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本质,作文可以培养我们对艺术和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热闹的端午节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1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今年我和爸爸妈妈都去奶奶家过节。
奶奶家住在离泉子不远的地方,走不了多远就到了,爸爸妈妈先领我去看泉眼。那泉眼还在冒水,水特别的清凉,我喝了一口真是甘甜可口,就像喝到了圣水一样。很多人都拿着水壶把水打回去与家人分享。爸爸妈妈领我继续往里走,嘿,可真热闹,卖汽水的、卖羊肉串的.、卖鲜花的,还有卖工艺品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走着走着我突然被眼前闪闪发亮的小棒吸引了,我对妈妈说:“妈妈那个发亮的小棒,可真漂亮呀,我想买一个。”妈妈说:“好,你选吧!”于是我就站在那儿挑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泉子里卖东西的人们还在吆喝着,我拿着发亮的小棒边走边看,心里高兴极了。
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我感觉亲切、美好……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和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和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在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馅和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像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在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这可真是一个热闹的端午节啊!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3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热热闹闹的春节,有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祭奠祖先的清明节,但是我最喜欢吃粽子挂艾蒿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我的家乡汉中,每年到了端午有挂艾蒿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包起了粽子,我看见姐姐在包粽子,我也想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形态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有三角形的等等。我缠着姐姐教我,姐姐给我做了个示范,我学着姐姐的样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包的粽子虽然很丑,但是我很开心。我们包的`馅儿不一样,有红枣馅儿的、有火腿肠馅儿的、有猪肉馅儿的等等。
粽子蒸熟后,我揭开锅盖,香气扑鼻而来,剥开绿叶,我赶忙坐下来,顾不得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馅,我再也受不了种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鲜肉粽,我感觉还没解到馋,又剥开了一个我最爱吃的白粽,轻轻沾上一点糖,然后大口咬进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觉直浸肺腑,真是绝世精品呀!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呀!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4
我的老家在一个很小的县城里,这是一座不繁华,也没有什么好的景观的普普通通的小县城,但却因为一个人,而闻名于全国,它叫屈原。
说起屈原,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他那首《离骚》,也会想起那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颠沛流离的一身,楚国的混乱,世人的污浊,让得身为三闾大夫的他,感慨万分,他难以救世,难以救国,也难以救己。无奈的他选择与这天地同归,沉没在汨罗江那汹涌的江水里。但他是伟大的,尽管皇亲国戚们忘记了他这位三闾大夫,尽管士大夫们忘记了他这位清官重城,但百姓们却不曾忘记。为了防止鱼儿吃他的尸体,便将食物用粽叶包好,丢入江水之中,喂饱江水中的鱼儿,以保屈原的遗体完整。这自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屈原的向往。如今,在屈原投江的这片江水两畔,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县城,屈原县了。
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每到端午节,整个县城都会热热闹闹的庆祝一番。划龙舟,包粽子,舞龙这些活动一个都不少。县城中间的十字路口上,有着一座屈原你的雕像,一袭深衣,忧望前方,腰间悬挂着一柄剑,左手抓着剑柄,右手悬空。他很瘦,瘦弱到看上去弱不禁风,他也很健壮,健壮到承受起了整个国家的子民的祈愿。每当我见到这座雕像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感叹,楚人之精神,代代传承至今。几千年的时光,没有让我们遗忘他,而是一直传承至今。楚人之精神,不敢忘。
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当这一日来临的时候,县城里就会有自发的`游行队伍,跟随着舞龙的人一起,走遍县城里的大街小巷,经过屈原雕像之前,祭拜一番,然后便一路走向汨罗江。江边上早已是热闹非凡了,人们都翘首以待的看着舞龙队伍的到来,江中的龙舟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开始划龙舟比赛了。端午节,亦是龙舟节。龙舟最开始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用于祭祀的,古代越人祭祀龙神,而在船头尾画上龙图腾,以求平安,但在后来,却与端午节结合在一起,我想,这也是代表了我们湘楚之地人民,对于屈原的尊敬犹如对待龙神一般敬重吧!
粽子是端午节少了的美食。往往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包粽子了。用粽叶包裹着糯米,在然后在糯米里放进一个红枣或是其他的馅料,最后蒸熟,美味至极。我最喜欢的,是腊肉粽子。腊肉的熏香与糯米的清香相结合,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端午,一个纪念的节日;端午,一个热闹的节日;端午,一个美味的节日。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5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每逢到了端午节,全国各地都非常的热闹。
过端午节,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挂香包等等,非常的热闹。
而每年到了端午节,我们家也会非常的热闹,所以我喜欢五月初五,喜欢这个热闹的端午节。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6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要会包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
传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以后,有一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在河里,希望鱼、虾、蟹吃饱了肚子,就不会伤害屈原的尸体。大家觉得有理,就把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河里,让鱼、虾、蟹吃饱。有一天,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让蛟龙不吃屈原。从此人们就用“包粽子”、“喝雄黄酒”等方式来纪念屈原。屈原自杀的时间就成了现在的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深圳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妈妈都会带我去看赛龙舟。赛龙舟的时候,到处能听见欢呼声、呐喊声。船员们都奋力划着龙舟,龙舟像箭一样快速前进,我也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看,三条船不相上下,每个船员都奋力地划着,不相上下。忽然,一号船一个冲刺,超过了另外两艘船,取得了胜利。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的叔叔也在船上呢!
这么热闹的节日,怎能不让我喜欢呢!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篇7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唱起这首有趣的儿歌,我便马上想起过端午节的那热闹情景。
端午节又称重午节、端阳节。传说,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人们在江里投入许多粽子,并且竞相划船,希望能打捞到屈原的尸体。这就慢慢转变成了现在必不可少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到来之时,儿童要佩戴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和香药,清香扑鼻而来。再做成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真可爱。
我还记得去年端午节包粽子的情景:阿姨先拿两片洗干净的粽叶,卷成圆锥形,再往里面加入大米和红豆,然后一裹,用线一缠,一个小角粽子就包好了!最后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粽子在锅里“翻来覆去”,煮一会儿,出锅了!我第一个冲上前去,拿起一个,趁热咬了一口。啊!真是美味可口啊!
我真想每一天都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热闹的端午节作文7篇相关文章:
★ 端午的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