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或学习中,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读内容的核心要点,读后感是我对书中情感纠葛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解读,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老舍》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老舍》读后感篇1
那是小说开篇的故事,那是还没有骆驼这个称号的祥子。
祥子,你有着高大的身躯,你有着可爱的脸庞,你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你亦是个在城市中打拼的成年人。我看到的,是你那与世无争的性格;我读到的,是你那不屈苦难的意志;我欣赏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还有那不可动摇的决心。祥子,你做到了你所说的,买到了你梦寐以求的洋车,这是你努力的成果,这是你用时间与汗水换来的报酬,这是你说到做到的性格体现,这更是在大城市中的苦难让你练就的坚定的信念。真为你感到高兴!
然,回到显示,回到我的生活,我没有看到身边如祥子一样的人,我也不是。难道现实的我们无法成为有着坚定信念的另一个祥子嘛?
答案是否定的。纵观全球,有多少个李子不胜枚举。著名作家张海迪的作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霍金的成就,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所遭受的,远比祥子更艰难。可他们,就是凭着坚定的信念,早就了活生生的奇迹,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这样说来,应该是我们没有坚定吧。
因为生活的幸福,让我们忘却了为自己奋斗的本能;因为脚下的路铺得太平坦,让我们不必为自己下决心、做选择;因为环境的优越,让我们忘了信念该如何坚定……
祥子啊,能否教教我们?你的决心从何而下,你的坚定从何而来,你的道路从何而选?
啊,我忘了你仅在书中。
我忘了,坚定的信念本就该让我们自己在心中生成……
《老舍》读后感篇2
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阅读了许多书目,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骆驼祥子》。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祥子让我感触颇深。
?骆驼祥子》一书出自于“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笔下。全书讲述了来自农村的祥子想通过自己的一把力气买到车,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却被自己经历的“三起三落”不断打压,最后沦为社会败类的故事。通过最初自尊要强的祥子与最后堕落颓废的祥子形成鲜明对比,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初读这本书,看到孙侦探要挟祥子那一段时,我便觉祥子命运之悲惨。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这是祥子“第二落”时的片段。祥子有他的`梦想,老天爷却待他不公,始终要将他的梦想破灭。“祥子看到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此时的祥子已逐渐陷入金钱的魔咒,而这魔咒也将腐蚀他的心灵。
但祥子对金钱的喜爱却是始终的。
从祥子初次买车时的“死心眼”,到被要挟后的心灰意冷,再到虎妞死后的彻底颓废,最后到出卖他人后的满心欢愉,祥子的经历始终与钱密切相关。但金钱真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吗?绝对不是。
每一枚硬币都冰冷、面无表情,每一张钞票都脆弱,不堪一击。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仅充斥着它们,将是乏味、苍白、可悲的。祥子正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已被金钱冲垮了思想、腐蚀了灵魂。
金钱是成功房屋上的一块砖,却不是奠基石;只能为其添砖加瓦,却不能扎稳根基。只有当他的生活是快乐的、是真实的、是有灵魂的,到那时,他才能真正砌好成功的屋顶。
我想,如果当初祥子不奢望于“我有车”,而是能满足于“我在拉车”,那么他的这一生会真正快乐、充实地度过。
《老舍》读后感篇3
《民主世界》淳朴的语言,口语化的言辞,赤裸裸的讽刺了金光镇的“民主世界”,轻松诙谐,可谓妙笔生花。故事虽短,却折射出发人深省的官僚主义现象。
故事发生在金光镇,这是作者虚拟出来的一个乡镇,但作者详细交代了镇子里的情况和时代背景,这些都是外来户,看上去都是有钱有势的主。这样的描写,让我们在感受到真实性的同时,也为下文他们反映出来的民主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民主世界里,不是人人事事一律平等的么?”这是耐人寻味的一句反问句。小小的金光镇民主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外面的世界了。对于金光镇的民主,作者单单描写水仙馆的原因就是这是一个比其他机关都要民主的机关。“其形如蒜,定非水仙,应再加意搜集鉴别。”简单一句对话便刻画出馆长装腔作势的形象,这是社会“民主”现象的根源所在。官场充斥着尊卑有别的封建思想,老舍给与了幽默的讽刺。不仅仅不尊重底层人民,而且官架子大的可怕,虚荣心极强,心里想的就是官威。“本馆长出入大门,警察须碰两次鞋跟,遮两次眉毛。副馆长出入呢,就只碰一次,遮一次,以便有个区别。”夸张的描写,无情的.批判,将这个水仙馆弥漫的官僚主义刻画的淋漓尽致。作者的幽默讽刺穿透力极强,而且让人印象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这种现象,体现出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憎恶。馆长议案、“体恤”下属,同意增加工友人手表面上是民主,实则是自私自利,一切为了官威的体现,是官僚作风的体现。
所谓民主在那个时代是不存在的,而且社会上官僚作风相当严重。老舍通过《民主世界》揭示这样的社会现象,也体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老舍》读后感篇4
养花,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份悠闲自在的活计,只不过每天浇浇水罢了。但是养花对老舍来说,绝不是同吃饭喝水那样简单。
一篇文章,写养花。重在养,而不在于花。对花开之后并没有太多描写,省去一些繁多的语言,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养花这篇文章,除了对养花过程的描写,在段末还有几句感悟。不说长篇大论,也不说深奥难懂。而是最朴实、最实用、最通俗易懂的道理。”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用最平常的事,悟出最平常的道理。避免读者感到乏味,是一种独特的吸引读者的方法。
除了养的过程,还有养花的生活的影响,用寥寥几笔,却又为文章增加一处看头,养花的又一处乐趣体现出来。
能在养花中发现门道,为自己增加一项知识说明老舍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细心观察。只有在生活中多观察,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拥有更多的素材。
老舍在一件小事上就能做出一篇文章,除了细心观察,还要有丰富的思想。描写一个东西,无论多么细致,都只是龙的身体,只有加进去思想,才能点上睛,让龙拥有灵魂,一飞冲天,句子才能变成文章。
每一篇文章,不但要有华丽的语言,精致的描写,还要有思想,文章有了神,读起来才更有味。
《老舍》读后感篇5
读过《骆驼祥子》,我感触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骆驼祥子》是一本难得的经典书籍,书中讲述了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车夫令人感到辛酸的故事,同时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吃苦耐劳的祥子,粗暴残忍的杨太太,自私自利的虎妞,善良热情的曹先生,可怜的小福子……在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却揭示了一个不变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且还要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运。
文中的祥子是一个老实又坚强的人,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希望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却实现得那么艰难,梦想破灭得又是那么迅速。第一次,他辛苦了三年,省吃俭用终于买了一辆车,却因为战乱而被士兵抢走了,还好他又偷回了三只骆驼,便因此而得到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第二次,他又好不容易的攒了钱,却又被狡诈的孙侦探给骗去了;第三次,他娶了虎妞,用虎妞的钱又买了一辆车,生活也日渐安定了,可虎妞却又因难产而死了,伤心的祥子只好买了车,来安葬虎妞。经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原本坚强的祥子,却堕落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吃喝嫖赌、偷奸耍滑,四处骗钱,甚至出卖人命,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残渣”!
文中还有一个可怜的小福子。她十九岁就被自己狠心的父亲二强子卖给了一个军人,换了二百块钱。小福子在那里备受煎熬,地位与仆人差不了多少,就连房租还要自己卖掉床板来付钱,她吃尽了苦头……她感到了伤心,甚至绝望,想一死了之,终于在一天夜里,自杀在树林里。
通过这两个人物,我才知道:他们是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了绝路,以至堕落、自杀……
因此,读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虽然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如果不去努力,最终是必定会失败的;只有努力,才能够胜利!
《老舍》读后感篇6
这几天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它生动有趣,让我百看不厌。我发现老舍是一个老小孩,他有趣幽默,善于运用语言,尤其是那京味十足的儿化音。老舍是一个老小孩,他犀利有智慧,会正话反说,让人读了以后想笑都笑不出来。老舍是一个老小孩,他活泼可爱,善于观察,在他的世界里有猫有花,生动极了!
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马裤先生》、《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和《猫》。先说说马裤先生吧:马裤先生是一位颇有意思的先生,“茶房,茶房!”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有事没事都这么叫。而那茶房先生呢,“招待”马裤先生也颇有意思,从一开始的认真及时有礼到后来的'变化,无论从脸部表情还是声音动作都发生了改变,让我明白出门在外,有礼在先,能自己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不要老麻烦人家,要讨人嫌的。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是老舍自己定的剧场规则,我看了这二十则后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是啊,联想起自己在剧院看演出时有时还真会做一些不文明的事,看来以后我也要加强自我监督啊!《猫》题目取得十分简单,但看了内容我才发现其实并不简单,猫的古怪、习性都被老舍一股脑儿全写了进去,老舍那细致地观察,细腻地笔调让我不禁拍手叫好,看来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句话一点儿也没有错。
一个京味十足的、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老舍浮现在你眼前,他的世界让我大开眼界,他的书让我百读不厌。
《老舍》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