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够减少课堂上的混乱与不确定性,教案中应包含时间管理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师说备课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师说备课教案篇1
形式(中班组):
1、歌咏会
2、分组活动赠送感恩卡
活动名称:
感恩节——老师老师感谢您
活动目标
1、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及其习俗,理解其意义,懂得感谢、尊重他人
2、通过观看幼儿园各部门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老师辛苦的劳动使我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体会成人的辛苦。
3、通过给老师们送感恩卡,表演节目,说一句感谢的话,培养幼儿尊重劳动,懂得感恩的情感。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学说一些感恩的话语小朋友们亲手制作的感恩贺卡
活动流程
一、感知感恩节(集中)
1、老师介绍感恩节的由来。
2、集体唱歌曲并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3、各班表演节目——(1)中一班歌曲《丫丫》
(2)中二班摘果子舞4、交流::我的感恩卡是怎么制成的,有些什么图案表达怎样的感恩之心。
二、表达感恩情
(1)保健老师校车老师财务老师进场,幼儿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
(2)走出教室,主动用语言表达、赠送感恩卡向为小朋友健康成长,每天辛勤工作的人——幼儿园的老师表达谢意。
全体幼儿分成六组,每组各有一个老师带领,向幼儿园各岗位的教职工赠送感恩卡,说一句“爱你、感谢你”之类的话。
中一班:
第一组慰问感谢托班老师。
第二组慰问感谢小班老师。
第三组慰问感谢大班老师。
中二班第四组慰问感谢厨房老师
第五组慰问感谢办公室的各位老师
第六组慰问感谢钢琴老师
活动延伸、
反思今年的感恩节活动,一个年级组为单位。我们中班班积极筹划准备。感恩节这周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讲感恩节的来历、唱《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语表演、对父母说一句感恩的话或一个吻等。努力营造“感恩”的良好气氛。在园活动当天,中班组幼儿齐聚一堂并邀请保健老师、财务老师、校车老师等活动,唱歌、跳舞、送感恩卡等活动热烈,孩子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受鼓舞。从“走进来,送出去”两个活动环节上看,此次我们班组开展的活动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这些活动,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让孩子们尝试着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我们的周围也必会因“爱”而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师说备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品读词句,品味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学习把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的写作方法;
2、体会我和世香攒糖纸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明白尊重与诚信的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赏析,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其深刻内涵,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难点:
学习以叙事为主,把叙事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展示糖纸,导入新课;
★请学生简洁概括故事情节;
★以“动词+糖纸”的形式写出故事的经过及结果;
★圈划句子:我和世香在攒糖纸的过程中作了哪些努力?
★品读圈划出的句子。
理解感悟:
1、付出许多努力积攒的糖纸为什么又扔掉了呢?
2、我还“扔掉”了什么?
3、欣赏关于真诚的一首诗;
作业:
1、想象一下,当表姑看见我把糖纸扔向天空时,她会想些什么?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
2、阅读《哦,香雪》
板书设计:
一千张糖纸
攒糖纸—献糖纸—扔糖纸
渴望—期待—绝望
不累—心累
师说备课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生字和11个二类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对照图画,反复诵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通过比较法和熟字偏旁法的方法来记忆一类生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认识到人人都要靠劳动生存下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8个一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对话的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学会8个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蜻蜓和蚂蚁》,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听准字音。
2、老师领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一类生字。
3、自己读一读画出的一类字。
4、自由练习读课文。
5、男女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识记一类生字。
1、荒:(1)荒芜地荒了。(2)荒凉。荒村、荒岛、荒废、荒、唐、荒野
2、张:左右结构,表姓氏,扩词:姓张、张冠李戴、张嘴
3、烂:(1)松软。烂泥、肉烂了(2)腐烂(3)破碎(4)头绪乱烂糊、烂漫、烂醉如泥
4、歌:左右结构,学习欠字旁儿,扩词:歌唱、歌星、歌舞
5、劳:上中下结构,扩词:劳动、辛劳、任劳任怨
6、脸:(1)头的前部(2)某些物体的前部(3)情面(4)表情扩词:脸蛋、脸皮、脸色、脸面、脸盆、门脸
7、软:左右结构(1)与硬相对。(2)柔和(3)软弱(4)容易被感动扩词:软骨、柔软、软风、心软、软和、软绵绵
8、难:多音字,扩词:(1)难过、困难(2)遇难
四、认读二类生字。
逛:逛街、逛市场、逛游
瞬:翘舌音,瞬间、一瞬
餐:平舍音,午餐、早餐、晚餐
愁:翘舌音,愁眉苦脸、忧愁
咕:咕咕叫、咕咚
留:留恋、留下、留级
昏:昏睡、昏迷、昏君
绵:软绵绵、绵绵无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
六、作业: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大意,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找七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画出蜻蜓和蚂蚁的对话。
三、找同学读1、2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中的:“逛来逛去”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2、在小组内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3、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思考:蜻蜓为什么不再唱歌了?它为什么每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3—7自然段。
1、找出蜻蜓说的话,读一读,注意语气。
2、在找出蚂蚁说的话,指导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3—7自然段。
5、蚂蚁的话“夏天劳动,冬天才能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这句话什么意思?
6、蜻蜓通过和蚂蚁的对话,说“明年,我要唱自己的歌,也要为冬天的日子学会劳动了。”这里的歌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蜻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五、学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六、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一类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荒:注意中间是“亡”字,没有点。
二、完成课后练习题。
1、照样子说词语。
走来走去明明白白热乎乎
看来看去清清楚楚火辣辣
2、读句子。注意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
3、做一做。
(1)续编《蜻蜓和蚂蚁》。
(2)给蜻蜓写封信。
(3)把我想到的写下来。
师说备课教案篇4
1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学习烟花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录象,白纸,彩色水笔,毛线,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 春节过得愉快吗?过春节时你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学生回答)
2、过春节时哪些同学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别人放烟花了?(学生举手)哪些同学看见电视里放烟花了?
三、讲授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烟花的形状
1、你放(见)的烟花美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一一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简要评说烟花的美感并简笔画出烟花形状。)
2、欣赏录象中放烟花场景,激发学生兴趣,认识不同形状的烟花。
3、烟花的表现方法
1)、教师示范集中不同形状的烟花的表现方法。
2)、总结烟花的表现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点直接点出烟花的形状,由内而外依次点出。一个烟花可以用同一种颜色表现,也可以用多种颜色表现 。
3)找学生讲讲打算用什么工具来表现美丽的烟花。
四、作业要求
1、用彩色笔直接作画,不必用黑色勾线。
2、可以表现自己见过的烟花形状,也可以自己设计烟花的形状。
3、可以多画几个烟花使画面饱满。
4、构图时可以以一种烟花为主,稍加几个其它形状的烟花,做到主次分明。
5、适当添画人物或场景,使画面充实有情节。
五、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学生选优并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评析。评析标准: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烟花的形状优美多姿。
师说备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三)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动准备:
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师说备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活动准备:
ppt、美工垫、雪糕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ppt 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1.播放ppt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页。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ppt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ppt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ppt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ppt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7.集体观看ppt第16---17页,听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与同伴一起高兴的跳舞,体验闯关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延伸。
播放ppt第18页,羊村村长也想考考我们聪明的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出了一道题,请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个正方形和3个三角形。
师说备课教案精选6篇相关文章:
★ 备课的演讲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