年夜饭桌前,而是需要他的地方。看着一封封请战书上鲜红的指印,不觉间,泪水已夺眶而出。他们面临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在生死之间来回穿梭,为我们筑起一面坚固的“长城”。
爱美乃是女人的天性,但一位来自武汉的护士单霞却动手剪掉了自己及腰的长发“光头明志”。当她的朋友知道后为她哭时,她微笑着安慰她们,说:“我早就想在年前换个发型了,只是与预期的有些不同,再说头发没了还可以再长。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能救更多的人。”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这身白衣穿得太过沉重。
当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值得我们敬重的是钟南山院士。非典是中国人抹不掉的共同记忆。面对非典疫情,钟南山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我这儿来”,这淡淡的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般的“向我开炮!”在这之后,我们看到的便是他以66岁的高龄,持续工作救治患者的身影。如今沉寂17年之久的瘟魔再次叩响了中国的大门,向中国发起猛攻,84岁的钟南山身披铠甲挂帅出征,全身心投入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除了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有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是社区工作者,是普通的环卫工人,是一线执法人员,为居民测体温,进行相关宣传,杀菌消毒,摸排登记等,他们都在用行动争当疫情防控的参与者。
我们也应该向那些正在与疫情做战斗,与死神抢人的医务人员学习,学习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相信吧,待到春暖花开,我们定能繁花与共!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7
虽然面对疫情,人人都受到威胁,但是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因为我们都是抗击疫情的支持者,参与者,行动者。因为我们有坚强的党中央领导核心,有科学的防治方法。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进入关键时刻。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力以赴,强化领导,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医务人员坚守一线星夜奋战,救治感染患者。作为社会公众中的普通公民,每一个人同样有着责任与义务,做一个抗击疫情的配合者、支持者,做一个传播抗击疫情正能量的宣传者,随时准备做一个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行动者。
面对疫情,自己先做一个防护者。做好防护,切莫大意。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目前,疫情仍在扩散,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已有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健康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本钱。作为社会的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也是一个家庭的事,甚至还是影响他人健康的大事。疫情面前,少奔走,不聚集。让勤洗手、戴口罩讲卫生的小习惯成为守护你和我健康的第一道关隘。
疫情面前做一个支持者、配合者和行动者。如果你来自疫情发生地,如果你可能与感染者有过接触,请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医学观察;如果你有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请及时主动就医,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一类人员,也请主动报告;如果疫情宣传与防范疫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防护。
当前,正值春节期间,传统的拜年习俗,走亲访友,在人们的心里总有一些难以割舍和挥去的习惯与冲动。但是,疫情就是当下的敌人,它不会过春节,很有可能会伴随着我们走亲访友的脚步,向更多的地方蔓延,向更多的人群扩散。阻断疫情的蔓延与扩散,人人有责,人人都需要自觉与自律。好好呆在家里,不聚餐,不走亲,不访友,不串门、不扎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既要打好抗击疫情的硬战,也要打好传播正能量的宣传战,还要打好我们自己与一些传统习惯与习俗的心里战。让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手握着手,彼此真诚关爱,并肩前行,抗击疫情,做一个勇敢的行动者以科学知识积极防护,以阳光心态相互鼓励,以振奋的精神科学抗击,汇聚众志成城的正能量,筑起守望相助的防护网。就一定能够夺取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篇8
巍巍太行山、不朽红旗渠。8月6日至9日,河南人防系统组织党员干部齐聚太行山下,依托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了为期4天的人防机关夏季“准军事化”集训。集训队员一同行走在悬于崖壁之上的世界奇迹“人间天河”,一起聆听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史歌,一道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力量源泉如同哗哗的渠水在心底流淌。
在制定集训方案之初,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贾宏伟即要求,既要严格日常操课秩序,练队列练体能,练出人防队伍的军事化作风,又要对照标杆来一次大充电,深深汲取红旗渠精神的党性教育滋养、理想信念力量。
自力更生,人防当自省自强。新时代,河南人防站在了新的历史坐标点上,坚持“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三力同发,坚持“防空袭、防灾害、防事故、防恐怖袭击”四防并重,坚持“地上地下、平时战时、应急应战”三位一体,面对人民防空正在发生着的革命性根本性变革,需要我们自省自觉主动适应,需要我们向内使劲、自我加压、埋头苦干,需要我们在推动人防向成体系成规模成能力发展上下真功夫。
艰苦创业,一切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向全国先进行列迈进的征途上,必定要拼力打通一个个“青年洞”等咽喉工程。当前,河南人防“九个专项”任务压茬推进,实现“双量齐增”的制约瓶颈尚未根本破解,亟需我们费心智、劳筋骨,像林县30万群众历经十年辟开太行山一样,一锤一钎、坚韧不拔,一关一关攻,一项一项干,善作善成,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新时代的新业绩。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河南人防要真正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坚持把理念上“融合”、规划上“统筹”、实施上“协同”贯穿人防工作全过程,全省各级人防部门同心同向、并肩协力,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之下,积蓄磅礴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无私方能无畏,无畏才能担当。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向杨贵同志那样敢于担责担难担险,把方向把好、把㡳线守好、把事业干好,在铸就人民防空坚不可摧护民之盾、构筑城市安全屏障、实现佑护百姓安危的伟大价值中,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展者,为中原更加出彩奉献河南人防的坚实力量。
观看红旗渠后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