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英雄事迹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如何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指导去行动和决策,写事迹材料可以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戍边英雄事迹6篇,供大家参考。

戍边英雄事迹6篇

戍边英雄事迹篇1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2月19号,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视频公布,有网友评论说,“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身强体壮的士兵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他说,“使命所系、义不容辞。”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赤胆忠诚,皆为祖国,一个英雄的集体,一个生死与共的故事,一段以身许国的壮举,写满了军人的勇毅、担当、忠诚与荣耀。用热血铸起界碑,把生命融入到祖国的山河。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军人始终不怕苦、不怕死,热爱和平、忠诚使命、捍卫正义。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面对严峻斗争考验,一线官兵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死关头更凛然。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一代又一代革命军人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用生命践行使命,用使命镌刻忠诚,以满腔热忱和无畏情怀,兑现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

他说,“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那场战斗后,“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里、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里。那场战斗后,连队斗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满的士官全部主动留队,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那场战斗后,18名女兵3次请战,她们在请战书中写道:“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捍卫着英雄誓死捍卫的国土,肩负着英雄用生命践行的使命。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他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们的信念坚定而纯粹,文字朴实而真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戍边英雄的精神写照。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面对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英雄们心中却对这片土地有清澈的爱。这样的爱,是赤胆忠诚、以身许国的大爱,是纯粹的、无私的挚爱。这就是中国军人始终如一的风骨,更映照着我们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军人是最高尚的、最伟大的军人,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精神和传统的优良作风,和人民子弟兵为人民,忠诚于党、听党指挥、无私奉献、英勇顽强、团结友爱,战胜一切困难的顽强精神。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感谢那些用生命保护我们生命的、勇敢崇高的、可爱可敬的战士。

从古至今,无数英雄们宁肯高原埋忠骨,也决不丢失祖国的一寸土地,在这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国土,一具具用英雄身躯屹立的丰碑,为祖国铸就了和平安慰的屏障。春节期间,华夏大地万家团圆、一片祥和。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备。见证着英雄官兵赤胆忠诚的加勒万河谷,山河如故、平静安宁。一块崖壁上,八个大字遒劲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最可爱的人一直都在!

戍边英雄事迹篇2

钢铁长城 热血铸就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近日,一篇《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的文章在媒体上迅速传播,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作为有着21年军旅生涯,曾经与战士朝夕相处、摸爬滚打的一线带兵人,当我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虽然离开部队已经12年了,但部队生活凝聚着我的青春和热血,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深入骨髓,不管离开部队多少年,我都是一个兵,一个随时听候党和国家召唤冲锋陷阵的兵。正因如此,我才对报道里的英雄群体有着更深的感情和更强的共鸣,因为他们就是我的战友、我的兄弟,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英雄是时代的杰出代表。以团长祁发宝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是我们这个时代英雄精神的写照。这些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成才在火热军营,在关键时刻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以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体现了敢打必胜、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在他们的身上,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这是祁发宝所在团不成文的“规定”。官兵一致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着官兵一致的深厚战友情谊,才有了生死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场斗争中,官兵们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毫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保护战友,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但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时刻需要保卫。而担负着这神圣职责的,就是我们的人民军队,他们用实际行动,用鲜血和生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他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正因为有了他们,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和幸福之中。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是钢铁的战士,是时代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戍边英雄事迹篇3

唱响英雄壮歌 奋力强军打赢

誓死捍卫神圣国土,人民军队英雄辈出。

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我边防部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坚决反击非法越线侵权挑衅行径,取得重大胜利,涌现出“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和一等功臣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产生于斗争一线的磨砺考验,成长于奋斗强军的火热实践,献身于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他们的事迹精神具有鲜明时代价值和强大感召力量。全军官兵要学习他们听党指挥、听令而战的忠诚品格,敢战善战、矢志打赢的使命担当,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团结奋战、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以身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高擎伟大爱国主义的精神火炬,赓续革命英雄主义的血脉基因,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老祖宗留下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别人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不要。我们珍爱和平、致力稳定,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耐心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但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国家领土和主权。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必将予以迎头痛击。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捍卫和平的坚定力量,有能力有信心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坚决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雪山巍巍,见证忠诚;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战略支撑。

虽然已是阳春三月,那个地方却依旧严寒彻骨;虽然已花红柳绿,那儿仍银装素裹,但谁说那儿毫无生机?那儿却处处都是永不停止沸腾的热血。

那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地北的一群群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就在去年的6月,外军毫不廉耻地违背与我方共同达成的共识,私自在我国边境线上安营扎寨,悍然踏进我方国土。在前去交涉和激烈的斗争中,边防团的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眨眼间,就百余人将他团团围住。他沉着冷静,试图用劝说的形式来平息这场在所难免的战争。最后在外军毫无羞耻之心地挑衅行为,彻底激怒了祁发宝和战士们,他们张开手臂,仿佛着了什么魔似的,隐隐觉得他张开的不仅是手臂,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完好无损的版图。外军不与理会,从而导致了战争。我军以十抵百,获取了胜利。然而在这场战争中,祁发宝团长,陈红军,肖思远,王焯冉和陈祥榕战士为维护祖国的领土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们的英雄!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泪水就已经夺眶而出,“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这句话如钉子般牢牢插在我的心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我们仍懵懂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不管历经怎样的风雨,却仍在不断地生根发芽,这便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用满腔忠诚筑起边防长城,护卫祖国,守护安宁。“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山河无恙,只因有你们以及那些戍守边关的军人的守护,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向英雄致敬!

只要你担负起使命,那么你就能成为英雄。作为一名学生,现在的主要使命就是学习。当我们坐在温暖的,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而他们却是住着寒冷阴暗的帐篷里,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再努力一点呢?

英雄本是寻常人,凡付出者皆英雄。有一位战士倒下了,身后便会站起千万个战士,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

戍边英雄事迹篇4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一首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军旅歌曲,道出了中国军人热爱祖国、扎根边防的心声。“好男儿,当兵去”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时尚选择。“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20xx年,陈红军从地方大学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卦”了,最终走进火热军营。20xx年后,年轻的肖思远、王焯冉、陈祥榕也相继走上边关。”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无数年轻战士像挺立的小白杨茁壮成长,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边防前线,用热血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青春扛起军人的责任担当。在这场对敌侵略的战斗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英勇牺牲,他们以生命赴使命,践行了“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去年6月,面对印军的越线挑衅,我军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了对方蓄谋已久的.暴力攻击。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戍边英雄事迹篇5

喀喇昆仑高原,雪山连绵不断,伴随风雪交加昼夜不止。然而,在这里卫戍边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们始终屹立不倒,用鲜血、汗水与忠诚,诠释了“人民卫士”的真谛。他们英勇斗争、不惧牺牲,护卫山河无恙、边疆康宁,守护国家安全、寸土不失,书写了血色边关的英雄事迹。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倍感安心和自豪。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护卫边疆的英雄战士们致敬!

艰苦环境,他们无畏风雪昂首逆行,尽显铮铮铁骨。喀喇昆仑高原位于祖国的西部边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这里毫不夸张的描述;环境恶劣、资源匮乏亦是对这里形象贴切的表述。未接触者闻及于此,或许很难想象人类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然而,在这里——祖国重要的西部边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克服千难万险、不畏冰峰雪谷,用坚韧不拔的志向与令人惊叹的意志,在漫天风雪中昂首前行,坚决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是受人尊敬的“逆行者”,是党的“坚实护盾”,是人民的“安全卫士”,他们的一举一动,尽显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展现了中华民族之魂。

敢于斗争,他们捍卫国土不惧牺牲,铁血染红军旗。中国热爱和平,尽显大国风度。然而,总有敌对势力、不法分子试图侵我边境、占我国土。逢及此时,喀喇昆仑的边关战士们永远无畏冲锋、不惧牺牲,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安全,以血色护边关无恙。这里党旗军旗美如画,是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它;这里千里冰霜“春”常在,是英雄战士的生命开“鲜花”。他们勇于斗争,即使面对数倍于己的不法外军,仍毫不屈服、角力到底,哪怕战斗到最后一刻,都坚决以鲜血和生命保卫中华大地的每一毫、每一寸,以忠武铁血染红了军旗。他们赤胆忠心、不怕艰苦、不畏牺牲,以血色在喀喇昆仑边关让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国家领土寸土未失,军营如山巍然不动。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让我们向喀喇昆仑高原的“人民卫士”致敬,向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致敬,向全体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们致敬!烈士永世流芳,英雄永垂不朽!

戍边英雄事迹篇6

“英雄屹立喀喇昆仑”,中国《解放军报》19日以此为题刊发长篇报道,还原了去年6月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的过程,详细讲述了5名解放军官兵的英雄事迹。在他们当中,4人牺牲,1人重伤。中央军委对他们进行表彰。在国内,民众深受感动、震动,边防官兵“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誓言得到网民的大量转发、引用。在国外,解放军在那场冲突中的伤亡情况一直备受关注,部分印媒自去年6月以来多次炒作,报道不实消息。中国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19日表示,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保持了高度克制,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中方须澄清真相,以正视听。

华春莹: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报道,非常感动

19日,中方首次公布在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中牺牲官兵的名单: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其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出生于2001年,王焯冉、肖思远牺牲时也只有24岁。此外,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香港《南华早报》19日称,官媒“不点名”地指责印度的行为造成人员伤亡。《解放军报》的报道通篇用“有关外军”“外方”指代印度。文章详述道,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其间,对方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参谋陈鸿宇回忆说,“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面对眼前的状况,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道。他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他的头部遭到重创。“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讲述道。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惨重代价。

刚任团长不久的祁发宝曾带领战士们在加勒万河谷的一块崖壁上刻下八个字: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是他们的铮铮誓言,也是中国民众共同的心声:19日在社交媒体上,相关报道评论区中被置顶在第一位的留言也是这八个字。有网民说,这样的事实应该被写进教科书中——青少年不仅应该学习过去英雄的事迹,也应该知道当代英雄如何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这样他们才更懂得珍惜现在的这份安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动情地说,有关报道刊发出来后,她反复地读了好几遍,“这些戍边英雄官兵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大震动”,比如陈红军当时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肖思远憧憬着未来娶上心爱的姑娘,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等到这一天。“我读到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非常感动。”

“澄清真相,以正视听”

19日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方为何时隔8个月还原加勒万河谷冲突过程。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当天表示,去年6月,印军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造成双方人员伤亡,责任完全在印方。冲突发生后,中方为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缓和,保持了高度克制,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担当。但印方多次渲染炒作有关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污蔑中国边防部队官兵。

印度主流媒体19日对中方披露的人员伤亡情况予以广泛报道,但未提及对峙的详细情况,而且仍在不断重复此前的一些不实报道。“德国之声”19日梳理道,加勒万河谷对峙发生后,《印度斯坦时报》、zee电视台等先后引述“印度政府高层官员”的话或者匿名“来源”的数据,“披露”所谓的解放军伤亡数字与情况。

“历史不容篡改,英雄不能遗忘,中国媒体对英雄事迹进行公开报道,是客观报道事实的媒体责任,有利于澄清真相,以正视听,让世人看清其中的是非曲直。”任国强19日这样强调。

复旦大学南亚问题专家林民旺对《南华早报》说,宣布人员伤亡情况实际上是很敏感的信息,官方应该向牺牲烈士公开表达敬意,同时也要找到合适的时机。现在公布是一种平衡之举,是从大局出发,考虑了双方利益,避免关系破裂和在公众舆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敌意。

“一线边防部队脱离接触的相关工作目前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印边境有望逐步恢复到长期对峙之前的和平与安宁。”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方在此时纪念烈士,既是对外充分展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也表明致力于维护中印关系稳定的意志,彰显中国在新形势下有理、有利、有节的大国外交风范。“这与某些印度政客和反华媒体竭力渲染仇恨、鼓动民族主义和反华情绪形成鲜明对照。”

印媒:印军从多个制高点撤离

本月10日,中国和印度政府宣布双方军队位于班公湖南岸、北岸一线部队从当天开始同步有计划组织脱离接触。《印度时报》19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现阶段脱离接触工作已经完成,双方或将于当地时间20日在两国边境实控线中方一侧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此轮会谈将重点讨论除班公湖地区外,其他边境对峙点脱离接触的问题。

在《印度快报》看来,对新一轮军长级会谈作出安排,意味着印中两军已撤出班公湖北岸第四指地区,同时也说明印军已从此前占领的热赞拉山口、热钦山口等重要制高点撤离。印度陆军北部战区司令乔希对该报表示,“(脱离接触的)协议已经通过书面形式报请上级总部批准,然后付诸实施”,“所有行动每天都经过核实和确认”,“中方表现出了诚意”。

但与此同时,印度政府没有放弃对中印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的工作。据印度《经济时报》19日报道,有匿名政府官员透露,已批准在“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修建18条边境巡逻步道,“印度陆军可将这些步道作为其公路运输线的补充,更有利于人员和物资投送”。该项计划预计耗资总额为116.2亿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

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外交部外秘什林拉本周三访问莫斯科时形容,印中关系是“复杂的”,它势必取决于边境情况的正常化。

中方对解决中印边境问题的立场是清晰的、一贯的、真诚的。国防部与外交部在19日的表态中都强调,中方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维护中印两国两军关系大局、尽快推动局势降温缓和,尽快恢复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戍边英雄事迹6篇相关文章:

对心目中的英雄演讲稿6篇

致英雄袁隆平的作文参考6篇

讲英雄演讲稿8篇

作文小英雄400字7篇

人民的英雄作文5篇

家国英雄作文800字7篇

党英雄心得体会7篇

向英雄演讲稿8篇

纪念人民英雄心得体会8篇

抗疫英雄小学生作文5篇

戍边英雄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