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塑造自己形象和展示个性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和个人特色,优秀的作文主题应该有独特的个人观点和见解,能够引发思考和讨论,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难忘的地方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1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令人想想都觉得害怕的监狱?我猜你一定没去过吧,接下来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旅顺的监狱。
旅顺的监狱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鬼子用来关押我们中国人的。有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床,那不是用来睡觉的,是叫那时的八路军战士趴在上面,日本鬼子用很粗的木棒把他们的身体打得浑身是血,然后用一块麻袋布盖在他们的身上,过一会儿,把布拿下来,皮和肉就一起下来了。一想到当时的情景,我的心里就直打哆嗦:日本鬼子怎么就那么残忍呢?我又去看了一个个暗暗的牢房,那些牢房很小,里面的窗子只有一束太阳光可以进来,里面的鞋是用草做的。我想:这么恶劣的`环境,假如八路军战士在监狱里生病了,可能就活不久了。那里还有一个上吊房。听人介绍说,日本鬼子强迫被俘的八路军战士跪在地板上,然后把地板抽掉,八路军战士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吊死了。我的心沉沉的。那时我们的祖国贫穷、落后、软弱,被其他国家侵略,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人杀了无数的中国人。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他们疯狂地残害,屠杀无辜的百姓。落后就要挨打,在压抑的情绪中,爸爸妈妈说我们应该不断地进步,让祖国不再受别人欺负!大连的这次旅行让我终生难忘。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2
转眼间读了六年的书了,无意间“难忘师恩”四个字跃然屏幕。
老师,一个承担着传授他人知识的神圣职业,她们像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的心灵;她们像辛勤的园丁,哺育着千千万万祖国的花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的爱往往化作了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他们或许扔掉了你心爱的玩具;或许撕烂了你苦苦研究的游戏锦集;或许没收了你崭新的泡沫小说;或许……但这一切的一切,就如同酽茶苦尽劳香来一样,忠言逆耳却利于行。
我们曾迷失过,在是非对错之间犹豫不决,是老师含辛茹苦的教导,重新将我们引上正途。有一首歌,是老师教给我们唱的——坚定、朴素、奋进、谦虚;有一道彩虹,不出现在雨后晴空,而常出现在我们的心中——鞭策与关怀着我们前进。是老师引领着我们走出无知和幼稚,到达更光明、更美好的未来。
毕业典礼上,再坚强的人,难免也会流下泪水。小学的六年时光,多少老师为我们代课,为我们操心。我们会怀念,怀念下课后老师不再严肃的面孔,怀念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
假如我们可以翱翔蓝天,那是老师给了我们腾飞的翅膀;假如我们可以遨游大海,那是老师给了我们弄潮的力量;假如我们是不灭的灯塔,那是老师给了我们灿烂的火光;假如我们成为了参天大树,那是老师给了我们滋润的雨露!
我们不应该抱怨,因为感恩是不抱怨的,永远感恩的人不会抱怨。又是一个教师节的到来,在金色的九月里,畅想未来,我们不管成功与失败,都一定会含着感动的泪花回忆起这不变的师恩!不变的情怀!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3
我们的小区一年四季,景色优美,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春天是一位魔法师,她挥舞着魔法棒轻轻一挥,花园便苏醒了。植物们伸出了蜷缩已久的手臂,开心地摆动着。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花儿们张开了笑脸,好像在欢迎春姑娘的来临。迎春花吹响了春天的号角,桃花散发出了迷人的香气,梨花披上了雪白的裙子,海棠花涨红了脸……小蜜蜂被花儿的美丽吸引住了,“嗡嗡嗡”,一会儿飞到这朵花上,一会儿飞到那朵花上,一群群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
夏天是个美丽的小姑娘。池塘里的莲叶挨挨挤挤,远远看去,就像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近看,莲叶像一个个小圆盘,微风吹过,小圆盘便点起了头。一朵朵睡莲从莲叶间冒了出来,有的已经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秋天是一名出色的化妆师。他将银杏树染上了金色。一片片银杏叶子金黄金黄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来了秋天的清凉。他将枫树染成了红色,一棵棵枫树火红火红的,像一簇簇燃烧的火焰,我不由想起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是个调皮的小精灵。他一来,植物们都睡着了,只有腊梅还傲然挺立着。,
我爱我的小区,我爱小区的四季。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4
八小,一个最难忘的地方。
首先这里有我的很多同学和老师,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及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爱护我们,让我感觉很温暖。
其次,我介绍八小的小草坪。小草坪是八小学生的乐园,是孩子们的天堂。下课了,一群孩子就涌向这里,就像几十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小草坪有单杠,也有双杠,最吸引孩子的事双杠,最拿手的绝招是倒挂金钩,我看了我看的害怕,我倒是试了一次,吓得我都快疯了,但的却很刺激,很好玩的。
接下来,我该介绍大草坪了。也就是足球场了。足球场虽然没有小草坪好玩,但足球场非常大,每当下课,就有几百个人在大草坪上玩,有得玩追人,有的在打穿越火线,还有的在玩跳皮筋……。足球场也非常有意思。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升旗。八小的升旗仪式非常隆重,全体师生站在升旗台下,唱起国歌,看着那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天空中……。
鲜艳的五星红旗,是革命前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染红的,革命前辈用它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我敬仰他们,崇拜他们。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这就是我最难玩的地方——安顺市第八小学。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5
一对花篮挂在房门两侧,上面点缀着精致的小花,两旁则全是花丛,中间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延伸到乳白色的房门前。径直走进去,便会看见屋内放着许多简单又小巧、富有美感的物品,搭配在一起显得十分温馨。穿过屋子,后院茵茵的绿草上,帐篷被吹得微斜。这便是我的住宿家庭。
那正在屋内收拾的,便是家的主人一对和蔼的老夫妇,和我们共度十三个昼夜的人,每天的都为我们精心打理,尽力让我们在英国过一个好假期的人。
女主人是和蔼的,脸上总是挂着笑。每次我们向她问什么,她总是热心回答;每次我们给她看什么,她总是笑着找眼镜,带上后认认真真地读,然后又与我们聊上了。
男主人是一个幽默的人。他是希腊人,在聊天的过程中,总是时不时教我们读几个希腊词,时不时与我们开个玩笑。他很喜欢中国,一谈到中国就眉飞色舞,我们也经常教他汉字,他在我们读了许多遍后,叽里咕噜说了一堆无法辨识的语言,然后看到的便是那把眉毛用力往上勾,眼睛睁得老大,上嘴唇往下拉,下嘴唇往上噘,两肩上耸,两手一摊,一副无奈的表情。每天我们回去,男主人必定会在二楼的窗户里探出头来,向我们招手,接着便听见咚咚的脚步声,然后房门打开,男主人让我们近来。这个可爱的老头总是使我们心情畅快。就像女主人一样,就像那个房子一样。
离开时,回首,只见女主人站在栅栏门前,向车里的我挥手,微笑着说再见,可那时已是凌晨3点。我不禁潸然泪下。
那里的生活是快乐的,那个地方的一切都是可爱的。我难忘那里的景色,更难忘那里的人。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6
绿草如茵,丛丛簇簇;林荫蔽天,郁郁葱葱。在这草木繁茂的大好时光里,我来到了山清水秀的鹞鹰岩。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为洞庭湖题过“潭面无风镜未磨”的佳句,我觉得用这句诗来形容鹞鹰岩的水也异常合适。鹞鹰岩的水虽不及大海的无边无际,也不及西湖的娇艳动人,可它却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美丽。
鹞鹰岩的水真清啊!沉睡着的螺狮、摆动着的水草触手可及,就连水中嬉戏玩耍的小鱼和水底灰褐色的泥沙,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鹞鹰岩的水真静啊!岸上的绿树红花倒映在水中,清晰无比,倒影随着水波的晃动而摇曳,更加动人;鹞鹰岩的水真绿啊!绿得娇,绿得媚恐怕无瑕的翡翠见到它也不得不低头了。大自然的造化竟如此美妙绝伦!
鹞鹰岩的山也不同凡响。鹞鹰岩的山虽没有泰山之雄,也没有华山之险,更没有黄山之变化,可我却偏爱这里的山。
鹞鹰岩的山真秀啊!山间满是绿树,踏进山中,你便会被那数不清的绿色所折服,深绿、浅绿、浓绿、暗绿,这完全是个绿色的世界;鹞鹰岩的山真柔啊!它们的线条是那样自然、那样和谐、那样流畅,让你全然忘记了“险峻”这个词;鹞鹰岩的山真静啊!早晨、中午、夜间,任何时候都是那样静谧、可爱。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你还能领悟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情画意。好一份幽雅,好一份闲情,真可谓“
人在山峡里,宛在图画中”呀!
这样的山陪伴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山水相依相傍,令早已陶醉的我不禁轻轻吐出徐志摩的诗句:“此时可以忘却无数落蕊之残红,忘却我的翼与愿,忘却我的恩泽与惠感,忘却我的过去与现在......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篇7
沿路的风景好美,海拔七百多米,虽然不算顶高但似乎已经身在云端,空气是这么好,好到让人忍不住打开车窗,做森林深呼吸……,树枝上的绿,绿得让人忘了季节,忘了烦忧,这是哪里呢?这是人间仙境——向天湖,向天湖附近住了很多少数民族,社会课本有介绍他们的矮灵祭,让我觉得增添许多神秘色彩。
走在登山步道上看见他们在树下捡拾黑色小果实,我忍不住问那里的奶奶你们在做什么,她亲切的说:“我在捡苦茶油的黑色小果实。”我这才发现,原来苦茶油是用这些黑黑的果实做成的!接下来我们到一家卖蜂蜜的区域,那里有好多养蜂场,有两个蜂箱是打开的,老板介绍蜂蜜,老板说:“要分辨是真蜂蜜还是假蜂蜜,就用火烧蜂蜜,如果变黑就是假的,如果没有变化就是真的,因为加砂糖的蜂蜜,会被火烧成黑色的,而且会引来蚂蚁,蚂蚁不吃单醣的蜂蜜,假设蚂蚁会吃蜂蜜就是有蔗糖的。
那里的人非常亲切,虽然卖的香菇有一点贵,但妈妈还是捧了场,他们的文化很特别,他们的织布机、标枪、鱼篓……,都和现代迥然不同,观看四周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生活方式,他们爱惜和保护大地资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近五点的黄昏时刻,微暗的天光中,我依依不舍的对极具灵秀之美的向天湖,说再见!虽然此次前往并未如愿享受漫步云雾中之乐趣,但能亲眼目睹向天湖真实的原貌,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向天湖依旧沉静翠绿……美美的湖畔风光真是让人迷恋不已!
难忘的地方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