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作总结,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工作中的机会和威胁,制定相应策略,工作总结是对工作中决策的效果和结果的检讨,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篇1
据江防汛办2号文件《关于切实做好在建重点及骨干水利工程xxxx年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和江防汛办3号文件《关于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镇于春节上班后,就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防汛安全检查。xx月xx日,镇防汛领导小组领导、镇水利员会同市水利局、到小竿岭水库实地检查工作,现就检查、落实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立,防汛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由于人事变动,镇政府及时对我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重新调整,成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各有关人员的职责;各村落实了巡查人员。镇政府还同小竿岭水库签订防汛安全责任制。
完善小竿岭水库安全检查责任制,按照小竿岭水电站新的承包合同,进一步明确负责人和具体巡查人员,由承包者负责做好大坝的日常巡查、观察登记工作,镇政府并同小竿岭水库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
二、水利工程的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安全度汛措施
我镇的主要水利工程有小竿岭水库,水库东西渠道和沿河防洪堤及灌溉堰坝。
1、小竿岭水库。xx月xx日,镇水利员和水库管委会主任许满堂陪同市水利局副局长等领导到小竿岭水库实地检查。存在的问题有:坝面原出现的四条横向裂缝和左坝脚的结构裂缝漏水没有增大,需进一步加强观察,做好记录,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报告;水位观测安装自动测报系统发生故障,需立即联系相关技术人员研究维修方案,并依据维修方案进行维修,确保在汛期到来之前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小竿岭水库东西渠。东西渠经去年的修缮,已基本解决了去年的粮田灌溉,今年需要投入更大的资金对余下的渠道进行修缮,要求水利部门能解决一部分资金确保渠道畅通和粮田的灌溉。
3、防洪堤。我镇镜内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是至古溪;二是长江源头的山坑尾至白水坑水库。河流长,沿河防洪堤多,河道穿越村庄。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
①镇集镇防洪堤,主要是两岸,基本上是历史以来做成的老堤,且都是干砌体,段段落落在堤边都建有房屋xxx老屋xxx,有的房屋基础外墙就是堤坡,检查中虽未发现有堤脚淘空等严重情况,但一旦出事,就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②易发生山体小滑坡,全镇改建康庄公路三条,长达xx公里,所以是我镇的防汛重点之一。
治理措施:结合我镇古镇开发规划,开辟沿河两岸廊道,住房内移,绿化两岸。安全度汛措施:按照《镇防汛预案》加强对堤防的经常性检查,暴雨后及时检查修复。
三、河道的清障情况
我镇实施“旅游兴镇”战略,镇党委、政府对河道整治及为重视,每年都组织各村和全镇机关干部进行河道清理,并在集镇内设有xx多处垃圾池,专门安排了6名专职清洁工进行清扫。这次检查中,没发现有影响行洪的障碍物,河道畅通。
四、乡镇及重要水工程防洪预案的制订、完善情况
防汛值班安排:从xx月xx日至xx月底我镇对防汛值班已作了具体日程安排,并上报市防汛办。对易发生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等险情有专一手机xx小时开通守看电话的抢险应急预案,在我镇的防洪预案中已并入在内。
五、小xxx二xxx型以上水库水位,雨量观测设施的使用情况
我镇小xxx二xxx型以上水库就只有小竿岭水库1处,雨量观测设施及日常观察、汇报正常。库水位观测安装自动测报系统发生故障,目前正组织力量进行维修,力争在汛期来临之前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六、《水法》、《防洪法》及相关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情况
利用我镇的干部晚学习和各种会议,结合防汛检查,在我镇广泛开展了水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在下村防汛检查中,尤其对沿河的几个村,如:浔里、花桥、枫溪、富强、坚强、兴墩等村开展了大力宣传,针对发生的违法案例,都督促其及时整改。近年来,群众垃圾随意倾倒河中的坏现象少了。在堤岸沿建房会自觉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发现有污染河水的行为会出来举报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水法》、《防洪法》等水法律法规的.观念强了。
七、通讯、交通、防汛物资情况
通讯:我镇各行政村都安装有电话,片大部分村移动电话“联通”和“移动”都有信号;交通:溪沿xx国道傍,巾竹溪沿溪岭公路傍,小竿岭水库有专门机耕路直通坝底,交通方便;防汛物资:主要以当地现场物资为主,主要有毛竹。镇内有xx多家竹器厂,各厂的原料都准备的很充足。在防汛抢险中,落实镇林业站站长负责及时调集。石料:主要是xx国道改造中留下的废弃石料。沿xx国道线有四处料场。编织袋按照各村自筹集为主,同时可调用各农产品返销户用的编织袋。
防汛安全检查是我镇防汛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仅靠汛前一次检查是不够的,我们今后在汛期间更需要加强检查,发现问题,与上级取得及时联系,科学地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出相应措施,并进行认真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务实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做好我镇xxxx年度防汛安全的各项工作。
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篇2
今年入汛以来,我石湖沟乡降雨量之大,历史罕见。在历时一个多月的防汛过程中,我乡干群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援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汛,杜绝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为宗旨,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安全至上”为行为准则,所有领导靠前指挥、广大干群并肩作战,超前安排、周密部署,调集了充裕的抢险物资、准备了精炼有素的抢险梯队,科学防汛、统筹安排,同洪涝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一场防汛抗洪的阶段性胜利。
一、层层科学统筹,做好汛前准备
乡党委、政府历年来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防汛调度科学有序,乡水利站及各村准备早、措施全、人员足、物资齐,整个防汛工作做到了环环相扣、忙而不乱,为取得抗洪抢险的胜利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一)组织到位、周密部署。
同往年一样,乡党委、政府及水利站等职能部门早在汛期来临之前便做好了各项防汛准备工作。6月初,乡里便组成了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指挥长、乡其他党政领导任副指挥长的防汛指挥部,组成了由乡机关干部、民兵及各村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的防汛抢险队,并制定出详细的防汛预案,
确保了防汛工作的万无一失。
(二)加强宣传、全面安??
为充分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我们非常注重提高全乡干部和群众的防洪防汛意识,并把这些意识转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在防汛领导小组成立后,我们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一支专门的队伍,负责全乡的安全检查。我乡水利站的工作人员对全乡的水利设施、防洪设施及险房险段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在洪涝灾害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物资充沛,保障有力。
防汛物资能否及时供给是抢险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此,我乡水利站提前准备好了充裕的物资,保障了供应。共调集铁线1吨,帐篷50顶,编织袋20000只,各种砂石料10吨,铲车2辆,运料车6辆,钩机一台,抢险救援车10辆。同时准备了充足的大米、面粉、豆油、方便面、饼干、方便面、矿泉水等应急粮食和食品。这些物资都能够确保一旦发生险情可以得到及时处理,灾民的生活可以得到及时的食品供应。
二、科学组织防汛,取得阶段胜利
(一)干群并肩战斗,提供组织保障
今年的防汛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是干群一心的成果、是集体力量的体现。在整个汛期,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防汛
人员,都做到尽心尽责、全力以赴,把个人力量及团结协作的效力充分发挥到最佳状态。防汛工作的成功,是全体参战人员众志成城、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纪律严明,责任明确。
防汛期间,乡全体人员轮流值班,每班都有主要党政领导带队。在防汛紧要关头,乡全体党政领导24小时吃住在单位,连续数天没有一人回家,值班领导在一线指挥部坐镇,其余领导在乡里值班,确保一旦有险情发生乡领导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同时,规定乡工作人员不经主要领导批准不得请假、不得脱岗,并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对乡防汛指挥办公室的调度要无条件服从。
(三)提前排险,无一伤亡
我乡辖区内共有泥石流户及险房险户74户,合计275人。其中泥石流户13户,涉及38人;险房险户61户,涉及237人。我乡领导统筹有序,在每次灾害预警后第一时间组织疏散险户群众,安排到学校、村部等避难场所进行临时安置。并及时通知各村所有群众不要接近河流、桥梁及山下等险区。这些工作使我乡在整个汛期保证了零伤亡。
三、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抗灾自救
灾后的抗灾自救关系到民心安定和社会稳定,防汛和救灾工作的最终目的同样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还在防汛关键时期,乡党委、政府就决定立即启动救灾工作,成
立了专门组织,明确分工,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地把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里。
暴雨过后,我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农民进行灾后生产自救。结合受灾村及村民实际,正确引导、把握时机、因地制宜、科学实施,积极认真地安排好灾民的基本生活,灾民生活及时实现了“五有”(有衣穿、有饭吃、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同时我乡水利站正在加大力度投入人力物力抢修水毁自来水管道及堤坝等设施,其他相关职能站办也在抓紧抢修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并对水毁农田进行整治和补助。
当前,防汛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生产救灾的各项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继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排除万难,不辜负人民对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切实加强领导、科学安排调度,强化责任落实,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力夺取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全面胜利!
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篇3
20xx年汛期,我市遭受多轮强降雨、台风“xx”和局地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面对复杂的雨情、水情、汛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防指的有力指导支持下,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成员单位积极协作,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为全市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汛期情况
(一)雨情
汛期,全市共出现8次明显强降雨过程和1次台风影响,分别为xx月xx-xx日,xx月xx-xx日、xx-xx日,xx月xx-xx日、xx-xx日、xx-xx日,xx月xx-xx日、xx-xx日,xx月xx-xx日。全市累计降水量分别为:城区779毫米、xx754毫米、xx1119毫米、xx952毫米、xx707毫米;分别较历史常年偏多13%、11%、21%、10%、3%。梅雨期(xx月xx日-xx月xx日)呈现过程性降水、局地降水强度大、雨量分布不均等特征,全市平均累计降雨量277毫米,接近常年(266毫米);其中城区、xx、xx较常年分别偏多29%、36%、8%,xx、xx分别偏少7%、44%。受台风“xx”登陆影响,xx月xx-xx日全市平均累计降雨量90-120毫米,超过100毫米有64个站,超过200毫米以上5个站,最大xx铁冲乡306毫米。
(二)水情
汛期,xx河干流、xx河、xx河、xx河、xx河水情平稳,xx河临淮岗站过水量125。4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过水量多6成;xx河横排头站过水量13。10亿立方米,比长年同期多4成;xx河红石嘴站过水量4。935亿立方米,与长年同期持平。汛期最高水位:xx河干流润河集站25。00米(xx月xx日7时),低于警戒水位0。30米;xx河横排头站53。62米(xx月xx日1时),低于警戒水位0。38米;xx河红石嘴站69。81米(7月17日4时);xx河xx站18。42米(xx月xx日2时);xx河桃溪站14。43米(xx月xx日21时),低于警戒水位1。13米。xx月xx日,大型水库总蓄水量30。92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4成;受强降雨影响,梅山水库超汛3次,最高水位126。71米(xx月xx日10时),超汛限1。44米;响洪甸水库超汛4次,最高水位125。26米(xx月xx日14时),超汛限0。26米;龙河口水库超汛2次,最高水位67。15米(7月29日20时),超汛限0。15米;磨子潭水库超汛2次,最高水位180。76米(xx月xx日9时),超汛限0。76米;佛子岭水库超汛1次,最高水位119。01米(xx月xx日10时),超汛限0。45米;白莲崖水库超汛1次,最高水位200。14米(xx月xx日18时),超汛限0。14米。中型水库蓄水量较常年同期多4成,沿淮湖泊蓄水较常年同期少1成。
(三)灾情
全市上报4次洪涝灾害损失情况,累计受灾人口8377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69人(集中安置7人,分散安置36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98。18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5712。51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656。6公顷。倒塌房屋3户4间,严重损坏房屋9户17间,一般损坏房屋745户1248间。直接经济损失15767。43万元,其中房屋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1588。7万元,农林牧渔损失4774。97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89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800。76万元,公共服务损失713万元。
二、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为抓紧抓实抓细20xx年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xx月中旬,市防指部署开展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坚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谋深做实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了20位市领导联系县区防汛抗旱工作责任,调整了市防指成员单位协助市领导联系县区的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制,落实了大中型水库、重要堤防、水闸、行蓄洪区等重要防洪工程的市级责任、县级责任人以及管理责任人共49人,督促xx、xx、xx、xx、xx5个县区63个乡镇652个行政村落实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责任,明确了39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人及监测员。按照部门责任制,调整修订了42个市防指成员单位的组成人员和部门职责,督促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针对各自防汛工作的重点,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指导监督本行业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二是修订完善各项预案。深入总结近年来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面对近二年发生干旱、洪涝灾害的实际操作中存在难点堵点和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修订、完善各项防汛抗旱预案,涉及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工程调度方案、山洪地质防御预案、行蓄洪区运用预案、河流圩口水库应急抢险预案、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类预案904个。三是全面排查隐患风险。针对去年洪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精心制定排查方案,围绕水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住建设施、交通设施、旅游景区、重点项目、尾矿库等方面开展。按照“县乡自查、市级抽查”方式分级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防汛风险隐患201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检查中发现的度汛安全隐患全部落实了防汛责任人、度汛预案、应急抢险物资等措施,确保度汛安全。xx月中旬市防办派出汛前检查7个工作组对县区进行督查检查,对检查发现的37处防汛风险隐患印发整改通知单,xx月上旬根据县区整改的情况联合市委督查考核办开展整改问题“回头看”工作,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四是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加大防汛抗旱物资的购置和管理力度,对现有防汛物资进行了清查,处理了老化、破损部分,以购置、社会号料等形式,落实各类防汛抗旱物资,不断完善物资种类和数量。据统计,全市共储备砂石料5525立方米、袋类223万条、木材1715立方米、舟艇类118艘、水泵529台套等,落实社会号料料源点332处,物资总价值约2625万元。五是积极组建防汛队伍。探索新体制下应急抢险救援模式,加强与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和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对接。积极将在当地施工的企业(特别是央企)纳入地方抢险救援力量,与安能一局xx分公司、313地质队等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参与当地抢险救援工作。加强与社会救援队伍联动,与蓝天救援队建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据统计,全市共组建专业抢险队伍17支454人,落实乡镇群众性巡堤查险人员16583人,依托施工企业组建的抢险救援队伍33支、984人。六是强化培训和演练。组织各类责任人、专业人员、抢险业务骨干等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全市累计共组织防汛培训309场、10043人,防汛演练320场、10275人次,进一步提高应对水旱灾害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和水平,确保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二)积极应对梅雨期多轮强降雨防范工作
我市xx月xx日入梅,xx月xx日出梅,梅雨期28天(常年同期26天)。梅雨期历来是我市防汛的关键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高,全市上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梅雨期防汛工作,有力有序应对3轮强降雨过程,确保全市平稳度过梅雨降水集中期。一是领导重视,深入一线督查检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梅汛期强降雨防范工作,xx月xx日前后,市委书记叶xx分别前往叶集区和城区督导防汛工作、巡查水利工程度汛情况,要求全力做好梅雨期各项度汛工作。xx月中旬,市长潘xx实地检查城南水利枢纽施工现场,指示城南水利枢纽上下游围堰要及时拆除,为梅汛期工程过水做好充分准备。联系县区防汛的市领导在梅汛期深入责任县区一线,督促县区压实各项防汛应对措施,梅雨期联系县区的市级领导赴xx县区督查检查19次。二是周密部署,全力做好防汛工作。xx月xx日市委书记、市防指政委叶xx主持召开全市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强调了防汛的八项重点工作,指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制度,做好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对中小河流、水库、尾矿库、在建工程的巡查排险和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的防护,切实做好城镇的防涝工作。梅雨期,市防办印发通知(7份)对我市梅汛期防汛救灾工作做出安排,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强降雨防范工作,严格履职尽责,织密防汛责任网络,各级责任人要在岗在位、靠前指挥,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以赴做好梅汛期防汛抗洪各项工作。三是加强会商,及时预报预测预警。市防办与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发送预警信息。梅雨期共发送气象灾害预警58次、水旱灾害预警16次、地质灾害预警10次。每一轮强降雨过程,市防办及时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市城管局、市气象局开展强降雨防范应对会商会议,有针对性的部署防范工作。各县区也都及时与成员单位开展会商研判,交流各自防汛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防汛工作安排部署。四是迅速反应,全力做好排涝救灾工作。市防办充分利用安徽水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态势分析系统持续关注各地降雨量变化情况,当小时或持续雨量较大时,立即与所在乡镇联系,了解当地防汛工作情况,落实相关要求,确保一旦有险情灾情发生第一时间指挥调度。xx月xx日短时强降雨过程导致xx区固镇镇部分街道因不能及时排水造成不同程度积水问题,发现这一情况时马上组织工作人员利用抽水泵车对街道积水进行抽排,及时将街道积水清除干净,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出行障碍。市城管局在xx月xx日强降雨期间出动抢险车辆56台、泵车5台、水泵10台对城区积水点开展排涝工作。xx月xx日-xx日,强降雨造成xx县24个乡镇受灾,灾情发生后,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赶赴受灾地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立即组织开展开闸排涝,缓解受淹农田灾情,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五是强化值守,信息及时上传下达。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市防办每天安排一名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做好应急值守工作,时刻紧盯雨情、水情,关键时刻点对点调度发生强降雨乡镇,通知乡镇相关责任人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梅雨期,市防办多次对重点防汛单位、各县区防办以及约50个乡镇值班值守进行了抽查,督促各级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防汛指令信息通畅、险情处置及时。
(三)全力以赴备战台风“xx”防御工作
台风“xx”xx月xx日在xx沿海登陆后,于xx日至xx日影响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防指预先部署,科学调度,严密防范,全力以赴做好台风“xx”的各项防御工作,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实现了无人员伤亡的目标。一是周密组织防御部署。xx月xx日和xx日,市委书记、市防指政委叶xx先后就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xx的批示和做好当前台风防御工作作出明确要求。xx月xx日和xx日,市长、市防指指挥长潘xx先后2次主持召开全市防台风工作紧急会议,就当前台风、雷暴天气、局地强降雨防范工作做具体安排部署要求。xx月xx日下午,根据市委常委、副市长、市防指常务副指挥长束xx的指示,市防指召开了全市防台风工作视频会,传达了省委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台风防御工作的批示要求,具体部署安排。xx月xx日下午,副市长郑xx主持召开了xx城区防指防台风专题会议,部署安排了城区防台风工作。xx月xx日晚,副市长、市防指副指挥长孙xx、副市长郑xx召开了全市台风防御视频调度会议,对台风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会议精神,市应急局、市水利局等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分别召开防御台风专题会议动员部署防御工作。期间,市防指共印发文电7份,编印综合信息3期,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对全市防台风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二是密集开展督查排查。市委书记、市防指政委叶xxxx月xx日专门到市防指调研防台风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对台风防御工作安排提出要求。市长、市防指指挥长潘xxxx日到受台风影响可能性较大的xx县开展防汛防台风工作督查。其他市级领导分别以各种方式督导所xx县区开展防御台风工作。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防台风督查检查工作。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市水利局派出7个工作组前往各县区督导,县区水利部门派出工作组183人次,累计落实水利工程巡查防守人员2616人,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抢护。全市累计赴包片地区的防汛包片责任人7902人,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8842人,关闭景区景点农家乐186个,停工建筑工地801个,出动巡查监测防守人数32202人。三是加强会商分析研判。xx月xx日开始,市防办加强与气象、自然资源、水利、水文等部门沟通联系,每天上午就台风防御的有关情况互通信息,研判台风路径及对我市影响,对各级各部门防御台风工作提出意见。市水利局加强与水文部门沟通,每日做好大型水库洪水预报,为下步工程调度做好准备。根据台风动向和降雨预报,科学分析研判,提前降低水库水位,配合省水利厅做好大型水库泄洪下游水利工程安全防护工作,梅山、响洪甸水库按照200立方米每秒预泄,佛子岭水库按照100立方米每秒预泄。随着台风影响减弱,为确保后期可能出现的旱情,及时与省厅沟通,xx日22时梅山、响洪甸、佛子岭停止泄洪,台风结束后,六大水库增加蓄水1。5亿立方米。四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根据《xx市防台风应急预案》规定,依据台风防御的形势,市防指xx月xx日15时启动防汛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xx日19时将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市气象局xx月xx日15时起,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25日9时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市水利局xx月xx日18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xx日20时将响应提升至Ⅲ级。各县区(开发区)先后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台风离开安徽后,市防指于xx月xx日12时终止了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五是强化值班信息报送。市防办及时增派值班力量,带班领导坐镇,加大了对防汛防台风值班值守情况抽查力度,xx月xx至xx日,市防办连续抽查市直单位、县区防办、乡镇共计178次,市水利局抽查了7个县区、23个乡镇、30座水库值班值守情况,及时了解当日防御工作情况,提醒相关责任人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巡查防守。市气象局多次连线各县气象局,检查应急值班值守情况,提醒做好暴雨、大风预报预警服务。市应急局坚持每日统计汇总台风防御工作情况及险情、灾情,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防台风工作动态。六是突出抢险救援准备。市应急局密切保持与驻军、武警、消防和社会救援力量的联系,确保随时应急。台风防御期间,县乡基层常备队伍备勤17852人,专业抢险队伍备勤2089人,社会应急力量备勤5599人,出动救援的公安干警308人,出动救援的县乡基层常备队伍637人。七是广泛组织预警宣传。市防指相关单位通过网络、短信、网站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滚动播放预警预报、防御指引和预告通知。台风影响期间,气象部门每日通过各种形式滚动发布台风“xx”最新动向及风雨影响,发布、确认和变更预警信号75次、短信服务51万余人次;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预警2次、预警短信578条;市应急局发布灾害预警5次;市水利局发布书面预警单4份、预警短信6263余条;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微信向农业企业、种养殖户、农户和乡镇农技人员推送台风预警信息和防台减灾相关知识共1。6万条。各地也加大了防台风宣传,累计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公益信息173万余条,做到防台风信息家喻户晓。八是全力组织抢险救灾。市应急局提前对各地各单位救灾各项准备工作做出预先部署安排,保证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畅通,及时高效处置灾情。灾情发生后,受灾地区应急、交通、水务、电力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迅速组织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核灾情、抢险抢通,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农房保险承保机构立即组织人员赴受灾地区现场勘察农村住房倒损情况,及时定损理赔。
三、机构改革完成情况
(一)机构改革情况。20xx年市级层面就完成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划转工作,并制定《xx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职责工作机制》、《xx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职责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应急、水利的职责分工。县区除xx县外其他6个县区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原则,完成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转隶工作(xx县虽未划转,但县应急局派人在水利联合办公,边学边接手)。今年汛期,我市就进一步做好乡镇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部署,督促指导乡镇组建人员相对固定、业务熟悉的防指办事机构,高效履行防汛抗旱“最后一公里”职责,推动全市建立上下贯通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
(二)改革后的工作情况。经过近年来洪涝干旱灾害和台风防御应对工作实践,我市有效发挥了机构改革后防汛抗旱工作应急体制机制的优势,抢险救灾能力逐步提高。一是注重发挥好市防办统筹协调的综合优势。市应急管理局边干边补,防汛紧要期间抽调全局职工成立了业务、宣传、值守、后勤等应急工作组,确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能够更好的运转。在防汛抗旱的关键节点组织防汛抗旱会商、召开防汛抗旱会议,分析研判防汛抗旱形势,提出应对的方案与建议,协调、监督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市防指工作部署,形成防汛救灾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注重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防汛救灾一体化优势。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改革后的职能优势,既是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也是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在协调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的同时,同步安排部署受灾群众的安置、救助救灾等工作,防抢救衔接更为通畅。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短板。我市地处大别山洪水源头、xx河洪水走廊和巢湖洪水主要来源地,防洪任务历来繁重,虽经多年建设,全市防洪减灾体系仍存在短板弱项。xx河干流堤防加固、行蓄洪区建设滞后,低洼地人口缺乏安全保障,保庄圩防洪排涝标准偏低;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不够,xx河、xx河虽经治理,但标准偏低,xx河尚未得到系统治理,xx河、汲河、沣河等防洪能力薄弱;xx城区、县城和重点集镇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防洪排涝能力与发展需求不适应;部分水库、水闸、堤防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山区乡镇和乡村面临山洪灾害威胁。我市在水利“十四五”规划中已对相关防洪工程建设进行了规划,希望省防办在省级层面加大我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支持。
(二)防洪工程调度机制急需完善。防洪工程及时、科学调度直接关系防洪排涝安全和工程综合效益发挥。城东湖闸是我市xx河上的重要水工程,其调度运行办法还是机构改革前由省防指制定的。淠史杭灌区作为重要的大型灌区,其水利工程调度方案未根据机构改革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由于防洪调度机制的不完善、时效性不强,防洪工程调度已不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建议省防办协调省水利厅,尽快对涉及我市的重要防洪工程调度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我市将认真配合,力争明年汛前完成。
(三)基层应急部门防汛力量偏弱。根据机构改革统一要求,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原则,我市完成了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转隶工作,但有的县区存在只划转了职能,工作人员没有相应转隶的情况。同时受编制员额限制,多数县区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问题,部门人员紧张,并且缺乏防汛抗旱知识和经验,工作开展不是很顺畅。目前,市及县区防汛办事机构共有人员23人,其中水利专业人员仅11人,基层防汛力量薄弱。建议省防办及时制定基层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破解基层应急管理力量不足、防控能力弱、保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篇4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三防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依法防洪,科学调度,做好汛期的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地抗击洪涝灾害,保证了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水库无一垮坝,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
一、水雨情、灾情基本情况
5月14日至16日,受较强暖湿气流影响,我区各地先后遭遇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袭击,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全区五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受灾人口30340人,死亡人口8人,失踪人口1人,转移人口11644人,倒塌房屋41间,直接经济损失1.66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20xx亿元。损坏堤防9处、2.31千米;陂头冲毁38座;损坏灌溉设施99处;损坏水电站41座。
8月15日,受台风尤特影响,我区再次遭遇强降雨袭击,强降雨造成我区严重洪涝灾害。8月洪灾使全区5镇2街受灾,受灾人口46760人,转移人口14428人,倒塌房屋176间,直接经济损失15335.4545万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030.37万元。损坏堤防(土堤)67处23.4千米、堤防(土堤)决口9处2.02千米、损坏护岸13处、冲毁塘坝1座、损坏灌溉设施148处、损坏机电泵站2座、损坏水电站69座。
二、20xx年防汛抗洪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3月29日,召开了全区三防工作会议,总结了我区20xx年的三防各项工作,提出了20xx年我区三防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在会议现场签订了区政府与镇政府的防汛工作责任书。2月底,根据我区部分领导岗位变动的情况,及时调整了我区三防指挥部指挥、副指挥、各相关单位成员人员。
汛期来临前,我区范围内的大型水库孟洲坝电厂、中型水库沐溪水库以及小(二)型以上水库以及小水电站工程的防汛责任书也已签订完成。各镇政府、各街道也建立健全了三防指挥机构,各镇政府与村委会也已签订了防汛工作责任书。确保了每宗工程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的落实到位。
(二)严格巡查、科学调度,及时排除险情。
从今年2月22日开始,我区组织多次防汛安全专项大检查。对辖区内的中型和重点小(一)型水库、重点山塘、小水电站等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市也组织人员对我区的三防工作和部分工程进行了抽查,并对我区的三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区三防办负责组织落实,一是组织各镇、街及相关单位、部门对辖区内的山塘、水库、电站等蓄水工程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二是洪水来临前及时通知沿江、沿河两岸低洼地带群众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三是提前做好防御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镇积涝、局地洪涝、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危房倒塌等次生灾害。四是由区水务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到各重点灾害易发地区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及时报告。五是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运行调度方案,对于出现超汛限水位运行的水库,采取预排措施和应急排洪措施,根据水库调度原则立即全开闸门放水,降低水库蓄水位,充分发挥水库拦洪错峰作用,减轻水库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并提前通知下游地区群众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三)严格落实防汛值班制度。
汛前,区三防办制订了今年的汛期值班制度,各镇政府、各街道也建立起汛期值班制度,从4月1日起开始了今年的汛期值班。各级三防机构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三防值班电话、传真、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的电话均保证24小时畅通,确保了三防信息的及时传递,为领导的指挥决策依据提供充分的保障。
如接到气象部门的重大气象信息,我区三防办立即采取了加强值班的措施:一是区三防办增加一名值班人员;二是要求各镇、街也相应加强值班力量,并由区三防办对各单位值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水雨情、工情和灾情能及时处理和传递反映。三是区三防办加强了信息的收集和甄别,做好信息的把关工作,确保了各类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避免了出现迟报、漏报和错报现象。
(四)落实三防物资储备与防汛抢险队伍。
物资储备是作好防汛抢险工作的基础与保障,是汛期准备工作的关键。我区水利工程储备了一定的防汛物资,区委、区政府要求各地和工程管理单位,加大资金投入,认真做好防汛应急器材和物资储备工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及时补充或更新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和器材。尤其是存在隐患、交通不便的水库工程,必须按要求备足防汛物料,保障防汛抢险急需。
在落实水利工程抢险队伍方面。积极配合市三防办抓好省轻舟三大队、x市防汛抢险应急大队的训练和组织动员工作,队伍要进入备战状态,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各镇重新登记落实工程防汛抢险队伍花名册,加强演练。防汛抢险队伍采用三合一的办法解决,即土地规划防控队伍、森林防火队伍和防汛抢险队伍统筹调配。各镇及时补充抢险队伍所需物品,做好保障,不断提高抢险队伍应急救灾能力。
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篇5
我县防汛抗旱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充分贯彻防汛抗旱方针政策,周密安排部署,科学决策指挥,各成员单位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为防汛保平安、抗灾保发展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努力将水旱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现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汛情、旱情和灾情
1、汛情。今年全县降水量比往年偏少,属偏旱年份。1月至16月降水量为1649.2mm,比同期1380mm少降230.8mm,少17%,比多年平均1314.6mm少降165.4mm,少13%。主汛期,我县遭受“7.7、7.26、7.31、8.1”共4次暴雨袭击,其中7月7日凌晨至13时,榔坪、贺家坪、火烧坪、磨市4个乡镇1小时降雨量达到50??以上;7月26日23时至27日6时,全县16个乡镇平均降雨量55mm,最大降雨量火烧坪乡达167.3mm;7月31日22时至24时,龙舟坪镇白氏坪村、刘家冲村遭受“沱子雨”,降雨量明显高于周边,达54.1mm;8月1日21时至2日1时,龙舟坪、都镇湾、高家堰3个乡镇遭受大暴雨,最大降雨量为164.5mm。
2、旱情。今年全县16个乡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冬春旱情。1月至6月,全县降水量为287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40%。全县仅有的一座小(一)型水库在除险加固,未蓄水;七座小(二)型水库均为病险水库,也处于限库或空库运行状态,各类水利工程蓄水比多年同期减少21%,蓄水总量不足。
3、灾情。
(1)洪灾:六次暴雨袭击,使全县16个乡镇76个村16.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无死亡、失踪人员。农作物受灾面积14.57千公顷,成灾面积8.46千公顷,绝收面积3.44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74间,损坏房屋1276间,4370多间农房进水,紧急转移安置灾民489人;损坏公路120多处650多公里,冲毁桥涵122座,公路中断130条次,供电中断8条次;水毁河堤、沟渠204处18.6千米,损坏灌溉设施7处;因灾造成16多个工矿企业停产。据统计,今年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xx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0.369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0.346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168亿元,其它经济损失0.257亿元。
(2)旱灾:去冬今春的连旱,致使全县16个乡镇的油菜、小麦、苞谷、水稻、土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菜苗、番茄、辣椒、茶叶、烟叶、晚熟??柑、夏橙等经济作物大面积受灾,部分地方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其中渔峡口、火烧坪、榔坪、贺家坪等4个乡镇灾情最为严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2454公顷,轻旱8251公顷、重旱3990公顷、干枯213公顷,54465人和14162头牲畜饮水困难。因旱缺水使火烧坪乡投资近3亿元的高磷铁矿联产试车后无法正常生产、湖北长阳经济开发区16多家企业停产近两个月。此次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1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工矿企业直接经济损失0.2亿元。
二、主要工作
1、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增强工作领导。
一是县委、县政府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各乡镇也相应对乡镇防汛抗旱机构作了调整和充实,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防汛抗旱指挥网络。二是县政府把防汛抗旱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分别与各乡镇签订了防汛抗旱责任状,按照考核要求,县防办制定了防汛抗旱工作考评办法,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三是实行县级领导包联乡镇制度,县防办按照“分地域、分条线、分流域、分企业”的方法把每条河流、每座水库、每个涉水工程和每个重点山洪灾害点的防汛抗旱责任分级落实,县领导亲自到所联乡镇督办落实防汛抗旱措施,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照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分级包干落实了防汛抗旱责任,确保了度汛安全。
2、加强预案建设,强化防御知识宣传。
一是按照“责任到人、预警到乡、预案到村”的要求,县防办组织指导制定了全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龙舟坪城区防洪应急预案,16个乡镇制定了乡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54个行政村也分别制定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已初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预案体系。
二是修订完善了如河流、水库、堤防险工险段、水电站、尾矿库(坝)、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受山洪威胁地区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了预警预报方式、撤离路线、避险地点以及灾民救助等措施。
三是积极组织防汛抗旱知识培训。利用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之机,组织乡镇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学习了防汛抗旱基本知识和水旱灾害统计报告制度。借助“世界水日”、“防灾减灾日”等广场宣传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向群众发放山洪灾害宣传手册逾千份,同时深入基层,向村民发放“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营造了科学防范、全面防御的良好氛围。
3、加强检查督办,确保防范措施落实。
一是3月上旬至4月中旬,县防办组织专班对全县重点防汛部位进行了汛前安全检查,尤其是对中小河流防汛、中小水库防洪、中小在建水电站安全管理、小区域滑坡避险保安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检查督办,共送达《防汛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书》15份,进一步明确了防汛责任和整改措施。
二是县防办建立了防汛风险隐患排查、登记、整改及动态监管制度,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层级负责制,并健全风险隐患和防汛责任数据库,促进了应急管理由被动应对向源头管理转变。
4、强化应急值守,规范信息报送制度。
一是加强汛期24小时值班。县防办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保证信息畅通,确保各项防汛指令及时传达,并按要求及时上报洪涝灾害和抗旱实时报表及其它综合材料。
二是规范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工作,尤其对统计的范围、内容和报送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做到了灾情信息统一规范,上报及时准确。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规定》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防汛抗旱信息的报告要素、时限要求、信息渠道和责任主体,强化了对重要信息的查询、研判、跟踪和汇总,提高了防办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5、狠抓项目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一是争取防汛应急项目。今年我局向省水利厅争取了应急度汛及水毁水利工程设施应急修复工程,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完成了磨市马鞍山段河堤除险加固工作。
二是完成了马磨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该工程于1月初动工,7月底结束,完成投资400多万元。目前,县内联丰、红旗两座小(二)型水库正在抓紧除险加固实施的前期工作。
三是基本完成白氏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工程概算投资2846万元,国家投资1316万元。目前,榔坪集镇段的河道治理工程进入了现场准备。
四是完成抗旱设备购置工作。今年我县被纳入了抗旱服务队重点建设县,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印发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汛〔20xx〕16号)、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拨付中央财政特大抗旱补助费的通知》(鄂财农发〔20xx〕59号)文件要求,正式组建了防汛抗旱服务队,购置了包括抗旱应急拉水车、移动灌溉、输水软管、清淤、发电等共五大类、价值250多万元的抗旱设备,落实了近90平方米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仓库,进一步加强了防灾减灾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抗旱应急保障能力。
五是进一步完善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平台建设,同时开展短信预警,初步建立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机制,使有效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6、加强防办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综合水平。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县防办原有人员3人,今年新增公益性岗位1人,进一步优化了防办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
二是紧紧围绕防办工作职责,以县级防办“六个一”建设框架为重点,建立了一套如检查制度、值班制度、总结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水旱灾害统计报告制度等覆盖防汛抗旱工作的规范制度,强化了岗位责任,健全了工作机制,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
7、全力抢险救灾,确保损失降到最低。入汛以来,我县遭受6次大的暴雨袭击,造成全县16个乡镇76个村16.9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情发生后,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防指的'防汛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防汛工作,指导抢险救灾;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县水利、民政、交通、国土等部门派出工作专班,深入灾区核查灾情、疏通道路、查勘险情;各受灾乡镇党政一把手亲临抗灾一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抢险救灾,开展生产自救。全县共投入防汛抢险劳力0.22万人次,投入资金150万元,其中省市下拨抗洪抢险资金55万元,投入价值65万元的抢险物资,减淹耕地0.29千公顷,减少受灾人口0.535万人,成功避免山洪灾害人员伤亡2起45人,山洪灾害转移人口0.0166万人,减灾经济效益0.045亿元。
今年我县大多数乡镇发生了冬春旱情,造成5.4万人和1.4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严重旱情,多次召开抗旱专题办公会和会商会,及时研判旱情形势,因地制宜地采取抗旱措施,积极组织农民生产自救,把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旱情发展态势,我县于5月25日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各级各部门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投入抗旱救灾,6月份连续3次降雨,总降雨量达89mm,使旱情得到有效缓解,Ⅲ级响应于6月14日终止。旱情发生期间,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300余万元,投入抗旱人数0.35万人,投入机动抗旱设备0.032万台套,投入机动运水车辆0.0178万车次,抗旱浇灌面积1.1千公顷,减少粮食损失0.65万吨,减少经济作物损失850万元,临时解决了2.5万人和0.5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中小河流堤防防护标准明显偏低,防洪能力严重不足;
二是病险水库防洪仍是心腹之患,不能满足防洪保安要求;
三是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有效防御手段十分有限;
四是各类预案演练机制不健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检验;
五是抗旱水源严重不足,水利化程度有待提高;
六是防办现代化、信息化办公建设滞后,防办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20xx年,我办将继续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按照省、市防指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为核心,以防洪保平安、抗旱保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应急能力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四小”防汛保安工作。以中小河流防汛、中小水库防洪、中小在建水电站安全管理、小区域滑坡避险保安等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提高防洪抗灾能力,确保度汛安全。
2、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继续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适时组织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大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逐步形成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3、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在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抗旱工作,加强墒情、水雨情监测,科学分析预测抗旱形势,积极搞好抗旱配套设施建设,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切实做到防汛抗旱并举。
4、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坚持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统一水旱灾害统计报表,规范防汛抗旱信息报送,提高水旱灾害应急处理效率。加大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为防汛抗旱决策调度提供快速、可靠、有力的技术支撑,不断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5、加强防办能力建设。强化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明确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使其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防汛抗旱。强化队伍能力建设,在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强化防办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全面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适应现代条件下防汛抗旱工作需要,真正使防办发挥好参谋服务作用。
2023年乡镇防汛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