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知了教案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中应详细列出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以便于教学,通过教案的实施,教师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折知了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折知了教案5篇

折知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

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

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折知了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重点难点: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知了》。

2.cd:《知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3.学习单:《知了》。

4.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感受知了的意境。

1.诗歌中提到的知了是谁?

2.知了是蝉的另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叫声,你觉得儿歌中的这么多,知了是什么意思?

3.听了儿歌,你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二、请幼儿运用画笔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学习单上。教师在幼儿创作之后,进行分享,请每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试着边看自己创作的画面边朗诵儿歌。

1.图中画了什么?

2.这副画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作品相似?

3.你看着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组朗诵儿歌,一组念每一段的第一句,还有一组念知了知了,教师引导幼儿将每一段的知了念出不同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念得轻一些,慢一些。

折知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一)知道夏天知了在树上常鸣叫,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愿意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通过观察,发现知了有翅膀。

(二)难点: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一)收集知了鸣叫的录音和知了的图片或照片(需有利于幼儿观察知了的翅膀),或有关“知了的生长”的多媒体资料。

(二)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页。

(三)挂图《知了叫,夏天到》。

(四)语言cd(儿歌《知了叫,夏天到》)。

活动过程

(一)知了声声叫。

1、夏天来了,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的声音?

2、你平时听到过知了的声音吗?什么时候?

3、你看到过知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里有知了?

4、初步观察知了的外形。(欣赏挂图或影像图。)

师:你找到知了了吗?它在哪里?

师:谁能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找到的知了,告诉大家知了在哪里?

师:图上的知了停在大树上,平时知了也都生活在大树上。

师:刚才你们听到知了是怎么叫的?夏天的时候,知了经常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二)知了的翅膀真奇妙。

1、初步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外形(挂图)。

师:你看到的知了是怎样的?(幼儿自主观察和表述。)

2、聚焦观察并自主描述知了的翅膀。

师:仔细看看,知了身上长着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上侧大图。)

师:知了的翅膀看起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下侧左右小图,为幼儿提供自主观察和表述的空间。)

师:看看两只小知了,它们的翅膀是打开的,还是合拢的?(引导幼儿对比观察。)

3、观察知了的相关图片或照片。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知了是不是也有翅膀?

师:原来,知了都长着一对什么?所以它们才能飞到哪里?

(三)抓知了。

1、欣赏儿歌,观察幼儿用书,有机会带领幼儿试着抓抓知了。

师:请小朋友听听儿歌、看看书,说说知了在哪里不停地叫。(树上。)就好

像在告诉大家,夏天怎么样?(来到了。)

师:屋里小宝宝在做什么?知了不停地叫,宝宝可能会怎样?

师:在树下的哥哥姐姐手里拿着什么?他们想要做什么?

折知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知了声声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情绪。

2、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通过反思评价歌唱中的困难与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品质。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接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知了,有玩接唱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与歌词匹配的图片,道具“知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引出知了歌唱的故事

2、倾听范唱,形成稳定听觉表象

(1)是谁在唱歌?你还听到唱了什么?

师:“歌里除了知了,你还听到了谁?它在干什么?”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幼儿在反复倾听后,逐步完善歌词,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师:“还有些歌词藏在我们的歌曲里,我们再来听一听。”

(3)看看黑板上的图谱,我们的歌词都找出来了吗?怎样才能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呢?

(4)幼儿验证歌词图谱顺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反思,知道用再次倾听边歌唱边排图的方法,检查歌词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对图谱内容的再次理解和消化。

3、接唱游戏:(2-3遍)

(1)师:“歌里唱了这么多内容,小朋友都能记住吗?都会唱了吗?那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接龙唱好吗?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

(2)“接下来请一个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接唱歌曲,谁愿意来挑战?”

(3)反思性学习过程(贯穿在每一次接龙游戏后面)

(4)小朋友们刚刚配合演唱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你们能试试自己完整的演唱吗?

3、游戏“小知了找朋友”

小知了听到了你们动听的歌声,现在要出来找朋友了,谁唱得好就会吸引它飞来哦!(每张小椅子下面提前隐蔽的點好一只“知了”)歌曲结東停在小椅子后面,幼儿开始找知了。

有一只特别的“知了大王”我们还没发现呢,我们再试一次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幼儿开始找知了,发现知了大王的小朋友寻找礼物。

4、放松游戏(老师吹奏陶笛,幼儿演唱歌曲)

折知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初步了解知了的小常识。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教师自制关于知了的《是谁咬死了果树》童话ppt课件,知了标本(每组一个),知了的图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课前一起上寻找与知了有关的图片,并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一、 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知了?知了长什么样子?

2、出示知了标本。“你们知道知了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给幼儿自我展示的平台,然后出示相关图片,告诉幼儿知了的身体是由头、胸和腹组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透明的翅膀,尖尖的细管是它的嘴,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二、 观看《是谁咬死了果树》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知了

1、请幼儿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童话,你知道是谁最终害死了果树呢?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知了吸取了树根的汁液)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知了在吸取汁液的时候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所以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害虫)

师:那为什么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2、再次出示雌知了和雄知了的图片,进一步进行比较

师:我们一一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有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圆叫发声器。有发声器的才能叫,是雄知了;没有的是雄知了,不会叫。

(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孩子的支持者与引导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使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知了的特征及生活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制作相关工具,去户外粘知了,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加对知了的了解。

折知了教案5篇相关文章:

假期安全班会教案5篇

一年级安全教案5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5篇

安全进课堂教案5篇

感知4和5数学教案5篇

足球体育教案5篇

预防流感小班教案5篇

大班语言雪花教案5篇

中班雪的教案5篇

体育总结课教案5篇

折知了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