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一份观后感,我们都能够更深入地感知电影所传递的思想和意义,观后感是观众对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绪体验的表达和反应,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真爱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真爱观后感篇1
?真爱》是以全国道德模范、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阿尼帕·阿力马洪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而成,这部影片用充满质感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讲述了一位维吾尔族妇女阿尼帕超越血缘、民族养育了19个孩子人间大爱,反映新疆各民族患难与共、携手并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动人故事。
“虽不是亲生骨肉,却胜过骨肉亲情,她展开羽翼,用最淳朴而又无私的母爱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清贫苦累,她甘心情愿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这是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晚会上对阿尼帕妈妈的颁奖词,也是对阿尼帕妈妈的一生最好的注解。
故事从1974年阿尼帕收养汉族女孩小彩霞讲起,年幼的王彩霞因找失散的哥哥王云辉而迷了路。看到衣衫褴褛,满头脓疮的小彩霞孤独无助蜷缩在石墙边,善良的阿尼帕妈妈把他领回了家。为了治疗小彩霞头上的脓疮,阿尼帕妈妈拿出家里所有的钱给她治病,让这个原本就贫困潦倒的大家庭背上了更加沉重的负担。阿尼帕妈妈多方求医,在裁缝的帮助下找到了药方,小彩霞终于长出了头发……,影片的开头展现了阿尼帕的善良与博爱,同时也打开了观众的泪点……
随后,阿尼帕又陆续收养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前后共收养了19个孩子,四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个艰辛却充满了关爱和希望的屋檐下……在阿尼帕的眼里,她的孩子们没有民族之分,她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一个孩子挨饿受冻,甚至更“偏袒”那些收养的孩子,买来的唯一一双新球鞋给了彩霞的哥哥王云辉。王云辉得奖时她欣喜的笑容、入狱时她痛心的表情、古尔邦节给所有孩子盛满玉米抓饭,自己和丈夫挨饿时坚定的表情……充分展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母爱。
阿尼帕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不让孩子们收委屈,她争取到了一份给屠宰场洗羊下水的工作,日复一日,在早已封冻的河水中,阿尼帕用僵硬的双手清洗着一桶桶的羊下水……,立在不远处的丈夫难过地转身,在饥寒交迫的冬季,阿尼玛心疼地握住因帮助自己洗羊下水而冰冷的手。丈夫因火灾而受伤时,阿尼帕和丈夫紧紧相拥,眼神充满怜爱。这是勤劳善良的新疆人民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没有过多的语言,真爱都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大哥阿尔曼开始并不理解妈妈收养其他孩子的行为,他曾因为那双鞋而怨恨妈妈,长大成人后,在妈妈的影响下,他不但帮助母亲照顾弟妹,还用年轻的生命护卫了家里唯一一口“民族团结之锅”,看到此处,周围的观众无不感动地潸然泪下,他们用淳朴无畏的行动凝结成超越血缘、跨越民族的无疆大爱,用人性之美诠释了各民族大团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天山南北绽放了人间最美的民族团结友爱之花。
影片结尾处,我看到了一张有着各族面孔的全家福,这张全家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缩影。在民族和谐的中华大地、民族融合的华夏九州,只有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才能建设起我们幸福美好的家园。真情无限、大爱永存,让祖国各民族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观看整部影片的过程,让人的心揪在一起,如坐过山车一般,时而为他们的天真童趣而开怀大笑,时而为他们的坎坷辛酸而轻声啜泣,时而为他们的无私博爱而低头思索。让我们经历了一场畅快淋漓的情感历练,更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充满人间大爱的道德洗礼。
作为2014年度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影片,《真爱》值得一看。
真爱观后感篇2
5月22日,高新区(新市区)机关工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观看电影《真爱》,区安监局的党员干部二十余人到场观看,此片让在坐的党员干部再次感受到了纯洁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这位维吾尔族母亲的善良、勤劳、大爱所感动,在母爱面前洒下了一串串热泪。我们为可爱的新疆人流泪,为真爱流泪,为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亲和她的伟大母爱流泪。而这个眼泪是激动的眼泪,自豪的眼泪,是内心震撼的眼泪……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钉马掌的微薄收入抚养无依无靠的各族孤儿,几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给这些跟自己无亲无故的孩子们吃,给孩子们穿,这是多大的爱,多么大的情怀,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们受苦,受难,为他们无私的遮风挡雨。
我们生活在无数个充满真爱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满大爱的国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们生活的缩影,也是我们天天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们新疆人为之自豪的资本。
?真爱》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拍摄地点,叙述的场景,自然风光,自然的生活,没有刻意去表达什么,但是表达了很多,没有刻意去说什么,但是说了很多。让人联想到嬉闹与青山绿水中的童年,联想到远在千里之外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站在木桥头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这部电影体现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没有夸张手法,没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看了《真爱》让我们的灵魂得到一次净化,让我们对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为我们都是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用《真爱》电影的感染力宣传新疆,赞美新疆,推出新疆,用这种方式使内地与新疆的距离更加拉进,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旅游,搞活我们的`经济,使更多的内地同胞认识新疆,认识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谐及各民族之间的真爱。
真爱观后感篇3
主旋律电影《真爱》和各族观众见面了。这部以全国道德模范阿尼帕·阿力马洪抚养6个民族19个孩子真实感人故事为原型,弘扬人间真情大爱,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生活场景,反映新疆各民族患难与共、携手并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动人故事,再一次感染了观影的各族观众。
?真爱》演绎了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真爱大善大爱大德大美。阿尼帕对生命和人性的无限关爱,使她从善的境界进入了美的境界,这样的没得感召我们将人间大爱精神在你我中间传承和弘扬,让我们所有人都担当起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付出更多更坚实的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宗教和谐,凝聚人心,构建各民族团结和睦、互助美好的大美新疆。阿尼帕·阿力马洪的事迹值得所有人去学习。在阿尼帕身上母爱永恒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善良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家人不同民族孩子在一口大锅里吃饭,这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大团结,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的写照。影片处处流淌着多民族大家庭爱的暖流,让我们每个人在艺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体验各民族大团结的人间温情,诠释了真爱无价,大爱无垠的内涵。在这个家庭里,爱不分民族,所有这些都让人心生爱意,体验希望与温暖,体验真爱的情怀和力量,体验超越时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会界限的伟大母爱,体验被滋养着托举着的良知与爱的力量,体验构建和谐社会、递正能量的和谐音符。
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阿尼帕老人就是从小事做起,成就了一番大事业。阿尼帕的故事感天动地,那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之下那亮晶晶闪烁着的人间大爱、道德真情和民族和睦,这些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底下凸显出来的纯净甜美,“是在任何日子里都能让人感到温暖和惬意的,是让我们永远能产生前行的力量的,也是在灰心、绝望的黑暗中闪耀的希望之花,昭示一个可以憧憬的未来。”
维吾尔族谚语说:好人走过的地方,后面开满了鲜花。
阿尼帕将爱的奉献作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道德的尊严、民间的人性、民族的个性、百姓的向善、大美的基因、情感的善意和凡人好事全都蕴在其中。她是好人,她走过的地方,她的身后开满了鲜花,让我们充分享受这一簇簇鲜花带来的芬芳侵润,让我们充分沐浴这一股股大爱带来的温暖滋润,让我们在为霞尚满天的道德感染与启发下,作出我们自己的道德承诺: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统一、爱稳定、爱团结、爱和谐、爱家园、爱平安、爱和平。
真爱观后感篇4
我看了电影《真爱》。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眼泪无声地流了几次。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这部电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新疆维吾尔族妇女阿尼帕和她的丈夫阿勒曼在那个极其困难的时期收养了来自六个民族的19个孩子的感人故事。
这部电影从三点空开始。第一个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食物非常短缺,人们吃不饱。善良的阿尼帕阿姨,每当她看到流浪的孩子,一定会带他们回家。用她的话说,“对每个人来说,少吃点总比让他们饿死在外面冻死好。”多么感人的话语,多么朴素的感情,多么伟大的母爱!
为了给孩子们多一口吃的,她在刺骨的冰水中把羊洗入水中。她的丈夫用微薄的收入维持一个大家庭的生活,不分昼夜。然而,这远远不够。这幅画出现过几次。阿尼帕和她的丈夫与孩子们分享食物后,他们几乎没有剩下什么了。为了给孩子们穿衣服,这对夫妇不停地把他们的衣服换成孩子们的衣服。
20世纪80年代,经济形势有所改善,一个大家庭最终搬进了一所更大的房子,而不是毡制房子。然而,随着孩子们长大,他们需要更多的口粮。阿尼帕阿姨和她的丈夫仍然去水里洗羊,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多年的辛勤工作使他们变老了。他们脚步蹒跚,白发耀眼,皱纹纵横交错。阿尼帕终于生病了。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个孩子,而是坚持要这样做。
在21世纪,孩子们已经离开很远去谋生,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阿尼帕夫妇仍然守护着他们的家和大锅。正如丈夫阿勒曼所说,“锅在那里,家在那里”。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阿尼帕的亲生孩子阿曼为了保护大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这种超越家庭纽带、跨越国家的伟大爱是世界的真爱,也是最无私的母爱!
对这位最善良、最伟大的母亲来说,我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最好用奖励她的话来表扬她。“这不是她的血肉,而是她所有的孩子。她展开翅膀,托起它们的天空空。风和霜,饥寒交迫,都挡不住,穷累了,一个肩膀挡不住的时候。在她的家里,水比血浓,善良超越了血缘关系。春天是最清澈的,母爱是最真诚的!”
最后,我要向这位母亲表示深深的敬意。
真爱观后感篇5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我校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预防溺水,关爱生命”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安排“活动周”工作。学校根据公共事业局要求,成立了学校预防溺水教育活动月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公共事业局关于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了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宣传活动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都重视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班通过视频和相关报道向学生深入宣传。向学生宣传防溺水重要性,宣传防溺水知识,宣传溺水救护办法和自救知识。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1、在安全教育周里,学校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开展了一次全校性的“预防溺水,关爱生命”教育动员,使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献计献策。
2、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向各班发放了《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告知学生家长在防止孩子溺水问题上应负的监护责任,请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家长也要高度重视,家校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使学生对安全知识有了更广更深的了解。
3、各班黑板报都刊出一期以“预防溺水,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班刊,向学生宣传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识。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教育性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4、各班级利用班会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以“预防溺水,关爱生命”为主题的队会活动。让学生讲述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己来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班主任们以典型的案例警示和教育了学生,向学生描述溺水致死原因、溺水症状,使每一个学生在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
5、做好节假日的安全教育。告诫学生双休日、即将到来的暑假更应该防溺水。
总之,通过实例和网络相关视频的教育,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安全的理解更深了。当然,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仅靠安全月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教育的工作要从小抓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地抓下去,切实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真爱观后感篇6
在库车县开展第32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活动主题民族团结,从我做起,5月12日,司法局组织机关干部观看电影《真爱》,此片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纯洁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这位维吾尔族母亲的善良、勤劳、大爱所感动,在母爱面前洒下了一串串热泪。
?真爱》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尔泰山下青河县一个叫阿尼帕的维吾尔族母亲收养19位各民族孩子,为这些孩子治病、上学、教育孩子和睦相处,彼此爱护照顾,最终养育孩子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的故事。影片中一群孩子哗啦啦地吃饭、做作业、玩耍,阿尼帕一家人喝包谷面糊糊、啃馕等场景,借助母亲对小彩霞的收养,倾其所有为小彩霞治疗满头的疮疤,让她长出黑亮的头发,以及她和哥哥的到来,与其他孩子及阿尼帕亲生孩子之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到最后在情感上的接纳,以及让人感叹的平静而贫瘠的偏远小镇景色。阿尼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个女人,她靠丈夫钉马掌和自己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抚养一群无依无靠的各族孤儿,几十年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给这些跟自己无亲无故的孩子们吃,给孩子们穿,供他们上学,为他们遮风挡雨。这是多大的母爱,多大的情怀。
看了《真爱》,让我的灵魂得到一次净化,让我对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为我们都是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真爱观后感篇7
在电影市场日渐多元的当下,为了抓住观众的视线,演艺界的各路精英可谓费尽心思。经过一代又一代电影人不懈的努力,如今,国产电影一年比一年红火——各类电影纷纷登场,有以情节取胜的,有以悬念抓人的,还有小资情调的,宏大场面的……
但,究竟有多少电影给观众内心留下了久久的震动,让观众感到,自己观看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还同时进入了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之中。
从这个角度上说,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真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带给观众的除了感动、震撼、缠绕于心的缕缕情愫,还有如洗礼一般的心路历程及被升华的人生境界。
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就是阿尼帕——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站在领奖台上的阿尼帕是普通的,如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苍老的身影中埋着岁月的沧桑,平静的脸庞中流淌着慈爱的光辉。在经过了比别人多出几倍的苦难之后,她也收获到了比别人多出无数倍的幸福。这幸福不是荣誉,荣誉只是对她的一个奖赏。这幸福是她拥有的那个大大的家,那个有182名家庭成员的家。这幸福是因她,那真爱的涟漪在一层层、一圈圈地扩展。
关于阿尼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文字中的阿尼帕、舞剧中的阿尼帕、现实生活中的阿尼帕……在那些被嵌入岁月皱褶、沉到记忆深井的平凡日子里,面对一大群成长的孩子,这位母亲的内心有过怎样的苦难?她心中爱的源头来自于哪里?
仅仅因为她是一位母亲吗?天下的母亲多了,为什么阿尼帕不仅可以爱自己生下的孩子,也能把别人生的孩子视为己出?不同民族的母亲与孩子之间,为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爱与难舍难分之情?此时,电影语言显出了它的优势,《真爱》的真情讲述由此开始。
拍一部虚构的电影也许容易,将一个真实事件还原却不那么容易,在众多生活细节中选出哪一些?那些已经刻在记忆中的往事要展开哪一段?所有的生活往事如碎片般涌来,选择成了一道难题让人难以取舍。
在这里,且不说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里,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此片;不说,大大小小的演员们是如何在突然变化的天气中完成一次次拍摄的;不说,那些策划、关注这部影片,让它从一个真实故事到走上银幕,走到更多人内心的相关人员的辛苦与把关,单就那一个个用镜头铺开的场景和故事而言,就足以让我们感动良久。
电影《真爱》不仅展现了人性之美,还将新疆地域的大美一一展现——不同季节的转换,狂风暴雨的袭击,翻腾的河流,静默的群山,冒着炊烟的毡房,毡房里生活着的一对夫妇及她的一大群孩子……
如果说岁月是一条河,曾平静地在一位母亲的脸上和心中流过,那么,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音乐的烘托就是一首诗,它巧妙地将平常的日子诗意地切割。它表现出来的是生活,是充满诗意的生活。
有人也许会问,诗意和苦难、挣扎有什么关系?是的,在很多人心中,诗意是闲散的,温情的,和苦难无关,和挣扎无关。但电影唯美的镜头让它们之间有了无数联系——我们曾经经历的一切,连同生命中的那些苦难和挣扎,当我们回望之时,不都具有了诗意之美吗?
在电影《真爱》中,有时,你或许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情节,比如,你以为那一场大火之后,其中的某一个孩子会站出来说出真相。但没有,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有你期待的结果。惯常的生活中,我们已经把结果看成事件的必然,我们做所有的事情,都想要一个结果。然而,生活中,还有比结果更重要的,那就是生活本身。在生活之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所经历的只有过程,而没有想象中的结果。阿尼帕妈妈在收养每个孩子时,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伟大的母爱而站在一个至高的领奖台上。纵观整部影片,这看似不完美的一个情节,恰恰饱含着这样一个深刻启示。
真爱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