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和坚持,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分享会心得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分享会心得篇1
教师节将到,盘点我这如梭般飞快的两年从教生活,感慨颇多,我只想用“感恩”二字形容。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追梦的道路上有过动摇,也曾为灯红酒绿的喧嚣所吸引,喑哑了心中的声响。爸爸一直鼓励我坚定理想,踏实做事。每每我站在抉择的路口犹豫不决时,他的声音总在耳边回响:“知道你自己要干什么,坚持你的选择!”妈妈总在我脆弱抱怨无理取闹时敞开她最温暖的怀抱,不计较我的任何过失。
感谢我的同事老师们。大家慈祥的微笑,父亲般的关怀让我感觉到温暖,对我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有更多前进的动力。相比县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我更珍重的是今年校级考核的优秀,我真的没想到大家会将宝贵的票投给那么微不足道的我。
感谢我的学生们。20xx年我担任六年级和八年级的语老师,创建xx学社,20xx年我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语老师,201年我担任合并后的八年级班主任、语老师,校通讯员,所有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广大同学的支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我感受到教学带给我的快乐,这快乐自学生。因为学生孩子的天性,他们的善良、天真、热情、单纯、执着感染了我,让我永葆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又是如此大度和宽容,尽管前一秒我可能刚冲动的发过脾气,下一秒安排他们的任务他们还会不折不扣的完成,只有在孩子这里,他们没有怀恨报复阴奉阳违左右逢,他们时时让我感受到一种由尊重和信任带的满足。
感谢我自己。路的味道,唯有脚最清楚。原那句话我一直没忘——“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感谢命运,感谢生活,感谢所有教会我真、善、美的一切的一切。
教师分享会心得篇2
分享阅读教学是培养儿童早期阅读的教学方式,它的目标就是让儿童喜欢、学会阅读。
分享阅读的每一个读本都有核心价值。在教学前,老师应对要进行教学的读本分类和分析。何老师向我们演示了一堂《上床睡觉》的分享阅读的课程教学。她首先以小朋友原有的生活经验导入课程,然后以故事的模式一步步去引导孩子观察图画,从而推测故事的发生,最后才逐字逐句去教孩子读。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儿童带来很多好处。它能够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到儿童自己独立阅读。另外,分享阅读还可以帮助儿童在有意义的.重复中,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主动地学习汉字。
通过何老师的课程演示,我们的吸收和理解,我们每个老师也上了一堂分享阅读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个人的问题就是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问题,提到的问题难度过大。另外,没有充分发挥到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的地位。最后,何老师在观课后向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大家在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结束了一天的分享阅读学习。
通过这个分享阅读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分享阅读是一种不以识字为明显目的,却能够对儿童的发展带来长期巨大影响的早期阅读教学手段。儿童在分享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是爱,而不是被逼迫的。儿童仿佛是在和成人一起做游戏。但在游戏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阅读,喜欢上了阅读。正所谓,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儿童只要从小对阅读产生兴趣,随着成长,阅读也慢慢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我认为儿童在分享阅读中不仅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也逐步帮助儿童获得阅读的能力。
教师分享会心得篇3
xx省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培训活动就在美丽的xx召开,能参加此次的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要感谢园领导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是从4月18日学到4月20日,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在这两天里观看了协和教育集团的李帼霞老师的示范课《边界》,聆听了xx师范大学出版社xx老师的专题报告《早期阅读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探索》,以及卢老师的专题讲座《课题结项要求》,让我感受颇深!
首先讲讲我对那几节观摩课的一些感想,《边界》这节课是我们平时觉得比较难上的课,因为孩子们很难理解边界的意思。以前我们就会这样上:先让幼儿用熟悉的呼啦圈作为动物们的家,玩狼来了的游戏,这一点是和李老师的相同,但我们玩完后就直接引导孩子们看书了,这样上下来孩子们对边界的概念并不清楚。看了李老师的引入性活动后我觉得李老师上的非常好,他不仅让幼儿躲在呼啦圈里,后面还让幼儿躲到不同的地方,如栅栏、伞、桌子、椅子等等,不断拓展孩子们对边界的认识;设计上破费心思,提问紧扣主题,每一次孩子们躲好后老师都会问:你的家在哪里?你家的边界是什么?强化幼儿对边界的理解,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幼儿对边界有了很清楚的认识。整节课孩子们非常有兴趣,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也体现了以孩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但在最后一环节的设计,我觉得不要这么早让孩子完整欣赏绘本,这样会局限孩子对书本中图画的理解。如果能让孩子在理解了边界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自己根据图画信息寻找答案,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更有帮助。在第二课时理解性活动虽然我们也是按照这个步骤上,但李老师有几处很新颖,很值得我们学习,如当孩子们说到每一种动物的边界时,就非常自然地出示相应的字卡,按照顺序直观地摆在黑板上,把认识汉字与理解图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幼儿自然地习得汉字。还有当孩子们看到人家的边界时,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教育幼儿去别人家应先敲门,并让幼儿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将社会性的教育有效地整合起来了。不过游戏玩的太长了,孩子们有点坐不住了。但老师非常从容,至始至终不急不慢,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向孩子们讲得清清楚楚。
总之看完这几节课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边界这么抽象的概念,而李老师却让孩子们理解透了,我觉得关键就是,李老师抓住了孩子的心理,设计活动时时处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设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提问。
19日下午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金爱民老师的专题讲座《早期阅读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探索》。早期阅读在我们园里开展了将近两年了,作为带班老师来说我只对大班、小班的绘本熟悉,还没有真正接触中班的绘本。金老师就对我们三个年级组的绘本活动做了一个概括,从活动设计的原则到活动设计模式,讲的很详细具体,为我们开展各年级绘本教学提供很重要的理论基础。还有金老师也介绍了很多关于阅读区域的创设,也给我们正在环境创设的老师来说,很有点拨作用。
20日上午是陆老师给我们讲了《如何做好课题研究结项的相关工作》。要做一个课题研究要花很大的精力,很多老师都怕去做。但听了卢老师的介绍,我感觉其实只要用心围绕课题去实施,平时做一个有心人,把做了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其实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正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以上这些是参加我这次培训的一些感悟,每一次的学习都有新的发现与触动。这使我在今后的绘本教学中,更加敦促我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教学水平及指导能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喜欢阅读!
教师分享会心得篇4
在学习了“三爱”教育读本,让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看到了穿透井喷嚣张弥漫的毒气和无情的茫茫洪水的是人民教师高尚师德的光芒。我懂得了有一种比自己生命,比家人的安全更重要的东西,叫做老师的责任。在开展“三爱”师德师风阶段的学习后,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无尚光荣,看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社会反响,赢得了高度的赞誉。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教育。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正确认清和对待教师责任,提高意识、能力。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奉献,通过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此,我们的责任在于教育和引导,重在树立让学生满意的思想观念,努力实现学生合理的要求。为了把教育寓于服务之中,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社会满意的教育。
其次,要爱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能是学校中最不容易满足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对周围的人和事容易理想化,而我们又习惯把学生当成“不懂事者”,对他们的声音往往听不见或者不想听,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不屑一顾,做错了事情不去了解就一味的批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努力地去挖掘,其实就能发现他们每个都是祖国的花朵。要把“学生当成人来培养”,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师生之间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际上是一种矛盾,处理得好就会像父与子、母与子的关系,但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对立态度。我在今后的教育中,注重把学生当成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习俗,彻底转换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
最后,要爱自己。塑造师表风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忠于职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做社会的表率,注重自身全面发展,增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自身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教师的素质不高也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随着“育人”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那么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发多方面的智力。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师生之间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并在服务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句话,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师人生价值,让学生满意的客观需要。
愿“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师德之魂。
教师分享会心得篇5
8月18日,我和金老师、戚老师一起参加了武进新城阳光幼儿园举行的分析阅读培训,给我们培训的老师是奕阳教育研究院的刘婷老师。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含分享阅读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分享阅读读本分析,为期一天的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我就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上午,刘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分享阅读以及如何设计分享阅读教学。她说阅读有三个基本概念:
1.阅读,是指各种材料、各种形式、各个年龄阶段的阅读;
2.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的阅读;
3,分享阅读,就是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而分享阅读有三个目标:
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3.帮助幼儿从依赖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
刘老师还为我们举了两个例子:小班绘本《我喜欢跳》和大班绘本《聪明的小鸡》,从中分析出分享阅读读本的几个特点。分享阅读读本的图画蕴含的信息丰富,支持幼儿阅读思维策略的发展;文字是基于幼儿的口语经验,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结尾幽默风趣,富有开放性;体裁多样,有利于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
分享阅读读本分析的过程是浏览→分析→设计。就是说拿到一本读本,先要大略看一遍,知道读本的大意以及价值。再来进行分析,这个活动幼儿是否需要做知识经验准备,哪些内容是重难点,关注文字,培养幼儿的词素意识。最后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如何开展。
下午,我们进行了互动式的交流培训,所有的老师分为几大组,一同分析设计两个绘本内容,再进行交流,最后由刘老师总结。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梳理、研讨的过程中,使我们对分享阅读教学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对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分享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教师分享会心得篇6
作为一名新教师,尤其在多次听取听课意见后,对自己的课堂设计与表达上面有一些迷茫。这本书里面提倡的魅力课堂着实有一些雪中送炭。
书中众多章节解我困惑,比如《动》一章节指出“从做中学”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校里的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条件——案例、任务、师生互动等,要突破传统式的教师单向传授的模式。而《趣》这一章则指出学生为什么而学习?学生因什么能学习?一个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有趣。当教学有“趣”时,学生的学习“欲罢不能”,这便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气”?如何让教学有趣?赵希斌老师借助案例向我们阐述了要做到让课堂有趣可以从乐趣、兴趣和情趣三个方面入手。时下有很多老师会认为如果要营造有趣的.课堂,势必会影响到课堂的高效。其实有趣与高效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当课堂教学趣味十足的时候,孩子们也便快乐十足。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郝伯特·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始于快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孩子快乐,一切教育都是有效的;孩子不快乐,一切教育都是苍白的!我想让一节课变得有趣一点也许还是比较简单点,但是让每节课都变得有趣高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让我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教师分享会心得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