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模板7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设计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意识,教案的设计不仅需要关注内容的深度,也应与学生的学习进度相匹配,促进有效学习,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模板7篇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穿鞋的兴趣。

2、了解小手本领大,初步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奖品若干、皇冠一个。

2、环境布置:鞋架(鞋架上摆上各种鞋)。

目标:

1、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展开想像并用动作表演相应的动物角色。

2、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快慢的音乐。

准备:

1、将各种动物角色贴在一个大背景上。

2、有快慢变化的音乐磁带。

过程:

一、练声

师:我们的小嘴巴能发出许多好听的声音,小动物也一样可以,“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你们喜不喜欢小动物啊?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吧。《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猜猜谁来了、律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想不想到郊外去走走呢?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到一个很美的地方去,那里有花、有草、有许多的树,还有许多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啊?(出示背景图)

幼:大森林。

师:对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去玩,我们坐着火车去吧,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音乐:火车钻山洞)

师:美丽的.大森林到了,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森林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啊?

幼:小兔、老虎……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一一把动物图片贴在背景图上),那有谁告诉老师,这些动物行走的速度谁快、谁慢呢?

幼:小兔、小猴快,老虎、熊慢。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知道我们要来森林里玩,它们也想和我们一起玩,也许它们正在来的路上了,小朋友听,是谁来了?

播放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大胆想像,说说谁来了。

师:音乐听完了,谁来说说是谁来了?

幼:小兔、小猴……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是小兔、小猴……来了呢?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因为音乐节奏比较快……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接下来再听听这次是谁来了?

播放慢的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大胆想像,说说谁来了。

师:音乐听完了,谁来说说是谁来了。

幼:老虎、熊……

师:为什么你会想到是老虎、熊来了呢?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因为音乐比较慢……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做个游戏好吗?

请部分幼儿戴头饰,根据不同的音乐做不同动物的动作。

游戏规则:根据音乐的快慢变化用动作表演相应的动物,音乐停止时,幼儿的动作也要停止。

请个别幼儿表演动作,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动作,然后集体模仿。

三、结束

师:现在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跳个舞吧。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一定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乐曲作品。

2、在对比欣赏乐曲的情况下,辨听乐曲中高低、快慢、强弱特征和音色的变化,感受小猫弱小与狮子威武的不同乐曲形象。

3、乐意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乐曲磁带;小猫与狮子的图片及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小猫和狮子的乐曲)做律动入活动室。

1、听猫的乐曲时,边做律动边走到座位上,先不要坐下。

2、再听狮子的乐曲,原地做律动。乐曲结束后,坐下。

二、再次听乐曲,引出小猫和狮子。

1、引导第二次听乐曲。

师:今天,森林里来了两位小动物客人。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仔细听听再介绍给我。

2、幼儿介绍出两位动物客人。

三、第三次欣赏乐曲,感受小猫和狮子的不同乐曲形象。

1、师:再听一次,谁告诉我,两段乐曲一样吗?

第一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轻柔)

第二段乐曲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低沉)

2、师:哪一段乐曲像小猫?哪一段乐曲像狮子?为什么?

四、教师出示小猫和狮子的形态图片,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猫和狮子。

1、师:这两段乐曲分别表现的'是小猫和狮子。你觉得在乐曲中小猫是什么样的?它在干什么?

2、请个别幼儿跟乐曲,看图模仿小猫形态。

3、引导个别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跟乐曲模仿小猫形态。

师小结:小猫是活泼可爱的,还喜欢蹦蹦跳跳的。

4、请个别幼儿跟乐曲,看图模仿狮子形态。

5、引导个别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跟乐曲模仿狮子形态。

师小结:狮子很威武的,它认为自己是狮子王,所以走起路来头都是抬得高高的。

五、听乐曲,玩游戏。

1、教师介绍玩法。

选一名或两名幼儿头戴狮子头饰,扮演狮子。其他幼儿头戴小猫头饰,扮演小猫。

当听到小猫乐曲时,“小猫们”尽情地做小猫各种有趣的动作。当听到狮子乐曲时,“小猫们”马上停止动作并造型。“小狮子”开始模仿狮子,大摇大摆地巡视一周,若发现有“小猫”在动了,将她抓出来。

2、幼儿游戏。狮子的角色可视情况而定,先由教师扮演,再有幼儿扮演。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3

学习目标

乐于进行表演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尝试看图谱用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幼儿在活动 4 中画好的病菌脸谱。

?病菌拜拜》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8 页。

沙槌、三角铁、其他乐器。

指挥棒。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戴上病菌脸谱,想象自己是病菌,表演病菌活动的姿态。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8 页,请幼儿观察图画,向幼儿提问:

图中有什么乐器?( 沙槌、三角铁。)

当奏出沙槌声音时,病菌的手势是怎样的'?( 向上举起。)

当奏出三角铁声音时,病菌的手势又是怎样的?( 垂下。)

3、老师根据幼儿用书第 8 页的节奏图谱,摇动沙槌和敲奏三角铁。

请幼儿随着节奏扮演病菌自由走动,当听到三角铁的声音,就立刻停下来。

4、 老师示范看图谱奏乐,可请另一位老师用指挥棒指着图谱,当指挥棒指着“ 沙槌” 图时, 演奏者摇动一下沙槌; 当指着“ 三角铁”图时,演奏者先敲一下三角铁,然后把持敲击棒的手横向摆动一下。老师可多示范几遍看图谱奏乐,引导幼儿掌握节奏。

5、等幼儿熟悉以上节奏后,与幼儿玩“病菌来了”的游戏,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是配乐组,一组是动作组。配乐组的幼儿分别拿着沙槌和三角铁看图奏乐;动作组的幼儿分别扮演“病菌”和“小朋友”。沙槌声响起时,“病菌”和“小朋友”可以自由走动,三角铁声响起时, “ 小朋友” 停止走动, “ 病菌” 去抓身边的“小朋友”。

6、可请幼儿想象病菌走路的声音像什么乐器声,然后换上该种乐器代替沙槌来演奏。

活动评价

能动作协调、有创意地表演病菌走路。

能看图谱用乐器演奏。

活动建议:

在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8 页的节奏图谱中,一个“沙槌”图代表一拍,而一个“三角铁”图代表两拍。由于敲打三角铁时,只有一次动作和一下声响,所以可继续做摆动敲击棒的动作,使幼儿感受两拍的时值。

老师还可改变游戏方式,用或快或慢的节奏奏乐,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的变化。例如当音乐节奏慢时,“病菌”不能抓“小朋友”;当音乐节奏快时,“病菌”才能抓“小朋友”。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感知劳动性质的音乐,并尝试用声音和动作表现乐曲热情有力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唱支节日歌》、《小指勾一勾》、《豆浆真好喝》。

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手腕转动》、《摘果子》。

二、幼儿进行倾听歌曲,引导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请幼儿进行倾听乐曲,说说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乐曲的名称)

2、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和以前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今天讨论然后说说自己的观点。

3、教师随钢琴伴奏用稍慢的速度的演唱歌曲,注意在演唱中唱到“嗬嗨”的时候,做挥拳的动作,一表达热情活力的劳动状态。

三、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感受劳动号子。

提问:刚才我唱歌的时候做了一个动作,你们发现时什么动作了吗?

“嗬嗨”是劳动号子,喊出来考验鼓励我们大家加油干!

(2)幼儿学唱。

提问: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唱,唱到“嗬嗨”的时候,和我一起做挥拳的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歌曲?衬词部分。

提问:在乐曲里,我们还可以加上的歌词,你们觉得是哪一句啊?

这是歌曲的衬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戚哩哩哩,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呔。

(4)教师弹钢琴幼儿跟随琴声一起练习歌曲两遍。

提问:现在我们小朋友来跟随音乐做动作,看看你们是如何把这首劳动性质的音乐表现出来的。(用合拍的拍手表示干活,轻快的拍手表示劳动的.快乐、边拍手边跺脚表示很用劲)

教师进行小结:

刚才我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拍的非常的好,但是刚才有一段非常快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拍手的时候,应该轻快点,这样才能好听,(带领幼儿单独练习一遍)。

四、结束部分

1、歌表演《我们大家做的好》。

2、小结活动下课。

效果分析: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配对的形式增强对数、量与数字符号之间的联系。

2.能够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的数量进行点数

3.体验数活动游戏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手口一致的对3以内数量进行点数报数。

数字符号对应相应的数量。

教前准备:

ppt、食物卡片、数字卡片、透明瓶子、蝴蝶翅??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兴趣

手指游戏:《一个毛毛虫》

有一只毛毛虫,它爬啊爬啊,它总是觉得自己长的丑丑的,只能在地上爬啊爬,它多想变得美美的在天上飞呀。

ppt、蝴蝶

有一天它在花园里散步,看,它一抬头看到了什么?

2.复习1-2

ppt女孩和蝴蝶。

"有几只蝴蝶飞出来了?"

幼儿:"一只"

出示数字1"这是1,一只蝴蝶的1"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只小妹妹变成的蝴蝶有几只翅膀?"

幼儿:"两只"

出示数字2"这是2,两只翅膀的2"

3.毛毛虫吃什么

小毛虫见到了蝴蝶姐姐好羡慕啊,猜猜它会对蝴蝶姐姐说什么?

蝴蝶姐姐安慰小毛虫说:每一只蝴蝶在变成蝴蝶之前,都是一只小小的毛毛虫。(ppt毛毛虫)它和小朋友们一样,要吃好多好多的食物,才能长大,变漂亮。

看一看,毛毛虫都要吃哪些食物呢?(出示食物卡片)

毛毛虫要吃树叶、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片树叶?

毛毛虫要吃水果、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个水果?

毛毛虫要吃粮食、我们来数一数我们有几盘粮食?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毛毛虫变成小蝴蝶。

4.喂养毛毛虫

我们来给毛毛虫喂饭吧。

请三位幼儿来抱毛毛虫罐子(由小到大的罐子上标有数字1、2、3)

(1)喂养1号毛毛虫,1号毛毛虫饿了,它说它想吃1片树叶,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一片树叶喂1号毛毛虫?

喂养2号毛毛虫,2号毛毛虫饿了,它说想吃2个水果,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两个水果喂2号毛毛虫?

喂养3号毛毛虫,3号毛毛虫饿了,它说想吃3盘粮食,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去拿三盘粮食喂3号毛毛虫?

(2)毛毛虫还是没有吃饱,看,毛毛虫的肚子还没有被填满呢,我们继续喂毛毛虫好吗?

这一次我请宝宝抱着毛毛虫去找吃的

1号毛毛虫需要吃几片树叶?

2号毛毛虫需要吃几个水果?

3号毛毛虫需要吃几盘粮食?

(3)集体游戏

毛毛虫吃东西吃的真开心啊,我们每个人都领养一只毛虫帮助它变成蝴蝶好吗?

发给幼儿数字卡片,介绍游戏规则。

数字卡片1-3随机发放,谁拿到数字卡片几,谁就去拿几个食物给毛虫吃。

教师指导幼儿的活动。

5.结束活动

幼儿将毛虫卷成蛹的样子。闭上眼睛等待奇迹出现。

毛毛虫,醒来吧,变成小蝴蝶。飞呀飞,飞去美丽的花丛里。(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跟着老师飞出活动室飞向布置好的植物园,观察各种蝴蝶的图片。)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调整如下:我将整个情境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情境,毛毛虫变蝴蝶,让幼儿变得更加有兴趣参与活动,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这个完整的情境链体验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在这个情境中,幼儿能够很热心的帮助小毛虫从而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的环节省略掉,变得更加的简洁,也更加的直观。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教学重点:

在音乐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及培养学生在创编中的创美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跟着音乐《假如幸福就拍拍手》律动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的舞蹈跳的真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课件出示:两只眼睛圆又圆小小嘴巴在中间全身羽毛黑黝黝,唱起歌来哇哇哇)

生答:……

师:对,它是一个可爱的乌鸦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小乌鸦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种鸟浑身都是雪白的羽毛,叫声像歌声一样好听,心地也非常善良。一天,城中有一家书铺起来了火,火势很猛,救火声,哭叫声响成一片。这时,心地善良的鸟儿们成群结队地飞来帮人们扑火,扑呀扑呀,大火被扑灭了,可是,浓烟不仅把鸟儿熏的黑黑的,还把鸟儿的嗓音呛得沙哑了,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鸟称为了乌鸦。人们喜欢乌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乌鸦到了老得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孩子小乌鸦会尽心尽力地找食来喂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乌鸦有“反哺之义”的“孝鸟”之称。

三、新歌教学

师:多懂事的小乌鸦啊,今天老师跟大家一同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看看小乌鸦是怎样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的。

1、播放多媒体课件(小乌鸦飞来飞去为妈妈捉虫吃,并亲自喂给妈妈吃。)

聆听音乐:

交流:这首歌曲主人是谁啊?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也是今天咱们要学歌曲的歌词。

出示歌词:

①老师念一句学生轻声跟读歌词。

②分句体会。

师: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心情会怎样?(伤心、难过)启发学生用表情表现乌鸦妈妈的心情。

师:小乌鸦为妈妈捉虫时,心情又会怎样?(着急)学生用表情表现小乌鸦着急的样子。

③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读歌词。(想象画面)

④学生加表情、动作读歌词。

比赛:看谁都得最有感情。

⑤学生表演读歌词。

3、教师范唱一遍,要求学生带有表情听。(带有哭泣的声音唱妈妈)

4、复听歌曲,用“啊“模唱歌曲旋律

5、再听歌曲,针对难点认真倾听。(听出小乌鸦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爱)

6、教师弹琴教唱易错的地方。

7、(师生互换角色)分组唱

8、学生带有表情完整的唱歌曲一遍。

四、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歌声唱出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爱,你能用动作表演出来吗?学生分组表演学生戴头饰表演歌曲,要求表现出乌鸦妈妈的伤心、难过和小乌鸦为妈妈不辞辛苦寻找小虫的样子。学生上台表演时,其他学生亦可表演。

五、拓展

同学们,天下最真的莫过于“母爱“这节音乐课虽然即将结束,但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永恒的,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普天下的母亲能一生平安。幸福、永远快乐。

师:我们还小,可以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来听一首歌《我的好妈妈》让我们把歌声变成行动,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亲人都感到你的爱。

六、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后记: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渗透美育教育,在教学中我用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美的享受。从让学生学乌鸦飞到陪乌鸦寻食物再到唱谱曲,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爱,明白爱,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感情。因为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近啦,学生就能自然流露出对妈妈的感情,感受到在演唱这些句子是应用温和的声音和较慢的速度表现歌曲,这在体会歌曲感情上很有帮助。当学生体会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后,也能爱延伸到自己的妈妈的身上,“小乌鸦能用反哺来报答妈妈,那我们的小朋友有能做什么呢?”孩子们都明白了,自己的妈妈那么辛苦,要积极得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篇7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x│XXX│

XXXX│X——│

XXX│XX│XX│X——│

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

儿歌中唱了什么?

2、学念儿歌

幼儿跟念儿歌几遍。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

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幼:………………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XXXX│X——

│XXXX│X——│

三、创编应用题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

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

四、创编游戏

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10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

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

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

(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

(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

中班活动教案及反思5篇

初中班团活动教案8篇

健康活动中班教案8篇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反思5篇

中班语言活动捉迷藏教案5篇

中班心理活动健康教案5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选5篇

健康活动中班教案精选5篇

中班国庆节活动教案8篇

幼儿园中班户外活动教案5篇

中班音乐活动的教案模板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