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幼儿教案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有了一份教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材料,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深度,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蚂蚁幼儿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蚂蚁幼儿教案7篇

蚂蚁幼儿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2、学会准确、完整地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3、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小蚂蚁和蒲公英》。

2、电脑、音乐光碟。

3、幼儿用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小蚂蚁和蒲公英》内容,通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演示法、情感体验法、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随音乐做小蚂蚁律动进场,找位置坐好

教师在电脑上出示小蚂蚁和蒲公英的图片,引出活动内容。在引出故事内容前先帮助幼儿认识蒲公英,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

1、“这是什么?(蒲公英)你会用它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这是什么?(小蚂蚁)如果小蚂蚁发现了蒲公英,他会用蒲公英做什么呢?”幼儿自由交谈,引出主题。

3、“小朋友们刚刚说了那么多,那小蚂蚁遇到蒲公英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引导幼儿观察,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画面内容。通过直观图片进行边观察边提问,帮助幼儿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

a、图上有什么?

b、小蚂蚁在干什么?

c、你猜猜它在想什么?

2、教师出示图2并提问:

a、发生了什么特别愉快的事?

b、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蚂蚁的表情,知道小蚂蚁很快乐。

3、教师出示图3并提问:

a、小蚂蚁飞呀飞,发现了谁?

b、小蝴蝶为什么哭?

c、小蚂蚁做了什么?

4、教师出示图4并提问:

a、小蚂蚁为什么要这么做?

b、小蝴蝶心里有什么感受?小蝴蝶。

c、小蝴蝶一边飞一边在想些什么?

三、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图片自由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图开始看。

师: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图讲述故事。

3、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教师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的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师: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

引导幼儿按顺序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梦想、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等。

四、幼儿自己看小书,尝试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小书,自己讲故事。

1、请幼儿看小书自由讲述,与旁边的同伴相互交流,看图讲述故事。

2、请个别小朋友按顺序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梦想,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等。

3、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按照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讲评并小结。

五、引发讨论与想象,拓展幼儿的经验。在讨论活动中深入情感的延伸,让幼儿体会互相帮助的快乐。

1、“你们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蒲公英使小蚂蚁实现了会飞的梦想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看图讲述,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我们所在的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我在引导部分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提问幼儿,没有一个幼儿能回答出来。可能她们有些见过这些图片,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知道她们语言表达方面有缺欠,所以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再提问她们,她们才能参与到活动来。再发书给她们仔细观察画面,后来有个别幼儿能看图讲出故事内容。所以我以后上课要多让她们有说的机会,敢于表现。这就是我这节课的反思。

蚂蚁幼儿教案篇2

设计思路

户外散步时,两名幼儿看着鱼池内的蚂蚁,就蚂蚁会不会游泳的问题发生争论。他们的争论引来了好奇的同伴。为满足孩子们探究蚂蚁的欲望,生成了科学活动“蚂蚁会游泳吗”。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有关蚂蚁的图画,能仔细观察画面。

2.积极参与对蚂蚁的实验,能主动观察并寻找答案。

3.愿意将自己的观察和探索进行描述,认读汉字“蚂蚁”“游泳”。

活动准备

1.有关蚂蚁的图画书,字卡“蚂蚁”“游泳”。

2.蚂蚁,小碗、水,放大镜、树叶、纸。

活动过程

一、蚂蚁会游泳吗

1.导人。出示字卡“蚂蚁”“游泳”并说: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呢?今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

2.实验开始。每组发一些小蚂蚁,每人拿一个小碗(里面装着水),请幼儿把蚂蚁放进小碗里。借助辅助工具进行探索(放大镜、叶子、纸等)。

3.第一轮探索活动。(实录)

邓文远:我的小蚂蚁在淘气呢。(小蚂蚁在水里扭动身体)

尧尧:快看,我的蚂蚁会潜水,它在水底爬呢。

宋朝阳:蚂蚁身体分三节,有六条腿,它的嘴像什么?眼睛在哪里,有没有睫毛?

胡扬:我的蚂蚁不动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来。

胡扬的一番话,似乎提醒了小朋友,有人把蚂蚁碗里的水倒掉了。

4.第二轮探索活动。(实录)

老师:蚂蚁在碗里,水能倒掉。如果蚂蚁掉在湖中、海里怎么办呢?咱们还是想想办法,帮助水里的蚂蚁逃生好吗?

子玉:刚才我看见小蚂蚁爬上了叶子,往水里放些叶子吧,小蚂蚁不会累,也不会淹死了。随后孩子们开始找叶子往水里放。还有人放小石头(让蚂蚁在上面休息)、放纸、放木棒等。

李佳桐:老师,我找到一个好办法,把一根长些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的一头在水里、一头在外面,蚂蚁顺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了。孩子们精神抖擞地再次进入救助蚂蚁的奋战中。

5.讨论。

(1)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

(2)你是怎样救助小蚂蚁的?

讨论中有的小朋友问:蚂蚁的家在哪里呢?

二、阅读活动(小组活动)

教师:是啊,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它们还有哪些奥秘?咱们读一读有关蚂蚁的书好吗?

1.读书。幼儿阅读放在桌子上的图书。

2.自由议论。蚂蚁的颜色、身体特点、蚂蚁的家在哪,家里什么样。

三、总结分享:

在图书中看到蚂蚁会游泳吗?蚂蚁长得什么样?(颜色、触角、头部等)怎样分工?(蚁后、工蚁、兵蚁等)

活动延伸

在活动角投放放大镜、蚂蚁、瓢虫等小虫和相关的图片,也可请家长带领幼儿上网查看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蚂蚁会不会游泳”的问题是从幼儿中来的,所以幼儿情绪异常高涨。老师适时引导他们猜想、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培养了孩子科学的学习态度。

幼儿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蚂蚁在水中的活动越来越少,幼儿怕蚂蚁死,于是把它们放生了,探索活动也就暂告一段落。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事,为了保护孩子的纯真爱心,我采取了另一种方式:让幼儿阅读有关蚂蚁的图书。他们兴趣盎然地在书中寻找答案,发现了有关蚂蚁的更多秘密和信息。幼儿的好奇心在阅读中得到了满足。

蚂蚁幼儿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小蚂蚁生日会》让幼儿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产生了解更多昆虫的兴趣

3、激发幼儿探索昆虫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1.海报一张,用纸做的蛋糕。

2.每张桌子一份昆虫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一封信,打开来一看,原来是小蚂蚁写的海报。

出示海报:老师带来了小蚂蚁的海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蚂蚁的海报,猜猜海报上都写了些什么?

谁来告诉老师,你认为海报上写了些什么?

教师念海报:小蚂蚁明天要过生日了,请所有的昆虫朋友都来参加party。

原来小蚂蚁要过生日了,要邀请所有的昆虫来参加它的生日party,你们猜猜有哪些小昆虫来参加他的生日会呢?(小朋友想好后告诉老师)

(二)完整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

1、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故事,并逐一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蜈蚣和蜘蛛的图片。

提问:故事讲完了,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昆虫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呢?

提问:蜈蚣和蜘蛛来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小蚂蚁为什么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

小蚂蚁是怎么说的呢?(小蚂蚁说:昆虫只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虫)

原来蜈蚣和蜘蛛的腿太多了,不是昆虫,所以小蚂蚁请蜈蚣和蜘蛛回去。

2、出示蚕宝宝

提问:a、蚕宝宝也来了,你们认为小蚂蚁会让蚕宝宝参加它的生日会吗?为什么呢?

b、听完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教师边操作图片并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蚕宝宝一扭一扭地走过来,小蚂蚁是怎样说的。(对不起,你的腿太多了,也不是昆虫)

这时候蚂蚁妈妈赶紧说了什么:孩子,你错了蚕宝宝长大了也会变成一只蚕蛾,那时候它就有头、胸、腹还有翅膀,所以它也是昆虫。

3、小蚂蚁请了那么多的昆虫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有蜜蜂、蝴蝶、蜻蜓、瓢虫、蚕宝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昆虫。

4、请你说一说:小蚂蚁请的昆虫客人哪些地方和小蚂蚁长的一样的?(都有六条腿)

原来它们都有六条腿有头、胸、腹,也都是昆虫。

(三)通过操作再次巩固幼儿对昆虫特征的了解。

今天我们班也有小蚂蚁要过生日,我们看看它是谁呢?

它也想让所有的昆虫来参加它的生日会,,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盆子里的卡片,让我们来帮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昆虫朋友找出来一起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看看他们是不是昆虫?是什么昆虫呢?

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找的昆虫图片举起来,让老师看看你们找的'对不对?

蚂蚁妈妈说,小蚂蚁在过生日前,要请昆虫朋友念一首《小蚂蚁生日歌》

先听老师来念一遍。现在我们一起来念儿歌。

小朋友们都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边念蚂蚁生日歌,边送昆虫朋友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

出示大蛋糕(蛋糕盒做的)

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除了故事里的昆虫外,你还认识哪些昆虫呢?”

(四)通过创设情景,再次激发幼儿的昆虫的认识。

老师来扮演小蚂蚁,我也要请所有的昆虫朋友来我的生日party,你们到那边选昆虫头饰或选择昆虫纸偶,一起来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吧。

这么多的昆虫朋友来参加我的生日会,我真高兴,那我们一起来唱支生日歌吧。

蚂蚁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双手传球的方法。

2.能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胯下传球。

3.能与同伴相互配合,体验合作的乐趣。

4.发展身体协调性。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双手传球的方法

难点:能控制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胯下传球

活动准备

小蚂蚁头饰,球,大筐1个,小筐4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都来扮演小蚂蚁,跟妈妈一起学本领。天气真好,一起来锻炼身体吧!

2、幼儿排成一路纵队,跟随教师绕场大圆走跑交替3~4圈

3、师幼随音乐做“蚂蚁操”,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游戏“胯下传球”

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幼儿站成直线,排在最前面的幼儿双手持球,弯腰,让球在自己的胯下穿过,站在后面的幼儿伸出双手往前接球,并用相同的方法把球传到后面幼儿的手上,最后一名幼儿接过球后,持球跑到队首,重复传球。

2、幼儿找2~3名同伴组成一个小组,自由练习“胯下传球”。

3、请一组幼儿示范“胯下传球”,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传得又快又稳?

4、幼儿自由组合再次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全班幼儿组成一条直线,集体进行“胯下传球”的游戏

三、游戏“小蚂蚁运粮”

1、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小蚂蚁分成四组要把粮食运回家。每组小蚂蚁前面都有一个大筐,里面有许多粮食(球)。每组第一只小蚂蚁用“胯下传球”的方式把球传给后面的小蚂蚁,最后一只小蚂蚁接到球后把球放在自己旁边。哪组小蚂蚁最先运完“粮食”就是冠军队。

2、幼儿游戏一次,熟悉游戏规则。

3、幼儿进行运粮食比赛2次

四、放松活动“欢乐舞”,结束活动。 教师:粮食全部运回来了,你们高兴吗?大家一起跳个“欢乐舞”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兴趣很高,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玩的很尽兴,很开心,“胯下传球”的方法掌握的很好,目标达到了,但是孩子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个别幼儿动作不是很协调,活动实施过程中,没有对他们给予特别指导,这是我的失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

蚂蚁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

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

3.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大积木块、海绵、锯沫板、镜子、布娃娃等,蚂蚁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学具:幼儿人手一个操作小筐(内放木积木、海绵块、小锯木板),每位幼儿两杯水(一杯染红色装热水,一杯无色装凉水)。

3.环境布置

请幼儿自带一件物品,布置活动室——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玩具汽车、毛绒玩具、鹅卵石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小蚂蚁学本领》引入课题:

教师、幼儿戴头饰扮蚂蚁,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师)原来,我们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手真能干!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发现——再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一)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师)你捏得动积木吗?(生答:捏不动)按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2.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粗糙和平滑)的不同,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4、小结: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二)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到台前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三)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四)说一说: 平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五)小结: 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分组游戏:

?小蚂蚁搬东西》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活动结束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或和父母一起玩摸东西的游戏,让家长协助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湿漉漉、毛绒绒等。

蚂蚁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手膝着地爬的游戏中,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有幼儿手膝着地爬的经验。

2.物质准备:宽窄不同的爬垫、大小不同的沙包若干。

场地布置图: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以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带领"蚂蚁宝宝"(幼儿)爬到蚂蚁洞里做睡觉状,然后说:"蚂蚁宝宝们,天亮了,我们爬出来做游戏吧!"(幼儿依次爬出"蚂蚁洞")请幼儿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爬来爬去、搬东西)引导幼儿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

2.基本部分

(1)利用情景进行游戏。

"蚂蚁妈妈"说:"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散步吧。瞧,这里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河。咦?对岸是什么啊?闻起来可真香啊!小蚂蚁想不想把豆子运回家啊?""可是这条河又宽又深,我们怎么过河呢?"请幼儿自己想办法,说出自己的想法。"这里有一座小桥(爬垫)可以帮你们过河。请你们每次搬一颗豆子,看看谁能又快又安全地回到妈妈身边。"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路径。教师随机指导幼儿动作完成情况。

(2)分享交流教师说:"小蚂蚁真聪明,你们是怎么掌握平衡,让自己不掉到河里的`?""有的小蚂蚁搬回来的豆子又大又香,可是有豆子大,小蚂蚁不小心把大豆子掉到河里去了,怎么才能不让大豆子掉到河里呢?""你刚才是怎样搬豆子的?你觉得哪种办法最好?"(3)再次游戏请幼儿再次游戏,验证自己的好方法,同时充分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运多次。

3.结束部分:幼儿放松练习:

师:"我们搬回了这么多豆子,真高兴,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幼儿跟着老师做各种简单动作。

(三)自由活动:

活动材料:小车、皮球、沙包、动物摇椅等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在固定的区域玩不同的运动器材,鼓励幼儿对玩具有不同的玩法。

蚂蚁幼儿教案篇7

目标

1.了解寻找、观察、捉蚂蚁的方法。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食性和运动方式。

2.产生探索蚂蚁等昆虫的运动方式的兴趣。

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昆虫盒(或废旧小瓶、小盒)。

2.请幼儿为蚂蚁准备一些食物,并了解一些有关蚂蚁的知识。

3.放大镜、白纸、彩色水。

过程

1.捉蚂蚁。

――启发幼儿选择墙角边、草地上、水泥地上、花园里等不同的地方投放食物,并耐心等。

――在等待的同时,设想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生活在哪里。

――发现蚂蚁出来觅食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蚂蚁怎样找食物,怎样搬运食物,它们会把食物搬到哪里去。

――每人捉1―2只蚂蚁放在昆虫盒里带回活动室。

2.观察蚂蚁。

――交流捕捉经验:在哪里发现蚂蚁的,蚂蚁喜欢吃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说说蚂蚁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蚂蚁的知识,如:蚂蚁身体的结构,蚂蚁触角的用处,蚂蚁的力气很大,蚂蚁会合作搬运东西等。

3.留下蚂蚁行进图。

――在桌子上铺上大白纸,洒上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将蚂蚁放在纸上,观察蚂蚁是怎样运动的。

――将彩色水滴在蚂蚁身上,蚂蚁爬行时便会留下彩色印迹。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

蚂蚁幼儿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捉鸭子教案7篇

幼儿数学活动教案参考7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教案7篇

幼儿小班亲子活动教案7篇

幼儿中班美术手工教案7篇

幼儿美丽的春天教案7篇

幼儿园玩报纸游戏教案7篇

幼儿中秋节教案7篇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教案7篇

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教案7篇

蚂蚁幼儿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