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的教案撰写,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关注课外资源的利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连加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连加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2、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大班连加法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副图的意思。
3、专心的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螃蟹
2、数字卡1、1、2,符号+、=。
3、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2、启发幼儿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来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个泡泡,
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4、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2、看分合式写数字。
仔细观察分合式,在空格处天上正确的数字。
3、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的加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
大班连加法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2、能按照事物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愉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数量不等的桃子、猴子等图片,1—5数字,加号、等号各一个。
学具:各种操作材料:积木,魔方,橡皮泥等,1—5数字,加号、等号若干(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猴孩儿来做客的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儿来我们班做客了,看来了几只小猴子?(出示五只小猴子)。
(二)复习5的组成
现在我们和小猴子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吧:
师: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1和几?(同时播放课件)
幼:xxx,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
(三)复习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播放课件)
1、复习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小猴子来做客我们用什么招待他们呢?猴子喜欢吃什么?我先拿一个大桃子给小猴子,又拿一个小桃子给小猴子,我一共给了小猴子几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含义。
小结:1+1=2这是一个加法算式,第一个“1”表示一个大桃子,第二个“1”代表一个小桃子,“+”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表示前边两个数合起来的数量和后边的数量相等。
2.复习2-4的加法,巩固幼儿对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师:老师先拿一个大香蕉给小猴,又拿三个小香蕉给小猴,我一共给了小猴几个香蕉?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一道加法算式。1+3=4,3+1=4,
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都代表什么意思?怎样读这个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互换规律。(+号前后的两个数互换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四)学习5的加法,引导幼儿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1、进一步了解加法应用题的结构(播放课件)
①老师示范看图编应用题并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的结构
师:五只猴子一样么?有什么不同?(老师根据猴子的.位置和数量编加法应用题)。
小结:把物品的数量用讲故事的方法说出来并提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应用题。刚才老师编出的是一道加法应用题。知道两个数:1只猴子和4只猴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
②幼儿根据应用题列出加法算式:1+4=5,4+1=5
③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互换,互补规律。
2、看图自编应用题,巩固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
①(播放课件)请幼儿根据苹果的位置和数量来自编加法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
②看课件,以给猴子送玩具为情境,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③分组操作玩具自编应用题并用学具摆出加法算式。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活动延伸:
回家后,幼儿和爸爸妈妈玩加法的游戏。
大班连加法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大班连加法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更快一步适应学前班的加减法,同时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前班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6的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其数量。
2.让知道快速算出有几只猴子的技巧与方法。
3.让幼儿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画面上猴子的数量;
难点:能够计算出其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说出其数量;
活动准备
1.带有猴子的图片一,有一只大猴子,五只小猴子
2.带有桃子的图片二,2个绿的`,4个红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小猴子们旅行回来了,我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一,问小朋友们,小猴子在哪里呀,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呢?)
(二)展开部分
老师引导幼儿可以运用加法、减法的算式进行运算,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如:1+5=6,表示的是1只猴子和5只猴子,他们呀,加起来就是6只猴子。
教师:你们还能说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教师:列完后呢,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他列的算式好不好?
教师:老师请一位来朋友将他列的算式按照排列的方式写到黑板上来好不好?
加法:1+5=6 5+1=6 4+2=6 3+3=6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这位小朋友列的算术对吗?可以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轻松地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学会了猴子、绿、红、树上等词语,有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前班学习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大班连加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4页例题和“试一试”以及第45页 “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课前: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位客人老师,咱们一块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好吗,(班长:起立转身,客人老师,您好。)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你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吗?(出示题目,指名4题,齐答2题。)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5以内数的合成的知识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出示例1图,谈话: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里,不仅要爱学习,还要爱劳动。瞧,学校“护绿小队”的小朋友们正在劳动呢!(多媒体出示)
师:谁能把图上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几个小朋友?)
板书: 3 2
(师:说的真好,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次,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你想到了什么?或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谁能将图中告诉我们的事情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小结:求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认识加号并理解其含义
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板书: 3 + 2)
跟老师读:加号。(板书:加号)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小结:加号表示“合起来”,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来计算。
4、计算得数: 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
b还能怎样数?(3、4、5)3后面添上2个,是5。
c还能不能根据前面学的'分与合算出它的结果吗?(3和2合成5)
板书: 3 + 2 = 5
你会读吗?(生读)
读作: 3加2等于5。(齐读一遍)
3+2=5 是一个加法算式,谁能说一说,这里的“3”表示什么?(3表示3个小朋友在浇花),“2”表示什么?(2表示又来2个小朋友),“3+2”呢?(3+2表示将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3+2=5”表示什么?(表示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小结:是的,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多媒体依次出示试一试两幅图。
① 学校“护绿小队”的孩子们不仅爱学习,爱劳动。他们还经常参加课间活动呢。
师:谁能上来指着说一说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会连起来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
还有谁要说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将事情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1个小女孩和2个小男孩去玩荡桥的游戏,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② 板书: 1 + 2 ,“1”表示什么? “2”呢?“1+2”表示什么?
你知道得数是多少吗?(3) 板书: 1 + 2 = 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直接在图上数,一共有3个小朋友;1添上2,也就是从1往后接着数两个数,是3;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师:计算1+2等于几,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方法!
四、实际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①师:看到一(2)班小朋友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你们愿意吗?
师:看,谁来了?(动态图)谁能具体的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三只小鸡,又来了一只母鸡)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合起来有几只鸡)怎样列算式?(3+1)还可以怎么列式?(1+3)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②师:小青蛙一家也来了,谁能用算式表示图的意思?你是怎么想的。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原来有2只青蛙,又来了2只青蛙,合起来有几只青蛙)?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小青蛙想向小朋友们学习,也做了几道加法,它的第一道算式是:2+1=□,它是用画圆的方法来计算的,先画2个圆,再画1个圆,合起来就是3个圆,那么接下来两个算式。你们会像老师这样先画○,再填得数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画○来算加法,不画○你会直接算得数吗?下面我们开始比赛,完成书上第3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好的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拿起笔,小耳朵听好老师说开始,就开始。开始。(集体回报,让学生说说第一小题的想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师:小朋友们学得这么棒,小白兔想采大蘑菇送给大家,瞧,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算式怎样列?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投信封小游戏。
孩子们真善于观察,姚老师要今天要带着大家去学习做一名小小邮递员。想学吗?师:小朋友们看看信筒有什么特点?(信筒上有数字)看看谁能正确地将这些信封投入信箱。要求:用直线连一连,把信封投到对应的邮筒里。
教师课前将信封随机给几位小朋友,让课桌肚里有的上台投信封。
小朋友们真棒!看来你们个个都是出色的邮递员!
6.日字格里写算式。
师:孩子们现在会甲酸5以内的加法了吗?会算还要会写哦,我们已经学会在日字格里写数字,那加法算式在日字格里怎样写呢?仔细看,师先示范写,你们想写吗,完成第6题。投影展示并评价。
六、总结评价
师:看来大家都会算会写了,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到的本领还真不少呢?你觉得这节课上大家表现的怎么样,谁比较好,好在哪里,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呢?
师:张老师觉得这节咱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棒,思考很认真,发言非常积极,今后要继续保持哦。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5以内的加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大班连加法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大班英语教案6篇
★ 大班识字教案6篇
★ 大班礼仪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