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朵彩虹,绚丽多彩,给予我们希望和美好的憧憬,作文是一个让我们情感与文字相结合的过程,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以年味作文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以年味作文篇1
又是一年春节到,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团圆在一起,体验着浓浓的家乡的年味。
早上,我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一跃而起,就开始今天的重头戏——贴春联。今年,我家贴的春联是“万事如意福常来,狗年大吉鸿运到”、“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春联。看着红红的春联,迎着冬日的暖阳,我情不自禁吟诵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午,我们开始包饺子。一开始我包的水饺,一个大一个小的,像挤眉弄眼的丑八怪,惨不忍睹。奶奶看见我包的饺子,就过来给我做示范,她先把饺子皮摊开,然后把馅儿放到皮里面去,用皮把馅儿包住,再将皮儿捏好,一个“小耳朵”大功告成啦!于是,我依葫芦画瓢,开始重新包饺子了,我先舀来一大勺馅儿放在皮子里面,正准备包的时候,突然觉得手上湿湿的,定晴一看,馅儿太多了,馅子像个挺胸凸肚的大胖子。于是,我又重新开始尝试,这一次我舀了一点点馅,放在皮子里一捏,看起来像个瘦瘦的小老头儿。真是看事容易做事验证啊,奶奶看见我一脸沮丧,就手把手地教我包。在奶奶一步一步地指点下,我包的水饺是越来越好。不过,包完水饺之后,家里一团乱糟,就像一个刚刚打完仗的战场一样。于是,下午我们全家齐心协力,来了一次全家总动员进行大扫除,家里变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贴春联、包饺子、大扫除,忙了一天,我们忙出了美味的佳肴,忙出了整洁的环境,忙出了我家的年味,忙出了一个吉祥如意的幸福年!
以年味作文篇2
贴春联是中国拥有悠长历史的一项传统习俗。在我们家贴完春联还要吃团圆饭。
在今年,我们要贴的上联,下联,横批分别为:“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家典财旺”,看到“财宝”二字,我怎么突然觉得爸爸有点儿像财迷呢?!我们把上联正面朝下,将辛辛苦苦找到的胶水把四个边缘涂上,再将中心涂实,就可以贴啦!轻轻捏住春联上方两个角,先将左上角摁紧,确保不会掉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边缘贴好。接着,再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上联贴平,贴紧。将剩下春联按照步骤贴好,就大功告成了!我在这项工作中可是大功臣。在准备就绪时,我们突然发现胶水不见了!爸爸对我下了命令:“快,去买一盒胶水。”=-=哎,我百般无奈,一万个不愿意,可那又能如何呢?我手里攥着钱,如同一只离弦的箭一般,在像利剑一样的北风下,冲到了商店,再以最快的速度冲回家,春联才能继续贴下去。
在团圆饭中,最得我深宠的就是灌汤包了。它需要把肉剁碎,加盐和生抽,再把韭菜放入,搅拌搅拌,馅儿就做好了。在将面和好,把馅儿包好,再入锅蒸蒸,就完成了!闻一闻就会让人垂涎欲滴。轻轻一咬,便有一股香甜的汁水流入口中。再咬肉,“啊”我忍不住感叹一声,“这食物应只在天间!”
年味可以是很多种,而每种都是美妙的。
以年味作文篇3
在镇安,年味儿是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块块焦黄的腊肉,年味儿是三十夜里红彤彤的火盆,年味儿是孩子们手里拎着的六角纸灯笼,年味儿是初一早晨的饺子香……
每逢年终腊月,镇安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既是镇安的特产,又是镇安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生活很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平日喂猪攒粪,年底猪也肥了,便将猪杀掉,腌成腊肉,放在家里,等待着过年了吃。
大年三十早上,大人们就开始忙活了,锅里烧着热气腾腾的开水,把蒸笼架在上面,一边蒸馍,一边熬着猪腿萝卜汤。“要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岁了,没有猪腿可以煮,就用豆腐代替,总归是要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吃完这碗汤就该贴对联儿了,架梯子的架梯子,贴对子的贴对子,特别热闹。”家住镇安县大坪镇园山村的汪效林说道。
年夜饭必须有一桌子炒菜,吃饭前要先放炮,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吃完饭再烧一大盆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起守岁。孩子们则提着先前糊好的六角纸灯笼,上面画着各色的图案,满村子跑着串门。等到凌晨五点左右了,家里的长者就会抬个四方的小桌子,放在道场上,再抓些包谷花糖板、柿子干、核桃、油炸面叶凑成四个干盘子,由家中老人面向出天星最吉利的方向祭祀,以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大年初一人们就会把大门紧关的,不出门,这在当地叫关财。这一天俗传是扫帚星生日,为了不破财,除了不能动用扫帚,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关起门,家人们聚坐一桌,第一顿一定要吃上香喷喷的肉馅儿饺子,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能交到好运。“搬到县城以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仿佛一年四季都在过年,虽然没有了过年的期待、没有儿时过年的雀跃,却依然会期待着和家人一起,办年货,贴春联,逛庙会,这大约就是心头难以割舍的年味儿了吧。”汪效林说道。
以年味作文篇4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5,4,3,2,1!过年啦!全家人齐声欢呼,窗外的礼花和鞭炮齐刷刷地响了起来,更增添了许多热闹的气氛。第一次在北方过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更有着大大的好奇:北方是怎样过年的呢?
奕雯,快来,过来磕头!我正想着,哥哥就用清亮的嗓音叫我过去。哥哥,为什么要磕头?给谁磕头?磕几个?我边走边问。奕雯小同学,又开始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哥哥一边说着一边哈哈大笑。磕头呀,是北方过年的一大习俗。每逢过年,我们同姓氏的小一辈要给祖先磕头,还要给老辈磕头,感谢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而磕几个则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般在祭奠祖先时,我们要磕三个头;在给老辈磕头时,每人只需磕一个。噢,我像明白了什么大道理似的,用力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磕完了头,已是一点多,大家都有点困了。在放完了除夕夜的鞭炮后,都回家美滋滋的睡上了一觉。我伸了个懒腰,一看钟,才7点,再睡会吧!我又准备继续呼呼大睡。奶奶看看我,笑着说:奕雯,别睡了,你看,大家都到齐了;奶奶指了指门口。哇,这阵势可真大,我们五大家子都到齐了,一共有21人之多。我利索地穿好了衣服,跳下床和亲戚们热情地拥抱。大年初一,真热闹!奕雯,快,你看奶奶在做花馍呢!大姑说。花馍?这次,我憋住了一连串的问题,好奇地过去看奶奶做花馍。呀,原来是个大馒头!这个大馒头和盘子一般大小。奶奶在馒头顶上用面捏了一只美丽的花凤凰,那凤凰高贵优雅,栩栩如生,欲展翅高飞,仿佛在祝福我们。奶奶真不愧是做花馍的高手。奶奶告诉我,花馍是用来祭奠祖先的,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个大大的花馍。
你看,我家乡的年味是不是很重呢?磕头,祭祀,做花馍;样样都无比新鲜。这次过年,可满足了我这个好奇宝宝了。
以年味作文篇5
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习俗,当然,我家也有习俗。
我家的习俗就是吃饺子,很多人家包的饺子都是肉馅的,而我家包的饺子可不只是有肉,我家包饺子用的材料有:皮子、肉、鸡蛋、香菇和葱。材料就是这些。后天就是除夕,所以我们明天就得开始包饺子了,好期待明天包饺子啊!
第二天终于到了,我早上起来就高兴地问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包饺子呢?”妈妈回答道:“我今天晚上才有时间,等晚上再说吧。”于是我等啊等等啊等,终于到了晚上,那时才六点多钟一点准备都没有,于是我们分工,我把葱给拣好,洗好,再把水给晾干,最后用刀切碎,姐姐把香菇洗好,用搅拌机把香菇给榨碎,妈妈也是用搅拌机把肉给榨碎,妈妈再帮弟弟把鸡蛋给敲碎,打入碗里,再要弟弟用筷子把鸡蛋搅拌,最后就可以把这几样材料混合在一起,就成了饺子馅,我们开始包饺子,我们先洗好手,再分好工,我和弟弟负责把皮子递给妈妈和姐姐,而妈妈和姐姐负责包饺子,几个小时过去了,饺子终于全都包完了。妈妈说:“这些饺子放在冰箱里,等明天除夕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新的一天又到了,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到厨房里煮好了饺子等我们吃,不一会儿,我们都起床了,尝了尝妈妈煮的饺子,实在是太美味了!我说道。香菇的味道太棒了!这味道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儿。
以年味作文篇6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的,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的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的两头,向相反的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的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的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的麻花小心的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的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的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的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的为自己的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的歌声引来姥爷的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的,就拿着搓好的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的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的。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的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的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的。”我按着姥姥的方法。慢慢的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的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的面,真的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的幼稚举动笑的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的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以年味作文篇7
寒假的开始,意味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能顿顿吃肉,也可以有能力月月买新衣,对新年的期盼是不是还像小小时候那样强烈呢?表面上看似乎淡去了许多,可其实却不然,在这新旧交替之际,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去体味中国习俗里那些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风情。晾晒自己身边的年味。
穿新衣戴新帽
虽说现在现在条件好了许多,但是,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也得买件新衣服穿穿呀!于是逛街买衣服成了放假后每日必须要去做的事情,老人的、孩子的、老公的,怎么也不能忘了还有自己的。一路走,一路逛,试了几次衣服,穿上去不是颜色太艳亮了,就是款式太奇特了,要不就是要价就太高了!还是许久没有逛街了,落伍了?竟然找不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衣服,像淘宝一样搜寻了几天终于买到了还算可心的衣服。孩子的、老公的衣服,当然要带上他们去买,否则买回来又会嘟囔,这不好啦,那不好啦!老人的衣服怎么办?我可发愁了,买过几次,都不让她们满意,带她们去吧!又嫌老贵,舍不得,不好办呀!干脆给钱吧,让她们自己看着办,想买啥就买啥。
办年货
今年置办年货,心里可有了数,不能像以前那样,铺张浪费,买得太多,过年又吃不动,害得过年后,还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电视上不是也成天播放,中国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吗?确实如此,吃多少,买多少。现在的商店、摊铺都不会关张许久,紧着吃,紧着买,很实惠,又不浪费。
大扫除
有句话叫“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说的就是过年前家家户户都来个大扫除。这个过年大扫除是有说法的,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所以,把屋子里打扫一遍必要的,但是,我也没有像以往那样,面面俱到,一个死角旮旯都不放过,只不过是该洗的洗,该擦得擦,该换的换,该扔的扔,屋里做到干干净净,亮亮堂堂舒舒服服就行了。其实,还有一种想法就是让孩子也从事一下家务劳动,平时很少使他,趁现在,一家子一齐参与其中,有一种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在里面,岂不更好。
包饺子,吃年夜饭
春节其实是一家团圆的日子,特别是在外地工作的人们,都会在新年来临之际赶回家团聚在一起。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要不然会有那么多打工者骑着摩托浩浩荡荡回家过年。每年的年夜饭我家吃饺子。婆婆、公公从上午就陆陆续续开始准备。准备工作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很复杂。先是上午都把大葱清洗干净,放在漏筐里控干水份。然后我要把大葱剁碎,由于经验相当不足,切大葱时让大葱辣了眼睛,哎呀,一直流泪,睁不开眼睛,折腾了半天,眼睛才不难受了,看见公公、婆婆麻利地切呀、剁呀,调馅呀,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很是不好意思,看来家务活还相当不过关。馅调好了,面揉好了,一家人就围在桌前开包。我是擀面皮的高手,不是吹的,速度既快,又好,公公和孩子是包饺子样子也是千姿百态。说说笑笑中,一会就包完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这热腾腾的饺子,新的一年就是在这欢天喜地的气氛中开始了!
贴春联、放鞭炮
今天可是个大日子——除夕,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人们要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贴对联每年都是由孩子和老公贴的,今天也不例外。吃完饺子,孩子小心翼翼地拿出对联,红纸金字。看着他们忙忙碌碌,一会儿,找透明胶,一会儿找剪刀,工具准备齐全,孩子举着对联,慢慢地贴在墙上,再用手捋平,一边回头询问:“歪没有?”“歪了,往这边点儿,好,不要动了。”老公在那里手忙脚乱贴着,公公看着,笑呵呵地过去帮忙,最后总算七手八脚贴好了的,我和婆婆到外面一瞅,乐了,有一个还贴歪了,公公还说:“歪好,歪好。没关系。”婆婆一撇嘴:“三个大男人,还贴不好。”
晚上8点,公公、老公还有孩子下去放鞭炮,我有些懒,就和婆婆在家里往楼下看,不一会儿,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火花四溅,夹杂着烟气,向周围蔓延。我们都说看看能不能守到12点,再去放一次炮,可是,我们最终虽也没有熬到那么晚,晚上十二点,朦胧中听见了鞭炮声,连绵不断,时起彼伏,响了好一段时间,直到十二点过后才渐渐变小。年味,在这轰隆隆的鞭炮声中越来越浓。
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到楼下又放了一串鞭炮。感到今年放鞭炮似乎少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可能与日益恶劣的环境有关吧!不是整天新闻上说雾霾天气,看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赖以生存的环境。
而后的几天,大街小巷都是人群,由于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人们都喜欢到户外活动,小孩子特别喜欢到五一广场去玩,那里玩得东西可谓花样繁多:有骑马的、有套圈的、有射击的……好多活动连大人都参与其中,玩得不亦乐乎,就这样,新年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随着阵阵炮声,预示着年过完了,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以年味作文篇8
“尊敬的旅客您好,您所乘坐的火车开始检票了,请到指定的站台等候列车。”一群人不约而同的站起来提着大包小包回家过年。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年的坎坷都在回家的路上像积雪般的消融。
站在家门的那一刻,忽然眼里挤满了热泪,用颤抖的声音喊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只见妈妈那早已灰暗的眼眸站在门口,静静的走到我面前,静静的抱住我。仿佛万语千言都在这一刻化为了眼泪,静静的划过脸颊……一路的寒冷都化为了春风,即使在寒冬,也格外温暖。
除夕时,全家人都忙活开了,妈妈从大清早就开始忙活,做着晚上团圆饭的美味佳肴,我和爸爸就负责接待客人,天色渐渐暗下来,家家户户都飘出饭菜的香味。家人陆续的坐在了饭桌上,吃的不亦乐乎,全家人有说有笑,总结这一年的收获,这一顿饭消除一年的疲惫。大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吃完饭后,我和妹妹还有弟弟们在客厅看着电视,亲戚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饭桌上,他们在聊着关于新一年的美好期望。希望新的一年会更好。中国有一个习俗,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守岁。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透过玻璃,一束束烟花在表达着对新年的祝福!
在欢声笑语中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短暂,转眼间就到了大年初一。
我和爸爸一起去走亲戚,我收到了不少压岁的红包。这些红包是要从大年初一放在枕头底下,直到元月15才能拿出来。
浓浓的亲情,表达不完的爱意,对家人的祝福,对新的一年的期望,家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
以年味作文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