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设计要兼顾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达到双重目标,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重视技能培养的部分,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7篇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把正方形纸进行对折,并尝试目测剪弧线。

2、借助固体胶把剪下来的东西组合粘帖成花朵。

3、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彩纸、固体胶、剪??

2、花园的背景图、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纸纸宝宝变魔术,引出。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彩纸)

2、纸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腰里,你们猜,彩纸宝宝会变成什么?(裙子、腰带)它又爬呀爬,爬到老师的脖子上,这会儿它又会变成了什么?(领带、围巾)它有爬呀爬,爬到了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会变成了什么?(蝴蝶结、帽子)

教师小结:彩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呢?(剪、折、撕)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教师示范剪出花朵。

1、现在我们就要折和剪的方法来变一变。

2、先把正方形彩纸对折,变成了什么形状?(长方形)再对折,变成了什么?(正方形)再次对折,有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并出示在展板上。

3、好,开始变魔术了。在折的一边的中间开始,小剪刀开始爬山了,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另一边,变成了什么?(花朵)

4、请一幼儿上来练习。

5、如果有花茎和叶子,我就可以跳舞了,我们再来帮帮它吧。教师示范用绿色的`彩纸剪花茎和叶子,再用固体胶粘帖。

三、幼儿制作花朵

现在请小朋友的小手也动起来,折一折、剪一剪、变一变,变出不同颜色的花朵吧。

1、交代要求:a、做剪的时候要保持安静;b、用完剪刀以后,要把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巴会累的;c、做好后,把纸屑放在塑料筐里。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讲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漂亮吗?(漂亮)

1、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2、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反思:

第一个环节“彩纸宝宝变魔术”,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裙子、蝴蝶结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第二个环节“教师示范剪出花朵”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本来我就让幼儿对折,再采用了爬山的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会剪弧线。但是看来我高估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一幼儿练习时,就出现了问题,即对折的方法不对,导致花朵没有成功,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经过调整,当幼儿操作时也时有这种现象发生。后来经过研讨,说直接对折成三角形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看来还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下次注意吧。

小百科: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植物。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2

活动生成

每当孩子们散步经过花圃时,看见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他们都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红颜色的花,黄颜色的花,真多啊!”“1朵、2朵、3朵……”

小班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还不浓,因此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用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有趣、形象的“游万花园”的情景中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条;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要去万花园玩玩。瞧,我们必须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才能进入万花园。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万花园。

(这个环节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捡花

1、走进“万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气氛很活跃。)

2、感知1和许多

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能力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用“许多”来表示。)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老师加以引导。)

四、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并让幼儿第二次进行颜色配对练习。)

五、回家,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万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结束部分自然、轻松,有情景性,幼儿玩得开心。)

活动评析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执教者构思了本次教学活动。以幼儿喜欢的花朵为教学具,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

本次活动的几个比较成功之处: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各种美丽的花朵对幼儿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感知花朵色彩、数量的基础上,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3、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符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有利于幼儿调动原有经验,探索和学习新的事物。

4、活动材料均是幼儿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做到了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学习。

5、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趣味性、科学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巩固5以内数的认数、数数以及按数取物。

2.根据数学规则做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5以内数的认数、数数以及按数取物

难点:根据数学规则做游戏

活动准备

花园图片一张,花园中动植物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夹子每人4-5个,每人一张圆形操作纸,上面写有1到5。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春天)那么春天的时候有什么特征?(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天气变暖····)哎呀,看,小蝴蝶也飞来了呢(出示蝴蝶指偶,贴在手上)小蝴蝶说,要带小四班的宝宝们去看看春天的花园,你们想不想去?那你们就唱着小蝴蝶的歌跟它一起去看看吧!(幼儿唱歌曲蝴蝶,随教师进入活动室)

(二)、观察图片

出示花园图片,请幼儿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动植物及数量。

幼儿说出后一一出示数字卡。

(三)拼拼摆摆

1、花园里的花多美啊,它们也想来和你们做游戏,你们欢迎它们吗?

2、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操作纸、5个夹子。

3、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帮花心们开出美丽的花瓣,如果花心上写着3,说明它是三瓣花,请你帮它插上三片花瓣。如果花心上写着4,说明它是4瓣花,那么就要插上四片花瓣。

4、幼儿操作手工纸或夹子。

5、让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告诉对方自己花瓣的数量,同时也让对方帮助检查自己的对不对。

(四)、游戏:

?马兰开花》教师念儿歌,孩子跟随老师在活动室内拍手,念完儿歌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开花”,如老师说开3朵花,则三个孩子抱成团。

(五)、游戏搭火车。

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搭出有相应车厢节数的火车。

(六)、结束活动:

小朋友,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去看看春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吧。带幼儿唱歌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从活动中看到孩子对教学内容掌握得很好,在操作的环节已经反映出来,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也玩得非常开心,在今后的课程中,还应该更多的以游戏形式来组织才符合孩子的兴趣,但是在活动中,老师说的过多,今后的教学要放开,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自己探索。

小百科: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1、唱《花儿朵朵》

2、认识弹拨乐器

3、动一动:运用月琴与串铃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有弹性的声音,愉快地演唱《花儿朵朵》。

2、认识弹拨乐器为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花儿朵朵》,通过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学生能用乐器演奏表达出自己的开心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1、难点: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演唱。

2、重点:有弹性,快乐的演唱歌曲《花儿朵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在我国西南部有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那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彝家山寨去逛一逛,走一走。

师:瞧,我们来到了彝家的山寨。

(欣赏图片,师:这是彝族人住的吊脚楼,我们看一看这个彝字是不是和我们的吊脚楼有点像呢?彝族人们的衣服上秀了花鸟鱼虫,他们代表着吉祥。头上和身上呀也带满了漂亮的银饰。姑娘们穿着彩色的舞裙在舞蹈。他们喜欢演奏乐器能歌善舞。快看,这个山寨的人们啊在跳起舞来欢迎我们呢。)

二、聆听音乐《花儿朵朵》

1、学习彝族舞蹈。

2、播放音乐《花儿朵朵》老师跟着音乐舞动,挑彝族舞蹈。跳完一变之后,师:他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舞蹈队伍当中,好不好?起立,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师:小朋友们刚才做的不错了,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彝族的舞姿吧。我们要学习的是彝族最有名的摆手舞,让我们先学一学脚步上的动作吧——左右做点,右左右点;小手上的动作是——下上下上;把你的小跨左右动起来,加上手上的动作试试;连脚步完整跳一遍。

4、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加入他们的摆手舞当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

三、学习歌曲《花儿朵朵开》

5、师:刚才我们舞蹈的时候听到了彝族小朋友唱了什么。

6、师:听听看他们说了什么呢?(教师用响板打节奏说歌词。

7、师: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老师念一句,小朋友们学一句。(出示ppt)

8、师:小朋友学的真快,能不能用接龙的方式,老师念红色的部分,你们念蓝色字的部分呢?可以吗。

9、师:自己可以完整的试一试吗?让我们跟着音乐试试(播放《花儿朵朵开》的伴奏)

10、师:你们说的真有节奏,老师这次要唱起来了,请你听一听。(出示ppt,老师用la模唱旋律)

11、你们能不能模仿我的声音,老师先来唱,你们来模仿,好不好?

12、看ppt,重点加强最后一句的应高位置,用手比划音高。

13、师:这次你们自己试试看吧。

14、师:仔细听听老师演唱的两种声音,你觉得哪一种声音你听了心情更加地开心愉快。(教师示范两种)学生比较。师:你们同意吗?第二种声音啊像小皮球一样有弹性的,而且我演唱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啊?生:开心。师:那你能不能用小皮球一样有弹性的声音带着开心的笑容来唱一唱呢?我们来试试看,唱两遍。(唱的过程中不断提示让小朋友用弹性的声音演唱)

15、师:你们唱的声音还不错,我们一起把歌词加入旋律来唱一唱吧(出示歌词)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名字叫“花儿朵朵”(念两遍)

师:它呀是根据彝族名歌改编的一首歌曲。那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用“请你跟我这样唱”的游戏,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老师先来唱,你来模仿老师的声音。(学唱歌曲)

四、加入衬词。

16、你们唱的真棒,那请你们来听一听老师又在这首歌曲中加了什么。(“嘿嘿”)(播放音乐,老师加入“嘿嘿”)

17、师:老师加了什么?生回答。师:“嘿嘿”是衬词,老师加入了衬词,那老师在哪里加的衬词呢?(老师加入拍腿,“嘿嘿”处拍手)(看ppt)师:在每一行的最后一句。

18、师:那小朋友们也加入衬词来试一试吧(播放音乐,学生加入衬词)(一遍)

19、师:看你们这么想唱,就请这边的小朋友唱衬词,这边的小朋友唱歌词来试一试(分组)

五、乐器伴奏。

20、师:老师觉得你们配合的真默契。彝族的小朋友啊都忍不住奏乐了。看彝族小朋友拿的乐器是——月琴,月琴是彝族小朋友们最喜欢演奏的一种乐器,他是一种弹拨乐器,因为他长得像圆月,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叫月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月琴的声音。(播放视频)

21、师:谁能来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我们一起来模仿月琴弹奏的动作。(并唱着歌曲)师:把我们的衬词加进去试一试。

22、师:其实彝族的小朋友也喜欢像我们这样边唱边弹奏乐器,他们除了喜欢用乐器弹奏乐器之外还喜欢用串铃演奏乐器。(老师用串铃模仿节奏边唱边奏)

23、师:小朋友拿串铃来试一试。师:那我们下面用两样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哪一组愿意做月琴组,哪一组愿意做串铃组?(分组)注意月琴组的小朋友只加衬词,铃铛组的小朋友边唱歌词边打奏乐器。

24、跟着音乐边唱边伴奏

25、请部分学生上来表演(女小朋友拿着串铃围成半圆,男小朋友抱着月琴坐地上弹奏)跟着音乐舞起来!

26、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前面一部分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在学唱歌曲时,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歌词记住。特别是在乐器伴奏,边唱边演奏时,学生用乐器演奏之后就不能很好地唱出歌曲,在今后会注意多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3.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4.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荷花(风荷丽日)

2.课件-照片:池塘里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课件:(动态)荷花

1、荷花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让幼儿欣赏动态的美丽荷花)

2、想一想,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小虾,小鱼)

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出示图片:池塘里的鱼、虾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

(小鱼、小虾)

教师: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风儿和荷花。

2、这几张图片上的内容可以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演示荷花图片:

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呢?(荷花)

三、启发幼儿通过动作辅助,理解儿歌内容。

1、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儿歌边动作表演。

3、幼儿集体朗诵。

四、幼儿跟随音乐,在儿歌表演中,自然结束。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6

[教材简解]

春天、夏天,花园里会有许多花开放,我们会时常带孩子们去观赏各种各样的花,感受花儿的美,即使到了秋天,我们也不忘带孩子们观赏菊花。但是冬天里,我们就会忽略了花儿。可是有一天,花园里的一株腊梅开了,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老师,那是什么花?真漂亮!"腊梅虽然不艳丽,却能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而且腊梅花具有不畏寒冷的品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目标预设]

1、观察腊梅,感知腊梅花的特征,并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2、运用手指点画的形式描画出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3、知道腊梅花是冬天里的花,感受腊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质。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了解腊梅花的特征,感受腊梅花不畏寒冷的品质。

[设计理念]

幼儿园课程设计应以幼儿为本,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关注、满足并引导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课程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确保科学性、趣味性。

[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赏梅。第二环节:说梅。第三环节:画梅

[教学过程]

(一)赏梅。

1、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这是腊梅花,它漂亮吗?

2、教师:请你轻轻地走近了看一看,腊梅花长什么样?闻一闻,腊梅花香不香?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看看,还可以和好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评析:这个环节让幼儿自由观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腊梅花。】

(二)说梅。

1、回到活动室,教师出示刚刚拍下的腊梅花照片:你最喜欢哪朵腊梅花,它长得怎么样?

请你来说一说。

小结:腊梅花的花蕾是椭圆形的,开放的腊梅花有许多花瓣,一层一层的,我们幼儿园里的腊梅花是黄色的。

2、教师:刚才我们在花园里看腊梅花的时候冷吗?(冷)腊梅花怕冷吗?

小结:是呀,腊梅花一点都不怕冷,冬天都勇敢地把花朵开出来。我们也要像腊梅花一样不怕冷,每天坚持上幼儿园,勇敢地参加体育锻炼。

?评析:这个环节引导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腊梅花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腊梅不怕冷的特性引导幼儿学习这种不怕冷的品质。】

(三)画梅。

1、教师:腊梅花真漂亮,我们画下来带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2、出示颜料和画有腊梅枝条的背景画:今天请我们的手指来帮忙,轻轻蘸上颜料,在枝条上点一点,点一下,这朵腊梅还没有开放;开放的腊梅花要怎么点呢?

3、幼儿自由创作。

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评析:手指点画既帮助幼儿巩固对腊梅花的认识,又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兴趣。】

活动延伸:

教师:请大家把画的腊梅花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里的腊梅花。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篇7

【教材分析】

印染画色彩丰富,具有神奇多变的艺术魅力。活动中我们结合纸的吸水性的特点,选用宣纸为印染载体,裁剪出各种花朵的轮廓,并引导幼儿将花朵形状的宣纸进行反复折叠,并通过自主大胆探索印染的方法,发现在印染中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看教师进行示范点、蘸等印染的方法,能够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印染方法的兴趣。同时,通过在印染过程中感受色彩和图案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花朵形状纸的不同形状有规律折叠,能用点、蘸等方法印染漂亮的花朵。

2.能大胆操作,尝试在花朵形状的纸上印染出不同的图案。

3.感受印染画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印染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收集具有印染工艺的裙子、手绢等。

2.提供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花朵形状的宣纸若干,教师示范用的花朵宣纸。

3.每两人一组的调好水的彩色颜料、棉签、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手绢、花裙等印染实物的图片,初步了解印染画,感受印染的神奇与美妙。

提问:看了这些手绢和花裙上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些物品上的色彩和花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种手绢和裙子上的图案是特殊的染色方法-----印染做成的。将容易吸水的布轻轻的'蘸到颜料上或用工具把颜料点到布上变成的漂亮图案就是印染画。

二、出示印染材料,学习按花朵的不同形状有规律折叠及点、蘸的印染方法。

1.出示用宣纸剪出的花朵轮廓图,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印染的方法。

(1)提问:这是什么纸?遇到水会怎么样?(知道印染画要用吸水性强的纸)运用什么方法印染才能让花朵变漂亮?(引导幼儿说一说纸应该怎么样折叠、怎样蘸颜料等)

(2)幼儿初步尝试印染,探索印染的方法。

(3)个别幼儿交流印染的作品。

提问:你是怎样印染花朵的?在印染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在印染的时候沾颜料的方法,边和脚怎么印染,没有印染到的地方应该怎么办等问题。)

2.教师示范印染的方法,重点示范蘸、点的方法。

(1)教师边朗诵儿歌边示范印染的技能

花朵折一折,花边对花边;花边、角儿轻轻蘸,空白的地方点一点,绽放美丽的小花朵。

(2)教师展示印染作品。激发幼儿探索印染的兴趣。

提问:老师的作品好在哪里?(提示幼儿说一说颜色的运用、蘸染的方法等)还可以怎样折叠花朵轮廓图?

小结:折叠的形状不同、蘸染料的区域和多少不同,印染的花纹也不同。

三、幼儿印染作画,尝试印染出不同的图案,探索印染的规律,体验印染画的乐趣。

1.提出要求:

(1)提醒幼儿印染时要把握好蘸颜料的量,不要将纸长时间浸在颜料里。

(2)燃料要及时的用抹布擦干??

(3)印染好的作品要打开晾干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交流,引导幼儿感受印染画的神奇与美妙。

1.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大版面上,布置“花儿朵朵开”情景。

2.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同伴的印染作品。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勇气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英语教案8篇

幼儿园小暑教案5篇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6篇

沙子泥幼儿园教案5篇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参考8篇

幼儿园钻山洞游戏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分糖果教案6篇

幼儿园京剧脸谱教案6篇

健康幼儿园教案5篇

幼儿园花儿朵朵开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