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教案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将实际教学内容与课程进度结合,确保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草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草教案6篇

小草教案篇1

爱护小草

——中班环保主题活动

硕放中心幼儿园 万咏梅

活动产生的背景:

有识之士提出:"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见提高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把环保意识渗透到平常的教育中去,使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去接受这一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呢?我从每天经过的幼儿园附近的绿化带发现,有些家长为抄近路,带领孩子从草地上走,日积月累,绿绿的草地上有了一条非常不协调的“白带子”。正直春意盎然的季节,何不利用这一有利的因素组织孩子开展有关环保的教育活动呢?于是我带领孩子生成了“爱护小草”的系列活动。

活动的价值:

1.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破坏草地是不好的,激发孩子爱绿、护绿、养绿的意识。

2. 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环境责任感。

3. 并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活动一:小路从哪里来的?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知道草地上小路的来历。

2. 感受到破坏草地的行为是错误的。

3.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数码相机、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组织孩子外出观察

1. 你看到什么?小草长得怎样?(引导孩子用优美的词语描述)

2. 这条小路是怎么来的`呢?

3. 你觉得好看吗?为什么?

二、孩子自由观察并与同伴交流。(教师拍摄情景)

三、集体交流讨论

1. 这条小路在绿绿的草地上好看吗?为什么?

2. 你猜猜这条路是怎么来的呢?这样做对吗?

活动反思:

孩子在活动中能跟随老师认真观察,他们很快发现草地上的小草靠近里面的长得茂盛又很绿,而靠近路边的则是长得小和稀少。当问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么来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各种各样。张乐说:是石头压在上面,小草长不出;杨嘉睿说是被泥土压住没长出;杨浩说是还没长呢;史卢浩认为是给大树挡住了;蔡炎军说是有人在草地上走小草压死了;盛予欣说可能是给叔叔阿姨砍走了……

另外孩子对于草地上的垃圾也很关注,他们甚至认为是垃圾太多了,与我应孩子的要求,请他们到草地上将垃圾拣干净。他们有的将石头和砖块搬走,有的拣垃圾,一会儿草地就变得干干净净。

小草教案篇2

主题由来

我在组织幼儿观看《春天》一课的动画片,在学说"种树,许个愿望"的短语时,动画片里的小猪鲁依要把棒棒糖种到土里,想种出棒棒糖树,小朋友边看边笑,下课时还有小朋友过来跟我说:"老师,真的会长出棒棒糖树吗?如果能长出棒棒糖树那该有多好呀!"我听了他的话马上想到这段时间我们中班的主题活动是"草儿绿,树儿高",而且正在进行认识各种花草树木的活动,我何不开设这个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对植物的畅想,加深了解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

主题活动目标

?健康领域】

1.乐意参与和花草树木有关的户外活动。

2.学习动作协调地使用种植工具。

3.发展走、跑等运动技能。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语言领域】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对春天季节特征的发现。

2.大胆向他人宣传自己知道的保护花草树木的图片、故事、儿歌。

3.喜欢欣赏花草树木的图片、故事儿歌等。

?社会领域】

1.萌发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植树活动。。

3.大胆参与保护花草树木的宣传活动。

4.乐意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科学领域】

1.感受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参与简单的种植活动。

3.了解花草树木的作用,感受树木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4.知道一些保护花草树木的方法。

?艺术领域】

1.乐意学习有关花草树木的歌曲。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种小草的生长。

3.用捡拾的树叶、树枝和美工材料进行创作活动。

4.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树和草的认识。

5、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

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1.主题创设拍摄思路

主题(大树与小草)

主题墙后墙

2.主题开展之前教师的思路及规划

(1)主题开展计划之环境创设:

版面1--调查表: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初步感受到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树木的种类、基本特征和作用,并初步懂得保护花草树木的方法,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版面2--发芽了:①张贴种子的解剖图和幼儿在活动中观察种子基本结构的照片。

②张贴亲子共同收集的各种各样种子的图片和种子实物、幼儿在活动完成的"奇妙的种子"的记录单。

③张贴收集的各种种子的传播方式图、幼儿在活动中的照片。

④张贴各种小芽苞的图片或实物、幼儿在户外寻找小芽苞的照片、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芽苞生长过程的照片、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表现小芽苞的作品、幼儿每天观察绘画记录植物生长情况的过程图。

版面3--可爱的小草:①张贴小草的本领的图片、幼儿用各种美工材料表现小草的版面图。

②张贴各种小草的图片、幼儿寻找小草的照片。

版面4--树的秘密:①张贴"四季的树"的图片、幼儿观察春天的树的照片、班级"护树行动表"。

②张贴幼儿测量树的照片。

③张贴树木年轮的图片。

④张贴亲子制作的落叶贴画。

版面5--树的本领:①张贴亲子共同调查完成的"树木本领大"的调查表、树木本领的图片。

版面6--树木浑身都是宝:①张贴木制品的实物和图片、亲子手册《什么是木头做的?》。

版面7--我爱花草树木:①张贴幼儿收集的保护花草树木的图片资料、幼儿参观社区花草树木的活动照片。

②张贴幼儿制作的爱护花草树木的宣传品(旗子、海报)和主题展示栏、幼儿开展爱护花草书宣传活动的照片。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草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一)运用多种感官较仔细地观察草的特征。

(二)初步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在草地上做过游戏,观察过小草的。

2.爱护小草的警示牌、空白警示牌若干。

3.挂图(《草地上的动物》)。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小草的特征,懂得要爱护草地。

难点:创编爱护小草的警示语。

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小草

1.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引发对小草的关注。

(1)春天到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都怎么样了?(花儿儿都开放了。)

(2)草地上的小草变得怎么样了?(草儿变得绿绿的。)

2.感知草的特征

(1)你的脚(手)碰到小草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小草特征的特征一:小草是软软的,小草的尖尖头碰到手时还感到有点刺刺的、痒痒的。)

(2)我看到你把小草轻轻地压下去,你发现小草会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小草特征二:小草有弹性,压下去,还会弹起来。)

(3)谁闻到小草的味道了?我们一起闻一闻,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小草的特征三:有清香味。)

3.教师小结:春无的小草变得绿绿的,摸上去软软的,刺刺的.,很有弹性有还会发出清香味。

(二)小草好朋友

1.感受在草地上运动时不容易受伤又很快乐。

(1)谁来说说刚才你和小草是怎么做游戏的?(幼儿自由表述。)

(2)在小草上打滚感觉怎么样?你们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们都是在哪里举行足球比赛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

2.教师小结:草地就像绿色的大床、绿色的地毯,我们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伤。

3.知道小草是很多食草动物的食物。

(1)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草地?你们]喜欢草地吗?你们知道哪些动物也喜欢小草?为什么?(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草地是很多动物栖息的家园,小草是很多食草动物的食物。)

4.教师小结:小草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也是动物们的朋友。

(三)我们爱小草

1.观赏爱护小草的警示牌,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1)我们在公园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牌子,猜猜看,这些牌子想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制作好的警示牌,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上面的内容。)

2.创编爱护小草的警示语,参与爱护小草的行动。

(1)有些地方的草地上还没有这样的警示牌,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吧,你想怎么告诉大家要爱护小草呢?(幼儿创编,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警示语记录在空白的警示牌上。)

3.教师小结:小草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草。

小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草,了解小草的多样性。

2、认识有关爱护草坪的标志,知道要爱护小草。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起到野外寻找野菜,并拔2-3棵放入塑料袋。

2、蜡笔、纸张等。

活动过程:

1、感知1)说说各自带来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长得怎么样?有什么用?他们是哪些小动物的食物?

2)带幼儿进入可进入的草地,讲讲自己的感觉。

3)我们拔的野草和草坪上的小草一样吗?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草?

2、学习“爱护草地“的有关标志。

1)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标志?

3、画标志幼儿自己制作并张贴。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幼儿开始喜欢小草,喜欢周围的植物,对他们充满爱心和好奇心,更加懂得要爱护小草,保护环境。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把“爱护小草,保护环境”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小草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夏之际,野外遍地草色青青、野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这正是让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自然、了解小草生长变化的大好时机。另外,充分利用这一天然资源,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还可以陶冶幼儿情感,培养幼儿的探索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小草的知识,初步了解小草对人类生活的利与弊。

2、利用小草进行编织创作活动,体验创造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还可以陶冶幼儿情感,培养幼儿的探索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选好活动路线,选择安全适宜的活动场地。

2、每人一把小铲子、一个塑料袋和一个稍大的瓶子。

活动过程

1、草的特征

(1)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后,让幼儿自由地在周围的草地上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小草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气味如何。

(2)请幼儿在草地上找出自己知道名字的草,并借助铲子把它连根拔起来。

(3)小朋友在草地上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草的名字以及根、茎、叶的特点。

(4)让幼儿再找出自己不认识的草,去请教别人。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可以把它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问家长或其他人。

2、草的作用

(1)请养过家禽、家畜的小朋友说一说,家禽、家畜每天吃的是什么饲料,草还可以做哪些动物的食物。

(2)请幼儿用手拔一些草,并说说什么感觉。然后让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地上分别取一些土,讲一讲从哪里取土更容易些,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知道小草具有固土的作用。

(3)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捏一捏,草地底下的土和泥地的土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想一想,雨后泥地上的水和草地里的水哪个最先蒸发掉,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幼儿明白,小草不但能固土还有蓄水、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

(4)引导思考:除了野草外,人们为什么还喜欢种草坪,这两种草有什么不同?

(5)让幼儿在草地里找一找,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谈草是哪些昆虫的家,它们为什么选择草丛为家。

(6)简要向幼儿介绍小草还可以当燃料、制造肥料以及有些草还能做药材的知识。

3、草的害处

(1)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田野,说一说什么地方的草多,什么地方的草少或没有草,为什么?帮助幼儿理解划对人类生活有许多好处,但草的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的养料,所以,庄稼地或花园里草多了,就会影响庄稼和花的'生长。

(2)向幼儿介绍一些对人类有危害的草,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4、利用草进行创作活动

(1)指导幼儿采集各种小草、野花等在平地上摆出自己喜爱的画面,利用自带的瓶子尝试简单的插花、插草艺术,同伴间可以边摆边交流,互相学习。

(2)请幼儿把自己喜欢的野花、草叶等收集一部分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幼儿园进行拓印、粘贴活动。

教学反思

教师向幼儿讲清楚草的特征及用、害处,还可以让幼儿联想一下,如果大地上没有一棵草会是什么样子。进一步使幼儿了解到小草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本领。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小野花,结合形状各异的草叶、草茎等,制作花环、花链、花篮、胸花等小装饰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小草的不同特点,进行草垫、草辫、草鞋、小动物等纺织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自由走动,互相观摩,比一比谁纺织的种类最多、最漂亮。

小草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名曲,感受小草在春天成长的喜悦。

2、通过律动、道具感应曲式aba’b’。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 故事图片:主题1、2

2、 道具软垫、纱巾

教学队形:

坐时半圆形、游戏时散型。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名曲,感受小草在春天成长的喜悦。

难点:通过律动、道具感应曲式aba’b’。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宝宝感觉到春天来了,高兴地跑到花园看花,可惜一朵花也没有,宝宝觉得好失望喔!突然间听到一阵细微的声音,原来是小草要长大了!我们来听听小草是怎样长大的!

(二)、创意造型:肢体意识——曲式aba’b’

1、幼儿静坐欣赏音乐,教师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示意。

?????? 提问:小草是怎样长大的?(慢慢长大)需要什么?(阳光、雨水)

2、肢体延展活动

? (1)幼儿尝试创编小草慢慢长大的动作。

(2)教师小结并示范做动作,幼儿模仿老师肢体各部位做出小草长大状。

师:“小草在土里待了一个冬天了,它好渴望快快长大,它努力地长啊长,慢慢地它一点一点的长大了。我们让手指学学小草慢慢长大。”(教师边引导边用手指演示)

a:手指伸展(小草长大)

b:全身飞舞(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3)即兴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编出许多小草长大的动作,现在,我请你们听着乐器声和指令来表演小草长大的过程

幼儿依老师指定的肢体部位做小草长大状。

(三)、感应曲式:音乐律动

1、律动:肢体感应

师:小草钻出泥土一看,原来是春风姐姐和阳光仙子在帮助它,它才能顺利的钻出泥土,才能长那么大,小草真开心,让我们和小草、春风姐姐、阳光仙子一起来跳跳舞吧。

(1)教师逐段讲解动作,幼儿学习。

(2)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a段:肢体慢慢高举再缩回,4/8来回2次。

尾句突强和弦:一跃而起。

b前段:挥动双臂,如春风起舞

b后段:指尖四处轻弹,如阳光仙子(语词:阳光仙子来做伴)

2、道具

(1)软垫花盆

师:花盆里还有一颗小种子没有长出来,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① 教师逐段讲解动作,幼儿学习。

②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a段:小草造型移动感应轻巧的8拍乐句。

b前段:春姑娘翩翩起舞

b后段:阳光仙子洒阳光(可以用脚尖来洒阳光)

a’段:脚步坚定大声,双手弯举,做强壮模样感应强的8拍乐句。

b’段:同上b段

(2)纱巾小草

师:“这里还有一颗纱巾小草没有长出来,我们再来帮助它。”

① 教师逐段讲解动作,幼儿学习。

②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

a段:纱巾塞在手掌中,另一手随音乐轻抽纱巾,突强和弦全部抽出。

b前段:挥舞纱巾

b后段:纱巾在空间四处点洒。

a’段:有力度的轮手抓纱巾。

b’段:同上b段。

(四)、结束:“轻轻”的小草

师:“小草们在慢慢的、安安静静的长大,我们别打搅它们,轻轻的踮起脚尖……。”

教学反思:

在奥尔夫音乐—小草的.春天教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神秘感及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并且学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本节课的顺利完成,是因为在活动中我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在教学过程中,以故事为引导,使幼儿在故事的情景下,学习用肢体动作创造造型,大胆地表现小草长大和风和日丽的情景,在活动中,我注重情景的创设,运用了尝试、鼓励的方法,让幼儿大胆地创编,表达自己的情感;注重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又根据所选择的内容与老师和同伴交流。整个活动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幼儿探索的需要。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是: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凑,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缺乏一定的情景感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音乐的素养,更好更美地用音乐的语言感染幼儿,真正使艺术活动是美的熏陶教育活动。

小草教案6篇相关文章:

跳竹竿游戏教案6篇

美术中班活动教案6篇

演讲口才课教案6篇

推轮胎小班教案6篇

小班体育教案通用6篇

大班美术梅花教案6篇

大班画秋天的教案6篇

小蜜蜂教案参考6篇

快乐过新年教案6篇

传染病教育教案6篇

小草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