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活动方案,才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制定活动方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活动的场地和设备,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组活动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1
为了进一步挖掘学校深厚的音乐底蕴,发现培养音乐人才,宣传、推出音乐之星,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给更多的学生一个表现音乐的机会,我们学校开展了班级音乐会活动。此次音乐会包括了唱歌、舞蹈等内容,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极大地唤起他们的创造热情,不断品尝到创新的快乐。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为我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施展平台。下面就谈谈我们开展“班级音乐会”的一些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具体如下:
一、活动组织形式。
主持人报幕式:主持人按照节目单顺序依次报幕,学生按顺序表演。
二、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动地点参加人员:学校广场全体学生
四、活动要求:
1、以"我爱学音乐"为各班的活动主题,根据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和板报设计。
2、要求人人参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各班自选内容、自选表演形式自选合作伙伴、自选节目负责人、自选时间排练、自选节目主持人和学生评委。
五、活动内容:
(1)节目范围:自选或改编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或表演形式,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展现小学生素质的节目。
(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独唱、小组唱、表演唱、齐唱、大合唱、对唱)、舞蹈、小品、相声、诗歌朗诵、故事剧、音乐剧、校园剧、时装表演、集体舞、徒手操、英文歌曲等。
(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自由搭配,每人准备节目一个或一个以上节目,形式和内容由学生自由组合,自愿报名,节目单由音乐课代表、音乐会策划小组统筹完成,尽快上交音乐老师进行审核。
(4)节目要利用课间十分钟、课余、周末时间积极进行排练,老师定期指导检查。
六、活动安排:
1、教师方面:制定“班级音乐会”活动方案,提前布置任务。在学生排练过程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2、学生方面:
(1)演出地点可选择大会议室或学生所在班级。
(2)推选主持人4名。主持人除负责节目主持外,还要负责统计本班节目的数量、内容等等。
(3)演出时邀请校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也来参加音乐会的演出和评比。
(4)可设计节目单、邀请书及反馈书,并对音乐会会场作环境布置。
七、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期
1、做好音乐会舞台背景设计方案
2、负责收集节目
(二)、活动中前期
1、确定班级四位主持人
2音乐课代表,节目组负责活动前节目的彩排、筛选。
(三)、活动中期
1、班干部负责购买举办本次活动所需要的物品
2、班干部负责安排好本次音乐会嘉宾席的位置
3、在学生排练过程和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的排练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帮助,做好学生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四)、活动中后期
1、音乐教师召开班干部会议,由班长给分配具体工作和任务。
2、音乐会当天上午班干部到场布置舞台、装饰教室、挂横幅。
3、音乐会当天上午,主持人试音、彩排。
4、下午音乐会正式开始
(五)、活动后期
1、班级全体学生清理现场。
2、活动结束后三天内做好活动总结。
3、对活动录像、照片收集整理存档。
活动总结:
1、形式好。这种音乐会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积累临场演出的经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当于一个汇报演出,又可以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2、表演好。学生将平时训练多日的本领充分展示。吹、拉、弹、唱都互不相让,竞相展示。
3、氛围很好。不仅邀请可本年级的老师,还吸引了其他年级的师生,很多家长也到了音乐会的现场。大家都怀着一颗热心来助威、捧场。真个音乐会气氛都很好。
活动反思:班级音乐会这种小学音乐活动模式的开展,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艺术才能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有着十分积极和有效的作用。班级音乐会,要求人人参加,对于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也许正是这个舞台,让更多的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甚至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本次班级音乐会举办的很成功,大家的热情很高,表现的都很积极。
当然本次音乐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以后的班级音乐会以及各种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改进我们的方案,争取把班级音乐会办的更加成功,让班级更加有活力。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声音啊?(哗哗哗哗)下小雨的时候呢?(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哗哗哗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大雨和小雨》
1.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3.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4.学习四二拍子的指挥,掌握四二拍子的重拍在第一拍。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会唱《大雨和小雨》。
学生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新学期教育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
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朋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
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2.随琴声自由表演。
三、表演《布谷》
1.师边讲故事边在在黑板上进行绘画。将学生带进春天,带进大自然,带进火热的生活。
2.站学生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或者动作。而且边做边随老师记忆歌词,体味歌词。
3.师范唱歌曲。让学生默声表演。看谁能把老师的歌表现的。
4.听琴,体会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二分音长,跟着音乐来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可以随琴自由演唱。
5.请大家互相合作,讨论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6.听唱学习歌曲。注意旋律的的确起伏,边学习边让学生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7.唱会歌曲,牢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学生小鸟唱出的是第二段歌词,我们唱出是第三段歌词。
8.动手操作,用彩笔标出休止符和长音的地方,看谁找的最准确。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来到了春天,来到了田野,让我们这些可爱的小鸟,把春天装扮得更美。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五、板书设计:
布谷
歌词意境彩图
学生自己描绘的春天
第三课时:《声音的强弱》
一、教学内容:《声音的强弱》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表演。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音乐的强弱,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用到歌曲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力。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小动物头饰、打击乐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音乐《火车开了》开着小火车进教室,来到动物乐园。(幻灯片动物乐园)。
2.师:动物乐园的小动物看到我们来了送给老师一样礼物,同学们闭上眼晴听听是什么?(老师拿出鼓和碰铃)
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生:鼓和碰铃。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哪种声音大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刚才听到的感受。
3.师:小动物们不仅给老师送礼物,给你们也准备了礼物,快到自己的凳子底下找找吧。(凳子底下是老师准备好的各种打击乐)
快拿出来敲敲吧。(孩子们随意的敲)。老师想听听大一点的声音?老师想听听小一点的声音?(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敲击大小不同声音)。
4.游戏:《找小兔》
动物园派小兔来招待我们,我们向小兔打个招呼吧。小兔这么友好我们和它做个游戏吧。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会我请一位同学上来蒙住他的眼晴,再请一位同学把我们的小兔藏好,藏好后我们请刚刚蒙住眼睛的同学睁开眼睛来找,其他同学用手中的打击乐提示他帮助他尽快找到小兔。如果他离藏的小兔越近我们就将手中的打击乐敲得声音大一些,如果他离藏的小兔越远我们就将手中的打击乐敲得声音小一些,直到找到小兔为止。
通过游戏感受声音的大小。小结:刚才我们说的声音大在音乐中把它称作强用f来表示;声音小在音乐中把它称作弱用p来表示。(出示幻灯片强和弱)
5.分组合作(两人一组)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强和弱
6.动物乐园的小动物真是好客,你们听他们唱着歌来欢迎我们来了。(幻灯片放歌曲《小动物唱歌》的曲谱和音乐)
师:刚才听到那些小动物又来了(小猫、小狗)它们两次的叫声有区别吗?(第一声强,第二声弱)
7师生合作:老师唱许多小动物,你们唱小动物的叫声,注意第一声强,第二声弱。
8.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动物乐园有许多小动物你喜欢谁就和它做朋友并且模仿它的叫声,一会我请同学带着你的伙伴上来表演《小动物唱歌》。(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头饰,让孩子们去挑。
9.师生共舞
今天太高兴了,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跳起来吧。一会我们唱到强的声音大家都向圈外叫,唱到弱的声音大家都向圈里叫。
五、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感受到音乐中的强和弱,并且和这么多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朋友,真开心,现在太阳已落山了,让我们和小动物再见,坐着小火车回家吧。
第四课时:《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感受声音的强弱。
2、认识大鼓和小鼓,感受其音色,学会基本演奏方法,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3、学会《大鼓和小鼓》,并能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学会演奏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
1、歌曲不同乐句的力度处理。
2、器乐的演奏。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的强弱:
1、(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之门”)导入:
师:(伴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今天,我们来到森林进行探险,瞧!这有一座通往森林之门。它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小门。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敲开这扇大门和小门。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用“强弱”两种不同的声音表现。
师:看见大门怎么敲?看见小门怎么敲?
3、师小结,引出“强、弱”。
师:这两种敲门声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声音响、声音大在音乐中称为“强”,声音轻、声音小在音乐中称为“弱”。
4、展开想象
师:生活中、森林中有许多的声音,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
5、画一画,声音的强弱。
(1)学生绘画图形。
师:生活中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你能用图形来表示吗?(声音强,用大的图案来表示,声音弱,用小的图案来表示。)
(2)(课件出示:□□、〇〇、△△)
师:老师也画了三组,你们看都对吗?哪里有错?应该怎样?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看!森林之门终于打开了。瞧!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各种动物的森林图)
师:看!它们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熊敲大鼓,小猴敲小鼓)
师: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鼓声”)
2、学歌词和演奏大小鼓。
(1)师:它们不仅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还唱着歌呢!我们听……(播放歌曲)
(2)听后,师问: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它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咚咚、哒哒哒。)学生模仿。
(3)引出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小朋友们,通过刚才读儿歌,你们知道了大鼓和小鼓是怎样演奏的吗?
指出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不同,歌词中:“擂”和“敲”。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敲敲大鼓和小鼓。
课件出示演奏大鼓小鼓的图片,学生模仿,指名上台演奏。
师:大鼓的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那我们也用相应的力度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4)寻找音源,进行创编:
师: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物体可以模仿大鼓或小鼓的声音。
(如:让我们用自己的'椅子来当作乐器,把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敲一敲。引导学生用椅子拍出强弱不同的鼓声。又如:身体律动,咚——跺脚,哒——拍腿)
3、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学生在鼓声处伴奏。
4、学唱歌曲:
师:你们也能像小熊、小猴那样,边敲鼓边演唱吗?
(1)指导学生随琴跟唱。
(2)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力度变化。
师问:这首歌哪一句要唱得强?哪一句要唱得弱?
用“咚”“哒”哼唱。
(3)指导学生唱出力点,声音有弹性,不能太连。
(4)随伴奏轻声演唱。
(5)加入大鼓和小鼓,或用身边的音源,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师:这首歌加入了大鼓小鼓的伴奏,你觉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歌曲情绪)
你平时还在什么场合或者什么音乐中听到过鼓的声音?(引导学生结合气氛和情绪说)
2、小结:不知不觉,快要天黑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它们要跟小朋友们再见了。让我们在音乐中结束今天的课。
课件:播放《春节序曲》片段,《喜洋洋》片段。
学生自创节奏来伴奏,随音乐边演奏边出教室。
教学评价: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五课时:《青蛙音乐会》
?青蛙音乐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材分析: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乐曲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失在暮色中。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本堂课以审美为核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3
一。设计意图:《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三。活动准备:《打电话》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四。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千万别打错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4
教材分析:《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同时也在教育同学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维护动物,维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能够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的演唱,生动地表示出小动物的各种形象,并能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创编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动作。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创编,歌曲最后一句的休止符
教学用具:钢琴、卡片、课件、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放一段音乐律动《数鸭子》)
目的:增进师生感情,缓解同学的紧张情绪,同时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准备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来你们今天的心情不错嘛!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音乐乐园,好吗?
生:好…….
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看一个画面(出示课件)
2/4 1 3 4 ︱5 5 ‖
小 猫 喵 喵
上面写有音符和歌词,大家一起来念念歌词好吗?
生:小猫喵喵
师:读得真棒!原来是小花猫想给我们唱歌呢,你们想听吗?现在蓝兔姐姐扮演小猫唱给你们听好不好?
师:唱……,你们也唱唱(生唱后),那你们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他们又是怎样叫的?(提问)
生:同学唱,老师可用打击乐为其伴奏
目的:为学歌曲和创编做铺垫。
三、导入新课:
师:你们真是个天才。那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想和小动物做好朋友吗?要和小动物交朋友就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喜欢做些什么?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大家都要维护它们,可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出示课件)——《谁在叫》,看看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些什么。
四、授新课:
听范唱:
师:认真听歌曲,找一找哪种小动物藏在歌曲中?看谁听得最仔细。
生回答找到的小动物,它们的动作怎么做?:(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小老鼠,小鱼,鸡妈妈),出示歌谱
师:你们能模仿几种小动物的叫声吗?谁来试一试。(可个人,可集体)
学唱歌曲前半局部:
(1)听老师范唱
师:你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真好听,蓝兔姐姐也想唱一唱,你们要是愿意可以小声的跟我唱一唱。(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师:蓝兔姐姐唱得好听吗?你们也唱唱,我给你们伴奏,好不好?
生:唱小动物叫声局部。
(2)教唱“啦”局部
师:现在,蓝兔姐姐给你们唱”啦”局部,你们区别一下两句有什么不一样?(师唱)
生:有一句比较平,有一句象是下坡的感觉.
师:那你们能用动作来平稳与下坡的感觉吗?(提问个人----全体)
(3)同学选择各种不同的形式扮演歌曲前半局部.(做动作,演唱,打击乐伴奏)
师:蓝兔姐姐这有一些打击乐器,我想请几为小朋友用这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自由选择乐器),其余的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演唱前半局部。
听唱法学唱歌曲
(1)师:扮演得太精彩了!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的后半局部,作一次小侦察兵,去侦察小动物的小秘密,看看他们都喜欢做些什么?(播放后局部音乐)
师:解释歌词,让同学了解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2)师:你喜欢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唱唱 (同学找到一句,跟钢琴学唱一句。)
重点最后一句半拍休止的唱法,生断气连,象弹球一样。
复听歌曲后半局部,生随音乐小声哼唱。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轻声地再随音乐跟唱一次,边唱边根据歌词简单地编上动作,看谁唱得好又编得好。(课件播放音乐后半局部)
带领生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师生对唱、分组唱、领唱
(师)同学们真认真,唱得真好,看到你们唱,蓝兔姐姐也有唱的激动了,这样吧,我和你们一起合作好不好?这歌谱上写有“领”字的地方让蓝兔姐姐唱,写有“齐”字的地方你们来唱,有信心唱好吗?
生:有…(师生对唱)
师:现在我建议这边的小动物你们来唱领唱局部,剩下的小朋友唱齐唱局部,并各自给自身的音乐编上动作。
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小组上台进行扮演唱。
五、创编简单的歌词: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需要维护的小动物,比方我们熟悉的大熊猫,袋鼠等。在所有的动物中,你还熟悉哪些动物,他们的叫声是怎样的?我们也把他们编成歌词唱一唱好吗?
分小组讨论编创新歌词。
师:像蓝兔姐姐,我知道青蛙和喜鹊并且喜欢它,我给你们编一段好不好?(青蛙呱呱,喜鹊喳喳,啦啦啦啦啦….)好听吗?请给点掌声鼓励一下吧,下面轮到你们了,我先给你们小组讨论几分钟,等会可要到你们扮演了,开始讨论吧。
分小组扮演自身的歌,并对其进行评价(同学教师均可)
老师放音乐伴奏,小朋友们边唱边扮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六、小结:美育渗透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应该维护它、保护它,更不要去伤害它,它们是那样的可爱,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谁在叫》这首歌,从现在开始,维护动物,维护大自然,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用你们的歌声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更加美丽!(播放《谁在叫》,全体同学边唱边离开教室)
音乐组活动方案篇5
值此“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贯彻落实李忠新局长《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五节”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展示我镇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让学生在艺术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社会的沟通交流,达到宣传学校,宣传教育的目的,经教育办研究,决定于xxxx年5月下旬举办小学、幼儿园音乐节(欢乐节)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二、活动时间:xxxx年5月下旬
三、活动内容与形式:
1、以音乐活动为主,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声乐、器乐、曲艺、舞蹈、朗诵、课本剧等,辅之以绘画、书法、篆刻、摄影等,要做到师生同台,共度节日,要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参与,达到每个教师、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的要求。
2、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届时邀请学生家长、社会代表参加,可邀请社会上有艺术特长的人员参加活动并进行才艺展示,给学生以熏陶,同时起到家校联谊,宣传学校,宣传白云教育的目的。
四、活动要求:
1、各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或实施细则。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开好活动动员会,做好安排部署,适时调度,反复彩排,提高活动质量,将师生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切实起到宣传学校,宣传教育的目的。
3、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宣传阵地,加强对音乐节(欢乐节)活动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并将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4、各校要认真组织,收集整理艺术节活动的相关资料,并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及时将活动情况、图片上传教体网。
5、各单位可于5月下旬择日开展活动,于活动前1-2天上交活动方案并通知教育办领导参加。
音乐组活动方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