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数学教案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清晰地传达课堂目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一份精心编写的教案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自信和从容,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汤圆数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汤圆数学教案5篇

汤圆数学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橡皮泥,盘子,卖汤圆的歌曲

2、幼儿准备:已有的风俗习惯,用橡皮泥搓圆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是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搓汤圆,好吗?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汤圆的关注并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引入活动

2、教师示范

(1)、指导语: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两个汤圆,要选择几个面团啊?我们放到手上搓一搓,一个汤圆出现了,然后放到锅里,我们再搓一个面团,现在几个汤圆出现了,小手要指着一个一个的数,最后数到几就是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最后说出总数

(2)、指导语:这时,我的`爸爸回来了,他告诉我,他很饿,我会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个吧。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还记得老师说的方法吗?手要指着,嘴要数着,最后的数到几就是有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逐一数数,幼儿掌握点数的方法。

(3)、指导语:我们现在要开火煮汤圆的时候,我的妈妈回来了,我会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个汤圆,我们再来数数有几个汤圆了。

指导重点:巩固幼儿点数,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说出总数3、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放音乐指导语:请小朋友拿到盘子,盘子上有几个点,你就要做几个汤圆,然后你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几个汤圆。

指导重点:幼儿一边搓汤圆,一边数,巩固幼儿点数的方法

汤圆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汤圆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汤圆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活动过程: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活动反思: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汤圆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为了更加突出元宵节的这一氛围,我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将花灯带到幼儿园,用花灯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及幼儿园,有了孩子们五彩绚烂的花灯,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每个孩子参观我们的教室,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玩花灯”。孩子们像事先说好似的,一起说着是因为元宵节快到了,看来孩子们已经在家中从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节要玩花灯的特点。可是当我问到“除了玩花灯还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歪着小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着我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元宵节还要搓元宵。可能是因为方言原因,孩子们对于“元宵”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后来向孩子们解释了一下,孩子们终于了解了“元宵”=“圆子”。(从这里让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别,以后对于孩子的语言还要加强引导,增加一定的词汇量。)

汤圆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7、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头饰一个。

2、纸做的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3、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4、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5、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6、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2)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

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

(2)警长示范。

(3)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1)请弟弟警士捉,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2)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 但是最大最坏的.“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1)听命令行动 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2)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 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3)布置任务。 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4)抓“一只耳” 其他老师扮演的大“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

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

汤圆数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交通安全教案教案模板5篇

大班数学整十加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5篇

大班数学超市买文具教案5篇

大班数学10以内的加法教案5篇

小蜜蜂教案5篇

诚信教案5篇

猫名师教案5篇

美术彩灯教案5篇

大班睡眠教案5篇

汤圆数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