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写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观察力,注意到影片中的细微之处,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暗恋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暗恋观后感篇1
劳动节,我驱车前往南京,观看期待已久并错过数次的话剧《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是世界华语剧坛的当代经典,自1986年首演以来,倍受观众、戏剧界及媒体的好评。根据舞台剧《暗恋桃花源》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林青霞、李立群、金士杰等领衔主演,在第43界柏林电影节和第5界东京电影节获奖。
剧情内容大致:一座空旷的剧场里,一个剧团在排练一台叫《暗恋》的舞台剧——抗战胜利后,江滨柳在上海与云之凡结识,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这对情侣因内失散。江滨柳到了台湾,十年后结婚,日子也过得平安,但几十年来心中一直无法忘怀年轻时那段最美丽的日子。一直等到两岸交流开放,江滨柳正式托友人到大陆打听云之凡的下落,才发现当年云之凡也离开大陆到了台湾,而他却一直不知道。现年已老、住在医院的他使出了年轻时的大胆精神,在报纸上刊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云之凡、寻找他早已失去的梦想....
这段故事是《暗恋》剧团导演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好象在潜意识里让自己失去的梦想再现舞台,他随时陷入自己的回忆,随时对男女主演表示不满,而他们虽然努力也不能完全体会导演的意境。
当戏正排得起劲时,另外一个剧团也来到剧场,打断了《暗恋》的彩排。他们说场地是他们订的用来排练古装戏剧《桃花源》。这个戏很大胆的改变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能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一气之下往上游打鱼去,不小心进了“芳草凄美、落英缤纷”的“桃化源”。这地方的百姓是古代避战住进去的,对当时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在这仙境中老陶遇见了一对与春花、袁老板长得一模一样的夫妻。他起先痛苦万分,后来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过着快乐的日子。可是他仍然不能忘记春花,最后他决定回去带春花一起去美丽而遥远的“桃花源”...
两个剧团在同一个舞台上相撞,混乱一片,又找不到剧场管理员,只有你争我夺,一会儿是《暗恋》演出,一会儿是《桃花源》的演员在对白。渐渐地,冲突与矛盾开始融合,两出戏同在一个舞台上演出
其中一名不知哪里来的白衣神秘女子在剧场中游荡,四处寻找一名叫“刘子骥”的人....
这台剧目,严肃中不段闹出笑话,打闹中又引出许多严肃的主题,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起哀乐,生活中谁没有几件伤心的事,谁不是常以笑面示人。
在看到这出戏的最后一幕,我流泪了,江滨柳和云之凡苦恋了40年之后才相见,数十年的思念,一世的情愫,满腹的话语,只在两行热泪中对视彼此,一切尽在不言中......
暗恋观后感篇2
早就知道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这部戏了,这两年由黄磊、孙莉夫妻档主演的话剧版,一直在大陆各大城市巡演,媒体也有许多报道,但舞台剧的受众毕竟有限,观众被媒体宣传吊足胃口后,却没有机会可以观看,就算是剧团来本市演出,也有可能买不到票或买不起票而错过,我就是这些观众中的一人,后来才知道,这出戏其实老早就已经有了电影版,而且是大名鼎鼎的电影明星林青霞、李立群主演的,这次观看了这部电影视频后,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暗恋桃花源。
我明明看的是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还要说是原汁原味的呢?一方面是,这部电影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的舞台演出,表现形式更多的是采用戏剧语言,基本上是放弃使用电影语言,我不赞同这部电影是戏剧语言和电影语言共同表述的,我认为在这部电影里,电影拍摄过程也就是一个录相过程,比方说,我们就很少、甚至根本就看不到镜头的移动,摄影机基本上是属于固定拍摄的,就像是一个观众在戏院里座位上观看该剧的视角。另一方面,电影中的演员并不是临时搭建的剧组,他们都是演了一年多该剧舞台剧后在来演这部电影的,在这部电影中,有着浓厚的话剧剧场效果,当然这也是电影内容所决定的,电影的内容就是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组排练时发生的故事,这些经过长时间话剧演出的演员,就可以在电影中很好地保留舞台剧的韵味。
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题材到底应该归为喜剧、还是悲剧或正剧呢?虽然主要内容的两本戏暗恋、桃花源,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但就整个故事框架来说,这只是暗恋桃花源这部戏的两个故事的载体或事道具而已,就像是相声或汹中的两个包袱,整部戏述说的是两个剧组,因剧院安排失误,不得不在同一舞台上排练,所造成的一系列误会和笑料,而其中的两个剧团排演什么节目并不是原故事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应该说整部戏归为喜剧也许更合适些,当然最恰当有可能称之为实验话剧或先锋话剧为好,整部戏从头到尾,两个剧团在舞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哭,哭得人肠断;笑,笑得乐开怀,这种悲伤和喜庆不断地来回切换,只能用两个疯了来诠释,所以说这部戏是闹剧也不为过,当然丝毫没有贬低的成分。
也许是个人爱好原因,我比较关注喜剧桃花源,虽然暗恋中有我的年轻时的偶像林青霞,但毕竟时过境迁,林的号召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我对赖大编剧将陶渊明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折腾成一个不伦不类的喜剧,真的感到不适应,它将我从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这一课时,就留下的浪漫、温馨的世外桃源美好印象,敲打成一块块斑驳的碎片,从此美好的桃花源不见了,只留下世俗的春花、袁老板在那里叫唤。文学的桃花源,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赖大编剧选择什么故事不好,非常糟蹋这千古流传的'神话,哎,我看过之后,真有一些欲哭无泪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就算是要改编也麻烦改编的唯美一点。
暗恋桃花源毕竟是一部舞台剧,其最精彩的部分也许更应该是其台词,其实里面还是有许多经典的台词的,特别是桃花源中李立群饰演的老陶,有许多台词非常绝妙,但观众事前如果没有看过相关介绍的话,一时半会是不容易理解的。至于许多文章所介绍的,该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演,就引起不同凡响,原因是影射了台湾社会乱中有序的奇怪现象,我等大陆观众肯定无法体会,对于大陆的观众不定来说,更多的也许是因为其有名而想到要观看的吧!
暗恋观后感篇3
“想不到啊,好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块儿,小小一个台北把我们拦住了”是江滨柳感叹命运的安排不隧人愿;“我先生很好,他真的很好”是云之凡告诉对方我过得还算幸福;“我真的要走了”让他直面了现实。四十余年的怀念该是怎样的怀念啊,可是那相见的一刻,心中的山茶花回不去了,一生的梦幻就此清醒。
暗恋的江滨柳、误入陶花源的老陶,心中都放不下那个曾经,只有回去了,看到了她的现今,看到了不曾有自己出现过的那些岁月,才会明白,你在远足的同时,她和有她的世界并没有静止。阴差阳错也好,诟病不改也好,你的桃花源她不可能了解,你的经年苦思也只能锁在心田。这是个悲剧也是个喜剧,悲喜交加。
话剧看得不多,之前看过恋爱的犀牛,然后就是一些学校里的毕业戏了,感觉把剧本上的东西表现在舞台上,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文字立马就生动起来了。虽然这个戏中,有两场戏搅在一起,还借用演员的口,互相批评了一下:暗恋的导演说,桃花源的喜剧毁了他的偶像陶渊明,而桃花源的导演说,觉得暗恋的悲剧看得他想发笑。很想知道,剧本的创作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把那样一些体会、情愫,通过舞台可能的形式得以表现出来,然后设计嘲、对话、人物、背景、服装、道具等等等等。
戏中有戏,更是有难度,我觉得很新鲜,也很受戏中人物感动。
暗恋观后感篇4
暗恋”给人一种伤感和感动,“桃花源”给人一种诙谐与无奈,两句同台排练,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两部剧的剧情,更重要的是两部毫无相干的话剧居然能够在场景道具和台词上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不留痕迹,浑然天成;在剧情上,虽然在真实舞台排练现场与投入的话剧表演交替上演,期间也发生过许多林岁的事情,但似乎两部话剧都没有中断过,给人一种完整感。这就是这部剧的高明之处,然人看了之后,觉得戏里戏外真假难辨。这部话剧乍一看充满了一种混乱的喜感。
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喜剧与悲剧,却在同一个舞台上一起彩排,尤其是当演员们都串到一起的时候,更是极具喜感。然而笑过以后细想,悲剧与喜剧的穿插,不正是每个人起伏的人生嘛?喜剧与悲剧本就是一体。比如《桃花源》。老陶到了桃花源,他真的快乐吗?春花和袁老板看到老陶先是以为他死了,后又认定他已经疯了。他们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他们因为现实而失去了理想。这无疑是可悲的。而《暗恋》中,当云之凡与江滨柳在40多年后重逢,那一刻,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喜交加,百味杂陈呢?整部剧有一个疯女人串成。他在苦苦寻觅着什么。正如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一个混乱的世界上寻找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
品《暗桃》起初却有强烈的喜剧效果,但当老陶回武陵寻找妻子的时候,便有了另一层意义上的悲剧色彩了。或许现实与理想的'分离,物是人非的痛楚才是《桃花源》真正想要传达的意义吧。如此一看,两部看似毫不相干甚至截然相反的话剧便有了一个重合点——依旧是理想与现实的截然不同,依旧是带着遗憾的无可奈何。所以,我觉得这部话剧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巧妙地将两个毫不相关的剧本合为一体,且表达了其内在的深意
暗恋观后感篇5
武陵人渔夫陶总是捕不到大鱼,明明觉得妻子春花和有着远大理想又有点钱的房东袁老板有了私情,但也只能私下里自己发泄发泄。他的房租由袁老板“照顾着”、他打的小鱼还得由袁老板收购,他本来就表达不清楚,又打不到大鱼,深受春花袁老板的羞辱,又生不了孩子,整天受春花的气。后中了春花袁老板的激将法计策,他真的冒着生命危险、划着他的小船驶向有湍急水流和旋涡的上游去打大鱼了。大鱼没打到,但是却意外的闯进陶渊明描写的陶花源。桃花绚烂,落英缤纷。人们穿着白袍素衣,那里的一切纯净友好幸福和谐。陶还遇到酷似春花袁老板的一对夫妻,他们使他忘了烦恼、心灵平静。但他始终惦念着家里的春花。满怀希望的回到家里准备把春花接到桃花源过崭新的日子。他甚至想把袁老板也带过去。当他兴冲冲回到家中才发现在他离家的这些年,春花和袁老板早已做了夫妻。而且有了孩子。但是两人打打吵吵,日子过得还不如他们以前好。他们还把他当成鬼魂和精神病人。陶只能一声长叹潸然离开。热热闹闹的喜剧顷刻间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情也好,爱也罢,只不过是行云流水,终究成灰。醉也好,梦也好,终归是一声长叹——无奈!
?暗恋》悲也喜,《桃花源》喜更悲!爱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是遥远的梦境?是美丽的桃花源?是不断的重复?
?暗恋桃花源》难道寓示着人生就是永远在暗恋着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人生就是暗恋一个永远走不进的梦的世界?就像那个陌生女子痴痴傻傻的一直在追寻那个谁也不知道下落的刘子骥?现实如此絮乱,恋人的离别,婚姻的失落,挪来摆去的道具,张冠李戴的错位的布景,互相干扰的排练,走乱场的演员,说串了的台词,无奈的退让,愤怒的争吵.......这一切的一切就是现实,就是人生?
但最后还是在容忍中完成了排练,并且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相互欣赏。
是啊,和谐才能共存。
纵然生活有太多的无奈,也该珍惜今生的缘分。生活应该学会“放轻松、放轻松”!
暗恋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杨善洲观后感5篇
★ 伟业的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