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教师需反思以往教学经验,避免重复错误,教案的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智慧”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了解有关赵州桥的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并积累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课前查找的资料,对赵州桥的设计者及赵州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洨xiáo河,不要读作jiāo;
砌qì成,不要读作qiè;
缠绕chán rào,不要读成 chán rǎo;
前爪zhǎo,不要读成zhuǎ;
吐水tǔ,不要读成tù;
“ 智、史”,读准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跨”是左右结构的,右下角是一个“亏”,不要写错
“创”是左右结构的,左边是“仓”不要写错。
“毁”左右结构,左上角是“臼”不要写成“白”;左下角是“工”。
“坚”上下结构,右上角是“又”。
“智”上下结构,下边是“日”,不是“目”。
3.独体字应查的部首:
“击”:应查“一”部。
“且”:应查“|”部。
4.区别多音写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跨( ) 史( ) 即( ) 栏( )
垮( ) 使( ) 既( ) 拦( )
抵( ) 爪( )
底( ) 瓜( )
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世界闻名:“闻名”是有名、著名的意思。 在文中的意思是:赵州桥这一建筑在世界上很有名。
设计: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选制定方法,图样等。
雄伟:雄壮而伟大。文中指赵州桥雄壮而伟大。
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文中的意思是赵州桥巧妙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雕刻:一种工艺,在金属、象牙、石头等材料上刻凿各种图象。
才干:指办事能力较强。
遗产: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本文指历史上留下的物质财富——赵州桥。
四、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两句话的理解,恐怕难以全面、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世界闻名的建筑?
(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比萨斜塔、英国的伦敦塔桥、巴黎圣母院、天坛、故宫……)谁能概括地说一说它们为什么而闻名?(年代久远;外形独特;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下面我们看看赵州桥为什么而闻名?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赵州桥的特点
读了这篇文章,赵州桥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 坚固 美观
副板书: 读——感知
2.默读课文,自学自悟
同学们在读文时,把你理解的内容可在书中空白处简单写一写,不明白的词句用“ ”画出。
副板书:画——疑问
3.合作学习,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了解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并且帮助同学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谈或说——感受
4.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1)为什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
(①因为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②桥宽比我们的3个教室还要宽;③它的构造不同凡响或非同一般……)
板书:长 宽
(2)从哪儿看出赵州桥非常坚固?
(①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②遇到洪水易冲毁……)
(3)从哪儿看出赵州桥非常美观?
(在栏板上雕刻的龙的图案非常多,而且个个栩栩如生,可称为艺术珍品……)
板书:精美图案
师:刚才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概括地说一说赵州桥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
(赵州桥雄伟、坚固、有1400多年的历史、美观、设计巧妙等等。)
5.朗读课文,想联系。
通过全文的学习,你由闻名遐迩的赵州桥联想到了什么?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象征,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板书:劳动人民智慧才干 想——联系
历史遗产
建桥史上的创举
师:为什么说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①赵州桥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②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它能承受普通桥所不能承受的重量。③4个小桥洞像4座坚实的桥墩分担了大桥所承受的压力,当洪水泛滥时,又能减缓急流对桥身的冲击力,大大增强了大桥抵御大自然侵袭的能力。并且这样设计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可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上的创举。)媒体演示
三、读全课,总结学习方法(见副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积累语言,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召开记者招待会。
1.如果你是外国人会向记者提些什么问题呢?
(小组讨论,并写在纸上。)
2.如果你是记者如何回答外国友人提出的问题呢?
(小组讨论,并写出来。)
3.外国人听了你们的介绍他们会说什么呢?
二、引导想象背诵,积累语言。
出示投影:三种龙的姿态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并说一说,试着背一背。
引导想象:除了书中描绘的三种龙以外,你大胆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姿态的龙?
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一说。
三、练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1.秋天的庄稼美丽极了。
(秋天的庄稼美丽极了,有白菜、棉花……你瞧,那边的棉桃个个沉甸甸的,好似一个个铜铃,把枝条都压弯了,棉叶湿漉漉的,不少棉桃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絮,棉絮上的水珠晶莹透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的光芒。那边,一人多高的玉米,叶儿发黄,牛角似的玉米棒子插在粗壮的茎杆上,棒子露出黄金般的牙齿,谁见了都生爱慕之心。微风拂过,红缨在起舞似的,徐徐飘动,绿叶哗啦啦地响着,好像在为红缨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呢!地头上一片红高梁,像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手拉手,肩并肩地站着,红红的穗子,像少女头上的珠冠,在阳光的沐浴下微微地摇曳。)
2.第三局比赛打得更加激烈了。
(第三局比赛打得更加激烈了。只见蔡玉中咬紧了牙关,瞪大了眼睛,向我发起了进攻,可我呢?只见球在眼前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晃。球来了,拍子不知道往哪里推,渐渐招架不住,连连失利。蔡玉忠看我乱了阵脚,打得更猛、更灵活了。有时轻轻放个短球,有时趁我不备,猛扣一板,搞得我手忙脚乱,无法应对。还差一球我就输了。我想,反正输定了。索性一板扣去,球出界。19比21,我输了。)
3.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4.……
四、作业:
1.自己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2.预习第10课。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
(1)铁罐看不起陶罐(1~9)。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
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
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
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重编故事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这首古诗中畔、蝶、莺的字音和写法。
2、能够通过千朵万朵,满,压等词语体会到黄四娘家的花很多很美丽。
3、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能够想象的出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喜欢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写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诗歌。我们学过哪些赞美春天的古诗呢?请把你知道的背给大家听。(《春晓》、《惠崇春江晓景》、《咏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杜甫写的一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杜甫,人称诗圣,他的诗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写这首诗时,杜甫刚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亲手建立的草堂内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亲戚的资助下建成的:表弟给他送来建筑费;朋友送来桃树秧、绵竹等……草堂是经过诗人三个月的经营在暮春时节落成的。在这草堂,诗人暂时离开了动荡不安的大世界,他经历了许多年的饥寒,如今暂得休息,自然间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关注和羡慕,成为他描摹和歌咏的对象。表现出难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齐读课题。
指导认识畔字。学生注意畔的读音,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田,右边是半。
畔是什么意思,江畔呢?
二、学习古诗
(一)初读
1、一会我们来个赛诗会。要求:响亮、正确、有节奏。想为本组争光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指导朗读:读古诗一定要读出它的韵味来,你看第一行的蹊,第二行的低,和第四行的啼是非常押韵的,所以我们在初读时,要把古诗的那个韵味感读出来。)
2、进行赛诗会。
3、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能找出来吗?
(板书:花、蝶、莺)
4、蝶和莺的写法。
蝶,它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虫字旁要写得稍微小一点,虫子旁的提要写在撇的上边,右边这部分稍微大一点。
莺是上中下结构,它的宝盖是冖要能托起草字头,黄莺是一种鸟类,所以冖下边是一个鸟字。
(二)自读,想象、感悟。
1、诗人是怎样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的?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把你想象到的景象跟同学说一说。
2、提示: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是个简单的好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试着学一学,理解词语的意思,想想诗句的意思。
那好,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刚才学习的效果。
(三)理解——读 ,说想象到的景象。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提问: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满蹊呢?(花铺满了小路)那谁家的小路被花铺满了?你是怎样理解压枝低的?(花把枝条都压弯了),那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2、你们觉得这里的花怎么样呀?板书:多 你能通过朗读体现花多的特点吗?
(指导朗读:孩子们,当杜甫一个人来到江边,看到这繁华盛开的景象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呀?(高兴的,喜悦的,赞叹的)是呀,那你就应该带着这种感觉去读呀!)
3、诗人不仅抓住了能表现春天的景物——花,来描写春天, 并且写出了花多的特点。你们看简单的一个满,千朵万朵,压就能够让我们浮想联翩,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就是古诗的魅力呀! 让我不由得感慨!(出示:花真多呀,你看,那一树树花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花除了多,还有什么特点呢?你想象到了什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吗?花真———你看,—————!
(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气味,数量,姿态等进行自由表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指导。)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是啊,花真多,花真美啊!不仅引来了诗人,还引来了蝴蝶在花中翩翩起舞,黄莺自在地歌唱。
诗句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谁来读一读。
2、提问: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去),谁舍不得离开?(蝴蝶、黄莺、小蜜蜂、诗人)。
3、流连戏蝶时时舞,舍不得离去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因为他舍不得那五彩缤纷的花,那五颜六色的花,那散发着阵阵香气的花呀!你读出了它的那份恋恋不舍吗? (读)
4、提问:恰恰啼什么意思?(正好传来一声声的啼叫)
多么惬意,多么动听的歌声呀,该怎么读,指名读。
5、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四娘家那迷人的春景吧!我看到了你们的眼神,感受到了你们的那份赞叹,谁愿意把你的那份感受,那份赞叹之情读出来。(指名有感情朗读。)
6、齐读。多么美的春色图呀,繁花盛开,戏蝶起舞,娇莺歌唱,有声有色,有歌有舞,有鸟语有花香,这不仅仅是黄四娘家的春色图,更是一幅无边的春色图,让我们拿起书来,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那美丽的春景吧!
三、背诵
1、我们能有感情地朗读了,但能把它背诵出来吗?给几分钟试一试。
2、指名背诵
四、小结
1、我们今天学习了杜甫的这首描写春天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起来背诵。
2、作者抓住了春天的景物:花、莺、蝶来写;并且写出来他们的特点:多、流连、自在。你们认为杜甫想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杜甫的写作方法,来描绘自己所看到的景色。
3、我们还学习了三个生字:畔、莺、蝶。记住了吗?
板书:
江畔独步寻花:
静 花 多
蝶 舞
动 莺 啼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4
1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5、我们从“唧”
8、师:“”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师:“小圆晕”
”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
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
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3、学习第三句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4)什么叫“赶集”?
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5)齐读第三句。4、学习第四句。
(2)“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三、总结,朗读全文。
作业:课文的语言真美,请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
1燕子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观察细致飞行:掠一转眼沾(动态美)
休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春天的赞歌(静态美)
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
二、检查预习
123.小老师教写生字。易错音:妆、滨、裁
4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5
?内容简析】
本次语文百花园安排了四大项内容,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及语文大课堂。这些练习既巩固了本单元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注重语言的积累,训练了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创设有趣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发现知识,积累语言,培养观察及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带“束”和“朿”的字本义上的差别,让学生明白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仿写句子,训练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说明事物,把话表达得既形象又生动,发掘想象力。
3、背诵关于描写春天的成语及诗句,积累语言。
4、阅读短文感受想象的丰富。
5、课文大课堂中让学生感受花的世界的美丽,从中学会观察,学会收集资料并训练说和写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及图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汉字,激起兴趣
1、出示课件展示“束”和“朿”字部在本义上的差别。
2、学生观察比较图画及字体,说说有什么发现。
3、出示“策、枣、棘、刺”和“速、赖、懒、剌”两组字,进行区分。
4、读对话框里的对话,加深理解,教师归纳:一个字的偏旁的本义与这个字的字义是相关联的。
5、拓展: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学生举一反三。)
二、品读句子,仿写句子
1、读句子,对比,思考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归纳。
(第一组中的第二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表达更形象,更具体可感。第二组中的第二个句子展现了水花四散时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水花的美。这两个句子都在描写事物的同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3、学生用“……仿佛……”和“……如……如……如……”造句。
4、指名回答,师生点评。
三、背诵词句,积少成多
1、读背成语,了解大意。
2、指名背诵成语。
3、学生举一反三,说说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意盎然、春色无边”等。)
4、读背诗句,了解大意。
5、指名背诵。
6、学生补充其他描写美景的诗句。
四、阅读短文,自主感悟
1、读短文,了解短文意思。
2、细读短文,思考:作者希望
一年四季的风是什么颜色的?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3、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汇报成果。
(作者希望春天的风是绿色的,它能把花儿衬托得更美;希望夏天的风是浅蓝色的,让人感到凉爽;希望秋天的风是金色的,使人有丰收的感觉;希望冬天的风是鹅黄色的,令人觉得暖和。)
5、有感情朗读短文,体会想象的丰富及其强大的感染力。
6、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五、作业
1、把成语及诗句背给父母听。
2、写三个比喻句。
第二、三课时
教育目的: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探寻花的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活动准备:
1、举行一次班级春游活动,搜集表现春天百花盛开的素材。
2、春游时,爱画画的,准备一个速写本;爱照相的,带上相机;爱写作的,带上笔和本子。
3、春游回来后要求把画和照片整理一下,写上说明;把记录下来的景物写成文章;通过查找或访问,搜集你喜欢的一种花的照片、图片和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乙上场。)
甲: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开展了“探寻花的世界”的春游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了让春之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中盛开,今天我们举行“花的世界”的主题展示活动。现在,我宣布活动开始!
乙: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重要的季节,春天是无限美好的,百花竞相怒放,到处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通过春游,同学们一定收获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把收获展示出来。
(各小组长分别向大家汇报活动概况。)
(各小组表演节目。)
1、音乐表演。
全班齐唱《春天在哪里》。
2、书法、图画现场表演和部分书画作品展览。
请小书法家、小画家上场,现场书写和作画。
3、摄影展。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对摄影作品进行展览并说明和介绍其内容。
4、写作汇报。
请各组的小作家上台表演朗诵。
5、总结,颁发奖品。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