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来,教师对教案的书写方式一定都格外的熟练了,教案是老师为了掌握课堂节奏预先整理的文字报告,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儿歌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儿歌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皮球翻跟斗的有趣。
2、在玩玩、说说中尝试初步仿编。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玩过皮球。
2、人手一个皮球,小动物贴纸。
3、幼儿用书第3页。
三、活动过程:
(一)尝试玩球,激发对球的兴趣。
教师:妈妈买了一个球,你会怎么玩?
(二)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1、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教师:妈妈买个皮球,上面有个谁?(小猴)
(2)教师:我来拍拍皮球,小猴在干什么?(翻翻跟斗)
2、拍一拍,尝试让小猴翻跟斗
教师:看一看,你的小猴是怎么翻跟斗的?(激发孩子拍球的兴趣。)
3、念一念,进一步感受儿歌的趣味。(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并大胆学念。)
(三)初步仿编,体验玩球的乐趣。
1、教师:我来拍拍球,皮球翻跟斗。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想跟着皮球来玩翻跟斗呢?(幼儿自由表达)
2、引导幼儿尝试替换小动物,进行儿歌仿编。(用小动物替换小猴。)
3、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粘在皮球上,边拍球边尝试仿编。
小班儿歌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喜欢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猜动物
1、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2、观察藏在屋后的扁嘴巴,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3、观察藏在屋后的硬硬壳,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4、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胡子和尖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5. 集体学学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
1、观察场景: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今天小动物们要去为小熊庆祝生日,而到小熊家
必须要经过一座小桥。想一想每一种小动物都是如何过桥的?
2、学说儿歌短句
提问:谁来了?它会怎样过桥?学说:小兔走路蹦蹦跳。个别示范模仿。
3、想一想: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又是怎样过桥的呢?
4、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
三、练习小动物过桥的动作,熟记儿歌。
看到屏幕上出现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它的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四、延伸:欣赏歌曲《走路》
小班儿歌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理发的过程。
2.学会《理发》儿歌,并跟着儿歌做动作。
3.体会理发的快乐,勤于理发。
活动准备:理发过程图片
活动重难点:学会儿歌和动作。
活动过程:
1.聊天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呢?哦,那么理发店是什么样子?哪个小朋友来给老师说一说。
2.引入理发师理发过程。
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上的图片,这位叔叔在干什么呀?哦,叔叔在理发呢。我们也来当一当小理发师,学一学如何理发吧。
3.边学动作,边念儿歌。
4.小朋友们互相理发。
小朋友们,我们都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那么,我们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互相给对方理理发吧。
5.复习儿歌。
小朋友们,都学会理发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理发的儿歌吧。
6.教师消减幼儿对理发店的恐惧心理。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啦,理发好玩吗?那么,我们以后有机会要去真正的理发店里,看看叔叔阿姨们,是怎么给我们理发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要害怕理发,因为我们也是一个理发师啦。
7.结束课程。
各位小理发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一项新本领,我们今天回到家,用我们新学会的本领,给爸爸妈妈剪个头发吧。
小班儿歌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3、集体学念儿歌:
⑴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⑵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小班儿歌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秋天有许多树叶会飘落。
2.学习朗诵儿歌,能自主表达和表现儿歌内容。
二、活动准备:
有过拣落叶看落叶的经验;
红色和黄色落叶洒落在树边。
三、活动过程:
1.树边看落叶,理解秋天有树叶飘落
看,草地上有什么?
落叶是从哪儿来的?
树叶怎么会落下来的?
2.草地拣落叶,感知落叶形状色彩
请小朋友选几片你喜欢的落叶捡起来。
看一看落叶是什么颜色的?落叶像什么?和你好朋友说一说。
3.自主说落叶,想象模拟树叶飘落的样子
围坐在树边草地上,说说自己捡到的落叶的颜色,看看形状像什么?
学一学树叶飘落下来的样子,鼓励不同的“飘”法。
学习“片片飞来像蝴蝶” 、“片片飞来像小鸟”、“片片飞来像飞机”……(根据幼儿的想象说)
4.学习读儿歌,个性化地表现对儿歌的理解
老师把大家的发现说给落叶听一听——师朗诵儿歌一遍
小朋友对着落叶轻轻说一遍(师幼共同完成)
小朋友把发现说给树妈 妈听一听吧——幼儿朗诵一遍:树妈 妈很高,我们声音要响一些。
自选一棵树再说给树妈 妈听一遍,要求表演动作。
5.创编儿歌最后一句
刚才我们说的这首儿歌名字叫《落叶》
小朋友看,还有好多落叶呢,我们捡起来带到教室里去继续做游戏,边捡边读儿歌,最后一句你觉得落叶像什么就说什么。(带着幼儿边检边说)
小班儿歌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树叶落下时飞舞的姿态。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过周围的落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小树叶”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你们知道树叶宝宝会怎样?(离开大树妈妈)
师:树叶宝宝是怎样离开大树妈妈的?(请幼儿想象一下树叶是怎么落下的)
1.教师出示一片树叶,请幼儿观察一下树叶掉下来的姿态。
2.请幼儿观察后用肢体动作模仿、展现树叶飞舞的姿态。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其音乐的节奏美。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落下来轻、慢的节奏。
2.欣赏歌曲,教师进行理解性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重点理解歌词:树叶到处飞呀飞。
师:小树叶会飞到哪儿?(理解“到处”的含义)
师:请你扮演小树叶,到处飞呀飞。(理解“到处飞呀飞”的含义。)
三、学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歌词。
1.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歌。
2.鼓励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在初步学会歌曲的情况下,与幼儿一起边唱歌一边做游戏。
1.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小树叶飞舞的动作。
2.提出表演规则,丰富歌表演内容。
①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表现小树叶停下来后的各种姿势。
师:唱到最后一句“秋天多可爱”时,要停一下,摆一个漂亮的造型动作。
②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歌表演规则,进行完整“歌表演”,教师根据幼儿最后一个“小树叶”造型动作进行简单评价,引导幼儿摆出各种“与众不同、有创意”的造型动作。
小班儿歌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