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写的心得体会一定要能表达我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为了让自己的真是感受获得实时记录,都是认真写心得体会,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书心得体会10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1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性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了的信念。
就像这段话一样,文学名著在当今社会上已占有了高大的地位,是我们青少年必读的书集,它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前不久我刚看完了一本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同时也是讽刺作品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
读完了这部小说,使我知道了:葛朗台他是个贪婪、狡猾、吝啬的人,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为了钱,他可以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请水面包;弟弟破产无动于衷;侄儿求他置之不理。直到他知道可以花费小笔资金解决弟弟破产的事情,同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后,才肯出这笔钱,甚至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他的钱。虽然,他是个守财奴却与别人不相同。他不仅热衷守财,还善于发财,精明计算,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果断出击。索漠城里,都尝过他的厉害,反倒佩服他,把他当成索漠城的光荣。
通过葛朗台使我明白了: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影响力,同时也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活动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而欧也妮,葛朗台的女儿,天真美丽的她喜欢上了破产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把父亲给的金币赠给他,这样的举动激怒了爱财如命的葛郎台,父女发生激烈的冲突,而她的母亲却因此一病不起,但最终欧也妮等到的却是个发了财的负心汉。与此同时,在她的身边围绕着许多金钱的奴隶。为了得到她的钱,拼命地在她的身边包围着。
使我同情她,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金钱“这东西的怨恨是那么深,那么重。
每个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吝啬鬼,因为她同她的父亲一样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但是,一个个虔诚的机构,一所养老院,几所教会小学……却给了责备她爱财的人一记有力的耳光。
从这本书中使我明白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就如上帝一般,让所有人侵倒,甚至六亲不认,但有的看似吝啬的人却不是一个吝啬鬼而是一个慈善的人。让我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多看人内心的世界……
文学名著永远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加强修养,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阳光与滋润心灵的雨露。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2
尊敬的领导:
我于20_年x月x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到今天2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在岗试用期间,我在_x公司技术部工作。这个公司的业务是我以前未接触过的,但和我的专业知识相差不是很大;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春升的业务基本为三个板块,发电、供冷、制冰,而我是从事了一年半的中央空调制冷设备研发试制工程师,有制冷的基础;第二、我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目前公司采购、设计的设备比较熟悉,有专业的基础;第三、我毕业已三年多,工作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我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操作流程,虽然是新成立的公司,很多制度需要重新建立,但是我相信经过公司全体人员的努力和奋斗,公司很快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本部门的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做好巫教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同时主动为公司献计献策;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向盛教授、巫教授、曹总、张总等人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希望能尽早独当一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公司的两个月时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完成膨胀机前期调研,并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
2、完成蓄冰球前期调研,并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
3、赴四川空分厂详谈活塞式膨胀机,完成相应报价方案;
4、完成蓄冰球需求计算及冰球的详细技术参数;
5、完成膨胀机工况参数计算,确认最终膨胀机工况参数;
6、完成膨胀机、蓄冰球厂家实地调研,获得蓄冰球实物样本,与膨胀机厂家达成初步合作事宜,并完成详细的实地调研报告。
经过这两个月,我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公司的业务,计划、协调安排部门内部各种实物,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处理问题的经验方面有待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需要不断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在此,我要特地感谢部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工作指引和帮助,感谢他们对我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的提醒和指正。
这是我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这两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而我的工作态度是:积极、认真、仔细、严谨;我希望公司能够迅速发展,早日步入正轨,实现盈利,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
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3
?青铜葵花》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获得安徒生儿童文学奖的曹文轩老师。书中讲了哑巴男孩青铜和已经失去父母的城里女孩葵花一起,在苦难生活中艰难又善良、坚强、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但最后命运还是把他们分开的故事。
书中很多故事令我很感动。和我年纪相仿的青铜和葵花在饥饿、天灾面前不仅没有屈服,还会想进各种办法生活得更好。我觉得现在都触手可得、理所应当的东西,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巧手和想象力创造出来。我好佩服他们!比如灯,青铜发现因为别人家不让葵花借灯写作业,葵花只能艰难地借着月光写作业,青铜很为自己的妹妹伤心。于是第二天晚上,机灵的青铜用南瓜花捕捉萤火虫,做出了十几盏灯把家里照得灯火通明,而我还需要去查百度南瓜花怎么会捕捉萤火虫。我和青铜到底谁更苦呢?我觉得他把暗淡的屋里照亮,看到葵花可以踏踏实实地写作业时,他的快乐比我更多更深,而我为我的无知深深地羞愧。
还有一次葵花上台演出,青铜妈妈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需要配一条项链。青铜知道家里买不起,于是拿冰棱用嘴吹出了一条亮晶晶的冰项链。这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力,我觉得青铜太了不起了!我感到了青铜一家人尽管生活清苦,但他们活得多么幸福和充实啊!如果我穿越到青铜葵花的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会不会无计可施?我们在这个高科技的世界里按一个开关家里就会灯火通明,何必要用萤火虫做灯呢?为什么要费力挨冻做冰项链而不是去外面买一条呢?我们现在的可以享受的电灯、暖气、汽车、电脑等等也都是有聪明才智的人创造出来的,因为来得容易所以只是体会了它们的方便而不是乐趣,相反还要在虚拟的游戏中才能寻求暂时的快乐,可是这种快乐不长久也不真实。
而如果青铜、葵花穿越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离开了苦难过上了轻松富足的生活,他们有学上,不会挨饿,不会劳动,又会如何呢?他们也会慢慢失去想象力与创造力吗?所以我觉得时代与苦难是决定人的命运的,也可以极大地挖掘人的潜能。
书中还写到了善良会使人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葵花第一次来到大麦地时,她先遇到了嘎鱼。嘎鱼捉弄她、欺负她,弄得葵花哇哇大哭。我读到这段时,觉得他直就是那些欺负人的小霸王。嘎鱼后来一直捉弄甚至陷害青铜和葵花,是书中一个典型反面人物,但最后却被青铜一家人的善良所感动,在城里人要把葵花带走时,帮助葵花躲起来,帮他们传话、做饭。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可以改变一个人。
?青铜葵花》就是这样一部可以带来很多深思的书。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4
羊脂球一直在哭,有时候在歌曲的两个节拍之间,黑暗里传出一声呜咽,那是她没能忍住的一声悲啼。
匆匆将《羊脂球》翻了一遍,也许并未领略到其中的精髓何在,但仍感慨万千。小说通篇鲜见华丽优美的语段,却无时无刻不在勾勒一位身如残花却有着巨人般光辉形象的妓女:那淡淡的,忧伤的宿命。
有时,灰暗的季节似乎跨越了几个世纪,漫长无涯,坚信黎明会来,只是一个遥远而又不可及的未知数罢了。也就是在这个巨大屏障的笼盖下,在普法战争时,透过浓厚的漫天的战火的硝烟,故事就这样开场了。
羊脂球,小小妓女。我想,她的职业也许被其他人所唾弃不已。但在我的眼中,她却是一朵常开不败的水中花,有着如花似月的美貌,也有着别人千金难买的善良。
几匹破马,一辆马车,乘载着葡萄酒批发商人鸟先生夫妇、贝尔伯爵和羊脂球等人在鹅毛般大雪中如病蜗牛似的爬行,逃命,速度可想而知。由于大家对天气以及路程之间的错误估算,最后,大家居然沦落到了没饭吃的可怜地步,谁相信呢?可事实摆在眼前,不由得人们有丝毫怀疑。羊脂球不计前嫌慷慨的将自己的食物与他们共同分享,贵族们便没有理由的将她的美食一扫而光,并且居然对羊脂球有了“好感“。
今天是晴日,可谁又会去想明天能否看得到太阳呢。
最终,羊脂球虽曾断然拒绝,却还是不堪恶人的虎视眈眈与精心设计,最终将自己的身躯“奉献”给了德国军官,获得了离境的“呜咽”。
他们,那些将自己看的无比崇高至上的小人们,也许正感谢上帝给了他无穷尽的“智慧”,骗了羊脂球吧。还是那几匹马,只不过比以前更加疲惫;还有那可怜的羊脂球,只不过比以前更悲伤;还有那些卑鄙之人,比以前越发的得意张狂,尽显自己高贵丑恶的嘴脸去谩骂羊脂球,下流,无耻,下流。
没能忍住,是你,羊脂球的死穴。我想,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惨状下,还有没有路可走?假如是我,我定将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跳,拿自己的生命赌一把,毕竟这不是最烂的逃生方式。你着有忠贞爱国的锦丝,却来织就一生的悲惨命运,你有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籁之音,却来浅唱自己的宿命。
也许冥冥之中,是神在操控这一切,是天意?不知道她有没有看到这一切,有没有流泪?有没有怪自己曾几何时的冲动?有没有?
?羊脂球》有力的鞭挞了那些怯懦自私、没有民族尊严的贵族资产阶层人物,他们连妓女都不如,不如。
命运由天定?宿命由己唱?不,人,人定胜天…,办法就是:“坚定信念,永不屈服。”我读懂了这八个字在我心中的分量。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5
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美的或许是真正的丑陋,丑的或许是真正的美丽。
——题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读书,书带给我许多许多,书使我认清了整个世界。
一个美丽的少女,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一个邪恶的副主教,在庄严、肃穆的圣母院里演绎了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神话。是的,这就是鼎鼎有名的维克多雨果先生写的几乎没有人未曾读过的《巴黎圣母院》。同样,它也是我的最爱。
爱斯梅拉达是书中下流社会的宠儿,娇媚、可爱、善良、热情……人见人爱,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她也丝毫不过分。而这样的美人却在圣母院前靠卖艺生活,这是何等的不公平啊!凭她的美貌,最美的公主都比不上她,可只因为她出身贫贱,他连自己爱慕的弗比斯队长都得不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黑暗笼罩着一切,一切。
此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描绘出当时巴黎黑暗,本末倒置的社会。与爱斯梅拉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鼻子四面体,嘴巴马蹄形,左眼细小,被棕色眉毛堵塞,右眼被大瘤遮盖着,牙齿残缺不全,乱七八糟;驼背、鸡胸、罗圈腿;他出现,是个驼子;他走路,是个瘸子;他看人,是个独眼龙;跟他讲话,是个聋子。总之你能想象出他有多丑就尽情的想象吧!但他心地善良,他的内心是美丽的,是一尘不染的。他像保护宝贝那样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但在强大的黑暗力量下,他失败了,爱斯梅拉达最终还是没逃过被邪恶势力残害致死的命运。卡西莫多最终选择了殉情,即使死也是快乐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的,离奇的,结局是悲惨的。雨果通过这个悲惨的故事描绘出15世纪光怪陆离的巴黎生活的社会图景。借庄严的圣母院反衬出主教、贵族的邪恶与变态,也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美和丑并不是绝对的。心灵美的人外表不一定美,相反外表美的人心灵也不一定美。例如徒有美丽外表的弗比斯,内心却如一包烂瓢,他是一个是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他就是外在美丽、心灵却极度歪曲、丑陋的典型代表。爱斯梅拉达唯一的缺憾就是爱上了他——这个表里不一的人,而却惧怕着心灵美丽的卡西莫多。她天真幼稚,一片痴情,最终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心地善良的卡西莫多。
这本名着带给我很多很多,我们要看重内在美,而不应过多追求外在美。爱一个人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最不可取的就是副主教弗罗洛“爱他就一定要占有她!无法占有就毁灭她”的思想,爱一个人就应该真诚的祝福他,就像卡西莫多那样。
哦,圣母院里,思绪纷飞……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6
苦儿流浪记这本书教会了我:珍惜来自不易的衣食无忧的生活,成长为一个能够战胜苦难和不幸的始终积极向上的人。
主人公的名字叫雷米,他在八岁的时候才明白,自己的母亲是养母,而他刚刚见面的养父由于经济问题准备要把自己送去孤儿院或卖掉。
面对着这样突如其来的事,雷米很难过。第二天,养父把雷米带到村镇的一家咖啡店里。养父带雷米来到镇上是要领雷米到镇长那里去,请求镇长替养父向孤儿院索取一笔抚育雷米的费用。
养父继续和咖啡店长交谈,而雷米则在一旁看着一个装束奇特的白胡须老人,老人旁边有三条狗和一只长相怪异的猴子。
老人对养父说他不可能得到抚养金的,如果养父愿意将雷米租给老人,老人将每年付租金二十法郎。但养父不愿意,养父认为租金太少了,他们就一直在讨价还价。
雷米很舍不得他的养母,毕竟养母已经养了自己八年啊!自己的养母也很舍不得雷米,但因为养父根本就不喜欢雷米,再加上养父母家很贫穷。所以养父才要让雷米离开养父母家。
看到这里,我心想:好可怜的雷米啊,他以后应该怎样过啊!
又一天过去了,一个叫维塔利斯的老人来到他们家们口,雷米就知道养父决定把自己租给这个老人了。雷米哭喊着养母,但他才发现养父为了不让养母留住自己,养父一大早就叫养母出去了。
维塔利斯和他的三只狗,猴子是一个卖艺班子,雷米也就成为了其中一员。
我觉得,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发现自己的母亲是养母,会有多不幸啊!而他唯一的依靠却又失去了,会有多痛苦。
后来,雷米和维塔利斯在一起很开心,但他们也很艰辛,度过了重重困难。
但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当他们走在森林里时,雷米已经坚持不住了,维塔利斯就叫雷米抱着其中一只狗在胸前,因为这样才能够保持体温。雷米睡着了,等他醒来,他发现自己在一张床上,维塔利斯被抬走了,在雷米旁边的一个人说,在发现雷米的时候,维塔利斯就已经冻死了。
雷米很伤心,但他也只能在这里住下去。这是一个花店店主的家。过了几天,花店店主家也破产了,雷米只好继续流浪,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好感动的故事,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却不珍惜,雷米却和我们不一样,他珍惜生活,珍惜身边每一个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最后,雷米找到自己的妈妈,也回家感谢了他的养母。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像主人公雷米一样,珍惜生活,积极向上,做一个战胜一切的人。
书心得体会1000字篇7
上课时看,自习时看 无聊时看,孤独时看
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里又有连丝的默默感
在仔细阅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一个月里,我几乎没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他在书中一直强调智慧,知识,尊严,生活
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产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知识本身是多么的诱人。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所谓为智慧,我指的是一种进行理性思维时的快乐。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我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是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一个人不在单位,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一块肉。
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但我还想指出,到岁数了,找合适的人,正常的性生活,这些都是从norm的角度来判断的——属于个人的,只是一片虚无。我总觉得,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这是在巧言掩饰。
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被告知他已经逝世十一年的时候,我感觉狠狠地被欺骗了。
书心得体会1000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