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通过制定教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结合聆听歌乐曲,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自然背唱《颂祖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教学准备:
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教师将预先准备的抗战时期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国歌,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颂祖国》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谈一谈升旗仪式上学生要懂得生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2)初听乐曲
(3)复听后,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三、结束部分:
小结。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咏鹅》,让学生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在参与创作的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大胆的探索。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的地学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
1、四个结束句的音准。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剪贴画、琴、鹅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现在先让我们来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
2、学生随音乐《向前冲》跟老师做律动。
3、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教师边说谜语边用舞蹈动作表示内容)
2、教师找学生回答。(猜对了教师给予鼓励)
3、多媒体出示图片并提问:看到这幅生动的图画,你会想到哪首古诗?(学生回答:《咏鹅》)
4、教师找学生背诵古诗《咏鹅》。(教师给予评价)
5、多媒体出示课件。邀请全班学生一起朗诵《咏鹅》,并给学生提出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诵。(
2)、朗诵的语速要和老师的动作相配。(学生随背景音乐朗诵后,教师给予评价)
6、教师小结:
?咏鹅》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下的,小作者仅用简单的几句,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及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以往,我们都是把它吟诵出来的,现在,我们的作曲家黄国群叔叔给它谱上了曲,变成了歌,大家想不想听呀?(想)想不想学呀?(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咏鹅》。
(教师用剪贴画在黑板上粘贴出课题)
三、学习新课:
1、学生范听歌曲,教师给学生提出要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flash
(学生回答对了,教师奖励笑脸,并用剪贴画粘贴情绪)
2、复听歌曲,并邀请学生随老师作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
3、教师按节奏读歌词,(多媒体出示歌页)给学生提要求:
(1)老师遇到“0”是怎样做的?
(2)观察老师读的顺序?
4、找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答对后给予鼓励并奖励。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四分休止符,遇到它小嘴快闭上,休息一拍。
5、找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按节奏读歌词。(答对后给予鼓励并奖励,若出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订正)。教师告诉学生反复跳跃记号的使用。
6、全班按节奏齐读歌词。(会使用反复跳跃记号)
7、再次复听歌曲,邀请全班学生作律动,进一步感受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使用。
8、教师教唱一遍旋律。
9、教唱歌词。(用动作分段教唱:目的是解决四个结束句)
10、师生隋琴接唱歌曲。
11、邀请学生用优美的情绪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
1、创编多样化
教师导言:《咏鹅》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诵了上千年而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它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小作者通过写诗,表现出了他对鹅的喜爱之情,刚才,我们又用歌声表现出了我们对鹅的喜爱之情,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表达我们对鹅的喜爱之情呢?
2、学生回答:舞蹈、诗歌、绘画等。(教师给予肯定及表扬)
3、 教师讲述:听了这么优美的歌曲,相信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有一副优美的图画,现在老师这做了一些剪贴画,待会想请两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协作,把脑海中最优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剩下的同学,我们就在池塘边开一个音乐会吧!(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划出池塘、河岸)
4、 学生分组并展示。
粘贴组、演唱组、舞蹈组、朗诵组。
5、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学习,你们开心吗?(开心)我们不但学会了歌曲《咏鹅》,而且还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你们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不要去伤害它们。(多媒体出示思想教育)另外,再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带回家,展示给你的家人,让他们从中共同分享你的快乐!现在就请同学们随着歌曲《咏鹅》边唱边做律动走出课堂,下节音乐课再见!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用打击乐器演奏歌曲的前奏。
2、练习山谷回声。
教学重难点
用轻柔、深情,有变化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具
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劳动回家转》
1、初听歌曲《劳动回家转》
2、教师提问
3、复听《劳动回家转》
4、敲打击乐器
(二)、词组卡农
1、山谷回声
2、用学过的歌谣《唐僧骑马咚得咚》,进行二声部卡农
3、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词语或歌谣,把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做简单的二声部或三声部卡农。
(三)、听音乐,走部
1、认识小矮人
2、带着表情做动作
跟音乐,边做动作边列队齐部走
(四)、分组表演
请两组学生表演,一组用打击乐器敲前奏,一组演小矮人,注意在音乐减弱时,慢慢回到各自的座位。
(五)、小结
课后分析1、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击前奏时,节奏是否准确。
2、学生是否喜欢与其他同学合作练习词语卡农。
3、学生表演时是否能准确地踏在节拍点上。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动画城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欣赏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时,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学生就会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不但使低年级小学生感到欣赏音乐充满了乐趣,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初听《荫中鸟》全曲,感受整体(出示课件)
2.复听一次,要求学生听辩乐曲的段落及速度变化。
3.分段欣赏。(出示课件)
4.围绕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及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学生想象与欣赏,以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5.再次复听全曲,让学生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憧景未来之情。
6.听听想想
(1)你认为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2)乐曲中有一个部分,笛子在轻快的旋律衬托下自由的模仿各种鸟声,生动、逼真的呈现出绿树浓荫里百鸟争鸣的情景。你能听出来吗?
(3)这首乐曲①仅仅模仿自然界中鸟类发出的音响。②不仅模仿自然的音响,也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欢畅、喜悦的心情。(选择√
7.欣赏《鸭子拌嘴》
8.介绍《鸭子拌嘴》
“鸭群集合上路”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
“鸭子潜水觅食”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
9.提问: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10.复听《鸭子拌嘴》中“鸭群集合上路”片段:
(1)我扮演放鸭子的老爷爷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鸭子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
(2)他们虽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嘎!嘎!嘎!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11.复听《鸭子拌嘴》中“鸭子潜水觅食”片段:
(1)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2)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模仿模仿鸭子滑动翅膀,把头慢慢潜入水中觅食,有的静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鱼时的动作,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大家立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平稳轻松的情绪。
四、课后:
课后分析
板书设计欣赏:
?荫中鸟》、《鸭子拌嘴》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锤,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似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表演歌唱。
教学难点: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多种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 导言。
2、 表演《理发师》。
(1) 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 复听歌曲: 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 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3、 编创与活动:
(1) 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 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的声音编创模声衬词,也可编创词组。
(3) 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欣赏乐曲,让学生随意做动作感受。
二、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歌曲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二、欣赏《亮火虫》。
初听《亮火虫》。
师:一路上小朋友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这是一首描写亮火虫的曲子,请展开你们那想象的翅膀再听一遍。
复听。
三、歌词创编。
师(戴着火车司机的帽子):你们看老师现在象做什么职业的?(火车司机)谁想来当一当?给你戴戴,请你说一说戴上这顶帽子有什么感受?(3~5名同学)我们就带上这种自豪、神气、开心的情绪来唱一唱。
生:(听音乐,边听边自由做动作)。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欢快活泼,老师今天有个想法,想让小朋友自己来学这首歌,谁先会唱,我们就请他当小老师,哪怕只教一句也行。唱得好,表演得好的小朋友,老师会奖励他一份小礼品。小老师们再仔细地听听音乐。
生:(互教)。
师:(点评)《火车开了》这首歌我们的小朋友唱得可真好听呀,那我们的小司机能不能根据这首歌的节奏换上不同的歌词呢?
师:老师先来编,比如第一句: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了,编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走了。谁来编?每个小朋友只要能编出一句就很棒了!
生:(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们编的歌词真好啊!我们来试一试唱唱我们自己编的词。
四、音乐游戏。
师:我们的小司机开着自己的火车,你最想去哪儿?
师:想去这么多的地方呀!可今天小司机只能去一个地方,那你们举手投票看看想去哪个地方的小司机最多,我们就去哪儿。
生:(投票)让我们一块儿去祖国的首都北京,到那儿看升旗。
师:去xx地方,路途可遥远了,我们要经过xx平原,xx隧道,xx大桥,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用小凳子摆出山坡、隧道、大桥。
生:(摆凳子)。
师:(问摆设)一路上小火车要上山坡、过大桥、穿山洞可有趣了,那我们向着太阳出发吧。
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