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功的教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教案的反复修改反映了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与坚持,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快乐活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快乐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一. 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与他人分享带来的快乐。
二. 学习怎样与人分享初步感知与人分享有助于友好相处。
三. 初步感知分享的含义和分享的相互性。
活动准备
一. 课件《分享真快乐》,ppt《分享真快乐》。
二. 歌曲《幸福拍手歌》
三. 橘子四五个,每个幼儿带一样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玩具或图书。
活动过程
一、 吃橘子,初步感知分享。
(1) 教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甜甜的橘子请大家吃,可人这么多,橘子只有5个,怎么办呢?”
幼儿想办法讨论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吃到橘子。
(2) 把橘子剥开,分成一瓣一瓣,师幼共同品尝。 提问:橘子是什么味道的?我们大家一起吃橘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3) 教师表明和大家一起分享橘子的快乐。
小结:像我们今天这样,有好吃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共同享受叫“分享”。
(4)讨论:如果你有了好东西而别人没有,你会怎么做? 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的故事,看看他有了好东西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么样?
二、 倾听故事,巩固感知分享。
(1)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 提问:小兔拔了两个萝卜,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羊妈妈和小猪,他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样?兔妈妈为什么也很开心啊?
小结:小兔和朋友分享了萝卜,和妈妈分享了快乐的事情,他们都很开心。
三、 看动画,了解可以分享的事物,巩固感知分享。
(1) 我们来看一看小动物们在分享什么?他们是怎样分享的?
放动画,幼儿观赏。
提问:刚才小动物们分享的什么?是谁在分享?他们心情怎样?(教师演示课件帮助幼儿梳理)
我们来看看他们还分享了什么?(继续演示课件)
(2) 你有什么好的东西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吗?
四、 共同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1) 你们都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东西,是些什么呢?分别自主介绍自己带来的食品或玩具。
(2) 启发幼儿分享: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真多啊,要是每个人都能吃到和玩到就好了。
小结:找到好朋友把好玩的好吃的放在一起,大家共同分享。
(3) 大家边分享边交流分享的快乐,播放幸福拍手歌。
小结:今天我们每人只带了一种食品或玩具,但分享之后大家吃到了很多种不同的食品和玩到好多种玩具,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或玩具,结束活动。
快乐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及家长充分感受到亲子游园的快乐和愉悦,亲子间加深理解和沟通,家长重视对孩子的行为和能力的指导。
2、培养孩子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装饰有节日气氛的活动室,及“圣诞节”墙饰。
2、圣诞帽若干,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小积木做寻宝游戏,准备礼物作为奖品。
活动过程
1、幼儿、家长一起进行“寻宝”游戏
开场后,老师出示三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请幼儿观察,然后把这些积木都藏在寝室的`各个地方,要求家长同幼儿一起去“寻宝”,寻到后领取一顶圣诞帽
2、圣诞舞会——圣诞快乐(互动舞蹈)
幼儿、家长寻找到“宝”后逐一进入“舞场”。一个跟一个拉在小丑姐姐后边,随着音乐一起跳《圣诞快乐》舞蹈
3、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水果蹲”、“抢椅子”等游戏,胜利者有小礼物。
4、欣赏童话剧——圣诞节的来历(提前排练好)
①教师:小朋友,我们又跳舞又做游戏,来庆祝圣诞节,那你们知道圣诞树是怎么来的?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吗?
②下面请欣赏由我们班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共同表演的童话剧——《圣诞节的来历》。剧本(旁白-教师):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有一位可怜的乞丐(家长),他又冷、又渴、又饿。(乞丐着破衣、拐杖出场)。他来到了一个村庄,遇到了一位富人(幼儿)和一位穷人(幼儿)(富人、穷人出场)。
乞丐(对着富人)说:我又渴又饿,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面包吃吧?
富人:我是富人,我很富有,我有的是面包、牛奶,就是不给你这个穷光蛋。并踢了乞丐一脚。
乞丐(艰难的站起来对穷人)说:我又渴又饿、又冷又累,请你行行好,给我一点面包吃吧?
穷人:我很贫穷,只有一片面包,但我愿意分一半给你。
乞丐(脱去破衣,变成一位可爱的圣诞老人):谢谢你,善良的孩子,幸福、平安会永远伴随你,送你一支松枝,你要记住每天给它浇水、施肥,精心照顾它,它会永远祝福你。
快乐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国庆节的相关知识。
2、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知道各种形式的国庆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人们欢度国庆节的图片以及祖国一些变化的图片。(网上下载)
2、大国旗一面,小国旗32面。
3、影片一张。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一面国旗,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上拿了一面什么吗?”让幼儿观察红旗的外型特征及知道红旗的全称是五星红旗。并告诉小朋友们为什么这面红旗叫做五星红旗。
2、和小朋友讨论一下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国旗,例如电视上,幼儿园的操场上等等。之后,告诉小朋友,老师在一个特殊的地方还看到过五星红旗,利用多媒体展示奥运会上的图片,例如刘翔披国旗,五星红旗在体育场上飘扬的图片,等等。
3、提问:“小朋友,再过两天就是10月1号了,你们知道10月1号是什么节日吗?”让小朋友知道是祖国的生日,又叫国庆节,并且了解到了这一天人们要为我们的祖国过生日。
4、让幼儿知道一些人们欢度国庆的形式,放些人们欢度国庆时的图片。看看人们在为祖国过生日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5、告诉小朋友以前的人们可没有这么好的生活,引出影片,这部影片关于改革开放到祖国现在的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6、幼儿观看影片,老师在一旁进行适当的讲解。
7、观影之后,问小朋友在影片中看到了什么啊?例如:破旧的房子等等。之后老师展出一系列图片,是以前的.祖国和现在的祖国相对比的一些图片。
8、和幼儿讨论一下,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给我们的祖国过生日呢?
9、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在幼儿园给祖国过生日,为祖国唱一首歌。老师给每位幼儿手上发一面小国旗,在唱歌之前说一声“祝祖国生日快乐”。
10、和幼儿一起挥动手上的国旗,一起唱歌。
11、请小朋友放假回去之后,让爸爸妈妈带他们去看看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欢度国庆的,并且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放假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12、活动结束。
快乐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怎、独、跳、绳、讲、得、羽、球、戏、排、篮、连、运”1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玩、很、当、音、讲、行、许”7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彩和快乐。
4、理解并积累表示动作的短语,提高语言的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玩、很、当、音”4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勾连旧知,揭题导入
1、师板书“快乐”一词,谈话: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快乐”一词,知道树和喜鹊因为有了很多的朋友而感到快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和“快乐”有关的课文。
2、师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指名生朗读课题,注意正音:“怎么”中的“怎”是平舌音及前鼻音,“么”在这里要读轻声。
3、师过渡:这篇课文为什么说“怎么都快乐”呢?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读顺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师鼓励学生交流听过之后收获到的相关信息。
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引导学生圈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随文识字(师明确这是一首儿童诗,有4个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
①出示词语卡片:玩、很好、独自、跳绳、当然、音乐,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绳、当”是后鼻音,“很、音”是前鼻音。
②正音后再次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师生共同总结:这一小节写的是一个人玩很开心。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
①出示词语卡片:讲故事、得有、才行、羽毛球,指名学生认读,正音:“行”是后鼻音。
②学习“得”“行”这两个多音字:
出示词语:“得到、得有人听”,区别“得”的两个读音,让学生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读“dé”,在什么情况下读“děi”,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练习。
出示词语:“不行、银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分“行”的两个读音“xíng”和“háng”,继续出示“行走、写一行字”,让学生区分,巩固“行”的不同读音。
③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师生共同总结:这一小节写的是两个人玩的情景。
(3)指名学生朗读第3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三个人玩的情景。
(4)指名学生朗读第4小节:
①出示词语:许多、游戏、排球、篮球、连、运动会,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正音:“运”是整体认读音节,“连”是边音。
②引导学生交流这一届写的'主要内容:许多人在一起玩更开心。
4、学生在初读课文、识字正音后再次练习朗读课文。
5、巩固识字成果。
(1)师随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同为对读、齐读等,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认读。
(2)单独出示本课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鼓励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些字以及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
(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小结并给予方法指导:本课生字较多,在识记的时候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分类识字,也可以通过与形近字进行比较的方式加以区分。
(4)游戏巩固: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师将每个生字卡片制作两张,随机分给全班同学,让一名学生手持卡片走上讲台,读出这个汉字,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名拿到相同生字卡片的同学站起来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6、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还知道这篇课文有4个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的快乐情景。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玩、很、当、音,指名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以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3、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指导:“玩、很”师左右结构,“当、音”是上下结构,“玩”的王字旁最后一笔横画要改为提画,“很”字右半边的笔顺是:横折、横、横、竖提、撇、捺;“当”上半部分要先写中间的竖,后写点和撇。
4、师范写生字,生观察并书空。
5、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进一步强调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读通了一首有趣的小诗,而且在始终又和许多的汉字变成了好朋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小诗,看看“怎么都快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丰富和快乐。
3、理解并积累表示动作的短语,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正确美观地书写“讲、行、许”3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1、出示上节课认识的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说说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
3、师激趣导入: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看来,在小朋友的眼中,怎么都快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和这些小朋友们开心地玩吧!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怎么都快乐”
1、重点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一个人可以做哪些事?为什么一个人玩也很开心?
(2)指名学生交流:可以折纸、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从这些活动中可以收获哪些快乐,同时出示折纸、搭积木、跳绳、看书、画画、听音乐的图片。
(4)师过渡:是啊,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做很多事,我们从这些活动中可以收获很多的知识和快乐。其实,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事情,小朋友们想一想,一个人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5)指名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师适当小结,相机指导学生认识省略号,明确省略号在文中表示还有一些相关的活动没有写。
(6)练习表达:当我一个人玩的时候,我最喜欢-------------,因为-----------------。
(7)指导朗读:师范读,生练读,读出一个人玩时的安静和快乐。注意恰当的停顿。
2、生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2、3、4小节,思考: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在一起玩分别有什么快乐?
3、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师适当指导,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巩固对省略号的认识(第2小节、第4小节中出现的省略号),鼓励学生拓展想象还可以有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玩游戏时的快乐心情,并相机出示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三人跳绳、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等的图片,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
(3)练习表达:
当两个人玩的时候,我喜欢和小伙伴-------------------------,因为-------------------------。
当三个人一起玩的时候,我们经常--------------------------,因为--------------------------。
当许多人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可以--------------------------------------------------------。
4、指导朗读: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指导:
读好每小节的第一句话,注意停顿,强调“很好”一词,读出快乐的心情。
要用轻快的语气朗读全诗,注意词语和词语中间恰当的停顿,读出跳跃感。
5、小结:看来,在孩子们的眼中,两个人玩有两个人玩的乐趣,三个人玩有三个人玩的快乐,四个人玩、五个人玩、许多人在一起玩就更开心了,所以我们的课文题目就叫“怎么都快乐”。(指名学生读课题,读出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天真快乐的感觉。)
三、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
1、师过渡:这篇生动有趣的儿童诗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跳绳、踢足球、讲故事等,请朋友们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短语,轻声地读一读。
2、指名学生交流,师小结并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表示动作的短语。
3、指名学生读一读,探究这些短语有什么特点,师小结:这些短语都是表示动作的。
4、鼓励学生拓展类似的短语,如:浇花、扫地、擦桌子、拖地板、捉虫子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有趣的儿童诗,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希望小朋友们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怎么都快乐。
板书设计
一个人玩
两个人玩
三个人玩很好
四个人玩
快乐活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演蝴蝶姐姐的.角色)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漂亮的蝴蝶姐姐,我有一个漂亮的小花园。现在蝴蝶姐姐带你们去看看好吗,(好)那我们学着美丽的蝴蝶飞到我的小花园吧。教师带幼儿进活动室。
2、出示花园情景图
师:好了,我的小花园到了,小朋友看,花园里的花真美呀,来看看都有什么花,(茉莉|、玫瑰)我们一起和花儿跳个舞吧(掀起你的盖头来)。
3、幼儿练声
我的花儿说你们跳得真好看,我们再唱一首歌送给我的花儿吧。
(二)学习歌曲
1、幼儿欣赏歌曲并结合情境图练习节奏: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这里有什么颜色的花?(白花)
那里有什么颜色的话?(红花)
(三)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1、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4、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种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快乐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风车色彩的序列及其旋转变化的规律。
2、能按已知条件灵活地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5色风叶,大风车,范画一张。
2、水彩笔一套(自备)。
3、见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30页。
活动过程:
1、观察旋转风车。
出示5片风叶,引导幼儿观察5片风叶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颜色不同。
以“变魔术”的游戏情节为由,将5片风叶拼成一架风车。请幼儿观察,说出最上面的风叶是什么颜色的'。
阵风(教师可用手来旋转风车来代替“一阵风”)吹来,风车开始旋转,它会转成什么样子呢?红色的风叶会转到哪里?
探索操作。
教师小结
2、教师出示范画
引导幼儿发现并理解风车色彩旋转变化的有序性。
3、 做画册
请幼儿打开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30页,为图上的大风车涂颜色,想一想,风车旋转后,每种颜色的风叶应该在什么位置。
4、教师批改作业
可让幼儿尝试自己检查、判断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旋转五色大风车范画,引导幼儿进行对照,帮助幼儿检查、判断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风车色彩变化的规律是关键,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和推理能力。
快乐活动教案6篇相关文章:
★ 环保活动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