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全面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我们内心的智慧与对经验的总结,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非常有益的,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1
“孝”是一种美德,包含着对父母的爱与感谢,倾注着自己的行动。
生活中,有许多孝顺的人,他们体谅父母,感恩父母,更懂得尊重父母。我身边就有一位孝心少年,他,叫柳惠中。
柳惠中是李秀娟老师的儿子。李秀娟老师比较忙,有时可能会照顾不到他,但他对此却毫无怨言,他知道谅解母亲,一般不会去打扰母亲。
柳惠中的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但他从来不要求父母陪在身边照顾,而是自己扛着。
那天,柳惠中感到头痛,并且痛感越来越剧烈,但他没有说。放学了,他跑到妈妈的办公室,从办公室其他老师的口中得知,妈妈在开会。他又跑到会议室找妈妈、为了不打扰妈妈开会,他就在门口静静地等候。时间好漫长啊,他感到头越来越疼,几乎到了快要昏迷的地步。但他还是没有踏入会议室。一会儿,走过来了一位老师,询问他:“妈妈在里面开会吗?为什么不进去呀?你脸色好像很差,生病了吗?”
柳惠中忍着疼痛说道:“老师,这是老毛病了,不打紧的。”
那个老师听完,没有多问,就离开了。
一分一秒,妈妈还是没有出来,豆大的汗珠伴随着眼泪一起滑落,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承受多久。
终于,会议室的门打开了,李老师看到门外蜷缩着的柳惠中,吓坏了,立马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医生诊断是脑膜炎,差一点就落入死神的手中。
柳惠中用行动践行了孝心,是当之无愧的孝心少年。
“乌鸦反哺“感恩父母的培育,羊羔跪乳”感恩母亲的付出。父母养育我们,我们也应该懂得感恩。学习身边有孝心的人,感恩父母。
百善孝为先!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2
说孝心,先从“孝”这个字说起。“孝”这个字十分有意思,“老”的上半部和“子”在一起,我认为这个字的含义是子女们都在老人的身边,与老人心贴心。
“孝”是流传千古的中华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字孝为先。”孝心是儿女们必备的准则。孝心不是在老人去世后在坟前带着哭腔说几句:“我们没尽孝心啊,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好好的照顾你的”那些假腥腥的话。而是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处处体贴老人,帮助老人,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有一个人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抹不去。虽然他貌不惊人,只是一位普通的大伯,但是节目主持人把他的事迹说出后,我也和在场的观众一样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与妻子结婚后一年,妻子就永远的离他而去了。大伯独自承担起赡养岳父母的责任。他二十八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老人的起居生活。正是这个孝字让他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记忆。
孝,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帮老人干家务、和老人促膝谈心……有一首歌,早已在大街小巷流行《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们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只奔个平平安安……”这首歌道出了父母的心声,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事业、家庭的时候还经常回家看看。心中还惦记着自己,他们就足够了……
家有一老是块宝,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愿“孝”长驻我们心中!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3
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一本学校下发的好书《与美同行》,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在《做个感恩向善的人》这一章,多年照顾痴呆妈妈的陈斌强老师,背母上大学的刘霆同学,他们的孝心感天动地,令人敬佩。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躲避风雨的温馨港湾。在家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我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我们也应用孝心给父母一杯香茶。作为家庭成员,我们有得到爱的权利,也有付出爱的责任。
那一次,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变得懂事起来了。
我放学回到了家,看见妈妈在洗衣服,我连忙去帮妈妈,她说:“好孩子,不用了,快去做功课吧。”我说:“不行,妈妈您整天这么辛苦,我应该帮您干活。”“好吧!”妈妈说完,又干活了,我也帮着搓洗。我们洗好了衣服,我又把这衣服拿去晾出来,干完活,我满头大汗的。妈妈伸过袖子,轻轻为我擦掉汗水。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先把被子叠整齐,换好衣服,看见妈妈还在睡觉,我悄悄地洗脸刷牙,然后下楼看书了。
等妈妈起床了,我就把妈妈的鞋子递给了她,妈妈微笑了一下换了鞋,我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样甜。
妈妈烧好早餐,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早点,我们吃完早餐,我就端着碗去洗碗了,妈妈看见我在洗碗,站起来,一起帮我洗碗。
让我们在家中学会感恩,孝敬长辈,关心家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更加温馨,和谐,幸福。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4
仔细的用心去读了何庆良的《孝心不能等》感慨很深,作者的母亲一生坚强、勤恳、从不娇弱、从不埋怨、从不流泪,很刚强的一个女人。然而躺在病床上忍受着巨大痛苦的她,在看到子孙的归来,看到儿子托同事帮忙做的dvd,看到自己在重庆家里厨房做饭的照片时潸然泪下。也许她老人家很高兴,高兴的是满眼的儿孙幸福健康;也许她老人家很伤心,伤心的是她再也不能为儿孙们做可口的饭菜了,想着下一次全家团圆的时候,空出的那一副碗筷会多让大家伤心与难过,她不忍,然而却也无奈。
书中母亲的种种,与儿女的种种,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是我不够了解我的母亲,也不是我所学所掌握的词语太少,而是我实在是不知道用哪一个或哪几个词语才能准确的描述我亲爱的母亲。作为女儿,她孝顺父母、细心照料、关怀备至;作为妻子,她贤惠、性情温和、从不与丈夫争吵、凡是包容宽待;作为母亲,只拥有我一个女儿的她无事不为我操心,母亲常说不管我多大在她眼里永远都是个孩子 和母亲的故事很多,这学期开学,母亲送我上车,我等着姥姥一起走,母亲怕赶不上车,自己拎着两个行李包先走了,我在姥姥家门口远远的看到她的背影,我哭了。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两个包不重可是母亲的身体不好实在是承受不住,300米的距离,她歇了七次,我在心里哭了无数次 ;作为朋友,她诚实热心、宽厚诚恳、爱人如己。你是不是觉得我捡了世上最美的语言来赞美我的母亲,我亲爱的妈妈?对,我是这样做了,因为他老人家配,她有足够的资格,她比任何人都有资格来享受这些词语的赞美。
不要说等我有钱了买很大的房子,接父母住进来,买最好的衣服,买最好的吃的给他们,给他们世上最好的生活 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等到你什么都有了,父母呢?他们等的了吗?他们还能享受到这一切吗?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他们奋斗了一生,老了享受到儿女的供养、幸福的生活。可是,我想说孝心不能等:不是有钱了,他们才会幸福;不是住别墅,他们才会幸福;不是有了最好的衣服、最美味的食物,他们才会幸福;儿女将抗、生活无忧、工作顺心,不让他们操心,才是我们最大的孝心
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母亲,所以我会尽我所能的让他们过他们想要的生活,让他们幸福。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5
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光荣的我们就要继承这种传统美德,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和谐、美好。
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可说得真对呀!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中就写了一位伟大的诗人——王冕。出身贫寒的他,8岁才开始入学,成绩优良。在王冕还小的一天,母亲突然让他到隔壁的秦家放牛,到了傍晚,秦家人会适当地给王冕一些钱。碰上秦家吃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小心翼翼地包好,回家孝敬母亲。人人都夸赞他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这正如老师所说:“孝道老人的孩子心灵最美丽!”
记得有一天,一位老婆婆刚上了车,却没有座位,乘客们都好像若无其事。过了一会儿,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站了起来,大家都用惊奇的眼神看着孕妇,只见她起身让座老婆婆感激地说:“谢谢你!”“没关系,作为21世纪的我们,尊敬老人那是理所当然的。”孕妇面带微笑客气地说。老婆婆下了车,只见她蹒跚地过马路,一位少先队员飞似的跑了过去,搀扶着老婆婆,平平安安地过了马路,这样就避免了一场飞来横祸。孝道老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爱心的桥梁,减少了不胜枚举的遭遇。
同学们,只需要对老人说出一句祝福语、出一点贡献、奉献一丝爱……在别人眼里你将永远是一位孝道老人的好心人。
人在社会上生活,处处要孝道老人,学会孝道老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用双手筑起一座爱心的桥梁!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6
成功,并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遥远,成功是给早有准备的有心人最好的见证。
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这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一种潇洒清秀的书法字体,但谁又知道他成名的背后有付出了多少?相传,他在晋州的一个水池边练字,竟把池水都染黑了!
还有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一个只读了小学的学生,他刻苦学习年复一年,论证数学公式,写过的草稿纸堆积如山,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了闻名于世的数学家。 唐代诗人李白自幼贪玩,不顾学业,一次他逃到河边玩耍,李白看见一位老太太坐在家门口手拿一根很粗的铁棒认认真真在磨,李白感到很稀奇,便问老太太,磨铁棒干什么?老太太说:“我要用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笑着说:“这么粗的铁棒哪年哪月才能磨成针呢”?老太太笑着说:“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李白听了老太太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下功夫,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从那以后李白他在诗的王国里不断探索,他成了诗圣
通过以上三位古今名人的成功,总结起来都是因为下了功夫刻苦的原因,才成名成家,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就能功就名成。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篇7
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我不反对这种看法,这是孝顺了,只是这个孝顺只限于父母罢了。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现在,这种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因为许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虽然现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时代了,但知识却是要的,事业也总是要的。许多贫困山区的父母宁可累死饿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认,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养育了我们,也许我们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需要尽孝道。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不能。可为什么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能力,给了我们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己。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 ,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别人给了你,你就应该懂得回报别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父母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了吧!
小学生孝道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