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优秀7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规划,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一份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优秀7篇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小士兵搭救公主的故事情节,熟悉音乐旋律,用动作表现a段雄壮有力与b段欢快诙谐的音乐性质。

2、合着b段乐曲,创编小士兵走迷宫的不同走路姿态。

3、按照一定队行走迷宫,注意保持与同伴的距离。

二、活动准备:

1、通过谈话活动,理解“迷宫”的含义。

2、“魔法师”的道具。

3、彩色小方垫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魔法师”身份入场。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2)“我呀,就是鼎鼎大名的魔法师,虽然我的本领很大,但最近我遇到了一些麻烦,前几天,巫婆把我们王国的公主关在一个很远的城堡中,需要我们去解救。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3)“可你们还太小,怎么办呢?”“对了,只要你们吃下我的魔糖,就能变成英勇无比的小士兵。”

(4)幼儿吃魔糖。

2、结合游戏情节,完整欣赏音乐。

(1)倾听a段音乐:表现小士兵出发,行进在路上。

“搭救公主光靠勇气还不够,得有结实的身体才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操练吧!”

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2)倾听b段音乐:学习创编各种走迷宫的脚步动作。

1)全体幼儿随b段音乐拍手。

2)在座位上创编不同的脚步动作,如双脚踮着走、两脚交叉走、单脚跳着走、双脚蹦跳着走等。并选择两种在老师带领下做动作。

3)寻找空间,创编不同的脚步动作,随b段音乐练习。

3、听音乐,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在行进中练习创编的脚步动作。

2)随音乐再次练习,提醒幼儿在b段音乐时,尽量做与他人不一样的脚步动作。

3)走过三个迷宫后,“魔法师”说:“关公主的城堡到了,正好巫婆不在家,我们把公主救回去吧!”幼儿一起喊:“公主,你在哪里?”公主出场。

4、幼儿和公主一起走迷宫,从原路返回。继续练习创编的脚步动作。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废纸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初步了解再生纸的制造过程。

2、乐于尝试再生纸的简单制作,体验制作的乐趣。

3、初步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有用的再生纸》、再生纸操作步骤图

2、再生纸的制作视频、再生纸压模视频

3、教师和幼儿制作再生纸操作用具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引出再生纸。

1、师幼共同阅读ppt绘本《有用的再生纸》,引出再生纸。

2、通过谈话,回顾绘本的内容,介绍生活中使用再生纸的意义。

二、初步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1、播放制作再生纸的.视频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2、引导幼儿说一说,教师小结。

三、幼儿尝试制作再生纸,体验制纸的乐趣。

1、出示再生纸制作步骤图,让幼儿初步了解每个步骤的顺序。

2、教师示范制作再生纸,与幼儿一起说一说制作流程。

3、边播放再生纸压模制作流程视频,边让幼儿动手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孩子们,你们的再生纸做成功了吗?那我们制作再生纸的过程完成了吗?对了,还需要晒干,现在我们一起把再生纸拿到阳光下晒干好吗?”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请幼儿在晒干的再生纸上作画。

活动反思:

结合本园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研究课题,我选择了《科学活动:有趣的再生纸》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学竞赛。科学教育活动,尤其是环保活动相对其他活动来说知识性较强,较枯燥乏味,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生活还比较远,要上好很难。综观平时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由于其是形、声、色、知、情、意相统一的产物,并运用了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更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着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将其应用到幼儿园环保教育活动中,对优化环保教育过程、提高环保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3

材料准备:

硬纸板、塑料吸管(或小棍)、环形磁铁、青蛙图片、蚱蜢图片、胶棒。

制作方法:

把纸板画成池塘背景图,把吸管从池塘背景图的中心穿过。

将一块环形磁铁粘贴在青蛙图背后,再与青蛙图一起穿到池塘背景图正面的吸管上。

在青蛙图上面的吸管顶端粘好蚱蜢图片。

把另一块环形磁铁从池塘背景图背面的吸管下端穿入,与已穿人的青蛙图片上的磁铁同极相对。

实验操作:

让幼儿上下移动池塘下面的环形磁铁,池塘里的小青蛙就会不断地跳起来捉蚱蜢。

教师指导建议:

提醒幼儿,蚱蜢粘贴的距离不要离青蛙太远。

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青蛙能捉到蚱蜢的原因。

拓展与替代:

可以将两块环形磁铁同极相对先后套到同一根塑料吸管上,慢慢松开手,会看到,后放进去的环形磁铁悬浮于第一块磁铁的上方。再往塑料吸管上放几块环形磁铁,和幼儿一起玩“跳跃的磁铁”游戏,进一步让幼儿感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让幼儿观看磁悬浮列车的录像,了解磁悬浮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提供磁悬浮地球仪,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磁铁特性的探索兴趣。

科学小知识

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向上移动池塘背景图下面的磁铁,就会让贴有磁铁的青蛙也向上移动,这样它就能吃到吸管顶部的蚱蜢了。另外,由于磁性具有穿透力,所以即使隔着池塘背景图,照样也可以让青蛙跳起来。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几乎零摩擦的高速行驮速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相近的颜色涂色,体验创作的乐趣。

2.引导幼儿说出常见的树叶的名称,了解其形状、色彩。

3.教育幼儿关心周围的植物,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注意带孩子观察幼儿园里树木的叶子;

2.工具准备:作业纸、油画棒;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会用相近的颜色进行涂色;

活动难点:涂色均??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知道夏天大树上的叶子长成什么样子了吗?老师带来几片树叶,让小朋友们看看他们一样吗?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师:我们幼儿园有什么树呀,桃树、枫树、槐树、丁香树、海棠树、梧桐树......

出示桃树叶、枫树叶、梧桐树叶让幼儿观察:

桃树的叶子:长长的、细细的

梧桐树的叶子:大大的、园园的

枫树的叶子:五角形的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的名称和叶子的形状;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叶子的颜色,都是绿色,让幼儿了解叶脉、叶柄。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一样吗?有的地方深一些,有的地方浅一些;

3.老师示范涂色,用相近的绿色涂色,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

4.老师准备了好多树叶作业纸,请你选一样最喜欢的把它涂上美丽的颜色。注意:要一笔挨着一笔涂,不要把画面弄脏了。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重点指导选色。

师:请小朋友找出三根绿颜色的油画棒,先选一种来涂色,接近中间的地方要换色,继续涂色。

6.展示幼儿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告诉小朋友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小朋友完成作品,布置幼儿园的主题墙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绘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 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 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并请幼儿试装。

② 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 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通过认识电池我给孩子讲述电池原理和作用及危害:电池都有正负极,有包包的一头为正极,有窝窝的一头为负极;我们安装电池时,一定要看好所用的遥控器或手电筒等上面的“+”、“—”极标志,把包包这边顺着“+”安,这样就不会错了,如果发现无法使用,一,可能是安装错误;二,可能是电池的电用完了;三,检查灯泡是否坏了。

电池是利用化学能、内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对于我们人类起到了很广泛的作用,比如家里的各种遥控器、照相机、摄象机、手电筒、电话、手机等等,都要用到电池,因为它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所以我们都经常使用它。

活动反思:

通过认识电池,幼儿对电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事情,还了解了电池有不同的形状,有圆有方,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与此同时,幼儿初步认识到废旧电池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大(通过老师的介绍,孩子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他们没想到的),表示今后电池用完后,不会再到处乱丢了,一定要把它们放到专门的回收点去,这样,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就不会生病了,我们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小百科: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究磁铁吸铁的现象,喜欢玩磁铁

2.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1.人手一快磁铁,每组数种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管 雪花片、钉子、铃铛、玻璃珠、小剪刀、瓶盖、铁夹、挂坠等)

2.图片两张

3.四种游戏材料

活动指导

1.出示磁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磁铁),你们认识吗?

请大家把新朋友跟摆在面前的木头、塑料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个新朋友比塑料和木头沉,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磁铁(幼儿重复一遍),它特别好玩。

2 . 幼儿探索活动

老师:磁铁特别好玩,你会发现它有许多的秘密,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 东西,请大家试一试。

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刚才,小朋友玩得很开心,你们发现了什么,举手说一说?

小结:磁铁会吸铁制品,磁铁会吸铁,平时,我们也叫它吸铁石。

3. 动脑筋、想办法

-打捞小汽车-

一个粗心的小朋友把他的玩具汽车弄丢到金鱼缸里去了,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打捞上来。(不能直接用手)

-摆图片-

老师有两张漂亮的图片想摆在铁板上给小朋友看,可它老丢下来,怎么办呢?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篇7

活动准备:

1、《会唱歌的车》课件

2、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警车等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播放汽车鸣笛声,引起幼儿兴趣,并感知汽车的声音

1、游戏:猜一猜(播放音频,点击出现汽车图片)

2、看一看师:大马路上每天都有不同的'汽车经过,今天这里开来了几辆特殊的汽车,它们都会唱不同的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

二、播放flash动画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刚刚看到了哪些汽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洒水车)

?救护车】提问:

(1)这是什么车?(救护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救人)

(2)它是怎么唱歌的?我们来听一听。(模仿嘀嘟嘀嘟的声音)

(3)讨论:为什么救护车会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呢?

?消防车】提问:

(1)这是什么车?(消防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救火)

(2)为什么消防车有云梯,它有什么作用?

(3)那你知道消防车是怎么唱歌的吗?(模仿消防车的声音)唱歌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警车】提问:

(1)这是什么车?(警车)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抓坏蛋)

?洒水车】提问:

(1)这是什么车?他有什么本领?

讨论: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水藏在哪里?怎样洒水?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

三、想一想师:为什么警车、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唱歌的时候,人们要让开呢?

小结:原来他们有紧急任务,警报时提醒大家快让开,注意安全。

四、游戏:开什么车师: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吗?

(1)这里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朋友快想想办法,我们该叫辆什么车呢?消防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呢?(119)

(2)他怎么了?(生病了,受伤了)这可怎么办呢?该叫辆什么车呢?救护车的电话号码是多少?(120)

(3)这里发生什么事了?有小偷,坏蛋。怎么办呢?打什么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110)

五、连线师:这是什么车?我们应该拨那个号码?(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小结:生活中各种汽车给我们带了许多方便,我们来学一学小汽车唱歌,一起开回家吧!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故事中班教案7篇

中班树叶画教案7篇

蚂蚁中班教案7篇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7篇

中班秋天音乐教案7篇

中班美术烟花教案7篇

科学睡眠主题班会教案5篇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模板7篇

健康活动中班教案参考7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课教案7篇

中班科学浮和沉的教案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