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读后感200字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的思考和感受,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巩固读书的内容,对书中的思想和情感有更深刻的体悟,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苔》读后感2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苔》读后感200字5篇

《苔》读后感200字篇1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胖胖熊,我来给大家讲讲它的故事!

胖胖熊写作业极其不专心。妈妈看到了,让胖胖熊向稻草人学习。开始,胖胖熊并不理解妈妈的话。后来,他决心做个稻草人,才发现做稻草人真是不容易。稻草人要一动不动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忍受风吹日晒,还要忍受别人的各种看法,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次体验对胖胖熊是很有意义的,相信他以后做事一定不会三心二意啦!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要向稻草人学习,明白做事情不能马马虎虎,要认真的去做每一件事情。

美好的东西不会从天而降,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努力的过程,我要像超人一样勇敢,成为一个好孩子!

《苔》读后感200字篇2

初看此书,我总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诗——《我爱这土地》,诗中的一句话尤为深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想就书中的一些句子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的开头提到了一个在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说中原的一家家总是划着一小方地来种植,而没有想到利用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这样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在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国家,我们的土地的依赖性已根深蒂固。“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我们脚踏实地,我们热爱这土地,我们珍惜这份与生俱来的土气。

当看到费老写到自己第一次出国,他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包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时,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潮阳。众所周知,潮汕地区过节拜神的活动有很多,有人说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来,这也算是内心的一份信仰,对神明的敬重源于先人,源于环境的耳濡目染,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传下来,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传统。这份淳朴的土气,让我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社会竞争没那么激烈的那时,人们之间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没有现在来得那么困难。没有相互之间的算计与心机,单纯的,就是心里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这便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实实在在的、不加修饰的、饶有魅力的。

像书中的一句话说的那样: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中国便是这样的,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们便有了一份“土气”,无需觉得丢脸,这本身就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我们该庆幸,这是我们的家的标签,是我们的根。叶落归根而我归往何处?我们都知道,落叶尚要归根,人也是一样的,倘若忘了根在哪里,要如何回家?

《苔》读后感200字篇3

上周我读了《安妮日记》,知道这是1939年9月世界大战爆发。由于纳粹德国实行反犹太人政策。在1940年5月荷兰被德国攻占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特也将排犹法律在荷兰境内执行,安妮一家只能搬到密室居住。《安妮日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岁生日,她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在《安妮日记》中主要写八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两年,他们只能依靠朋友提供的有限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维持生活,以及获知外界的一切。他们在密室里生活很寂寞、痛苦、恐惧、贫穷,但安妮却在密室中乐观、快乐的生活,我要向安妮学习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精神。

虽然安妮只有十几岁,但她表现出超越她年龄的坚强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让我无比感动和震撼。

《苔》读后感200字篇4

我素不知道庸医与良医的区别何在--现在以为是医术不济者便是庸医,反之则是良医。我想,如果旧社会的人能早点明白,那么当时就不会有那么多冤魂了。

故事发生在绍兴。鲁迅的父亲患水肿,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诊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灵药,鲁迅的父亲却还是死了。

这篇文章以辛辣的文笔再现了旧社会庸医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人已经无药可救还故意乱开贵药,坐收诊金,为的只是身外之物--钱!我觉得就社会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并重--无药可救咯!不过,如今的文明社会就不一样了。

这几周我颌下脉肿痛发炎,吃了好几天的消炎药都压不下去,无奈之下只好到医院就诊。经过诊断,我是颌下脉发炎和淋巴结的可能性十分大,于是立刻让我吊盐水,吊青霉素……这样吊了一周后我的肿已经消了一大半,我真要谢谢医生们!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人民打了一个预防针--不要相信庸医,盲目地听从庸医滥竽充数的药方和“忠告”.鲁迅先生用他父亲的教训告诫我们--良医也难医愚心啊!

《苔》读后感200字篇5

在文字当中,遇到最好的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妈妈近日送给我了一本书,是屠格涅夫所著的《猎人笔记》,本书发表于1852年,描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的悲惨的命运,批判了地主贪婪、虚伪、狠毒的行径,第一次真正提出农民也是人的主张,并展现了农奴制下俄罗斯人农民鲜明、独特的个性。

书中第10页有一段话很好:从我们的交谈中,我得到一种信念,这信念就是:俄罗斯人坚信自己的力量和刚强,不怕改变自己;很少留恋自己的过去,勇敢地面对未来。凡是好的,他都喜欢,凡是合理的,他都接受。

俄罗斯人之所以可以改变自己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有信念。我认为我们小学生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锻炼身体,使我们有强大的力量和头脑。第二,善于接受新鲜的事物,然后打造幸福的家园。

《苔》读后感200字5篇相关文章:

写演讲稿200字5篇

竞选类发言稿200字5篇

春的演讲稿200字5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200字5篇

实训心得体会200字5篇

演讲稿庆国庆200字5篇

多读书演讲稿200字5篇

体育生作文200字5篇

党培训的心得体会200字5篇

本学期的心得体会200字5篇

《苔》读后感2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