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情感的教案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案中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白鹅》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白鹅》教案篇1
1.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2.单元及课时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文学作品,有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有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因此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①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② 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1.学生已有知识基??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对生字词的书写及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熟读课文,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对比、拟人的写作手法,更深的了解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农村学生生活中对鹅的外表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有很大的帮助,再者,之前学过的对比、拟人 的写作手法,对更深的了解课文也有更大的帮助。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作者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学生会比较吃力。
4.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鹅是学生身边的动物,对他们不了解的特点,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全班参与展开教学。
1.认识8个生字,会写l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师生互动,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感悟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了解有关丰子恺及白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做简单整理。有条件的可到动物园等地方实地观察白鹅。
2.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浅吟低诵,感受生命,体验生活。人的语文素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设计力求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语言、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
1.了解学生印象中的白鹅。
2.课件出示鹅活动的画面,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揭示课题:这白鹅如此可爱,所以人们喜欢它;骆宾王歌咏它;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老爷爷更是用画笔和生动的语言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白鹅》。
城市孩子见鹅少,运用直观的画面,既引人人胜,又将直观感受印入脑中,为学好课文做了有益的铺垫。
1.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了解预习课文情况,初读课文。
引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用简练的话概括内容。如头颈、引吭、净角、奢侈、譬如、窥伺、供养不周较难读,尤其要读准。
3.谈谈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特点及高傲。从叫声、步态、吃相这几方面来表现。
4.品读第l、2自然段。
(1)在作者的初步印象中,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
(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
(2)想想刚才看过的画面,看看该怎样读这几句话才好?试着练练,还可以边练边做做动作。
(3)生练读。指名读。师激趣引导再读: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脑中边想象画面边再读读。
(4)读到这里,同学们再想想,这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又包括哪些丰富的内涵?
(是褒义,是在夸白鹅高贵、神气、派头十足、威风八面等。)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多次诵读是为理解高傲的贬义褒用打下基础,为全文的学习奠定基调。
5.联系上下文,体会第2自然段在全文的作用。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
6.联系上下文理出如下思路。
13.
白鹅
姿态
|
高傲
/ | \
/|\
叫声步态吃相
(一)品读叫声部分。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表现鹅叫声高傲的句子,再想想叫声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哪jl?
2.师生交流,知道鹅叫声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它音调的严肃郑重上。
3.理解严肃郑重的具体表现。
4.如果是人,想象它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
(这是谁呀?我从来没见过你,别再往前走了!) .
(干什么的?报上名来!否则休想过了我这鹅管家的关!)
(篱笆外是什么人?你最好不要靠近我家,我可是非常厉害的鹅卫士!)
5.再读体会。
发散思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严肃郑重的腔调是尽职尽责的表现。
(二)品读步态部分。
6.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鹅步态高傲的句子,再想想步态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哪jl?
(步态从容,大模大样,像净角出场。)
7.理解什么是净角。先说说,再出示课件请学生直观感受。
戏剧中的净角对于学生来讲的确陌生,用课件直观演示,特别有助于对鹅步态高傲的理解。
8.老师很想从大家的朗读中看到一只只步态高傲的白鹅向我走来,愿意试试吗?
9.生趣味盎然地练读。
10.指名读,可做相机指导。
11.小结过渡。
1.小结。
2.布置作业。
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摘抄优美词句;提出,并列出想到的新问题。
《白鹅》教案篇2
课前交流
师和几个学生小声交流:来啦,昨天睡得好吗?看到你在这。好像很紧张,紧张吗?看到我不要紧张。
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打个招呼
生打招呼
师:没声音呀,愿意跟我打招呼吗
生:愿意
师:大点声啊,伸出你们的小手
生大声
师:没听到啊
生更大声
师: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小猫
师:小猫要是听到肯定很高兴
生:我喜欢小鸡
生:我喜欢乌龟
生:鲤鱼
生:白鹅
师:哦
生:我喜欢小狗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很可爱
师:哦,你家有只聪明的小狗儿
生:我喜欢乌龟
师:为什么
生:它很可爱
师:它也能成为你兄弟
生:我喜欢小白兔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很可爱
师:哦,可爱的小白兔。看来啊,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我家养了一只小狗,这次我到武汉来呀,它好像看出我要出远让,咬住我的裤腿不松口,我说你这讨厌的小东西快走开,过几天我就回来了,同学们我讨厌我家小狗吗
生全说不讨厌
师:哦,明白了,你们真会听,听出我的言外之意,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读书也应该这样,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上课
师:同学们,请坐。丰子恺先生就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就是他们家的鹅(课件)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法是这样的,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板书:鹅)
师:丰子恺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题目就是白鹅
板书
一起读
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打开书,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
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
出示
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
指名学生读词相机指导字音
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名读(特别指导供养不周,供的读音)
出示:
净角 脾气
师:谁来读
指名读
师:真好,都读对了,知道净角是什么吗?
生:净角是京剧里一个角色
指导角的读音
师: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的男子
出示净角画面
师:这就是净角,浓重的色彩,夸张的画面,也是我们国萃之一,喜欢吗
生:喜欢
师:脾气的脾这个字好读不好写,伸出手来,一起写。
指导脾字的写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间一撇是从白中撇出来的)评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陈老师对基础知识,特别是字词教学的重视,学语文先学字和词,这里的生字教学扎实到位,词语理解扎实,在这样的大赛中尚能如此重视基础,这体现了陈老师扎实的教学风格。)
师:写好了吗?我们把这些字再读一遍
齐读所有词语
师:真好,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在文中还会读吗?
生:能
师:谁愿意读读课文
指名几个学生轮读课文
师:其他同学跟我一起听他们听,听他们把字音读准了没有。一边听一边想,这篇课文里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读。
师:真好,尤其是感叹号,你注意了标点符号
生2读
(指导读音及句子)
生3读
指导局促不安
生4读
指导读音
生5读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很长,不好读,能读成这样不简单,相信多读几遍你们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信心吗
生:有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很长,读完之后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一想
生1:读完之后我觉得这个白鹅很高傲,课文写了它三个特点
师:哦,写出了三个特点,你很会读,这只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说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白鹅
生:说了白鹅的高傲
生:他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生:这只白鹅有老爷的脾气
生:这只白鹅架子十足
师:还有吧?说的不错,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说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一起说
生读。
师:一起读,好一个
生齐读
师:聪明的孩子可以把它读成一个词语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读成词语,这是句子聪明的孩子可以把它读成一个词语
生:高傲评(教师没有说抓住关键词,但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老师用“聪明的孩子可以把它读成一个词语”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这样无声、无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
师:一起读
看清了吗?知道什么是高傲吗,不知道,你知道,你说
生:就是傲慢的意思
生:就是说白鹅很骄傲
生:高傲就是架子十足
师:对,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就是高傲,把这个词用在你身上愿意吗
生:我觉得我不愿意
师:都不愿意,那作者把这个词用在白鹅身上他讨厌白鹅吗
生:不讨厌
师:哦,真是这样,再读读书,把你最感兴趣的画一画
《白鹅》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幼儿仔细看图,感受画面中表现出的“春意盎然”的春天美,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2、初步学念儿歌。活动重点:初步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
感受画面中表现出的“春意盎然”的春天美。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白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教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我们班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吧!(大白鹅)
2、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看到的大白鹅是什么样子?它身上的颜色是怎么样的?还有其他什么特征?
(教师请部分幼儿来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大白鹅它们身上的羽毛像雪一样白,头上戴了一个“小红帽”。走起路来一摇一摆。
二、观察儿歌画面,并尝试进行讲述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图画,这里也有很多大白鹅,那小朋友们看这里除了大白鹅还有什么呢?它们在哪里做什么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2、鼓励幼儿仔细阅读画面,并尝试讲述。
3、谁愿意把你在图上看到的说出来。
教师小结幼儿回答。
三、初步欣赏儿歌
1、教师:小朋友,刚才说得真好,有一个叫吴少山的叔叔写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来说这幅美丽的图画,名字就叫做《大白鹅》,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3、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说了什么?
四、进一步欣赏,理解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大白鹅,扭秧歌?大白鹅是真的在扭秧歌吗?原来呀,儿歌里的意思是说大白鹅走路就像扭秧歌一样。
2、教师:大白鹅一摇一摆扭下河。
3、教师:大白鹅到了河里,它做了什么事情呢?(伸长脖子,唱山歌。)
4、教师解说帮助幼儿理解“大白鹅喜欢到河里玩的时候就表示天气变暖和了,天气开始变暖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杨柳就发芽,生长了,绿绿的杨柳倒映在河面上,好像河水都变成绿色的了一样,这也是春天的美景”)
五、完整学念儿歌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跟着老师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完整的念出来吧!
2、结束活动。
《白鹅》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感悟文中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
2.教学挂图。
学情分析:
鹅的外形特征已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课文写的并非是鹅的外形特征而是写白鹅的性格特征,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说,学习这一课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学过的古诗描述鹅的特点。
2.用几句话赞美鹅。
3.这节课我们学习《白鹅》这一课,看作者是怎样写白鹅的。
板书: 《白鹅》
点评:导入课题时尊重学生的意愿,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
2.小组相互检查认字,理解词语。
3.查字典理解词语。
4.出示生字、词卡,让学生认读。
三、整体感知全文。
1.说说读书的方法,然后朗读课文。(找好词好句,圈出不理解的词等)
2.朗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白鹅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高傲
3.出示书本插图,感受鹅的高傲。
4.默读课文,想课文从哪些词和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白鹅的高傲?
学生1:左顾右盼 表现出白鹅刚到我家不受拘束,说明白鹅高傲。
让学生表演左顾右盼,进行理解这个词。
学生2: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也能看出鹅的高傲。
板书: 左顾右盼
叫声 步态 吃相
5.鹅刚到作者家,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使作者发出什么感叹?
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再次感受一下白鹅的高傲。
6.从鹅的叫声中作者是怎样写白鹅的高傲?
学生3:见到生客进来,它必然厉声叫嚣,仿佛大声训斥别人似的,表现它的威严,远处有人走动,也没惹它,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好象在责备别人打扰了它的安宁。
(1)如果你是白鹅,你会说什么?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近在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
(2) 你认为读好这一段,应读好哪些词语?
(3)板书: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4)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它可爱的语气来。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和尽职。
点评:反复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7.自读4-7自然段,自主发现。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白鹅高傲的句子。
出示:a、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b、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c、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2)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4:我发现这些句子表面上是说不喜欢这只鹅,在说它的缺点,而实际上更能感觉到作者特别喜欢这只白鹅。
师:用“缺点 ”赞美白鹅
学生5:我发现作者一直把白鹅当作人来写。
师:那你觉得这只白鹅像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5:它叫的时候像一个严厉的警察,走起路来像一个京剧里出场的净角,吃饭的时候像一个要专人侍侯的大老爷。总之,像一个很高傲的人。
学生6:我发现作者用对比的方法来写鹅的特点,更显出了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
师:作者用这些方法写,既突出了鹅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形象和语言的幽默风趣。
点评:以读为主,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感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拓宽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感悟写作方法。
1.从课文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鹅的高傲。
再一次读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7:前半句与第一段相联,后半句概括了后四段,用“更”字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体会先总写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
试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说你家的鹅。
板书设计:
白鹅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厉声叫嚣 厉声呵斥 引吭大叫
高傲 步态: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喜爱
吃相: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总评:整个教学设计体现出自读自悟的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积累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白鹅》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白鹅”特点,理解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
2、学河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3、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分析“白鹅”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难点
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突破
加强和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利用辐射教学,引入相关写法的篇目让学生比较、感悟,从而理解并会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印发《杨柳树》、《苏州园林》片断、《狗獾》片断,准备白鹅图片。学生准备练字本,预习课文。
教学步骤
(第1谦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背诵诗歌导入课文1、背诗谈论
2、诱思导学,梳理内容2、整体感悟
一、由背诵诗歌导入课文(约x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齐背骆宾王的诗《鹅》,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对人的贡献、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丰子恺笔下的
?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1、齐背骆宾王的诗《鹅》。说出诗中描绘的鹅的特征:善叫、颈长、白羽毛、红脚掌、善游泳。
2、学生观察图片,说鹅的其他特点。
可能有:喜吃鱼,好养,不挑吃住,走路一摇一摆,很威风、雪白的羽毛很漂亮。
3、听、猜想。
二、诱思导学、梳理内容(约x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勾划生字词。
2、幻灯片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认读、理解。
3、请学生思考:
(1)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回答。
(2)“我”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言概括回答。
1、自由朗读,感知文意,勾划生字词。
2、学生认读生字:叫嚣、引吭、奢侈、盛馔、岑寂。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冥顽、窥伺、奢侈、三眼一板、蹑手蹑脚。
3、学生思考后回答:
(1)喜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
(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精神上的贡献是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三、本课小结《白鹅》抓住白鹅的傲慢的特点,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四、板书设计参考
高傲:
头部
叫声
步态
吃相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引导研析深入课文1、合作探究学习
2、辐射阅读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学习
一、深入研析,合作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学生思考,分组
讨论:
(1)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又是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一特点的?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谈一谈。
(2)作者为什么能如此鲜明地刻画出白鹅的特点?去掉文中写鸭:狗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换成小羊等动物可以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分析“白鹅”高傲的特点,知道作者是用比较手法突出白鹅特点的。那我们怎样运用比较写一事物呢? ’
1、学生读幻灯片中的题目,思考,分小组讨论:-
(1)作者是从白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来写白鹅的高傲,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鹅的叫声,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肃庄重”;与狗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
(2)能从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特征对白鹅进行细致观察,并且采用了对比手法。不能去掉。去掉后不能鲜明地突出白鹅高傲的特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换,但要考虑他们是否是同类动物,在“高傲”特点的表现上是否有区别。
2、小组讨论、交流。
二、辐射阅读。拓展延伸(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发阅读材料《杨柳树》、《苏州园林》、《狗獾》片断。请学生思考:
(1)选文和原文在写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前两篇选文中的事物特点分别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突出这一特点的?这样写有何好处?结合选文具体谈—谈。
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
(1)都运用比较突出事物特征。
杨柳树:下垂、高而不忘本。用红杏等花木向上发展绝不顾泥土中的根木和杨柳树高而能下作比较,突出杨柳树高而不忘本的特点。
(2)狗獾和前两篇在比较的运用手法中有什么不同,从三篇选文和原文中说说运用比较突出事物应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谈一谈: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精彩?说说原因。
(2)你觉得如何才能使你的描写语言更生动?
3、请学生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特征,最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4、请学生读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苏州园林布局:绝不讲究对称。用我国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和苏州园林的建筑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布局别具一格的特点。
(2)《狗獾》用不同事物比较,突出相同点,从而让人们认识狗獾的.特点。而前两篇用不同事物比较,突出不同点,从而突出事物特点。运用比较时,比较者应是同类事物,要找准比较点。
2、找一找,谈一谈
(1)a、“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生动地写出了狗讨好主人时的样子,可见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白鹅的高傲。
b、“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伺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运用成语和比喻写出了白鹅吃相的高傲。
c、“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窝边伺侯。”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白鹅的高傲。
(2)a、细致观察、抓特征描写。
b、运用恰当的成语。
c、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
3、构思,进行片断描写。
4、读片断,评价。
5、小结:请学生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5、学生回顾、总结。可能是:(1)观察动物时,可以从它的外形,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特征细致观察。
(2)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事物特征。
(3)运用成语、修辞等对事物进行生动描写。
(4)以后要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做关注自然的“有心人”“有情人”。
(5)学会了和同学们合作探讨问题。
三、本课小结
课文是作者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作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四、板书设计参考
有贡献
物质是:下蛋精神上:增添乐趣
本课总结
教学中我们按照“情境导人——诱思导学——深入研析——辐射阅读”四大板快进行。“情境导人”通过背古诗、谈初步了解鹅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诱思导学”中,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初步了解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及喜爱白鹅的原因,符合整取教材的理念。“深入研析”中,注意让学生运用合作探究方式,深入探讨喜爱白鹅的原因,即“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和对“我”一家的贡献。“白鹅”高傲的特点刻画得如此鲜明,一方面由于作者的认真观察,更重要的是作者运用了比较手法。运用比较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引进了和课文相关的辐射材料,让学生探究、感悟。再结合写作训练,让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另外,生动地描绘也是写好状物文章的主要因素,所以通过让学生品味文中精彩词句达到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白鹅》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并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2、幼儿能清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
3、帮助幼儿发准带e、g、h音的字。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头饰1个,鹅的头饰10个(1个大的,9个小的)。
2、在教室的中间画好一条线,作为河界。
3、白鹅和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并指着图片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接着,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游戏儿歌。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东边有什么?西边有什么?
鹅儿在干什么?
谁跑过来了?鹅儿怎样了?
着重帮助幼儿发准“鹅、河、歌”等相似着,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接着,教师可带领幼儿念儿歌2—3遍。然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白鹅和’的游戏,我们一起玩好吗?”
二、向幼儿简单地介绍游戏的玩法和动作。
1、小白鹅在河边,边念儿歌边做鹅的动作。
2、儿歌念完后,小白鹅才能跳下河,同时才能跑出来抓鹅。若小白鹅被抓住,可停止游戏一次,也可与对换角色。
三、戴上头饰扮鹅妈妈,请另一教师扮与部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运用对话的形式,选出10个“小白鹅”进行游戏。可以这样提示幼儿:
谁想当小白鹅呢?想当小白鹅的小朋友必须告诉鹅妈妈“我是小白鹅,我会水里游”,这样他才能成为白鹅妈妈的'小宝宝呢!
游戏开始时,被请到的幼儿分别站起来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水里游。”讲对了,教师给他戴上头饰说:“对,对,你是我的小白鹅。”如果发音不对,教师及时纠正。
接着,全体幼儿念儿歌,扮小白鹅的小朋友沿着“河”边,边做鹅的动作,边念儿歌。在念到“一只跑过来”时,从座位上站起来。儿歌念完后,小白鹅急忙往河里跳,迅速去抓尚未跑进河里的小白鹅。
这个游戏可请两批
幼儿上来玩,共进行两遍,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四、分别请两名较能干的幼儿扮鹅妈妈和,让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前,教师再提醒幼儿念完儿歌后,鹅才能跳下河,才能跑出来抓小白鹅。
游戏结束后,再换一批幼儿扮和小白鹅,继续进行游戏活动。
附游戏儿歌:白鹅和
东边一条河,
西边一群鹅。
鹅儿,鹅儿,唱着歌,
一只跑过来。
鹅儿,鹅儿,跳下河。
《白鹅》教案篇7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同学维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同学维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准备】
1、同学准备:
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
课件以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课
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身手中的笔画一画鹅。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
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身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只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
白鹅
(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
1、请同学独立朗读课文:
可以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志。
2、读生字和词语:
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主要写了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三、生字以和词语的处置
1、读音:
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引导同学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
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坑、躺、共”;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郑”。
3、引导同学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
指导“厉、餐、侍、脾、蹲、邻”时,要注意、它们与其他字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
2、誊写生词。
3、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理解课文
1、想想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又是怎样展开写的?你有发现就可以与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与朋友讨论。
(同学分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学习。)
课件出示: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来理解这一句话的。
2、课件出示:
鹅的高傲,更表示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句话同学们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围绕“高傲”这个词语来展开的,那现在你对“高傲”这个词语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写“高傲的白鹅”表达出自身怎样的情感呢?
5、作者经过仔细观察,认真了解鹅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后,用生花妙笔表达了自身的对鹅的喜爱之情。那你想从本课中,学习些什么呢?
同学们相互启发议论。
6、主要内容:
⑴ 词语通俗、准确:
左顾右盼、厉声呵斥、三眼一板、从容不迫……
⑵ 句子生动有趣:
鹅的步伐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⑶ 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来写:
“鹅是高傲的动物”。
⑷ 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
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课文,并拓展
1、课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作文时借鉴的地方?
2、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身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它的特点、外形、脾气、以和它是怎样进食的、怎样嬉戏、休息等等。
3、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后写下来。
《白鹅》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