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先进个人事迹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写事迹材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通过写事迹材料,我们可以向他人传递勤奋和毅力的重要性,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助残先进个人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7篇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1

xxx,听力一级残疾人,区残联专职残干。20xx年被派到葛家镇任职。基层工作繁琐又辛苦,尤其是镇村级残疾人工作最容易被忽视,葛家镇是个大镇,全镇5万多人接近1500多名残疾人,需要深深扎根到群众中。10年来,xxx时刻把残疾、贫困群众挂在心里,克服自身听力残疾带来的不便,忘我、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服务残疾人,每村、每户残疾人的情况都了然于心,被全镇残疾人视为“贴心人”、“暖心人”。

为人民服务,无怨也无悔

庆丰最崇拜的是毛主席,他不但时刻把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话儿记心上且付诸行动。有次入户走访,了解到镇中学一个女孩学习特别好,但是家境贫寒,没有妈妈,与脊椎变形的爸爸和80岁的爷爷借住在别人家,他立即向区红十字会反映了这个情况,红十字会联系爱心企业向女孩一家伸出援手,xxx也尽己所能,把个人过节的福利都送给了这个女孩。后来每逢他下乡,遇到小女孩的爷爷或者爸爸表达感激之情时,庆丰总谦虚地说:是党的政策好,我就是跑个腿而已。

有十分劲儿绝不只出九分力

有十分劲儿绝不只出九分力,这是庆丰工作的原则。每当看到那些残疾人行动不便,他早忘了自己也是个听力残疾人,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xx年,他了解到有一个60多岁的老光棍,肢体残疾,走路只能坐着板凳挪。为了帮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他积极帮老人申请低保,但申请过程中发现系统显示已婚。庆丰在实际走访中,并不了解这一情况。为此,他再次来到老人家了解情况。当得知老人残疾后失去劳动能力且贫穷,妻子走了,但没办离婚手续。为证明老人单身以申请到低保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庆丰坐客车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查档案、开证明,帮老人办好单身证明,最终解决了老人的现实困难。

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去哪里

xxx说:我不是一个党员,可是我愿意服从组织安排,哪里工作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20xx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服从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从大年初一到3月14日,在抗疫一线整整奋战了50天;接续而来的森林防火任务,他也冲锋在前,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承诺。

他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考虑他个人的情况,领导曾提出把他调回城里,但他却表示:自己工作的动力就是能切实帮助到残疾人。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对基层工作的这份深厚感情已很难割舍,就这样踏踏实实为残疾人服好务,虽然辛苦却充实快乐。

这,就是朴实的专职残干——xxx。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2

xx,男,现年56岁,临城县东镇村人,肢体残疾。原临泉水泵厂正式职工,在工作期间因一次事故造成右臂部分缺失,20xx年企业改制,成为一名失业工人。自强不息的他,经过15年的不懈奋斗,成为一名拥有60多人的服装厂厂长,其中安置残疾人8名,在奋斗中奉献着人生的智慧。作为残疾人代表,参加了20xx年邢台市第六届残疾人代表大会,先后被评为“临城县残疾人创业典型”、“邢台市残疾人创业标兵”。

失业后的彷徨

xx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在水泵厂任业务科科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的事故使他的右臂造成残缺,为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吃饭要学着用左手,曾经开车技术熟练的他,连普通的自行车都骑不了,他沮丧过,一度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屋漏偏遭连夜雨,偏偏正在这时,20xx年企业改制,他失业了,成为一名下岗工人。没有工作对他的创伤是心理上的,加上身体上的,他受着命运双重的考验。七尺男儿——家中的顶梁柱要坍塌了。

他躺在床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闷头大睡,把家人吓坏了,母亲的呼唤他不理睬,妻子把饭放到床头他不知觉,他在考虑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右臂残缺了,他还有大脑还有双腿还有左手,企业改制是国家的形势所迫,失业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家中的妻儿老小都期盼他的照顾,人生在世,要有志向,对家庭对社会要有责任心,他越想越激动,心态的转变使他变了一个人,从此,他踏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执着

他只身一人来到石家庄了解市场行情,他只想走出当前的困境,挣钱就行,了解过餐饮业,小吃店,服装店,在石家庄住了三天,就要回家的时候,大哥刘立民邀请他吃饭,问他的打算,他说想开一家服装店,卖服装。大哥赞成他的创业精神,同时开导他说:“卖服装不如做服装”,立国一脸愕然,大哥说:“办个服装厂,专做学生校服”。“可是我不会裁缝啊?!”“学啊!”“卖服装谁都会,竞争压力大,做服装虽然起步难,但今后生活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有了技术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到你这个岁数,还想二次创业?”立国觉得大哥的话有道理,于是在大哥的帮助下,在石家庄学习了三个月的服装裁剪,这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于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来说,身体的残缺是不可抵挡的困难。

三个月学成之后,他到了家乡,由于没有资金新建厂房,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东拼西凑了10万元,把自己的老房子进行了整修,购置了20台缝纫机,安置工人12名,东镇服装厂开业了!他做人低调,诚实,做活精细,价格合理,很快他的.服装“穿遍”县城各个学校,从此,本县学生校服不用再跑到外地去定制了。

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服装厂的事业上来,青春的激情再次燃烧,缝纫机全部换成电动的,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各种各样的图标都能制作,厂房进行了扩建,石家庄,山西、河南等地中小学也慕名而来,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

美好的未来

他的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实现梦想。20xx年县政协组织全县政协委员对立国服装厂进行了视察,他的创业精神得到政协委员的普遍赞赏。

上帝为他关闭一扇门总会为他开启一扇窗,如今,他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在牙更建立了分厂,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安置工人60名,为8残疾人安置了适合的岗位。他说:“我是一名残疾人,知道残疾人创业的艰辛,我要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他的创业精神影响和感动着周边的每一个人,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和希望!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3

知心,深知残疾人所想,并由此拓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打开“心结”搞服务,是小崔不断破解的主题。

小崔在走访小屯镇山王村残疾人孙要伟时,看到他因煤矿事故造成高位截瘫,常年躺在病床上,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崔由此引发思考,在民生福祉提升后,下肢重残人最渴盼的是解决出入问题,使他们能融入社会。为解开残疾人这个“心结”,小崔多次向市领导汇报,争取资金,购置1500台轮椅,为1500名肢体残疾人带来了新的欢乐。

“缺技能”是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最普遍的“心结”。几年间,市残联下力量破解这项课题,采取多种形式增长残疾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充实自强自立本领,完善了“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载体、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多元培训途径”的培训制度。每年都有近千名人接受专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自2010年以来,残疾人就业率每年都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达到了90%,5年间累计安排残疾人就业3760多名。

几年来,小崔先后荣获河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残疾人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平顶山市政府授予“个人二等功”,连续五年考核等次为优秀。

“金奖银奖不如残疾人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残疾人的口碑”。民心所向提振着小崔和他的`同事们干好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有决心要使汝州市残联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更大的飞跃。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4

xx,肢体二级残疾人,环山办事处马家庵居委会诊所医生。40多年来,他坚持不辍为周围村居的群众看病、为200多名老人义务服务、研究中药配方,用残疾的躯体、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谱写了一首强者之歌。

3岁时xx突患脑膜炎,当时家里贫困,没有钱,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此,他的双腿严重残疾,到了无法走路甚至无法动弹的地步,但是他没有放弃,在艰难的求学过程中,立下了自己的志向:立志学医帮助天下贫穷人看病,绝不让太多的穷孩子因为没钱看病而遗恨终生。

在学医过程中,xx拜老中医为师,学习药理、研究药性、练习针灸,望、闻、问、切把握得恰到好处,同时又研究西医理论,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为了练习针灸,他在自己稍为灵活的右腿上扎穴道,整个腿布满了针眼,好几次差点出危险。汗水、勤奋加上天生的聪慧,xx的输液证、中医证、针灸证、乡村医生证、行医资格证等都一次性过关。

在最基层的岗位上,xx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把对乡亲、对病人的关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中:他的药价极为低廉,一般的小病块儿八毛都不要;他常常拄着拐杖骑一辆破摩托车,背着药箱到乡亲家中送医送药;他为全村老人免费体检,并给8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哪里有灾难,他总是积极捐钱捐物,从来不计较得与失……他的真心付出赢得了患者好评,他本人也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优秀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患者贴心人”“威海市最美乡村医生”等称号。

xx热心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生活。有的残疾人没有生活技能,他就向他们传授按摩技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多年来,他培训了3名残疾人按摩师,让他们自立自强;为无数残疾人免费看病,担任免费心理医生,帮助残疾人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让女儿也上了医学院,学习中医,以便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帮助。

“人活着是要有一种精神一个目标的,我困难的时候父老乡亲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支持,我现在挺过来了,就要尽心尽力地报答,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xx是这样说的,40多年来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5

xx,男,汉族,1966年6月生,小学文化,家住左家乡蚂蚱河村,现任蚂蚱河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拼搏,创业者也没有残全之别。”49岁的xx,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1982年,xx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辍学打工,当时吃苦耐劳,意气风发的他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岁时,他因意外,造成肢体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迷茫过,消极过,折翼的雄鹰并没有因此断掉翱翔的念头,最终他选择勇敢的面对这一些,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18岁,他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与命运顽强抗争,一路摸爬滚打,一路风雨泥泞,在党和政府惠残政策的帮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组建了温馨的家庭,创下一份拥有31个大棚的食用菌产业,叙写了身残志坚,质朴平凡的人生路。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但我不能因为自己残疾就碌碌无为过一生。”当我问起他的创业历程,xx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他在创业前,除了种地没有赚钱的其他办法,20xx年,在参加完县残联组织的技术培训会后,xx决定种植食用菌。刚开始的他,一无技术,二无资金,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贷款1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的xx在食用菌种植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在乡政府安排的老种植户的引导下,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靠着坚强的毅力,精心的经营,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万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xx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xx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和他一样的残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难,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种植期间,他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面向社会生活的坚强自信心。仅第一年,xx发出的工资就达5万余元,他还积极动员周围村民种植食用菌,毫无保留的给予新的种植户免费技术指导,成为全乡残疾人自强创业的模范。经过三年艰难的打拼,xx目前已搭建大棚31个,种植食用菌6万余袋,年收入达6万元,每年带动就业人数10余人。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xx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从他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在发展种植好食用菌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在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身残志坚的xx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乐于面对生活,勇于面对挑战,以平淡的心态面对人生,虽说在别人看来,他没有传奇故事,但他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开拓精神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常说,“是政府帮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我们更坚信,创业者没有先后之序,没有大小之分,更没有残全之别。身残志不残!身体的残疾给他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这压倒,他,一个平凡的人,他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残月依旧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迹给所有身患不幸的残疾人一个启示: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怜悯和同情不是他们的期待,创造与奉献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目前,xx的食用菌产业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负各级残联对他的期望,他争取把食用菌发展的更好,并开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一条自强创业的新路,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6

小华,男,现年63岁,视力残疾一级,医疗按摩主治医师,营子区盲人协会主席。他于1987年进入保定按摩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营子区从事按摩工作,在营子区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盲人按摩诊所。通过几年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国家盲人按摩主治医师资格证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按摩与导引》《按摩与康复医学》等杂志发表了中医推拿按摩论文,带出了2名徒弟。

小华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稳定的收入,他没忘记在自己困难时是许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尽自己力所能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一颗最善良最纯粹的心。三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为困难群众和老年人免费按摩,为他们祛除病痛。栾大姐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周大娘的颈椎病,还有许多的`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受到他的帮助。在营子区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中,他耐心教授常见病和保健按摩知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篇7

xxx,丰宁中医院副院长,中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丰宁儿童治疗康复训练中心负责人。

在xxx带领下,丰宁中医院康复科于20xx年8月成立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同年被县残联确定为贫困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

她始终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每年召开“残疾儿童家长培训会议”。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会为患儿举办“与爱同行,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文艺活动,患儿感受节日快乐。她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爱残疾儿童健康,联合县残联为患儿家长提供手工艺品制作的`培训,联系帮助家长在医院做保洁工作,尽量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

她,着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慈善关爱之心,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真抓实干,促进了丰宁和xx地区残疾脑瘫儿童的康复事业发展。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7篇相关文章:

安全个人先进事迹5篇

德育先进个人主要事迹5篇

青年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篇

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8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5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最新6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模板6篇

优秀个人先进事迹模板6篇

一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5篇

工会先进个人主要事迹8篇

助残先进个人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