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意义的教案应该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通过制定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歌唱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歌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将沙溪美景在茉莉花的旋律中唱一唱、夸一夸。
2、能用连贯优美的歌声唱出沙溪的美。
活动准备:节奏卡、照片、会唱歌曲《茉莉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1、师:在我们江南,有一种花叫茉莉花,它芬芳美丽惹人爱,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谱,用好听的歌声来夸一夸吧。
2、师:茉莉花美,我们可以用歌声来赞美它,那我们的沙溪美吗?能不能也用歌声来夸一夸沙溪的美呢?、
二、创编歌曲《夸沙溪》
1、师:赞美茉莉花会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那赞美美丽的沙溪镇我们可以怎么唱呢?(根据回答出示照片)
幼:好一个美丽的沙溪镇。
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唱一二句)
2、师:那么,沙溪到底美在哪呢?上星期我们已经游玩过沙溪了,现在你们能告诉我吗?(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照片)
幼1:雕花厅很美。
幼2:小白楼很好看。
幼3:还有一线天。
……
3、师:这么多沙溪的美景,都离不开一条河,这条河的名字叫什么?
幼:七浦河。
师:(出示照片)那我们先来夸夸七浦河吧!可以怎么来夸“七浦河”呢?谁能把它的特点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出来?
幼1:七浦河很干净。
幼2:七浦河很长。
4、师:你们能用这个节奏来夸吗?(××××︱×××)我们先来拍拍这个节奏,然后根据这个节奏,把这句话说出来,拍一下手说一个字。(幼儿自己尝试)
师:谁想来夸夸七浦河?
幼:七浦河水清又清。
师:大家觉得这样夸怎样?
幼1:我觉得合适。
幼2:很好听。
5、师总结:所以我们编歌词的时候,要根据节奏,拍一下手说一个字,拍完节奏正好说完,这样就最恰当了。我们像他那样来夸夸七浦河吧。
6、师:夸了七浦河,再来夸夸雕花厅吧,想一想,雕花厅里什么最有名?请你们自己拍着手编编看,拍一下手说一个字,怎样能拍完节奏正好说完?
7、师:谁有好办法了,可以怎么来夸雕花厅?
幼1:雕花厅雕花真美。
师:请你唱出来吧。
幼儿唱不下去了。
师:这样说好像不方便我们唱,怎样改可以很容易唱呢?
幼2:雕花厅里雕花美。
师:我们来试试看。这句话听起来真好听。
8、师唱:“小白楼里故事多,橄榄岛上绿荫翠”。听一听,我又夸了哪两个景点?
幼:小白楼,橄榄岛。(根据回答出示照片)
师:我是怎么夸他们的?谁也能像我那样来夸一夸这两处美景?(个别,集体)
9、师:沙溪真美啊,我们来夸一夸沙溪吧!(从开始唱——第六句。旋律继续)
10、师:(教师在旋律中提问)沙溪美吗?
幼:美。
师:那可以怎么赞叹呢?
幼:沙溪美沙溪美沙溪美。
11、师:在我们的.努力下,《茉莉花》终于改成了《夸沙溪》(出示歌名),我们来唱唱《夸沙溪》吧。
12、师:夸我们的家乡沙溪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那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用最好听最优美的声音唱一唱《夸沙溪》吧。
三、歌表演
1、师:刚才,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来夸了美丽的沙溪,这次,你们能用好看的动作也来夸一夸沙溪吗?
2、师:跟着音乐,唱着来表演吧?(幼儿自由表演)
3、师:刚才我看到有个小朋友做了一个动作真好看,我们也来学一下。
4、师:把这个动作放进去再来表演一遍吧。
5、今天,我们夸了沙溪的一些美景,这里还有很多景点,下次,你还可以试着把这些景点也编进去,唱一唱。
大班歌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熟练背诵七言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诗,进一步丰富幼儿的黄梅戏知识。
2、迁移已有的黄梅戏经验学习新旋律,探索用所学七言诗为乐曲填词。
3、在用新诗为乐曲填词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朝发白帝城》。
2、幼儿听国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
3、黄梅戏《女驸马》选段vcd,黄梅戏伴奏带。
活动过程:
1、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
2、看vcd画面,欣赏黄梅戏选段,初步感知旋律。
师:这段音乐是一段——(黄梅戏)。它和我们听国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赏vcd卡拉ok版本《女驸马》选段,进一步熟悉旋律。
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
4、听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
师:我们还可以一边哼唱一边做动作。
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
师:你们发现这段唱词每句都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的七言诗能不能用这段音乐唱呢?
6、倾听教师分别用《咏柳》、《朝发白帝城》等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并跟随教师做动作。
7、选取一首诗朗诵后跟随教师听伴奏带演唱。
师:你们最喜欢刚才哪一首诗。我们一起念一遍再跟着音乐唱一唱。
8|、在教师动作暗示下站在场地四周随伴奏带边唱边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学黄梅戏演员来表演。每人找个空地方。
9、朗诵新诗并用新诗演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呢?我们一起念一遍再唱一遍。
活动反思:
黄梅戏《女驸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和马兰在不同时代都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勇敢善良、申明大义的女子。本活动选用的乐曲比较工整,唱腔也相对平直,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但是幼儿对故事情节不熟悉也难以理解,因此,我想到了用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七言诗来替换歌词。
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七言诗反复演唱,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反复倾听乐曲旋律,在幼儿充分感知乐曲旋律的句出上,再鼓励幼儿跟随教师演唱。本次活动当然是借班上课,但是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无论是跟随教师做动作还是歌唱都比较主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活动结束后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演唱,个别孩子没有掌握。
从活动结果看,教师始终没有退出,直到最后仍有个别幼儿需要教师支持才能演唱。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幼儿对七言诗本身不熟练,而教师频频更换七言诗内容让幼儿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另一方面可能幼儿对动作、歌词、旋律三个认知都陌生的情况下,感到认知挑战过重。
针对不同班级幼儿的表现,我应该在活动中及时调整策略,发现幼儿对七言诗不是很牢固,应该在每次歌唱前带领幼儿念连遍,或者跟随伴奏音乐念。这样即帮助幼儿回顾七言诗内容又感知乐曲。此外,在教师演唱后,不要求幼儿替换歌词唱,而应该让幼儿选取一首七言诗来唱,给幼儿的学习任务就是唱这一首七言诗。这样动作和歌词不会造成幼儿负担,幼儿演唱的气氛会更好。
大班歌唱教案篇3
教案准备
材料准备:ppt、录像、音乐、地图、图片等。
经验准备:知道我们是中国小朋友;会初步地看懂地图上的一些著名景点等。
教案重点:感受歌曲的气势与雄壮。
教案难点:看老师的手势进行即兴伴奏。
教案过程:
一、直接引出。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让我们听听这段音乐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熟悉歌曲。
1、感受音乐。
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音乐的感觉是怎样的?
小结:这段音乐雄壮、有力,很有气势。
2、理解歌词(分段欣赏)
“音乐那么有气势,今天老师把同样有气势的儿歌加到音乐中,听听那一句儿歌你最喜欢。”(欣赏儿歌)
“为什么说黄河、长江是两条龙?”出示地图(长江、黄河)
小结:“就像刚才说的,因为长江、黄河,他们就像我们祖国的血脉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横穿我们中国大地。另外在月球上,就能够看到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又一个标志。”
提:为什么说兄弟姐妹都很多?
3、跟述儿歌。
4、即兴伴奏。
这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用小乐器来为他伴奏,让这段音乐能够更加锦上添花好吗?
三、延伸教案。
1、视频欣赏。
其实这是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大中国》,让我们边听边看,看看这个mtv里面还有什么歌里没有唱到看风景。
2、说说讲讲。
3、回家或在区角中继续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
大班歌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鼓手》,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渐强与休止。
2.通过与老师、同伴合作,体验分角色歌唱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鼓,难点前置。
(一)教师敲鼓:×××∣×× ××∣×—︱
1.谁能把刚才小鼓唱的歌曲用小手拍出来?
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二)教师再次敲鼓:×× ××∣×× ××∣×× ××∣×× ××∣
1.鼓声有什么变化?(渐强)
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三)教师第三次敲鼓:×× 0︱×× 0︱×× ××∣× 0∣
1.谁能用手拍出来?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
3.一边拍一边唱。
二、学唱歌曲
(一)学习歌词
1.教师完整范唱(有伴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介绍歌曲名字。
(二)幼儿学唱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
2.有感情地唱: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唱?开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3.再次带领幼儿唱,教师放低声音。
(三)分析每段音乐性质,有感情地唱。
1.你最喜欢歌曲里面的哪一句?为什么?
2.再次完整唱歌曲:把每一段不同的情感表现出来。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
1.教师唱黄色小鼓咚咚的部分;幼儿唱粉红色歌词部分。
2.师幼交换角色唱。
3.幼儿分两声部唱,教师指挥。
4.幼儿交换角色唱,教师指挥。
四、欣赏现场录下来的幼儿演唱时的录像。
师小结:我们都能够像小演员一样进行表演。
简单评析:
1.能够将难点进行前置
2.在解决鼓声越来越响,渐强这一块,建议加入钢琴
3.不要将第一句:“我是一个小鼓手,敲起鼓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分裂开来,这里不需要有鼓点,鼓点只要用在最后两句就可以了。
4.要表现歌曲“优美”的情感,演唱歌曲要有轻重,优美处可以轻一点,“诶”这个字可以唱得渐强。
5.教师搭建的图谱支架撤离不够及时,不要从头用到尾,当幼儿演唱两遍后就可撤离。
大班歌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辨别强弱拍,探索用身体动作表示节拍的强弱。
活动准备:
图谱、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高兴时,你会做什么?
2、师范唱:嘿拉拉,嘿拉拉。
二、出示小图谱
1、仔细听,两句唱得有什么不同?(前一个嘿强,后一嘿弱)
2、幼儿看图谱学唱嘿……拉……
3、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示它们的强和弱?
三、学唱歌曲。
1、师范唱歌曲二遍。
2、师边唱边出示小图谱。
3、出示6小图谱,请幼儿听录音辨别,贴上对应的图谱。
4、幼儿念歌词一遍。
5、完整学唱三遍。
四、随录音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五、总结:今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唱出了美丽的春天,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春天?(绘画,故事,儿歌等),接下来我们就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把你看到的春天表现出来!
幼儿绘画或念儿歌结束。
大班歌唱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