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的教案,我们能够在课堂上创造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我们在撰写教案时,通常会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了,孩子们之间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休息时、放学后,大家喜欢交换电话号码,以加强彼此的联系。结合我班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啦》创设生活情景,整合数学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模拟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学会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
?纲要》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解密电话号码可以满足幼儿学习数学的需要,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迁移关于运算、记录等已有的经验,在与生活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在自主和主动的状态下,建构数的概念。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既感到亲近熟悉,又感到新奇,既符合其现实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解密电话号码活动,提高幼儿加减运算的能力。
2.幼儿用加减运算的方法记录自己的电话号码。
3.养成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解密电话号码》
2.图(电话以及号码,长条黄纸若干)
3.幼儿操作表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解密电话号码的心趣
2、提问:"再过几个星期,我们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去上小学了,你们会想念杨老师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和我联系呢?"(幼儿自由说出生活中与他人联系的方式:给杨老师写信;上网和老师聊天;到幼儿园来看老师;打电话给老师。)
3、"打电话是和老师保持联系的好办法,因为打电话非常方便,也能非常快地找到杨老师。"
二、引导探索,解密号码ppt
1、提问:"你们知道杨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吗?"(幼儿带着好奇心,解密杨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2、观看ppt,倾听要求提出要求:我家的电话号码就藏在这些数学算式题中。如果小朋友们能按顺序算出这些算式的答案,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读出来,你就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啦。(播放ppt)
3、请小朋友们进行计算,并说一说:"算出答案的小朋友,举手把答案按顺序读出来,告诉老师吧。"
4、通过ppt,最后接通老师的电话,引起幼儿的兴趣。(播放ppt,幼儿集体练习数学题目。让幼儿感到既神奇又开心)
5、小结:小朋友们能非常细心得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出这些算式的答案,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读出来,你们真聪明!把老师藏在算术题中的秘密都找出来了。
三、再次解密,提升兴趣
1、设置情境:"老师这里还有一串号码,我们一起来揭开算式中的秘密,看看,是谁家的电话号码,好吗?"
2、操作:请4位幼儿到黑板上来填写解密出来的号码。
3、进行验证:"我们来看看他们写的号码,对吗?"(验证幼儿所写的电话号码。)
4、观看ppt接通电话,"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家的电话呢?"(教师通过ppt接通幼儿园电话号码)。
四、幼儿操作,巩固知识
1、集体操作要求:在小朋友板凳下都有一串号码,请将板凳下的号码拿出,杨老师在每一位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一张这样的记录单。(出示记录单)将号码与记录单连接好,对应着你的电话号码中的数字,将这电话号码的8位数字,变成8道算式。
要求:(1)小朋友所列的算式,要按电话号码上8个数字的顺序对应着列好。
(2)你所列的.算式的得数,应该是号码中相对应好的数字。
2、幼儿编题并互相破译电话号码,教师观察、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检验能力较弱幼儿的电话号码。
五、拓展生活,特殊号码
1、提问:刚才我们破解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的家庭电话。那是不是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是8位数呢?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不是八位数字的?(幼儿:我爸爸的手机号码是13813163xxx。我妈妈的手机号码是:15913142xxx。还有110、120、119呢,还有114、112呢。这些号码是特殊的电话号码,不能乱拨。)
2、教师播放ppt,验证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码。(播放ppt)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紧急的事情,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拨打这些特殊的号码,但平时我们不能随便打这些电话。
4、通过ppt,教师小结祝福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计算把隐藏在算式中的电话号码算了出来,有的小朋友非常细心、计算时很认真,很专注,这样就不会容易计算错,我们只有学好计算的本领才能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愿小朋友们的明天会更好!(播放ppt)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篇2
设计思路:在“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正式开展以前,我先向幼儿发放了一张调查表,以了解幼儿的兴趣趋向,通过对问题反馈的集中统计,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对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比较感兴趣,我们确定了活动的主线,其中电话号码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生活中的电话号码感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
3、了解生活中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并知道什么时候呼叫。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话等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森林有一件高兴的事,你们猜一猜?
小动物家都装电话了。
二、幼儿分别猜动物家的电话号码。
1、教师示范、举例,说一个三位数的电话号码。
2、幼儿猜三位数的电话号码。
三、打电话给小动物,学习基本的打电话礼仪。
1、想请小鸟出来玩应该怎么说?
2、请一个小朋友为公鸡打电话。
四、学习和掌握常用的'电话号码。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3位数字的电话号码。
1、幼儿讨论生活中的特殊号码。
2、一起拨打114询问幼儿园的电话号码。
3、说说自己的家的电话号码。
五、延伸活动:
制作电话号码本。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解决一些特殊问题。
2、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挂图9幅,电话号码标志,头饰“黑猫警长”。
活动过程:
一、说儿歌,导入课题。
“黑猫警长黑猫警长喵喵喵,开着警车开着警车滴滴滴,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里逃,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消灭光。”“小朋友都知道黑猫警长非常的厉害,他每天都在保护着森林里的小动物的安全。”(放音乐)
“小朋友听”。黑猫警长接到一个电话,今天我们一起跟着黑猫警长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讲述故事,认识电话号码并知道其用途。
(一)1、出示图片1 “小朋友看,原来是一只耳再偷玉米,被螳螂姑娘发现了,螳螂姑娘就拨打了匪警电话110,告诉黑猫警长……提问:螳螂姑娘拨打了什么电话?匪警电话。匪警电话号码是多少?(110)
2、出示图片2“刚才黑猫警长前来捉拿一只耳时,发现了不远处的房子着火了,黑猫警长就赶快拨打了火警电话119,不一会儿,消防员就赶来扑灭了火……”提问:黑猫警长拨打的是什么电话?(火警电话)火警电话号码是多少?(119)
3、出示图片3“哎呀,不好了,在和一只耳决斗中白猫警士受了伤,昏倒在地,黑猫警长赶紧拨打电话120,不一会儿,救护车就来了,把白猫警士送到了医院。提问:这次黑猫警长拨打了什么电话?(急救电话)急救电话的号码是多少?(120)
(二)讲述故事后提问:
1、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刚才螳螂姑娘拨打了什么电话?(匪警电话110)
哪螳螂姑娘为什么要拨打匪警电话110?(个别幼儿说)。
小结: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各种危险和困难就可以拨打匪警电话110,警察就会来帮助我们。
2、刚才黑猫警长为什么要拨打火警电话119?小结:平时,如果我们发现着火了,就要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叔叔就会赶来灭火。
3、那黑猫警长第二次又拨打了什么电话?(急救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120)小结:在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有人生病或者受伤了,就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医生就会及时来抢救。
(三)游戏巩固。
1、变魔术。黑猫警长变出哪个电话号码,幼儿赶快说出其名称。
2、猜一猜。老师出示电话号码,小朋友想一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举一举。老师图片,小朋友举出相应的电话号码。
(四)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又学到了新的本领,知道了匪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这些电话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可不能随便乱打,否则会造成许多麻烦。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电话,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小朋友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查一查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让幼儿解了许多特殊电话号码的意义及用途,在今后上课前还要多以范例教育幼儿,在什么情况下打什么电话。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替代的方法进行游戏。
2.熟练运用10以内加减法。
活动准备 写好的电话密码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1.教师:小朋友,你们毕业后就不能和伙伴们天天见面了,如果想和好朋友联系,怎么办呢?
2.请幼儿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或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二、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1.出示密码条
4+3 8-2 2+1 9-4 3+3 4-4 (电话号码 773560)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老师的电话号码就藏在这些算式里,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吗?
2.破译电话号码
引导幼儿尝试用做加减法的方法将密码破译出来
4+3 8-2 2+1 9-4 3+3 4-4 (电话号码 773560)
三、猜电话号码
1.谁能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变成密码,让别人也来猜猜呢。
2.幼儿制作电话号码密码。
(教师协助制作。)
3.相互猜猜别人的电话号码
结合制作的课件进行
四、请小朋友把制作的电话号码放在区域角。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
舟山海娃幼儿园 虞 益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班数大学活动:认识“>”和“
设计思路: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
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
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设计思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和“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
幼儿说出数量,
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对中班幼儿来说,“>”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活动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
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
,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的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请2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一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6大于4“4小于6。”
大班数学: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老鼠(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拱形门、海洋球(球上贴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数字为1-10)、算式题(幼儿、老师都有)、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铃鼓一只、雪花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猫宝宝
师: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来,坐上火车,出发啦!(火车音乐)
进场后转一圈
2.无意发现鼠迹
师:呀,这里真漂亮,你们找个朋友玩一会儿吧!
宝宝,你们快来看哪,这里怎么乱七八糟,是谁干的呀?瞧,这里还有老鼠脚印呢!
幼:老鼠
师:喔。原来是老鼠干的坏事情呀,我们来收拾一下(带领幼儿将垃圾捡干净)
师:宝宝,来,我们坐下来想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好吗?
幼儿坐好后
师:宝宝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现在妈妈就来教你们一些捉老鼠的本领,好吗?
3.老师教本领
a.看谁脑筋动得快(看算式说答案)
师:妈妈现在就来看看哪个宝宝的脑筋动得最快,好吗?
出算式,幼儿说答案
b.对暗号(复习对数游戏)
师:刚才,宝宝们的脑筋动得真快,现在妈妈还要来考考你们,待会儿抓老鼠时,妈妈和你们会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妈妈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跺脚,你们接下去跺,让妈妈跺脚的次数和你们跺脚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c.看谁耳朵灵(听得数出算式)
师:现在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的听力,看谁的听力最棒,好吗?请你们从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妈妈拍铃鼓,你们听是几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妈妈铃鼓声一样,那就站起来,好吗?
d.打靶(综合练习)
师:现在妈妈来请你们玩个游戏,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来,好吗?
幼儿摆好椅子后
师:宝宝,瞧,这里有什么,知道怎样玩吗?谁来说一说
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练习投掷,玩后,老师检查对与错。
4.执行任务
师:宝宝,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现在我们就出发去抓老鼠啦!来跟在妈妈后面
放音乐,走一圈,停下
师:宝宝们,现在妈妈先去试探一下,待会儿我们用暗号联络,好吗?
老师悄悄走过去,用小旗挥挥,跺暗号,幼儿回答。
a.先派一名幼儿抓
师:瞧,老鼠真狡猾,还有问题让幼儿回答对了才能真正抓住。宝宝把题目算出来,抓住一只就到妈妈这里来领奖。
幼儿计算后到老师那里那雪花片(老师看幼儿题目是否正确,如正确才给予雪花片)
老师小结:今天开心吗?谁抓的老鼠最多?
5、结束部分
带幼儿开火车回家。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7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今天数字娃娃也来到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同时出示无序的数字1—7),请你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数字娃娃排队,还要说出排在第一的是哪个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巩固邻数。
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朋友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朋友。幼儿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
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
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2:转盘游戏“找邻居”。
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到星期几,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游戏反复进行3—4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三: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3大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几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几和星期几。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感念。)
四:活动评价: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谈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讲讲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五:分组进行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好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戏继续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门卡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巩固学习1~9的数字。
2、 实物与数字间数量一一对应。
3、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制作手机一部,幼儿动手操作人手一份;电话号码一个(60537363)
2、 画有6只小老鼠和一幢大房子的图画各一张。
3、 装有6颗豆子的瓶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幼儿猜测。
1、 师:当小朋友生病不能来幼儿园的时候,你可以用什么办法通知老师(打电话),可你们指导老师的电话号码吗?想知道吗?考考你们,谁知道电话号码是由什么宝宝组成的?(数字宝宝)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电话机,现在就请小朋友们猜猜老师的电话号码。
① 师:先来猜第1位数字宝宝,听是什么动物在叫?(小老鼠)来瞧瞧走来了几只小老鼠?(6只)现在老师先来拨第1位数字宝宝,我把键上的6拿下来贴在手机的屏幕上。
② 师:下一位数字宝宝,请看我变魔术,变成了一张什么?(白纸)白纸上有什么?(没有)没有什么用数字宝宝几表示?(0)请一幼儿上来拨“0”。
───教师提示说将数字宝宝“0”拿下来贴在6的后面。
③ 师:第三位数字宝宝,魔术变变变,小老鼠们找了一撞漂亮的大房子,可是他们不知道用了几块长方形的砖头,谁愿意帮小老鼠上来数一数,(5块)再请你拨数字。
④ 第四位数字宝宝,小老鼠说是圆形砖头的数量,谁愿意来帮忙数数(3块),请你过去拨数字。
⑤ 第五位数字宝宝,请听好,老师拍了几下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7下)幼儿拨数字。
⑥ 师:耶!哪来的声音(看向搭班老师),搭班老师说:“今天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所以我要送你们一份礼物(出示瓶子)。
师:来谢谢老师,第六位数字宝宝跟这个礼物有关,这个瓶子可神奇了,他会唱出好听的歌,让我们听听,它唱了几下?(3下)幼儿拨数字。
⑦ 师:第七位数字宝宝请小朋友想想,为什么瓶子会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豆子宝宝)谁来打开瓶盖数一数有几颗豆宝宝躲在里面唱歌?(6颗)
⑧ 师:最后第八位数字宝宝啊可顽皮了,它躲在这里谜语里“有个数宝宝,比1还多1,形状像耳朵,你猜它是几”
2、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猜出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号码,再请搭班老师用手机现场拨这个号码,看看能不能打通。
二、幼儿操作解译电话密码。
1、 师:今天,有一位客人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电话号码,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号码。(出示小黑板)咦!奇怪,怎么客人老师的电话号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号码不一样!哦!原来客人老师给我们的是密码电话号码,是想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把它变成数字宝宝电话号码。
2、 师:这里每一个格子里的东西的数量就表示一个数字宝宝(示范第一个格子),其它的密码请小朋友帮忙试试把他变成数字宝宝,来我们打开盒子每人拿一份,动手帮忙吧!
3、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知道了客人老师的电话号码,请坐精神的`小朋友把变好的电话号码拿给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号码,请你仔细找一找,看看你的号码和他的号码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拨打号码验证
师:好吧!让老师来拨一拨,看看能不能打通,这会是哪位客人老师的电话号码呢?啊!原来是#老师的电话号码,来我们送个甜甜的祝福给#老师吧!(幼儿做各种手势)
师:现在客人老师要回家了,我们和客人老师说byebye吧!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7以内的加法。
2、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卡、幼儿操作材料、小朋友图片、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用打电话的方式,列出不同数字的排序。
1、我们想让达达、明明、丽丽来做客,我们怎么样才能通知他们呢?
2、打电话要知道电话号码,我们一起来查一下,他们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这么多的电话号码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教师:我们每个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几个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就会有不同的电话号码。
二、学习7的加法。
1、还有两个动物朋友还没有通知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电话号码。
2、观察数字和对应的号码,让幼儿写出正确的电话号码。
三、幼儿操作,感知数字的变化。
四、互相检查幼儿作业,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打电话,还有哪些办法与幼儿联系。
大班数学猜猜是几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