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业精神和创造力,事迹材料是培养正直、勇敢和诚实等美德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1
一场暴雨有人逆流而上
郑__是公司桥东供配电中心的一名配电电缆管理人员,在基层负责电缆工作长达15年。2021年7月,在听说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天气造成大部分供电设施停电后,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参与到河南抢险复电工作中。
衣带不解,星夜驰援。一到郑州,郑__就与郑州工地人员紧急对接探明情况,为接下来的抢修制定计划。尽管现场情况复杂、作业量繁重。但经过几天几夜几乎顾不上休息的抢修,大家通力合作,最终恢复了33栋楼的居民正常用电。
天灾无情,即使郑__等人在透支精力和体力的情况下,更严苛的工作任务仍然接踵而至。除去还有几处重灾区的居民楼没有回复供电外,已经恢复供电的几栋楼由于水淹时间长、水位高,有多户居民发生跳闸现象。郑__又披挂上阵,带领队员逐一排查,消除故障,确保每户居民都能用上电。
7月25日14时25分,经过公司救援队与郑州公司抢修队伍三天三夜的焦灼奋战,随着最后一个空气开关的合闸,郑州市阿卡迪亚小区1300余户居民全部恢复正常用电。
在“有哥”的带领下,抢修队伍先后在多个小区参与抢修工作,他们不惧辛劳、不辞艰险,用坚韧塑造了铁军形象,用血汗感动了郑州居民。
一心为公严谨铸牢安全
十五年的日日夜夜,郑__从不看轻任何一次作业,即便终日与死气沉沉的电缆为伴,他也在平实的工作中迸发出让年轻人也瞠目结舌的活力。他好像不会倦怠,在幽深的隧道中眼中有光;他时刻保持严谨,在无数现场中守牢安全底线!
以身作则,顺利完成配合市政修路线路迁改、地铁线路迁改等多项急难险重的工作;主持220千伏桥西站、仓丰站、石牵站等省公司重点基建工程中多条电缆线路的验收投运工作,解决220千伏兆通变电站6路耐克森gis终端存在硅油聚合结晶和内部放电的家族性危急缺陷。处理东南部隧道内多条110千伏电缆接地箱、接地线破损、缺失工作、完成了对110千伏民纺线接地系统的改造工作、负责对110千伏正定站5条110千伏线路进行切改工作等。
郑__用脚步丈量城市电力的温度,用信念守护万家灯火的璀璨。无数次的大修技改、切改、投运验收和故障消缺,他用实际结果,践行了一个电缆人的坚强使命!
心系百姓,自当彪炳千秋
在公司,前辈们薪火相传,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火种,代代传承。正是因为有一个又一个像郑__这样的奉献者,才让坚强电网,持续守护着城市百姓的灯火万家!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2
朱彦夫,一位书写人生极限的特残军人,一位深刻改变家乡面貌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位震撼无数人、感动无数人的退休老人。他的事迹正在全社会广为传颂,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致敬。
时代楷模,标识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朱彦夫身上所展示出来的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朱彦夫的人生角色不同,先进事迹不同,但贯彻始终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崇高追求,是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学习朱彦夫,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精神之“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就要像他那样一心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要像他那样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书写精彩人生。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展开。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朱彦夫同志为榜样,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行动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把朱彦夫当成一面查摆问题,寻找差距的“镜子”,以朱彦夫为标尺量一量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为标杆查一查自己的“四风”问题,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记宗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3
“我参加过非典、手足口病爆发、流感等多次疫情抗击战,这次我应该冲在前锋,这是我应该做的。”提起急诊科赵权主任,她可是战“疫”场上的一员大将、老将。胡主任从医30多年,经历了“非典”“手足口病爆发”“流感”等多次疫情,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战“疫”急诊先锋官。
新年伊始,还没来得及感受新春的欢乐气氛,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骤然打响。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赵权主任毫不犹豫冲在最前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主动请缨抗击疫情,在她的感染下,医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全科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极高,不顾个人安危,接诊发热患者、疫区返乡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抢救患者。
急诊科在医疗战线上地位特殊,面对疫情,他们需要双线作战,既要管好发热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及时送检与转运,还要全力救治常规危重急诊患者。作为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和专家组成员,赵权主任身兼双重身份,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带领急诊科一线人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在战疫日子里,赵权主任为了给一线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疫堤坝,坚持通宵达旦工作,周密安排120接诊,以及常规急诊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同时,为了确保一线急诊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她坚持每天宣讲疫情防护知识。作为医院专家组成员,她与医院专家们对可疑病例进行会诊,并参加每例可疑病人的病例讨论。
为了及时掌握急诊一线患者的病情,赵权坚持每天查房问诊。临床工作30多年的她,又一次在工作岗位上度过难忘的春节。
收治发热患者后,一些年轻医护人员缺乏经验,心里难免紧张,赵权主任为了安抚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绪,给大家讲她参加抗击非典的故事以及参与流感防控工作的经验,时刻在传递正能量,减轻大家的心理负担。
“在疫情一线,胡主任率先垂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像一位老战友一样冲锋在前,还给我们加油鼓劲,她真的是我们的楷模!”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纷纷给__主任点赞。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医院在疫情期间收治全县手足口病患者。赵权主任有着丰富的儿科诊疗经验和手足口病防治一线工作经验,为了让医院儿科病区和手足口病门诊迅速投入到紧张复杂的疫情战斗中,她再一次冲锋在前,精心指导医院手足口、腮腺炎等感染性小儿疾病病区及手足口病门诊工作。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战疫场上的一名老战士,我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投入到战斗当中,不辱医者使命,用一己之技保一方百姓之健康,值得!”赵权主任坚定地说。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正是因为有这些像赵权主任一样的可敬的抗疫英雄,与急诊科先锋战士们一道,作为一线医护人员冲锋陷阵、不计个人得失,打败新冠疫情指日可期,一线医护人员一定会胜利凯旋!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4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__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__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深山小学18年。他爱岗敬业,学校师资紧缺,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他无私奉献,寄宿学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学生家庭困难,他慷慨解囊;山区不通车,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他的妻子带着刚满9个月的女儿坐三轮车去县城买教材,因为山路陡峭、刹车不灵,车翻进沟里,孩子心脏停止了跳动。
他扎根山村无怨无悔。黑虎庙小学,位于伏牛山深处,辐射13个自然村。2001年,在老校长劝说感化下,张玉滚来到黑虎庙小学任教,每月拿30元补助,直到2012年6月才转为正式在编教师。学校原来没有食堂,张玉滚劝说妻子张会云来学校给学生们做饭。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轧面条时,右手4个手指不幸被机器轧折,落下了残疾。
他教书育人殚精竭虑。学校师资不足,他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数学课上,他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为教好英语,他自己出钱去镇上参加英语辅导班。2013年10月,张玉滚骑摩托车到镇上,途中发生车祸,摔晕在地。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搀扶下站上了讲台。他的执着坚守,为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先后有21名学生考上大学。
他“铆”在学校甘洒热血。2001年至2006年,学校到山外不通车,去镇上需翻越尖顶山,穿过险峻的八里坡。5年间,张玉滚肩不离担,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靠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和生活用品。2006年,学校盖新房,恰赶农忙,工人们都回家抢收、抢种,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身上。上山撬石,下河挖砂,新校舍盖好时,张玉滚已瘦得脱了相。
他视学生为亲人精心培育。张玉滚爱教育、爱学校,更爱学生。全校40多名住宿生,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谁家爷爷奶奶年纪大,谁上学需要接送,他一一记在心上。2010年7月23日凌晨3点,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张玉滚连忙起床,直奔留守儿童张明明家。到达时,张明明家年久失修的房子已被暴雨冲塌了一大半,眼看雨水就要淹没床头。张玉滚连忙抱起张明明,又背起腿脚不便的爷爷,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2014年9月张玉滚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8月被__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2018年3月被__授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8年9月被__授予“时代楷模”;2019年2月被评为“感动__”十大人物;2019年4月被共青__、全国青联授予“__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5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5
今年47岁的xxx,是我旗环卫工人中的一员,自2000年5月到环卫处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道路清扫保洁工作,一干就是十七年,工作中,她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特别是进入秋季落叶期,一阵秋风吹过,路面到处是落叶,她总会第一时间挥动着大★★扫帚把一堆堆树叶及时清扫装运走,以保持路段卫生干净整洁。她所在的路段位于音镇第二小学前道路,这条路不仅路长,而且两侧绿化面积较大,离早市近,环境卫生脏乱差……xxx倍感责任重大,没有半点懈怠,工作虽然艰巨、繁杂,但她认真负责,为了提高保洁质量与效率,经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环卫清扫保洁工作是苦、脏、累的工种,除做好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外,经常遇到突击性工作,xxx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从不讲条件,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埋头苦干,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本单位其他工人。
在十七年工作期间,她从未请过一天私假。做一天环卫工人容易,难就难在做一辈子的环卫工人,而xxx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把十七年的光阴都奉献给了环卫事业,她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业绩,也没有多少动人的豪言壮语,她平凡朴实,不求索取,象一棵小草,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环卫工人”的荣誉称号,她无愧于一名“扎赉特劳动模范”的楷模。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6
王乐义,男,66岁,中共党员,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他认为,无论什么职业,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常说,“我是党支部书记,在三元朱村,我说出来的话、办出的事就代表党的形象,我诚实做事,群众就相信,党的
一级组织就有威信,就有凝聚力!”为了兑现自己上任时让群众致富的诺言,他先到农业大学拜师学艺,带上干粮三下关东取经,经过数百次试验,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1992年,又带领群众开发成功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取得了国家质检局发放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被农业部授予国内首批“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20_年,他组织村民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争创信用蔬菜基地、信用菜农、信用企业、信用经营业户,打造了“乐义蔬菜、实实在在”的三元朱村蔬菜品牌,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现在,三元朱村的蔬菜畅销全国,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_年,该村集体收入达3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0元。王乐义常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大棚蔬菜搞成功后,到三元朱村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他从不藏私,以诚待人,并和全体村民约定:“对前来参观的人要热情相待,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前来学习的农民兄弟。”17年间,三元朱村无偿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农民超过120万人次,4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王乐义的带领下,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传遍了全国26个省区市。王乐义本人也拖着患了癌症的身体,先后到全国11个省、区、市无偿传授大棚蔬菜技术,行程达几十万公里。20_年8月,他冒着酷暑到新疆、青海、陕西等地指导蔬菜生产,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行程3000多公里,帮助那里的农民兄弟解决了大量的蔬菜生产技术难题。同时,他在西北5省建立了培训基地,聘请专家授课,为当地5000多名农民送去了致富钥匙。王乐义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优秀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_基层干部标兵,被确定为_在基层重大典型和全国保持###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典型。先后当选为党的第十五、十六、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_年王乐义作为全国“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作了巡回报告。20_年2月,“王乐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引起了良好社会反响。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篇7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一场大火打破了这里原本宁静的夜晚。
这场森林火灾经过一天一夜的扑救也没有停息。在3月31日下午,当扑火人员还在转场途中时,山间的风力突变瞬间反生了改变,致使山火突发爆燃,包括杨达瓦、邹平、捌斤在内的30名扑火英雄牺牲。
据统计,四川凉山火灾中,仅森林消防支队就有27人牺牲,其中还包括24名90后和2名00后。
森林防火,不如主动放火
在美国黄石公园,因为公园管理局对森林火灾采取“零容忍”政策,所以导致树木数量的增长速度加快。
结果就是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死掉的`树木导致森林里到处是灌木、树枝和落叶。而因为这些易燃物质,也使得黄石公园的森林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一旦爆发火灾,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区域,无法有效控制。
如今,公园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但如果是自然发生的火灾,只要火势没有失控,没有威胁到人类和建筑,他们就会听任这些火苗自生自灭。甚至,公园的工作人员会故意把一部分存在火灾隐患的死亡树木烧掉,人为地烧出来一些隔离带。
因此,防范森林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地先放一把火。
加班vs死亡,你会如何选择?
正常的职场工作中,你或许有加班、有应酬、有争吵、有哭泣……可是应该没有直面生死的危险,而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消防员却有。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加班的痛苦,可是却没想过这些牺牲的消防战士死亡前的笑容。
面对无法选择的死亡,你尚且如此。那么,人为的加班也就不足影响到很大的范围了。
这时,回想现实的工作,你们是多么的幸福。至少有亲人的陪伴,多了一些呼吸时的凝想,少了许多未完成的遗憾。
模范先进人物事迹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