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亮读后感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将读后感写好,可以激发他人对这本书的兴趣,推荐更多人去阅读,写读后感后,我们会从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玩月亮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玩月亮读后感6篇

玩月亮读后感篇1

小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未来会闪闪发光。所以我们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做了那么多年的工作,吃了那么多的苦,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普通的人。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我们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接受平庸,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但这并代表我们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在平凡中,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希望。

这本书,情节曲折。讲述了,一个男作家的“闺蜜”向他投诉,说自己那个老实巴交的经济适用型老公也就是男主留下一封分手信就失联了。家里一直现状稳定,衣服洗了,地也拖了,菜也合口味,难道是有小三,这怎么行?我帮你找!于是作家来到巴黎,在一家小旅馆找到了男主。破门而入,正准备捉奸在床,却只见男主在这破烂肮脏的房间里画画……不是出轨又为何要抛家弃子?男主平静的说:我对妻子、孩子和生活已经厌倦,只想画画。这个在正常人看来是“欠教育”的理由,却得到拥有文学理想——男作家的无脑支持。他回到伦敦劝“闺蜜”离婚,放理想一条生路。于是,男主甩掉包袱,醉心创作。他穷的吃不起饭,还好有位画家朋友欣赏他,他主动负责男主吃住,还把自己的画室让给了男主,甚至妻子都做了男主的模特(你懂的,模特在画家面前时不穿衣服的),所以最后他把老婆也搭了进去。为了彻底成全自己的欣赏,画家朋友退出了家庭。但男主依旧是只要画画不要人妻,人妻就自杀了。男主的天赋逐渐得到了关注,但他认为这会干扰到创作的纯粹。后来,男主就跑到一个偏僻的小岛,娶个土著姑娘,生了个娃,继续画画。最后,男主得了麻风病,交待土著妻子,在他死后必须把遗作都销毁了。也许在他看来,世人的眼中只有六便士,没有人能通过这些画作看到他看到的月亮。

你愿意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这样做了,他在不惑之年放弃了一切,独自离开家乡,成为了一名流浪画家,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是那个抬头看到月亮的人,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辞去工作,抛下家庭和他人,看来或许很不负责任,但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人生的意义不过就是对得起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毕竟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愿我们都可以去享受那些属于我们的平凡而不平庸的日子。

玩月亮读后感篇2

现在阅历尚浅,只是读来觉得行文流畅,很难细细去斟酌那些故意隐藏的线索与寓意,所以才会有这本书的落寞吧――被看作是平庸的通俗小说。再看导读,感谢又被重新带入一个世界,慢慢帮助自己去打开新的角度。

当我们想写东西的时候,往往从自己在乎的那部分着手,稍微了解一下毛姆的背景,这就容易解释作者作为叙述者与主人公的双重身份。月亮或许代表追求与清贫,六便士或许代表世俗与豪奢,其中的选择取决于自己的认知程度以及心理的承受强度。对月亮追求成功之后的光环掩盖了大部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种种离经叛道故事背后包含的人性自私,但总归来说同情还是多于指难。就现实生活而言,这种有着毫不在乎态度的人太少,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为了心中的情怀与信念必然也要对自己下手更狠。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是没有目标所以不作为,也谈不上对周围人造成什么严重影响,顶多换来几句麻木之后的讽刺。

不能彼此论断的道理,也是小说的`另一个寓意,毕竟人性与故事的曲折与复杂总是不能明说的,天真与虚伪之间的距离并非有多么远,有时只是一念之间罢了。

就我自己而言,很难说有月亮与六便士的具体概念,我不知道自己与哪个方向的距离更近,只是想,趁年轻的时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走几步,再走几步。

玩月亮读后感篇3

“他们就这样坐在河边,脚垂在水里,眼睛望着远方,他们心里想的也许是一样的,也许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靠得很近。”这段话出自王一梅阿姨写的《鼹鼠的月亮河》。在这本书中,有一只与众不同的黑色小鼹鼠——米加。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离开了家〃后面米加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一起往下读吧!

在美丽的月亮河,住着米先生一家,他有九个儿子,前八个都是棕色的,可是唯独第九个,却有着一身乌黑的皮毛,他就是米加。米爸爸认真地教着他的孩子挖掘,可是米加不喜欢挖掘,他喜欢画图纸、做发明,并且总是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米爸爸和米妈妈虽然为他感到烦恼,但是还是赞同了他的想法。米加常常在夜晚时坐在月亮河畔,一边看月亮,一边想着他的发明,有时还会在卵石上画图纸。它每天都这么做,从而认识了每天洗衣服的尼里。米加为了能让尼里轻松一些,准备为它发明洗衣机,就去城里打工挣钱来买零件,离开了月亮河。在城里,他遇到了会魔法的咕哩咕,他们一起进行表演,来挣钱。终于,米加挣了许多钱,买到了零件,回到了月亮河。它将洗衣机组装好了,送给了尼里,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米加是在关爱下成长的。如果没有米先生和米妈妈的宽容、接纳,米加肯定不能快乐成长。因为米加那与众不同的.黑色,特殊的睡眠习惯,一点也不会的挖掘本领,完全可以是米加在这家族中无地自容。可是大家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那么爱它,没有故意的挖苦与讥讽,没有孤立欺负米加。月亮河的美,不仅在于那蜿蜒的河流、清澈的河水、朦胧的月色、光滑的卵石,更在于那里人们的心灵美:纯朴、真诚、宽容等等。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与原谅,当别人天生就是有些与众不同时,我们不应该嘲笑戏弄他,而是应该有一颗能够宽容理解的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当然,米加的成功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它的进取心。我们应该学习它,有了自己的目标就不断的努力,不要退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轻易放弃。

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的学习、看书,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取得好成绩,攀上知识的顶峰。

通过读这本《鼹鼠的月亮河》,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书,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通过读书,我也明白了许多,我爱读书!

玩月亮读后感篇4

听着巴赫,写着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看着这本毛姆自我和解的文字,他是走了出来,从自我的枷锁中走了出来,我该怎么走出来?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确信,这是一本如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字。写这书不是为了成就什么经典,只是他要通过这个故事与自我和解。到底什么是意义,欲望是枷锁,那么无论是自由意志还是生命意志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枷锁,月亮到底是六便士还是六便士本身就是月亮,总之我很混乱。

这本书大概用了四个小时读完,看到47页老思所谓的抛妻弃子去巴黎画画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明白毛姆要说什么,之后行云流水的读完,如同在和毛姆谈话,探讨我们自己。小说无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有要表达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想是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对自我冲突的总结。

我向高老板推荐此书,并告知老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果不其然的一通大骂,她是如此的鄙视书中的人物。我在想如果毛姆不是将高更作为老思的原型,这本书还能不能成为世界经典小说。我想是会的,如同加缪的局外人,这些经典的人物身上都有一种普通人难以达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持久与强烈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必定是离经叛道不被世界的普遍道德所容纳与认可的,除非这种背叛的人最终成为英雄。这也是为什么如同乌合之众的普通人为什么崇拜英雄,只有从英雄身上他们才能看到自己一直有却一直没有出现的意志。

老思之所以是英雄,与他人无关,他是自己生命的英雄。他的自由意志与生命意志凸现出来的时候,如同毛姆所说,如同着了魔,身体里似乎隐藏着某种力量要喷薄而出。也许这种力量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在开始不被理解的,因为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到这种力量是什么,如何谈理解。

人会觉醒,觉醒之后首先面对的是否定,质疑。这也是叔本华讲的生命意志的否定,如同否定当下的一切理所当然。要把自己想看到想做到的事情去做一做。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清醒的,是孤独的,是远离庸俗的。最后这个成长是属于自己生命的,与他人无关,与道德无关,与社会关系也无关。

老思为什么理所应当的告诉别人,他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的生活去画画。只不过他想做自己,想做一个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你先是一个人,才能是父亲、丈夫、儿子、朋友等等。这些外在的身份都与人本身是无关的,对于老思这类人来说,所有的这些不是羁绊,只会是累赘。累的是他自己向上的生命意志与自由意志。很明显的,这其中的冲突会是很大很激烈,甚至是悲剧的。也正因为人所固有的向上的意志与当下的冲突是如此之大,所以才会成就经典。如同这意志是月亮,当下是六便士。没有月亮人总想抬头看看,也许直到死去也都在遗憾,为什么当初不能去追一下月亮。只不过很多人是害怕追月亮的时候自己会被饿死。

老思就是如此,差不多快饿死了,找人借钱,别人不借给他。并且被人告知,你对别人没有义务,别人对你也没有义务。是啊,确实是如此。人不仅仅有个体属性,同样也有社会属性。如果不是高更是原型,老思在人看来就是一个疯子,一个傻子。固然做的事情令人感慨,只不过他在外界看来就是一个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个体的价值一定要在他体身上体现出来,也许老思不固执的把自己的画留给自己去欣赏,他就不会那么悲惨。反过来讲,他不那么悲惨,他就不会成为经典,他所谓的真正的追寻自己的生命意志,也就成了一场表演。一场看似追寻的哗众取宠。

再说老思对带爱情的观点。爱情这个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幸福三要素,物质基础,情感依靠,精神支柱。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精神支柱,所以爱情就变成了支柱。他们轻信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其实是不能的。正如最近火的一踏糊涂的‘后来的我们’。其实哪有什么后来,只不过在那个时间段你们不在合适了。人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自身与外在关系的变化,如果一味的抓住从前过去,那么这个人必然是会受伤的。别人变了,你还没有变,并且其外改变的人不去改变用过去的态度对待你,结局一目了然。

老思在差点病死的时候是老勃救了他,老勃的太太开始反对老思住在自己家里。其实这个女人已经意识到了恐惧的事情会发生。这个恐惧的事情就是老思会点燃自己的自由与生命的意志。果不其然,老勃的太太爱上的老思,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老勃痛苦万分,也被感慨。女人这个物种,永远都会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却无法宽恕救赎自己的人。也许吧,这就是人性,至于是什么心理,我现在还没有深究。按照常理说,老思的太太容貌身家都十分优于老思,这个爱情关系里应该是幸福的。没看到结局我就知道,他俩注定是悲剧。当真如此,这个女人在和老思吵了一架之后自杀了。她固执的将自己信奉的爱情当成了一切,只不过是她自己认为的这是爱情,是一切,和老思是无关的。也正如老思所讲,每个人都该为自己负责,自己不对自己负责,还能指望谁对你负责? 这个女人有点像安娜 卡列尼娜,喝药自杀与卧轨自杀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基于轻信的不透彻。

后来老思去了一个岛上,画出了自己灵魂想要的东西,那副超越了所有物质唯有纯粹灵魂的画作。所以他又开始被世界所尊崇,正如死后的高更,成了后印象派的巨匠。只不过这都和他无关,和他有关的时候你们又看不出来,你们看出来了又关他什么事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疯子吧。在一些时代,天才注定得是疯子,不成疯子就无法活着。在这个地方,人类学倒是真为人做了些好事,就是不停的将正常人的范畴扩大化。

这部书的悲剧在于月亮与六便士无法兼得,为什么无法兼得?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又因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三观,不同的三观造就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产生的话语会把另外角度的人逼疯。这也许真不是人的错。也许看到了这一点,如今的人本主义开始繁盛起来。

这是一个缺乏理性的时代,先学会如何理性吧。少些道德审判,道德评价。

如上字数半小时,想到哪写到哪,虽然还无法透彻,感受到身上的束缚,至少此时此刻也算是自由。

玩月亮读后感篇5

这段时间,我读了王一梅写的一本书——《鼹鼠的月亮河》。她的描写很生动、有趣,文笔也很细腻,我读过之后,感触颇深。

书中的主人公米加是整个月亮河里唯一的一只黑色鼹鼠。他有着尖尖的鼻子和明亮乌黑的眼睛,米加还很灵活,但是比较瘦小。和其它鼹鼠不同的是,他不爱挖掘,而是喜欢发明和创造。他不管哥哥们对他的嘲笑和父母对他的否认,坚持自己的研究。米加不怎么和哥哥们玩。哥哥们爬烟囱、荡秋千时,他在睡觉。而在晚上,米加就在大树底下看书,在大石头上画他的发明设计图。哥哥们在那时差不多都已经睡去了。在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爱好是自由的,爱好可以与众不同,爱好谈不上理由。米加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爱好。尽管别人说他怪异,但他统统不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认真专注地投入到你的世界中去,发展你的爱好,就一定能干出大事业。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来说说我舞蹈班的一位同学吧!她叫史路坪。她从小就对舞蹈充满了兴趣与激情。她在六、七岁时,非常刻苦地练习动作,甚至把手脚磨破过。而教练就看中了她这一点,便开始重点培养她。如今,她已经取得了全国青少年舞蹈比赛的第一名了。她为教练争得了荣誉,为我们舞蹈班也取得了信誉。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400字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鼹鼠的月亮河,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书房津津有味的看起来。这本书主要讲米加一家,住在美丽的'月亮河畔。与众不同的米加不喜欢爸爸为他选择的人生道路,怀揣着一块月亮石离开了家乡。他不喜欢土地,喜欢天空。在陌生的地方,米加结实了一位魔术师,它被奇的魔法所吸引,决定拜他为师。米加非常聪明,很快的学会了魔术,还成了明星。他把赚来的钱用来给他的朋友尼里设计洗衣机。因为设计洗衣机还需要很多钱,必需再表演一次精彩的魔术才能获得,所以魔术师用尽了所有魔法把米加变成乌鸦,米加终于飞上了天,飞向他一直向往的天空,而且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乌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鼹鼠变回来了,回到了月亮河,也把自己设计的洗衣机送给了尼里。

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愿意做的事情,就自己去做,只要有自己的择必须去实现,我要像米加一样,爱护,保护身边的每一位人。

玩月亮读后感篇6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看到了月亮。

凡是谈到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基本都会首先引用这段话。六便士指的是现实世俗生活。月亮,则代表着梦想。

小说以后印象派的高更大师为原型,描述了一个名叫思特里克兰德的证券公司经理人。在中年拥有了不错的事业、优渥的生活、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后,他被理想或者说命运的闪电打中,抛家弃子,在巴黎一边过着流浪的生活一边绘画。他看不起当时的艺术家,没有老师,全靠自己摸索。理所当然的,画作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他自己也不认可自己的作品,他总是不停地画画,却又在画完作品后毫不在意地把作品丢弃。“我必须画画,就像人活着必须要呼吸一样。”

这个落魄三流画家的生活基本是食不果腹,全靠几位资助人朋友过活,但他毫不在意生活物资的匮乏。这家伙是个忘恩负义的流氓。一个对他最不计回报、最慷慨大方的朋友被他弄得家庭破碎。朋友之妻爱上了他,朋友出于善良还把自己的财产和家让给了他们。可像他这样的家伙是不需要爱情的,他热爱的只有画布和颜料。面对得不到回报的爱,女人最后选择了自杀,朋友则是备受摧残最终远走。这个家伙面对这些丝毫没有内疚,他不在意牺牲自己,更不在意牺牲别人,是个对待人情世故全然不在意的人,一个人类社会的异端。

所以最后他不得不离开文明社会,逃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在土人的原始社会中生存。即使这样他也不能适应,只能住在岛屿的偏僻角落,依靠种地和采摘椰子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个男人最终死于麻风病,在文化符号中,这是上帝用来惩罚恶魔的。病逝前,他用画笔在木屋里画出了生平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画作,然后他烧掉了木屋。因为没有钱去买画布,这个男人最后的作品画在了木屋墙壁上。

以上就是整个故事。

如果你看这本书的缘由是和我最初一样,想通过本书认识高更大师的话,那你肯定要失望了。毛姆在这个故事里,仅是借鉴了高更从事艺术生涯的动机,虚构了一个叫思特里克兰德(这个名字巨难记)的人类社会妖怪。他的人生经历倒是大致和高更相似,但个人情感性格方面完全不同。本书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主义的拟人化。

理想主义、绘画、艺术家,这些都是些很浪漫的字眼。初看上去,这样的人应该在生活中充满诗意,擅长在生活中发现美好。毛姆却在本书中近乎冷酷地戳破了幻想。月亮的确很美。但美,从来都不是没有代价的.。

我特别喜欢毛姆在这本书中对什么是美的评述。美是艺术家通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混沌中创造出来的美。而每一个想要认识美的人,也必须经历同样的灵魂煎熬才能认出什么是美。凭什么美这种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会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被随便哪个路过的张三李四都能轻易发现,然后放进口袋带回家中呢?

高更的美来自他的生活。他在南美度过的童年,在欧洲向印象派大哥毕沙罗的学习,在妻子娘家遭受过的白眼,面对付不出儿子学费时的精神崩溃,布列塔尼时的悠然生活,在阿旺桥带领年轻画家自成一派,与塞尚梵高等人从惺惺相惜到彻底对抗,以及最终在塔希提直面内心,这些塑造了这个创造美的男人。

但是这样的美很残酷,充满了牺牲。

高更自己从一个衣食无忧的证券经理人,最终成为了一个梅毒,不得不在荒岛上孤独等死的可怜虫。他的妻子度过了独自抚养孩子的后半生,孩子则饱尝苦涩的童年。他是不值得社会同情的。他是自我选择走上了这样的道路,即使他的老师毕沙罗明确告诉他这是怎样的一条苦路。这个男人点燃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只为创造出社会理解不了的美。对于绝大多数的普罗大众而言,他的艺术,叫做“小孩似的乱涂乱画”。

我想毛姆要是遇到高更肯定成不了朋友,人不都是最讨厌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人了吗。这位英国绅士从来没放弃过优裕的生活,他总是衣着得体,透着萧伯纳、王尔德似的英国式辛辣。他讲故事的手法有种站在第三人称视角上透视的冷冽感。开头部分,大量穿插印象派及巴比松画派的绘画及画师,有的是各种含义,对艺术了解的读者读到时难免会心一笑。书中人物很难让人爱的起来(或者说恨得要命,反正这是一回事),虽然他们在理念上都脸谱化的纯粹,但是行动上却有充满生活的矛盾性。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就和他名字一样怪的要死,脸谱化的要命,但他就是那么有吸引力。就故事的叙述而言,也该给毛姆个大英爵士。

本书是难得写出理想主义残酷性的作品。我看的版本后面写着,“我是为了不愧自己而不顾一切,就让那热情与梦想的熊熊烈火,烧掉所有道德与社会的原则羁绊,烧亮我穷尽一生的追寻!”话说的很漂亮,故事很苦涩。毛姆即使到书的最后,也没给思特里克兰德留下什么愉快的经历。甚至他穷尽燃烧一切所获得作品,只能被岛上的土人妻子,和一个难称懂得绘画的医生看到。他的作品震撼了医生,医生自称从未看到过如此表现力的绘画。然后毛姆安排让土人妻子执行画家的遗嘱,烧掉了满屋的壁画。这个永恒的悲剧性结尾很有希腊式的风格,很贴合思特里克兰德,或者说高更,或者说人类的命运。我很喜欢。

在星像学中,月亮代表的含义,是灵魂。愿你在六便士的生活中,能常常抬头看看月亮。愿你在凝望月亮的时候,能永远记得回归六便士的生活。

玩月亮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玩赛车的作文5篇

大班语言诗歌《玩》教案7篇

小班玩篮球教案5篇

玩皮球小班教案7篇

小班玩篮球教案优质7篇

去大山玩的作文5篇

幼儿玩数学心得体会8篇

幼儿园玩报纸游戏教案7篇

玩手机调查报告7篇

关于玩手机调查报告8篇

玩月亮读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