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的读后感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可以展示我们对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文学技巧的独特观察和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读后感是我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心灵对话,这样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白鹅》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白鹅》的读后感7篇

《白鹅》的读后感篇1

今天,我听到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题目是《想当天鹅的白鹅》。

故事中有一只白鹅,被人称赞说它像天鹅,它就开始骄傲起来,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天鹅呢,它到水塘边,对水塘说:“我是一只真正的天鹅。”水塘说:“你不是天鹅,你是白鹅,天鹅可以神奇地转动脖子,你能吗?”白鹅听了很生气,说:“我就是天鹅,等着瞧,到了冬天你就知道了。”到了冬天,水塘上面结着冰,白鹅就到冰面上散步,一边散步一边对水塘说:“看,我就是天鹅。”因为水面结着冰,水塘一句话都不说。接着白鹅把脖子扭来转去的`,差点把眼珠子都扭掉了,这时来了一位农妇,她一见就大叫起来:“啊,有一只白鹅疯掉了,宰了它吧。”说完就把白鹅带回家杀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中的白鹅是因为骄傲自大才被杀掉的。

《白鹅》的读后感篇2

你看见过走路摇摇摆摆的大白鹅吗?它让我想起了洛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鹅的外形与习惯,那么你读过写大白鹅趣事的文章吗?这就是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让我看了捧腹大笑,也想抱一只大白鹅回去。

?白鹅》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作者正在重庆避难,那时的时光是寂寞无味的,而这只大白鹅的到来给一家人带来了乐趣,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几年来,白鹅一直在给丰子恺一家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快乐,甚至还有物质上的供给,给寂静的小屋增添生活的情趣。这篇文章从叫声、步态、吃相中,描写出鹅的高傲的性格。文章处处都流露出一个“趣”字。

第一段描写了白鹅的叫声,是一种沉重的“轧轧”声,让人听到了不知不觉就感到这叫声的严厉,真的好似在呵斥。但有趣的是,鹅居然也会像狗一样看守门户呢!我想这鹅的“功能”可真多啊!那我也养一只大白鹅不是比养狗好多了。我继续往下看,才知道这白鹅对谁都是那么傲慢无礼,在作者笔下这傲慢中也透露着一种可爱。

文中写道,鹅走路时一摇一摆,最令人发笑,“鹅的步态真是大模大样,不怕人,你可以随意地接近它”,真有一种互不相干的感觉。我想象着鹅走路时的情景:大摇大摆,迈着四方步,口里“唱”着庄重的“轧轧”。鹅虽然十分傲慢,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傲慢,才塑造了一只讨人喜欢的鹅,不仅是丰子恺先生对鹅喜爱,连我也对这只白色的大鸟渐渐地喜欢起来。

最有趣的还是对白鹅吃饭时的描写,鹅吃饭时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它吃饭时总有一狗在偷看,等待时机成熟来吃鹅的饭,可是鹅还是固执地去吃远处的草,任凭狗来偷饭。哎!鹅为什么明知道一走远饭就会被偷吃还去吃远处的草呢?这恰好显示出鹅的从容不迫。还得有人在身边侍候,真是“架子十足”啊!当鹅面对着空空如也的饭罐,更是一幅有趣影像,它昂首大叫,并责备人们,好象在餐馆吃饭一样,把自己当作老爷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作者把它描绘得饶有趣味,并从一些小事里透露出对白鹅的留恋。

白鹅,不仅是给作者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快乐,它那可爱又可笑的行为,让我从鹅身上体会到了盎然的生机和丰富的情趣,成了独特的“物外之趣”。

《白鹅》的读后感篇3

?白鹅》一书是丰子恺先生散文的选编本。这本书,将先生的作品分为“赞美童真”、“艺术理念”、“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四辑,共计三十三篇。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每一辑之前都有导入语,仿佛将你带入一个个有着精美建筑风格的圣殿。我最回味的是有着《白鹅》一文的“感悟自然”这一辑。

“感悟自然”主要写了丰子恺先生观赏大自然,对生命的感悟。如《桂林的山》,桂林山水之美世人皆知,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倾心。丰子恺先生的《桂林的山》这篇文章中却有着独到的见解。先生形象地把桂林比作一个大庭院,把桂林的山比作院子里的大笋,令人捧腹,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比喻的贴切。在否认了世人的公论后,丰子恺先生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桂林山水奇天下。”他认为“甲”有尽善尽美的意思,而美是具足圆满的,不必须奇;奇是罕有少见的,不必须美。“美”与“奇”不能混淆一气。桂林的山,奇而不美。联想四年级下册的第二篇课文《桂林山水》,真是感概万千:先生的思想不拘泥于定式,在看事物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对于名山胜水也不盲目崇拜,能够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种率直的性情,足以令人深思。

在丰子恺爷爷眼里,儿童是他最充实的回忆,动物是他最完美的感情。丰子恺爷爷明白孩子,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漫画故事大讲堂”。我看完了这本书,并没有看到丰子恺爷爷用优美的语句来描述,用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句子,可在这些朴素的话语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丰子恺爷爷养动物时的快乐,和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齐时的幸福。我真想在茶坊乐园里和丰子恺爷爷谈笑风声,一齐谈谈鸭子们的团结,不畏死亡的精神,看一看那些在他口中要伺候的官。丰子恺爷爷爱漫画、爱艺术,更爱孩子。在他朴实的话语里我明白了,孩子就要拥有活力和快乐,抛开烦恼,好好地去珍惜童年的每一天。

让我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欢乐。

丰子恺先生兼有漫画家的身份,所以读《白鹅》这本书,犹如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我回味无穷。

《白鹅》的读后感篇4

丰子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善于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幽默的文字来抓住生活中一些细碎轻微的东西,在极其普通或在别人看来乏味苦涩的生活中寻出趣味来,将它们表现得鲜活生动而有意味,从而自然轻松地悟出人生和社会的意义。我们学过的课文——《白鹅》就是他的作品。白鹅丰子恺 这篇文章写于抗日时期作者在重庆避难的时候。他的朋友夏宗禹送给他一只白鹅,丰子恺老先生通过幽默的文字向我们描绘出一只有趣、可爱的“鹅老爷”。

我对鹅吃相中的“高傲”的描述记忆深刻。“鹅是吃冷饭的,吃饭是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它吃饭时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而且很会摆架子。但令人可笑的是,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做法循规蹈矩、不会变通。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这位”鹅老爷“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规律,所以每次趁”鹅老爷“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就敏捷地跑过来偷吃鹅的饭。当鹅回来时,饭罐已已经空空如也,鹅便会”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让主人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人们为了不让”鹅老爷“的饭被鸡、狗偷吃,把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但它所需要的泥和草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要走远去,所以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白鹅吃饭时的高傲,经过我的介绍,大家已经略知一二了吧。我们都知道,鹅的叫声、步态、吃相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作者通过这些把鹅描绘得饶有趣味,十分生动,并从一些小事里透露出对白鹅的留恋。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文字,但却在我们眼中呈现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袅袅的炊烟下,一只大白鹅在田舍前悠然自得地觅食嬉戏。让我们不由得对这只雪白的“大鸟”产生了好感,也想抱一只白鹅回家。

正如丰子恺老先生在文章中所说的“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唯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白鹅,不仅是给丰子恺老先生在苦闷的避难生活中带来了乐趣和精神的寄托,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它那可爱又可笑的行为,让我从鹅身上体会到了盎然的生机和丰富的情趣,成了独特的“物外之趣”。

《白鹅》的读后感篇5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看一场好电影,动情时你会感动、高兴,会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我国现代作家丰子恺的《白鹅》将我带进了他的美好回忆。

在丰子恺先生的回忆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的孩子。孩子们在家摆弄着自己的小玩意儿,在田野草地里疯跑,总是忘了回家吃饭;又会出于好奇,弄乱了大人的书本、衣物,被批评后,心中不服……可在孩子需要爱与陪伴时,丰子恺先生有时会因为忙于工作,忘记在一旁可怜的孩子。在丰子恺先生的回忆中,不免有些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童年里,也有着三件无法忘记的趣事。回忆起来,一面使“我”向往,一面使“我”忏悔。一件是养蚕的故事。五月初,他的家中会养着许许多多可爱的小蚕。家中喂蚕,都用跳板,他常常以玩跳板为乐,可一时失脚,会压死许多蚕宝宝。“自织藕丝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人们抽下蚕丝,做衣服,他在一旁看着乐。另一件是和父亲一起吃蟹。他的父亲好吃蟹,他也会跟着吃些,引以为乐。还有一件是钓鱼的往事。自从他会钓鱼,无论邻居在或不在,他天天都会去钓鱼,钓来的鱼就带回家炒、炸、烧汤,花样多多。现在再回忆起那段黄金时光,真有些眷恋与不舍。只怨当时只顾玩耍,从没想到要记录,现在再回忆,只是有着模糊的印象。

还记得上次去周庄,爸爸妈妈想让我为他俩拍照留念。可我当时又疲倦又烦躁,一点也没心思,妈妈知道我的想法,就哄我,可我还是不愿意,他们没办法,只好扫兴而归。读完这本书,我有了深切的感触,我再也不错过和父母一起留念的机会。有几次,我还主动提意为爸妈留个影。现在,我常常看看以前和父母在一起时的快乐,与朋友在一起时的兴奋,不时地流露出一种眷恋而不易察觉的笑容,似乎又回到了当时的欢乐时光。

读完这本书,让我懂得:童年是短暂的,而回忆是永久的。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可贵的时光。拿起笔和纸,拿起照相机,记录下童年的一个个美好的小镜头与时光,不要等到那时才后悔儿时没有留念;也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多多陪伴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完成他们的心愿,别到那时才后悔儿时没有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短暂的欢乐、温馨。

《白鹅》的读后感篇6

最近妈妈买了很多书,其中一本叫《白鹅》,这本书是丰子恺写的。丰子恺是上个世纪著名文学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护生画集》等。

读了《白鹅》,我最有感触的'一点是丰子恺做父亲的样子。丰子恺有好多个小孩,他们是阿宝、华珍、软软,相比其他威严的父亲,丰子恺更慈爱一些。在《华珍的日记》第二则里,他说,打人是不好的。在华真打碎了寒暑表,妈妈要打她时,正是丰子恺说,“不行”。

丰子恺觉得童年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是很真实的。他教导儿女的方式是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讲故事、让孩子懂得交流(见《种兰不种艾》),另外,他还要孩子光明正大地做人,不要虚伪(见《父亲》最后一节)。

丰子恺有很多兴趣爱好,从《童年趣事》里可以看出他喜欢吃蟹、养蚕和钓鱼。另外作为一个大文学家,他很喜欢阅读和写作。

读了《白鹅》,我认识了丰子恺这个人,我希望以后能读更多丰子恺的文章。

《白鹅》的读后感篇7

读了丰子恺先生写的白鹅,让我感慨万千,在他的笔下,白鹅是那么的高傲,然后又写了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展开描叙,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鹅的另一面。

文中写道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以前我只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最主要的还可以看守门户,保护主人的财产不受坏人侵害,读了丰先生的白鹅后。cn才知道鹅也可以看守门户,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凡是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看来我对鹅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他家的鹅可以为他看守庭院,还可以和狗相提并论,着让我对鹅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改变。

以前我回老家过年时就特讨厌鹅,因为鹅的叫声实在让我觉得刺耳,动不动就鹅——鹅——鹅——的狂叫,有时候还伸长脖子来乱喊一通,吵得我实在无法忍受,特别是大公鹅,你赶它走它还死命的狂叫一番,甚至还会咬你几口,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出去。

我读了丰先生的白鹅才了解到原来这是它在看守门户,我以前都误解它了,因为它把我当作是陌生人了。鹅,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以后再也不讨厌鹅了。

《白鹅》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读书的读后感500字8篇

阿勒泰的角落读后感6篇

金色鱼钩的读后感精选6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6篇

温馨的家读后感8篇

艺术故事的读后感6篇

读艺术的故事读后感6篇

教育类的书籍读后感5篇

温暖的家读后感6篇

《木偶的森林》读后感500字8篇

《白鹅》的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