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一份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绘本《蛋》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绘本《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悟真挚深切的亲子深情,夸夸自己的妈妈。
教学重点:
能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经验,大胆讲述。
教学难点:
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可以跟唱。
2、想到自己的妈妈,让孩子们说说:我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3、出示图:(绘本《我妈妈》封面),引导孩子从上往下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4、介绍封面,环衬,扉页。
二、理解绘本
(一)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我妈妈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厨师,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还是全世界最强的女人!
(1)为什么是大厨师?从哪里看出来的啊?蛋糕图 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做好蛋糕后会说什么?
(2)杂耍图 妈妈在干什么?和真正的特技演员有什么不同?她在玩什么?
(3)化妆图 妈妈在干什么?化妆后妈妈会变得怎样?
(4)拎东西图 小朋友看妈妈是不是拎了很多东西啊,是不是像个大力士一样啊。那妈妈为什么要拎那么多东西呢东西?采访妈妈。
2、这个妈妈棒不棒?
过渡:这个妈妈啊有更棒的本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园丁图片:这是一个看起来怎么样的妈妈,她很会什么?点名“绿手指”意义。
2、仙子图片:妈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妈妈是仙子?
3、天使图片:妈妈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妈妈像天使?你的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哪体现了妈妈的爱?
4、狮子图片: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妈妈会变成一直狮子呢?她为什么会生气呢?那妈妈变成狮子小朋友还爱妈妈吗?
5、蝴蝶图片:这回妈妈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吗?
6、沙发图片:妈妈怎么变成一个沙发呢?从哪看出是妈妈?坐在沙发上是什么感觉?为什么妈妈像沙发一样呢?
7、故事大王编故事:猫咪图片、犀牛图片
(三)感受温暖的母爱(四种职业)
1、出示图:不管妈妈变成什么样子,她都是我的妈妈。
2、你们看——这个妈妈在……?这说手是谁的?她们像在……
3、最后一个画面:妈妈和宝宝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你猜宝宝在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在对宝宝说什么呢?
4、环衬前后呼应,也像妈妈的手臂紧紧地保护着我。
三、配乐整体讲述故事。
1、出示家长和孩子的照片,这就是这个小朋友的妈妈,你的妈妈又是怎样的呢?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2、用“我妈妈像……一样……”描述一下自己的妈妈。
3、夸夸自己的妈妈,大声说我爱你。
绘本《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绘本中"宝贝"的涵义。
2、能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故事情节,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迁移经验,体验绘本所蕴含的情感。
(一)出示画面,引出课题
1、小朋友,看,他们是谁?(獾和狐狸)
2、獾和狐狸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叫彩虹的尽头。
(1)小朋友,什么叫彩虹的尽头?
(哦,彩虹的尽头就是从彩虹的这一头走走走,走到它最后的地方,就是彩虹的尽头)
(2)獾和狐狸听说彩虹的尽头是有宝贝的,你们知道什么是宝贝呢?
(二)分段讲述故事,提问松鼠的宝贝
1、你们有这么多的宝贝,那彩虹的尽头到底有什么宝贝呢,我们一起听听獾和狐狸是怎么说的?他们认为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宝贝啊?
2、獾和狐狸带着他们的问题出发了。
3、他们遇到了谁?松鼠对着一堆松果说:宝贝,我的宝贝。
4、小朋友,松果怎么会是松鼠的宝贝呢?(喜欢吃,是它的食物 )
5、我们来听听松鼠是怎么说的(听录音)
,6、谁来学学刚才松鼠说的话。
小结:是呀,松果是松鼠冬天唯一的食物啊,当然对松鼠来说就是宝贝了。
鸭宝宝的宝贝
1、我们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呢?大的是谁呢?小的可能是?它们在一起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2、我们来听听鸭妈妈是怎么说的?
3、为什么小鸭子是鸭妈妈的宝贝呢?(因为是他的孩子,因为是鸭妈妈养大的……)
4、那现在,我来做妈妈,你愿意来做我的宝宝吗?谁愿意来?
(请一幼儿上来,老师做拥抱动作,并说我亲爱的宝贝,我好爱你哦!宝贝,妈妈永远都会喜欢你!孩子,我爱你,你就是我的宝贝哦!)
5、如果你是鸭妈妈,你会对你的宝宝做什么?现在你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看看妈妈和宝宝之间会怎样呢?
(温馨音乐)教师点评瞧他们抱在一起多么亲密呀,瞧他们在一起还说着悄悄话呢!
小结:原来孩子就是妈妈的宝贝,他们在一起多么温馨多么快乐呀!
兔爷爷的'宝贝1、獾和狐狸继续往前走,他们遇到了兔爷爷,刚才小松鼠的宝贝是冬天里唯一的松果,鸭妈妈的宝贝是最爱的孩子,那兔爷爷的宝贝会是什么呢?(说、猜)
2、什么是回忆?(想起过去的事情)
3、兔爷爷可能会回忆些什么呢?
4、我们一起来听听兔爷爷是怎么说的?
(是啊,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回忆,回忆这些过去的事情可以让兔爷爷很幸福,所以兔爷爷的宝贝就是回忆)
5、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张照片,他们也能唤起你们的回忆哦。(孩子说说共同的回忆)
6、小结:回忆真是样奇特的东西,它也是我们的宝贝,看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松鼠把自己最喜欢吃的松果当成自己的宝贝;鸭妈妈则把自己最心爱的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兔子爷爷年纪大了,经历过许多事情,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他的宝贝就是回忆。
你们想知道我的宝贝是谁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我的宝贝啊就是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好朋友陈老师,她可是我的宝贝哦。
7、瞧,獾和狐狸高兴的唱呀跳呀,也找到了自己的宝贝,它们的宝贝会是什么呢?
小结:,原来彩虹的尽头是没有宝贝的,真正的宝贝就在他们的身边,是他们的好朋友,是他们一起去寻找宝贝的快乐时光,小朋友,让我们也学一学獾和狐狸的样子和好朋友去玩一玩吧!
绘本《蛋》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孩子在成长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也会带来强烈的内心震动。不能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与感恩。禁忌往往被赋予神秘的光环,只会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与害怕感。本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旨在通过绘本“獾的礼物”的讲述与角色扮演创造故事氛围,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就是青蛙、鼹鼠、兔子,是獾的朋友,并在过程中理解獾死后带给人们许多精神礼物,值得大家去怀念它。
活动目标:
1. 关注情感体验,适度引发幼儿对死亡的情绪体验。
2. 学习用感恩、祝福的心来面对亲友、宠物的死亡。
活动准备:
绘本《獾的礼物》、相关课件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故事「獾的礼物」◎「獾的礼物」 文?图 / 苏珊?巴蕾 译 / 林真美 出版 / 远流出版公司◎内容摘要:
有一只年纪很老的獾,是许多动物们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还常常告诉朋友们在他死的时候不要为牠难过!
有一天獾没有出来跟大家说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土拨鼠觉得好孤单,他把毯子都哭湿了。大家都不知道没有了獾要怎麽过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和獾有关的事情。土拨鼠最会剪纸,他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学会剪纸的;青蛙也告诉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学会溜冰的。
就这样,森林里的动物们都会想起獾以前教牠们学东西的事情。而且他们还常常利用自己学会的事情互相帮助,这是獾留给他们的礼物,他们不再伤心哭泣了,反而一讲到獾都会很快乐,想要谢谢獾,留给大家这麽好的礼物!
二、讨论与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本来很难过、很伤心,后来为什么会变快乐了呢?
(因为想到獾以前教他们学会好多东西,很感谢獾!)2.如果你是獾,你死了以后,你会希望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一直在哭、很伤心、很难过?还是希望他们过得很快乐呢?
3.你曾经有过面对亲人死亡的经验吗?那时候你有什麽感觉?
你会用那一种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伤的方法一直流眼泪?
◎还是去想他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的事情,并感谢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故事「獾的礼物」。
2.若时间不够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动物们对獾的想念和感谢之处】,让小朋友练习说出感恩的话语。
四、延伸活动:「好友的感恩」人若总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贵,实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能懂得感恩身边亲友的好,尤其是身边的同学喔!
1.可全班或分组进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为感恩的对象,其他小朋友轮流说出对他感谢的话。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导小朋友想一想:该位小朋友对自己的帮助是什麽?
3.若没有或想不出来,可由老师先分享,并鼓励小朋友继续努力观察,下次再说。
绘本《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在图片的帮助下,初步认识"鸽子、马、野兔、山羊"等汉字。
3、感受故事诙谐有趣的情节,体验阅读快乐。
活动准备:
1、《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ppt
2、故事录音
3、相应的动物图片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各种动物嗯嗯的特点。
2、难点:会用语言描述各种动物的嗯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引起阅读的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咦?嗯嗯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
2、观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吗?在什么地方?
3、那为什么嗯嗯会在小鼹鼠的头上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书吧。
二、集体阅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阅读绘本的第一部分:
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提问:
1、故事讲到这边,谁来说说看小鼹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呀?(地下)那他从地下钻出来,心情是怎么样的?他说了句什么话?
2、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呀?这个嗯嗯是怎么样的呢?
3、你觉得这时候小鼹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小鼹鼠是怎么说的?(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鼹鼠说的话)
4、你觉得这会是谁的嗯嗯呢?请你来猜一猜。
(二)阅读绘本第二部分:
师:这到底是谁的嗯嗯呢?小鼹鼠很想弄清楚,你们想吗?那我们就接着看下去吧。(师讲述)
1、○1你们一起告诉我,小鼹鼠去找谁了呀?
○2提问:那小鼹鼠是怎么说的?鸽子又是怎么说的?
○3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是不是鸽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师总结:鸽子的嗯嗯是又湿又黏,白色的,而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是长长的,土黄色的。所以呀,这不是鸽子的嗯嗯。(师继续往下讲)
2、○1这次,小鼹鼠又去找谁了?为什么小鼹鼠失望地走开了呢?马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样的呢?
○2师总结:马先生的嗯嗯是又大又圆,像马铃薯一样的`,所以,这是不是马先生的嗯嗯啊?
3、○1这时候小鼹鼠又碰到了一只野兔,你们觉得小鼹鼠会对野兔说什么呢?;野兔又会怎么说?野兔的嗯嗯会是怎么样的呢?
○2师讲述,这是不是野兔的嗯嗯啊?野兔的嗯嗯是怎么样的?(像豆子一样的)
4、○1教师分别讲述山羊、乳牛、猪先生这几段故事(鼓励幼儿尝试着一起讲小鼹鼠与小动物的对话)
○2让幼儿分别说一说山羊、乳牛、猪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样的。
5、师总结:这些小动物的嗯嗯呀,都不是小鼹鼠头上的嗯嗯。唉,那到底是谁留下的呢?
(三)阅读绘本第三部分:
师讲述(远远的……苍蝇)提问:
1、小鼹鼠问了一半怎么不问了?
2、苍蝇是怎么做的?原来这是谁的嗯嗯?
(四)阅读绘本第四部分:
1、小鼹鼠会怎么做呢?它会和大狗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师讲述)
2、小鼹鼠的嗯嗯是怎么样的?
3、小鼹鼠为什么要钻到地底下去?
三、师完整讲述
1、听了这个故事,谁来说说看小鼹鼠问了哪些动物?(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和汉字)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汉字。
四、播放故事录音,看ppt,完整地听故事这个故事有趣吗?那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五、活动延伸:
1、你觉得小动物这样随地乱解大便好吗?为什么?
2、那如果我们要嗯嗯了该去哪里呢?
活动反思:
?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是一本非常具有童趣的绘本,本来关于大小便的事是很难以启齿的,但是,本书以一个有趣的故事从科学的角度来阐释了这个问题,让孩子学会以科学的眼光来坦然面对本来就光明正大的生理问题。对学生来说,这本书不但有趣,还具有“搞笑”的效果。本次活动中我借助图片、ppt画面,依托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通过集体的师生共读、观看课件、猜测表达等方法与策略,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故事透过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嗯嗯”在他头上的过程,轻松愉快地让我们了解:原来每一种动物的排泄物形状都不同,什么样的动物就会有什么样的“便”,我们也从绘中得到更深一层的认识。
从活动的设计到准备,我进行了反复思考。我把活动分成了三部分:
一、介绍图书,引起学生兴趣。
二、观看ppt课件,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三、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的开头以“嗯嗯是什么意思?”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及好奇的心情把孩子的注意力带到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动的第二个环节,通过集体阅读,学生自己看ppt、猜测表达等方法与策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故事中小鼹鼠先遇到了鸽子,再遇到了马先生、兔子、奶牛,在对话学习与表演的时候,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先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再是前后组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最后是请个别学生上来进行对话表演,由于这个故事中的对话简单、有趣、重复性强,小朋友们很快就能学会,而且兴趣也非常的浓,在学习小鼹鼠生气样子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又是跺脚、又是撅着嘴巴等,能很好的把故事中小鼹鼠的形象表现出来。活动中我把“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定为此活动的教学难点,但整个活动下来,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把不同动物嗯嗯的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说鸽子的嗯嗯是白白的、马的恩恩是大大的圆圆的、兔子的嗯嗯像豆子、奶牛的嗯嗯像一盘巧克力蛋糕,原本关于嗯嗯这个话题是很难以启齿的,但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摊开来说,而且兴趣都非常的浓厚。最后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使学生根据提供的线索,清楚有效地复述阅读材料,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的肢体语言应该更夸张一些,引导学生有表演的欲望;其次面对学生的回答,我的回应能力还不够灵活,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多实践多研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让自己能够有更大进步。
绘本《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在游戏情境与自主阅读中理解故事内容。
2.积极思考,大胆地在伙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正确对待输赢,体验生命与友情的重要。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玩木头人游戏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天鹅和鸭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人背景,运用已有经验大胆猜想。
1.教师:天鹅和鸭子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日子过得开心极了!可是有一天,它们怎么了?(争吵谁的本领大)
2.提问:你们觉得天鹅和鸭子可能会比什么,谁会赢?
二、情景体验,在游戏中理解比赛规则。
1.了解比赛规则。
教师:是啊,比飞得高天鹅会赢,比游得快鸭子会赢,都挑自己的长处去比,好像不太公平,于是天鹅和鸭子说……,而且它们还商量了一个更厉害的规则那就是……连一根羽毛都不能动。
2.玩木头人游戏。
提问:孩子们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我们先来玩一玩,比一比谁能赢。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输了还是赢了,为什么?要想赢就必须坚持到底,天鹅和鸭子也明白这个规则,它们的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3.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孩子们你们看懂了吗,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小结:天鹅和鸭子为了赢得比赛,不管谁来影响它们,它们坚持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还没有分出输赢,比赛继续。
三、自读阅读,深入感知情节的变化。
1.提问: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和你边上的好朋友一起讲一讲。
2.幼儿尝试连贯讲述故事情节。
3.大胆猜想故事结尾。
提问:鸭子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四、完整欣赏,体验生命与友情的重要。
1.师生共同讲述故事。
2.幼儿选择分组,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提问:比来比去,鸭子和天鹅到底谁赢了,谁来说说你的理由?
3.小结:比坚持不动那是天鹅赢了,但没有鸭子,天鹅就会被大灰狼吃掉,输赢还有用吗?是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了。鸭子一开始也想赢得比赛坚持不动,但当它看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放弃了输赢,勇敢地冲了上去救自己的朋友,因为它觉得友谊比输赢重要的多。
附:故事《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改编)
天鹅和鸭子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日子过得开心极了!有一天为了争"谁的本领大"而吵架了,于是它们决定比一比。要比谁飞得高那一定是天鹅会赢,要比谁游得快那一定是鸭子会赢,选择自己的长处来比好像不太公平,天鹅说"我们来比谁是木头人这个游戏,谁坚持不动,就是谁赢。"鸭子说:"好的,就比谁是木头人。"而且它们还商量了一个更厉害的比赛规则,那就是一根羽毛都不能动。
比赛开始了,一群兔子们跳了过来,有的抱着天鹅的脖子,有的拍拍鸭子的嘴巴,还有的从它们身上跳来跳去,鸭子和天鹅为了赢得比赛,就连一根羽毛都没动一下。又过了一会,来了一群乌鸦,他们绕着天鹅和鸭子飞来飞去,跳上跳下,鸭子和天鹅还是一根羽毛都没动。
就在天鹅和鸭子为赢得比赛而坚持不动的时候,狐狸来了,趁机把它们装进大麻袋里带回了家,饥饿的狐狸烧开了锅准备用它俩做一顿美餐,可怜的天鹅和鸭子还在想着一根羽毛都不能动。水烧开了,狐狸一把抓起天鹅要往锅里扔,就在这个时候,鸭子放弃了输赢,勇敢地冲了上去,戳了狐狸一口,狐狸疼得夹着尾巴逃走了。
天鹅得救了,它对鸭子说:"谢谢你"。鸭子说:"不用谢,你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从此以后两个好朋友又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了一起。
活动反思: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是一个简单得再简单不过的故事,是一个单纯再单纯不过的故事。故事中的鸭子和鹅,比来比去,各有长短,但是他们非得比个高下,甚至连不动都可以比得这么认真,蜜蜂来了,兔子来了,乌鸦来了,风来了,他们两个都没有动一下。但是当狐狸来了,他决定把鹅当作晚餐,鸭子才发现,成为唯一的、真正的、永远的冠军中的冠军,没有比当一个朋友来的重要。
对于绘本教学,老实说我比较生疏,真不知如何去上,上课之前我听了常州两位老师的课,并模仿了堵老师的《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这节课,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绘本教学,对活动的目标,重难点以及引导提问把握不好。因为在理解中绘本教学和语言活动的区别应该是更多得让幼儿去欣赏观察图片,然后开阔思路发挥想象。但是我在这个活动的时候却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点,还有就是觉得语言、声情并茂等自身的素质还不够。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甚多如:幼儿提问不到位,幼儿游戏不到位。最大的不足就是重点内容没有掌握好,活动结束后,发现有好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首先,从幼儿的提问上来说,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想象天鹅和鸭子比赛时的紧张神态和激动的心情。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ppt,把天鹅和鸭子玩木头人的游戏轻描淡写了,其实原本教案设计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动中就忘记了展开,所以这点我觉得活动的目标没有达到是最大的失败。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玩木头人这个游戏我掌握的不好,没有让幼儿尽情发挥,可能是我平时与幼儿之间缺少沟通的原因造成的吧。
另外就是活动中我的言语表达我觉得还有欠缺,不够生动,那样的话,更能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活动中特别紧张,导致整个活动让幼儿难以听懂让老师们难以理解。活动开始后就有发现自己说错了,但是已经没办法改过来,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公开教学机会还会有很多,我想通过每一次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学习和反思,让自己有所提高。
绘本《蛋》教案篇6
?好饿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卵、小毛毛虫、大毛毛虫、茧、蝴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图书,引导幼儿观看图书的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书”
师:在这里有一只毛毛虫,它讲的是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叫《好饿的毛毛虫》,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在封面上可以告诉我们故事的名字。
二、出示第1—10幅图,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幅图:
师:这是什么时候?这是一个晚上,在这片树叶上有什么?你觉得这白白的小东西是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教师顺着幼儿的观察朗诵: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
第二幅图:
师直接介绍:星期天的早上,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波”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是怎样的呢?谁来变给大家看一看?(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又小又饿)
师:“毛毛饿极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做呢?”
第三幅图:
师:“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你们猜它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猜测)
第四幅图:
师:“她它到底会找什么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继续分享4—8幅图: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二,它吃了两个黎。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欺淋甜筒、一个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塘、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师:“毛毛虫去找了好吃的,星期一,它吃了什么?吃了几个”教师意义提问,强调序数与数量的对应。用同样方法提问星期二至星期六的食物。
师:“一下子吃那么多东西,毛毛虫会怎样?”(请幼儿表现好痛)
观察第9—10幅图:
师:毛毛虫会不会好起来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哦!
师:“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师:“毛毛吃了又嫩又绿的叶子之后,肚子变得怎样了?身体又变得怎样了?”
师:“你们舒服的时候是怎样的?”(请幼儿表现)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了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之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剩下的部分。
师::它给自己造的房子叫什么?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游戏结束活动。
1、出示卵变蝴蝶的过程请幼儿操作。
2、一起学一学这个过程。
3、变蝴蝶飞出教室。
绘本《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由想象,大胆发言。
2、小组合作制作小图书,感受同伴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小老鼠、大彩笔、大花猫;三明治、溜溜球、枕头图片;水笔、背景图;
2、幼儿:裁好的白纸、小图片(大彩笔、小老鼠、大花猫)、封面、胶水、蜡笔、水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故事。
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呀!瞧,有只小老鼠出来玩了(出示小老鼠)这里玩玩,那里玩玩(移动老鼠图片)玩着玩着,它觉得有点饿了,想找东西吃。吃什么呢?它找呀找,看见了谁?(出示大彩笔)原来是一只大彩笔,小老鼠想要把它吃掉。彩笔先生会怎么说?(幼儿自由讲述,教师讲述)
二、边看图形,边听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自由想象故事。
1、师:小老鼠眯着小眼睛说:“有好吃的东西?那还不快点给我。快,不然我就把你吃掉。”
2、师:彩笔先生用它的身体一转,就画出一个三角形。(教师画)问:猜猜会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师:小老鼠一看真开心,是它喜欢的三明治啊(出示三明治图片),它会说什么呢?(幼儿讲述)
师:小老鼠一看,就开心地说:“唔,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甜甜的、软软的三明治呀。”(幼儿复述)
3、师:小老鼠刚说完,就一口把三明治吞掉了,可是它摸摸圆鼓鼓的肚子说:“饱是饱了,但是我现在想要好玩的东西,快点给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彩笔先生只好又把身体一转,就画出一个圆形。(教师画)问:这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幼儿猜测)
师:原来是个溜溜球(出示溜溜球图片)。小老鼠一看,说:“我知道这是溜溜球,可以甩出去、收回来,可以带它散步,可以把它当钟摆晃来晃去,嘻嘻,好玩!好玩!”谁来学学小老鼠,表演一下。(请个别幼儿玩一玩)
4、师:但小老鼠小眼睛一转,说:“好玩是好玩,可是我家里还缺一样好用的东西,快给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彩笔先生怎么办呢?
师:彩笔先生没办法,只好又把身体一转,就画出一个云朵的形状。(教师画)问:这是什么好用的东西?(出示枕头图片)问:如果你是彩笔先生,你要怎么介绍,小老鼠才会喜欢呢?
5、师:彩笔先生心想,这个贪心的家伙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我可得想个办法才行啊。小朋友,你们猜这一次,彩笔先生会变出了什么东西呢?小老鼠会怎么样呢?彩笔先生有没有脱险呢?快帮彩笔先生想个好办法吧!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谁来说说你的好办法?
师:彩笔先生身体一转,小老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一只大花猫猛扑上去,(出示大花猫图片)一口把小老鼠吞下肚。彩笔先生开心地笑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并且试着给故事取名。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遍吧。
师:谁给这个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不然就叫《小老鼠和彩笔先生》,好吗?
四、合作制作图书,看图讲述。
1、师:小朋友,想不想把这个故事做本小图书啊?这样,就可以一边看一边讲了。
2、师:想一想,这本书要做几页?
3、欣赏教师做的图书。
师:瞧,我的图书已经做好了,你们看看我做的是几页的?每一页都是怎么做的?
4、提出要求。
师:一组5个小朋友做一本书,5个人商量好谁做第1页(2、3、4、5)。每一页要在右下方写上页码。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封面,还有一些小图片,你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页码,挑选相应的图片贴一贴,还可以画一画每一页的背景。
5、幼儿制作图书。鼓励幼儿添画背景。
五、师生一起看书讲述故事。
1、评价各小组制作的图书。
2、请个别小组挑选代表看书讲述故事。
附故事:小老鼠和彩笔先生
有一天,天气真好,小老鼠出来玩,玩着玩着,它觉得有点饿了,想找东西吃。它找呀找,看见了一只大彩笔,小老鼠想要把它吃掉。彩笔先生说:“老鼠先生,你不要吃我,我不好吃,只要你答应不吃我,我给你变出好吃的东西来。好吗?”
彩笔先生用它的身体一转,就画出一个三角形。小老鼠一看,就开心地说:“唔,那是我喜欢吃的甜甜的、软软的三明治。”小老鼠刚说完,就一口把三明治吞掉了,可是它摸摸圆鼓鼓的肚子说:“饱是饱了,但是我现在想要好玩的东西,快点给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彩笔先生只好又把身体一转,就画出一个圆形。小老鼠一看,说:“我知道这是溜溜球,可以甩出去、收回来,可以带它散步,可以把它当钟摆晃来晃去,嘻嘻,好玩!好玩!”可是它小眼睛一转,还是说:“好玩是好玩,可是我家里还欠一样好用的东西,快给我,要不我就把你吃掉!”
彩笔先生没办法,只好又把身体一转,就画出一个云朵的形状。小老鼠一看,说:“唔,多柔软的枕头呀,如果枕着它睡觉,肯定会作个好梦!”可是贪心的小老鼠还是说:“不够,不够,还要,我还要好看的衣服!还要漂亮的房子!还要你把我变得比猫还要威风!还要…还要…”
彩笔先生心想,贪心的家伙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我得想个办法才行。于是它身体一转…小老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一只大花猫猛扑上去,一口把小老鼠吞下肚。彩笔先生开心地笑了。
绘本《蛋》教案7篇相关文章:
★ 诚信教案7篇
★ 党史教案7篇
★ 文学活动教案7篇
★ 故事中班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