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风格,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重视多元文化的融入,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课堂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课堂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9个字。学习“示部”及“贝字底”。能在田字格中把“元”、“祝”、“贺”写匀称。
2.能读词语。会用“祝贺”说一句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换牙了”与“长大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视频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起兴趣:
找一个门牙掉了的同学,让大家观察,问:你们发现他的牙齿怎么了?学生会说出:他的门牙掉了。谁来说说自己第一次掉门牙时的情景(怎么掉的,当时想什么,心情怎样,别人怎么说的……)。刚才大家都说了一下自己掉门牙时的情景。有一个小朋友元元,她的门牙也掉了,那么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元元掉门牙的情景是不是和你的一样?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学习第14课《门牙掉了》。请大家一起读课题。[板书:14、门牙掉了],
(二)学习生字,感悟课文:
1.请你们轻轻地打开课本64页,大声读一读这个小故事。要求:把每个字的音读准了,如果拼不出来就请你身边的小伙伴帮帮你。读完之后标上自然段。学生读后自动座好。
2.老师把生字朋友从课文里请了出来。出示生字词:
yuán lǎo shī wèi zhù hé
元元 老 师 为什么 祝 贺
diào xiànɡ kū qiǎnɡ wā zhānɡ yuán
掉了 像 哭了 抢着 哇 一张 原来
huàn tián
换 牙 甜甜
3.谁认识这些生字朋友,你愿意教教大家吗?(拼读生字)
(两位小老师分别上台教读生字。若读对了,下面的学生跟读;若读错了,下面的学生更正。)
4.去掉音节,把生字词读一读。可采用开火车、指名读、齐读等方式。
5.你们真棒,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生字词的音读准了,这些好朋友又回到了课文里,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6.出示“笑”字。认读,请你说一说怎样的笑?(高兴地笑、甜甜地笑、美美地笑、开心地笑、阴森森地笑……)
7.大家说了这么的“笑”,课文中的“笑”是你们说的那种“笑”呢?
8.边读边想:
请你把课文中带有“笑”的句子划下来。
9.读读这三次“笑”
(1) 元元的门牙掉了,有的同学取笑她像个老太婆。
(2) 哇!大家全笑了。
(3) 元元和我都甜甜地笑了。
10.学习“元”:
“元”字你怎么记住它?记的时候要组词。(可拆部件记:“二”和“儿”记)
学生看着书上的笔顺,在桌子上书空写一个。
出示田字格,指导书写“元”。
(1) 学生观察:这个字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2) 按着笔顺描一个,写一个。
(3)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4) 利用视频仪,演示学生书写情况。
(5) 让学生再写一个。
11.元元的门牙掉了,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她为什么要哭?[板书:取笑:像个老太婆]
12.你们的门牙掉了,愿意听别人叫你们老太婆、老爷爷吗?听到这样的称呼,你的心情怎样?(很生气、很难过)
13.请你把很生气、很难过的语气读出来。
1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5.老师听出来了,元元真的很难过,看第二句话:哇!大家全笑了。你们知道大家笑什么呢吗?
请你读课文。一会儿说一说。
16.如果是你在取笑元元的门牙掉了,后来知道自己的门牙也掉了,你会觉得怎样呀?(很不好意思)
17.那就请你读出不好意思的语气来。
18.指名读。
19.读第三句话:“元元和我都甜甜地笑了”。
20.理解“甜甜”的意思。用你的表情让老师看看你们“甜甜地笑”,那你们知道元元和我为什么甜甜地笑吗?
21.指名回答。
22.读读老师的话。
23.说说“祝贺”的意思。
(1) 你能用“祝贺”说一句话吗?(按“谁祝贺谁什么”的句式说话)
(2) 这两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学生说的同时认识“示部”和“贝字底”
(3) 指导书写。按照上面提到的学“元”的五步。
24.再读一下老师的话。
25.老师讲解:
人出生之后,先长出乳牙,后来乳牙掉了,在长出新芽,以后就不会再换牙了。
26.齐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三)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牙齿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你如何保护你的可爱的牙齿呢?
(四) 老师总结,感情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希望大家都能爱护自己的牙齿。
六、板书设计:
门牙掉了
笑
元元————哭
甜甜地笑 换牙——长大 :老师
笑
我————回答
语文课堂教案篇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第一课时
一、揭示问疑
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
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带到刚才的问题认真的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2、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
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组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4、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5、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6、读过课文,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7、理解词语。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的正确、流利了。
大家还要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大家学的很好。课后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
三、描红生字
1、读准课后要描红的生字。
2、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
2、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3、班级反馈,指导朗读。
⑴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晓英的同学,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
①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地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在。
②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③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地原因。
⑵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了下去?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原因。
⑶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样子。"眼圈红了"说明小英
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的复杂的心情。
⑷那掌声使小英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感到了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
⑸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地掌声下微笑着走下了讲台。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②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是感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
②练习朗读。
⑹他不在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见了学校的舞蹈房……
①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小英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②练习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第1~6自然段,说说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
5、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练习。
语文课堂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有关松鼠的资料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
二、学生交流资料:
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们谈感受:
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学生总结:并板书:
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一、交流: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二、作业:
1、熟读课文。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生在体会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小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一、继续学习课文:喜欢小松鼠吗?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
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
三、指导本课的字:
捷遮蔽
四、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语文课堂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比、咱、斤、答、阿、之、拾、灰”8个字。掌握“比”的笔顺。
2、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4、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试着提出问题,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阿凡提的聪慧。
教学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汉字。
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贴“阿”和“提”字卡。
大家听过阿凡担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中,你对阿凡提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听读课文
1、听录音
2、简述课文内容。
3、师领读,生跟读。
4、讨论: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城呢?
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小组认读,识记。
3、交流。
阿: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双耳刀,右边是一个可字。
比: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4、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5、指导书写。
四、游戏活动
1、可请学生到前边当小老师,领大家读生字。
2、游戏:找朋友。
3、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
五、课后作业
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指导书写
咱、答、之、拾、灰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
2、“填一填”,考查学生生字的运用能力。
四、活动
1、读词语。
2、游戏“送桃子”
(1)自读句子:不认识的字词问问同桌。
(2)同桌商量括号里填什么。
(3)送桃子真空:注意引导“答”字的收写。
3、讨论“生活的智慧”。
多媒体实物投影出示讨论画面。
此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过程来完成。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找找阿凡提的其他故事,选其中一个自己练习讲故事
语文课堂教案篇5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
2.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
3.随文识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
2.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你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真挚,更加深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友情有关的古诗,大家齐读课题-----赠汪伦。
二、初读古诗 整体感悟
1.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李白吗?
2.解释题目
大家看,题目中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例如某同学转学,宋老师赠给他一本书做纪念。这首诗就是李白作为一份礼物赠给汪伦的、写给汪伦的一首诗。大家再读课题。出示词语:汪洋大海。师解释
3.范读古诗
李白究竟为汪伦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呢?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看看你的头脑中都浮现了哪些画面?指名回答。(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李白与汪伦离别的场景,描写离别场景的诗叫---板书:送别诗)
4.生自由读古诗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书中的拼音,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一定要做到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5.指名读古诗
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
6.指导朗读
孩子们,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讲究停顿,板书|,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 ,大家再练一练。
7、多种形式展示读
谁想试一试?小组展示读(板书重点词做标记“将、忽、深、及”)男生读、女生读
三、细度古诗、理解感悟
(一)前两句疑难解析
1.孩子们现在请你默读古诗的前两句,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
“舟”板画:舟的字理演变,舟就是指小船。乘就是坐的意思。例如乘车、乘飞机就是坐车、坐飞机的意思。乘舟就是坐船的意思。
出示词语:“乘风破浪”板贴,大家齐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2.“闻”的本意是指用鼻子闻一闻,在这里“闻”是听到的意思,出示词语“百闻不如一见”板贴,大家读词语,师解释意思。踏歌声:是指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节拍。)
3.你们真了不起,读懂了这么多词语的意思。大家再读前两句,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哪个词不懂,大胆的说出来?“将欲行”师解释:(将:即将、将要。行:离开。将欲行的意思就是即将要离开,但是还没有离开。)
4.当李白坐船要离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汪伦一边用脚打节怕一边唱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李白送行,这能说明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感情怎样?
5.重点理解词语“忽”:
忽是什么意思?忽然突然的意思。孩子们,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即将分别,当你坐在火车上,随着汽笛的鸣叫,火车马上就要开走了,就在这时,你的好朋友忽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6.指导朗读前两句
当李白忽然听到汪伦的歌声时,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大家再读前两句,用心去体会一下李白当时惊喜的心情。
7.解释前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什么意思?
(二)后两句理解感悟
1. 欣赏桃花潭图片,理解“千”尺
这就是李白诗中的桃花潭水,课件图片桃花潭水: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桃花潭水吗?“深千尺”这里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千”和“百闻不如一见”中的“百”都是虚指词,不表示具体的数字,在这里千尺表示水很深很深。
2.出示词语:“桃李满天下”读词语,师解释
3.重点理解“不及”
不及就是不如的意思,出示词语:及格。这里是拿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李白的情意做比较。虽然桃花潭水很深很深,但是也不如----
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如-----
纵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不如-----
4.这两句,在诵读是一定要读出汪伦对李白的一片深情厚谊。谁想试一试?全班读
5.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6.(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为什么说汪伦对自己的情意如此之深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李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诗人。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希望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可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民,想见到李白都不容易,怎么才能和李白成为好朋友呢?于是汪伦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的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桃花是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并没有桃花。万家酒店呢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虽然汪伦是用计策将李白骗来,但是李白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一片真情所深深的感动了!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游览,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于是李白日后便写下了这首--《赠汪伦》。)
7.看画面想像
课件出示画面:现在李白与他的好朋友就要分别了,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中会想些什么?正因为感情深厚,所以离别时才觉得留恋,舍不得!
8. 大家看“情”什么偏旁?树心旁是心的变形,和我们的心情有关。这有几个词语:亲情、友情、真情、深情,齐读,师解释
9. 同学们你们记住这些生字朋友了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句子猜词的小游戏,老师说一句和这个词语相关的一句话,你猜一猜是哪个词?
10.配乐真情诵读
如果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到古诗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大家齐读古诗,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
四、知识拓展
1.送别诗拓展
?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我们学过了很多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是送别诗呢?
2.师朗诵(友情)
孩子们,珍贵的友情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那么对待朋友,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有阳光;只要心中有情,就会有宽广的胸膛。老师写了一首诗歌题目是t;友情 >,师诵读诗歌。
友 情
友情是一朵清香的茉莉花
洁白的外衣是永恒的
友情是旅途里的驿站
等候你疲惫时停靠的港湾
友情更是一本好书
教会你获得珍贵的财富
真正的友情是没有贫贱之分,
没有权贵之分,
只要我们彼此播下的是真情的种子,
那么我们收获的必将是真情的果实。
语文课堂教案篇6
科目:第五册语文第 11 课执教时间:课 题11、秋天的雨编写者:教学目标:1. 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扇、枚、邮”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抄写喜欢的语句。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找秋天,表达对秋雨的喜爱。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找秋天,表达对秋雨的喜爱。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咱们学了《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感受到它语言的优美。大家能试着回忆,背诵一下吗?(生复习旧知识,背诵诗歌《听听,秋的声音》)
师:谁也没想到,不会开口说话的秋天,其实藏着这么多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也只有会细心观察、品味的人才能发现。那你们知道,这美丽的秋天大门,是谁将它打开的吗?(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师:就是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可不是普通的雨,他是一个会魔法的精灵,他的魔法棒只要这儿一指,那儿一点,就会有神奇的景象出现。想进入他的魔法乐园吗?就请你赶快打开课本,翻到第十一课——《秋天的雨》。
二、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之前,请你们看清老师的要求:
声音响亮 (板书:声——响
把句子读正确、流利 ( 句——通顺、流利)
(生自由朗读,初步读通课文)
2、字词
师:读的时候,老师感到你们非常认真。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首优美的小诗,也想请你们来读一读。谁愿意来(出示:是谁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趁你没留意,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是谁用五彩缤纷的颜料,给柿子、苹果、菠萝穿上了美丽的衣裳?是谁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小喜鹊该衔树枝造房子了?啊,就是绵绵的秋雨,就是像精灵一样的秋雨。 生自由读诗)
预设:请中上水平的同学来读.
师:你可真不简单,已经能准确地读好躲在这首小诗里的8个生字.(师划出8个生字)
师:老师请你领读这8个生字,作为你的奖励。(生领读)
师:在这8个生字中,有几个生字需要特别注意(师指出“匙、裳”)它们要读( )(“轻声”)一起来读一读,把轻声读到位。(生读好这两个生字。再齐读生字)
师:现在我给这些生字找几个朋友,变成词语(师在小诗中划出相应的词语: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柿子、菠萝穿上美丽的衣裳、金色的小喇叭、衔树枝造房子。再加上“五彩缤纷、频频点头)边读,边把这些词语在课本上划下来。(生边划边读)
师:齐读词语。读之前,还记得老师以前读词语的要求吗?(要将词语的感情通过朗读来表现)那就按要求,每个词语读两遍。(生试读。如果读的不够好,师可再指导读)
三、朗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
师:“一把钥匙、趁你没留意”这两个词出现在课文哪一自然段?
指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对于读的好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像他 一样来尝试;而对于读得还不够好的同学,也要给予鼓励。并请其他学生再做尝试)
师:秋天的大门是如何被打开的,课文中重复用了一个词——轻轻地。听老师来读一读,注意听我的朗读的语气。
师: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注意要把文中重点词、句的感情读出来。
(2)美美地读二、三自然段(7—8分钟)
师:我们继续看下面的词语(出示:橘子、柿子你挤我碰、菠萝甜甜的)看,他们多淘气,多爱热闹,你挤我碰的。打开秋天的大门,你就会看到更多新奇的景象。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找一找你喜欢的句子,并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欢.
(生通过朗读,展示自己喜爱的句子。当读到“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一句时,要给学生强调这是一个多音字。并让学生来帮助学生理解“扇”在表示动作时,读第一声;表示名称时,读第四声)
(3)学习第四自然段(3分钟)
师:秋天多美啊。他用色彩缤纷的颜料,将天地万物装扮得特别迷人;他有诱人的香味,把小朋友的脚步都勾住了。而且,他还有一个吹起来“嘀嘀嗒”响的小喇叭呢!如果想听听小喇叭吹的是什么,就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生自由读)
师:你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呢?如果有,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和大家分享一下。(生要读好,能够通过朗读展现自己的喜爱之情。在读的时候,师重点指导读好“舒舒服服”这一词的朗读)
四、听配画朗读,小结
师:秋天是美的,是多彩而灿烂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已经感受到一些秋天的绚丽多彩了吧。接下来,请你轻轻地跟着老师读下去,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介绍了秋天的雨的哪些魔法?(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解释:课文是从那几方面来写秋天的雨)
(板书:是钥匙、有颜色、有气味、吹喇叭)
五、总结,布置课堂作业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并且很好地朗读了课文。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堂作业本,看第一题。我们来写写这些生字。有几个字容易写错,我们一起先看一下。(师 先在小黑板上画好田字框,指导学生书写正确,结构得当。指导完后,学生开始做课堂作业)
修改意见:
语文课堂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