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认真准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为个别辅导和差异化教学提供依据,教案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识字天的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识字天的教案篇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句群。
2.仔细看图,理解句群的意思,并学会辨别方向。
3.学会6个生字和一个基本笔画“■(提)”。
[教学目的的制定,能体现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从两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虑:一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刚刚学过的汉语拼音,凭借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会生字和新笔画;二是形成能力。有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有朗读能力和辨别方向的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弄懂图意、理解句群的意思及学会6个生字是重点;辨别方向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
投影片(①课文插图;②祖国地图)、投影仪、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复习有关的汉语拼音,看图读通读懂句群,教学“左”“右”两个生字。
(二)教学步骤
(1)抽读韵母、音节卡片:ǎo( zǎo)én( chén)üé
(xué)án(nán) àn (mián) ài(tài) ǒu(zǒu) ěi(běi) àng(shàng) ōng(dōng)
(2)抽读音节词语卡片:zǎo chén shàng xué qù tài yángqián miàn hòu miàn dōng miàn nán miàn zuǒ miàn yòu miàn
[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是“看图读拼音识字”的教学任务之一。教者打破以前启始课的程式,从复习汉语拼音入手,让复习的内容为读通课文的句群服务。]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会辨认方向吗?今天,我们学习“看图读拼音11”,(板书)学了这一课,你们就会识别方向了。
3.看图教学句群。
(1)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早晨的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来吗?傍晚的太阳又是从什么方向落下去呢?
(2)看课文插图。
指导看图。提问:
①图上画了些什么?
②从图上太阳的颜色、位置,我们想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时间?两位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做什么?
出示卡片 z3o ch6n sh4ng xu6 q)
让学生读:
继续看图,提问:
①这两个小朋友面向哪儿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卡片 mi2n xi4ng t4i y2ng z%u
让学生读:
②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来?这两个小朋友面向太阳走,也就是向哪个方向走?
出示卡片 qi2n mi4n sh@ d#ng
让学生读:
③这两位小朋友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呢?
出示卡片 h^u mi4n sh@ x9
让学生读:
[图,是“看图读拼音识字”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教者从图入手,把图和拼音句子结合起来,借助图来读懂句子,又用句子来进一步理解图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认识“左”“右”方向。
提问:①你们握笔写字用的是哪只手?
告诉学生:我们握笔写字是用右手(板书:yòu),另一只就是左手(板书:zuǒ)。现在请小朋友举起你的右手(纠正举错的),放下;再举起你的左手。
继续看图。提问:②图上两位小朋友早晨上学,面向太阳走,前面是什么方向?现在请小朋友站起来,面向东方。伸出你们的左手,说说指的是什么方向?
出示卡片 z%u mi4n sh@ b7i
让学生读:
再伸出你们的右手,看指的是什么方向?
出示卡片 y^u mi4n sh@ n2n
让学生读:
(4)指导朗读句群。
①自由朗读两遍。②指名分句读,正音。③同桌互相读句群,互相听;指名朗读句群;集体朗读句群。
[句群的教学采用“部分——整体”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逐句读通读懂的过程中,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集中精力,突破难点。最后,以读来检验理解的程度,也为下一步识字创造了条件。]
4.教学“左”“右”两个生字。
(1)教学“左”字。
刚才我们从图上知道:两位小朋友早晨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他们面向太阳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我们已经学会了“左”的读音了,那么想不想认识这个字呢?看老师写个“左”字(在小黑板“zuǒ”的音节下面的田字格里写了“左”字)。
①指名读拼音和生字。②用手遮着拼音,让学生读生字。③用“左”口头组词。④做相应的动作:举起你的'左手,跺一跺你的左脚,摸一摸你的左耳,指一指你的左眼。
(2)教学“右”字。
①两位小朋友早晨上学去,面向太阳走,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哪一面是南呢?
(在句中将“yòu”用红粉笔标出。)
你们知道“右”字怎么写吗,现在老师写给你们看(在“yòu”下面田字格中范写)。
②比较“左”和“右”的字形。
提问:我们在前面学过哪些意思相反的词?(大、小,出、入,上、下)告诉学生:“左”和“右”也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提问:“左”和“右”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比较后,教学顺口溜:左和右,像弟兄,比一比,不相同:右下口,左下工。
[教学生字方法得当,注意借助拼音教学生字的读音,结合句群理解字义,结合字形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字形,做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左”和“右”时,也不平均使用力量:“左”字引路则详讲,“右”字从略。在两个字的区别上教者又下了工夫,用自编顺口溜进行教学,易学易记。]
5.巩固。
(1)指名朗读句群。
(2)指一指“东、南、西、北”方向。
(3)说说你的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好:指导学生看图,指导学生读纯拼音句群,而且还扎扎实实地教了“左”和“右”两个生字。这节围绕看、读、练,给人总的印象是实实在在。]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认识4个生字、指导书写6个字。
(二)教学步骤
1.检查复习。
(1)抽读音节卡:nán xī běi dōng zuǒ yòu
(2)指名读句群。
2.教学“东”和“西”两个生字。
(1)教学“东”字。
看课文插图,提问:①我们从图和文知道这两个小朋友早晨上学去是面向太阳走的,他们的前面是什么方向?
出示卡片 z3o ch6n sh4ng xu6 q),
让学生读 mi4n xi4ng t4i y2ng z#u,
(直呼): qi2n mi4n sh@ d#ng (东).
②哪个音节是dōng?请指出来。(板书:东)
[将生字“东”在句群中“对号入座”。]
③跳读(擦去“dōng”,只读汉字“东”)。④读词语卡片:山东 东方 东miàn 东xī
⑤在图的哪个方位写上“东”?
[将生字“东”与图上“太阳升起的地方”对位,进一步建立“东”的概念。]
(2)教学“西”字。
指导看图。小朋友早晨面向太阳走,前面是东,那么他们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呢?(“西”)
出示卡片 h^u mi4n sh@ x9 (西)
让学生直呼:
提问:①谁能找出xī的音节?(让学生指出,教者在田字格里写“西”。)
②说说“西”在图的什么位置?(板书“西”)
③用“西”口头组词。
④出示小黑板,用拼音夹汉字的方法读1—4句。
3.教学“北”和“南”两个生字。
(1)教学“北”字。
指导看图。小朋友面向东走,他们的左面是什么方向?
出示卡片 左 mi4n sh@ b7i 北
让学生直呼:
遮住句中“běi”让学生读。
擦去“běi”让学生读整句。
用“北”字口头组词。
[教者不按生字表中的顺序教学生字,先认识“北”字,可以保持和句群中生字出现的顺序一致。]
(2)教学“南”字。
提问:老师刚才是怎样教小朋友们认识“东、西、北”三个生字的?
现在我们看看“南”(板书)在纯拼音句子的什么地方(出示有关句子,让学生指出来)
右 mi4n sh@ n2n 南
(把汉字上的拼音擦去)谁将这句话读一读?
[这里渗透了学法指导,当然只是启蒙,教者自己讲是主要的。]
(3)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对字义的理解。
做游戏:老师向北看,你们就向南看;老师向南看,你们就向北看;老师向左看,你们就向右看;老师向右看,你们就向左看。
[用做游戏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结合实际,认识南、北,东、西,左、右是几组意思相对的词。这种形式活泼有趣,学生学得轻松,记得快。]
4.指导书写。
(1)识记新笔画:“■”(提)。
(2)提问:在6个生字中,哪个生字有这种笔画?(北)
①仔细观察“北”的字形,说说一共有几笔?
②按顺序说说“北”的笔画名称,再与田字格下面的笔顺对一对,错了的小朋友再书写一遍。
③指导:左半边的小横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儿”竖弯在竖中线上。
④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⑤试写。
⑥与田字格中的“北”再对照,看看写得对不对,写错的,纠正后再写一个。
[指导书写,是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以识促写,以写促识,识写结合,这是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教者在指导书写时,是按四步进行的:
①有新笔画教学任务的字,先帮助学生识记,并找出这个字;
②先说说笔顺,再与课本上的笔顺对照;
③观察田字格中的有关生字,老师示范,学生试写;
④写后,再与田字格中生字对照,发现错误纠正后再写一遍。]
(3)指导其它几个生字,做重点提示:
①东:横不宜太长,竖钩中的竖应在竖中线上。
②西:横不宜太长,横折中的横应写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③南:“南”里是“■”,不要少写一横。
④左和右:左的横短,右的横长。
5.巩固
(1)说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面是谁,右面是谁。
(2)读一读,拼音夹汉字的句群。
(3)找四个小朋友,面向不同的方向,指名学生说出他们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巩固知识由三部分组成:说一说,读一读和做一做。这些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设计的,而且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6.作业。
(1)课堂作业。
①抄生字。
“左”和“右”各抄一遍,“东、西、南”各抄两遍;“北”抄三遍。
②写出本课意思相对的三组词。
(2)家庭作业。
观察你家的大门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简评“看图拼音识字”是新教材中的一种新课型。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画、纯拼音句群和生字。它们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教者在设计教案和执教时,已经考虑到这一因素。她不是简单地采用剥笋式的方法,剥一段,吃一段,而是根据教学目的是进行的:指导看图时,引出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教学句群时,又以图为依据,兼顾生字的读音;教学生字时,把生字放到句群中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与图中的事物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总之,这三部分内容,教者在教学时能做到相辅相成,互为铺垫,最后把落脚点放在识字上,真可谓水到渠成。当然,这课在读上还要加强。
识字天的教案篇2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识字 4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 “益”(第四声) “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略)
课后反思: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 课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来读一读,然后举行一次“成语故事会”,那么教学就没有局限于书本知识了。
识字天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散文,能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2、通过观察图片、玩猜测游戏和表演,感知散文的画面情景,理解和表达散文内容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看一看》
2、教师能熟练并有感情地朗读散文。
活动过程:
1、教师逐幅出示教学挂图的.画面,引导幼儿分别观察,进行猜测活动。
2、教师完整地朗读散文3、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走出室内,去观察室外的景色,并用语言来形容.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识字天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自由,流利的朗读诗歌。
2、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一说,哪些事情自己做。
3、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重难点:
看图说话
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
教学准备:
识字课本,字卡,游戏用具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课前准备。每周一首。
2、师生问好。小朋友们,小朋友早上好。
3、课文导入
老师:今天上课之前呀,郑老师要跟你们分享一件神秘的事情。昨晚有只小花猫跑到我们学前四班睡着了,我们一起把它叫醒好不好。
叮铃铃叮铃铃,谁醒了。(小花猫)。小花猫醒了会做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小花猫把它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藏在了我们课本的第30页,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猫都做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儿歌
老师:小朋友们,请翻开课本第30页,仔细听老师读一读,看看小花猫都会做哪些事情了。
老师:认真观察书上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花猫在做什么事情?
(小花猫自己穿衣服,吃早餐,去学校。。。。。。)
老师:聪明的小朋友迅速打开大脑,说一说小花猫还会做哪些事情?
(扫地、叠被子、帮助妈妈洗菜。。。。。。引导:师做动作,学生看着说)
老师:小花猫变得可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向她学习吧。师领读,生跟读(带动作)。第2遍,拍手鼓读。
老师:生齐读。(读书了,小手指着)
老师:小花猫会做的事情可真多,可是郑老师觉得我们学前四班的小朋友也很了不起。你们在家或是在学校都做了哪些事情,跟大家分享。(要针对孩子们的发言一一讲评)指名说。分组读,奖励。
老师:所以我们知道了,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作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小花猫知道我们会做这么多事情,很开心的邀请我们到它家里去玩。可是呀,小花猫家有一个习惯,每次有客人来它都会放鞭炮来迎接客人们。
三、学习生字
1、老师:小花猫买了四个大鞭炮来迎接我们的到来,而且呀。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听听。
2、依次出示自、己、东、西四个字卡。师带读,生跟读。
四、识字游戏,放鞭炮
老师:1节日到 2这是什么炮
学生:1放鞭炮 2这是自,自自自
老师:齐读,小组读,齐读。
五、给生字找朋友
1、每个鞭炮放出来的声音都那么有精神。可是鞭炮太孤单了,我们给鞭炮找找朋友。
谁来给“自”找朋友。(自己,自觉,自然)
谁来给“己”找朋友。(知己,自己)
谁来给“东”找朋友。(东边,东方,东西)
谁来给“西”找朋友。(西边,西方,西红柿)
2、出示最好的朋友。自信(联系校训)、自己、东边、西边。
3、齐读。
六、准备回家。
1、老师:鞭炮也放了,朋友也找了,我们准备开火车开回家了。
2、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读生字,词语。
3、老师:火车开啊开,开回到了我们的课文里。我们一起把生字送回家。在儿歌里找到今天的生字宝宝,用铅笔圈出来。
七、总结,课后小任务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认识了四个生字(生:自、己、东、西)。要把他们牢牢记在心里。下节课我们一起回来分享,你们回家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反思:
优点:整个教学环节井然有序。两大目标:流利的朗读儿歌,认识四个生字自、己、东、西。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把控渐渐成型,面对课堂小插曲,能够换成鼓励为主的改正方式,是自己把控课堂的一种进步。针对学生的`每一句发言,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简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环节的过渡自然,思路清晰。自己的教态温和,语调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次有着进步的公开课。
不足:针对幼儿课堂,自己的语言使用还不够儿化,有待加强。时间安排上合理性有待提高。学习儿歌的朗读时间上稍微有些短暂。对于幼儿课堂,不能多次使用同一口号“请坐端”,可换成:“我想请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来回答我的问题”或者“我喜欢这样坐的小朋友”,适应语言应该更倾向于鼓励性。争取下次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百科:字,是中国汉字,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做动词,名词使用时意义不同。
识字天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场、了”。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体会各个季节农民劳动的场景及景色的美丽,感受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多音字
了 (liǎo)了解 字考了(le)好成绩,乐得不得了(liǎo)。
(le)好了走了 歌得到了(le)表扬,不觉了(liǎo)不起。
正 (zhēng)正月 辨“正”只有在表示“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时,读zhēng,
(zhèng)正在 析如,正月、新正;其余情况一般读zhèng。
场 (cháng)场院 例秋收结束了,农户们有的在场(cháng)院里打场(cháng),
(chǎng)场面 句有的在广场(chǎng)上晒谷子,一片热闹的景象。
近义词
辛苦——忙碌喜洋洋——乐滋滋
反义词
嫩——老肥——瘦忙——闲早——晚
晴——阴新——旧轻——重辛苦——轻松
词语解释
桑叶:桑树的叶子,是蚕的日常饲料。
农业: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耕作:用各种方法处理土壤的表层,使适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耕、耙、锄等。
戴月光:文中指农民辛苦劳作,晚上月亮出来时才收工回家。
辛苦:身心劳苦。
新制棉衣:文中指新做好的棉衣。
笑盈盈:状态词。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笑盈盈”读xiàoyíngyíng。
互动探究
1这首儿歌描写了四季中的哪些代表性事物?
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桑叶、蚕桑、插秧、稻、谷、雪、新制棉衣。
2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农民耕作很辛苦?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3找一找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个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这个比喻句是用“黄金”比喻“稻谷”
4为什么说“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因为一年的付出有了收获,稻谷丰收了,即使再辛苦,心里也是甜蜜的。
5文中有两个描写心情的abb式词语,请写下来。
喜洋洋、笑盈盈。
方法百度
学写比喻句。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如本文中“谷像黄金粒粒香”就是把谷子比喻成黄金,这样描写既形象又生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那么,怎样来写比喻句呢?
1.先找到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再把一个事物说成另一个事物。拿来比喻的事物应该是具体的,大家熟悉的。如“圆圆的月亮”与“盘子”的形状相似,都是圆圆的,盘子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所以就可以这样说:“圆圆的月亮像银盘。”
2.要注意,用来打比方的应该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如“明明长得像爸爸”就不是比喻句,因为明明和爸爸都是人。
3.比喻应该新鲜贴切,不落俗套。
识字天的教案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舟”等6个现代字的“演变表”和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演变表有助于学生识字和激起学生写字的兴趣。二是一首儿歌,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提供了语言环境。此外,还配有两幅图,一幅是山水画,一幅是儿童作画图。这两幅插图有利于学生将词语和儿歌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 学习目标:
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6个偏旁
2、 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励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重点:
1、 识字
2、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儿歌的意境
四、 教学难点:
认真书写和写好字是难点
五、 教学准备:
卡片、挂图
六、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识本课9个生字,学会3个偏旁
2、 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励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一开始,相互之间交流因为没有文字而显得特别困难。/后来,聪明的'人们就把要说的事物用树枝画下来。(出示小船的象形字)后来,人们觉得画下来很费时,就慢慢地把这些画简化,就成了现在的汉字“舟”。
二、出示图,认识生字新词
(1) 我们来看看今天学的这些字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2) 认识生字、新词
识字天的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