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工作总结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全面的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我们在进行了工作总结的写作后都是可以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提升的,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畜牧局工作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畜牧局工作总结5篇

畜牧局工作总结篇1

今年我局的扶贫工作,紧紧围绕省、市、县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扶贫开发“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积极完成“双包”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金鸡产业项目建设等扶贫开发任务。

一、“双包”扶贫

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要求,继续向冯庙镇黄家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同时向大路乡大龙村派驻一名扶贫专干,全局干部职工全部参与结对帮扶。扎实开展大排查、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等活动,做好贫困户“一户一档、一户一包”等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分类施策靶向精准,资金安排使用精准,稳定脱贫成效精准。

我局所包的冯庙镇黄家村,在20xx年实现村出列,20xx年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一是发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培育了年存栏种蛋鸭3.5万套的绿丰源种蛋鸭场、年出栏肉鸭40万只的肉鸭场、年出栏2000头的规模化猪场,建立了占地50亩的浅水藕塘和150亩的中草药基地;争取中地腾辉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占地128.6亩的光伏发电站,同时为47户贫困户协调扶贫小额贷款233万元,让贫困户发展养殖。通过对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规模,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二是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共举办种植、务工维权常识、养鸭、养猪等各种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农民310余人次,发放《养猪》《养鸭》《特色种养业扶贫菜单式手册》等技术资料养殖350余册、养殖技术明白纸1600余张。三是引导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58人,介绍外地务工45人,村级企业吸纳13人就业,目前全村外出创业人员达800多人。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新建水泥路 24 公里;新修桥涵 110座,自动喷灌 200亩,新修机井55眼,新修砂石路6.5公里。植树绿化10000棵;疏通大中小沟25公里,安装路灯42盏;农网改造全村实现了全覆盖,改建村为民服务代理室200平方米;自来水新入户120户,彻底解决农户吃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为29户贫困户争取危房改造资金,解决了贫困户住房问题;为51户贫困户子女争取了教育资助和雨露计划项目,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20xx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3万元,75户324 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41户69名贫困群众享受社保兜底(其中23户为五保户)。

二、特色种养业扶贫

由县农委牵头,我局积极配合抓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均超过省考核标准要求。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抓好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实施,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猪、山羊、肉牛、家禽等养殖产业。特色产业规模达标的62个贫困村中,养殖业达标村32个,占51.6%。全县产业规模达标的扶贫户8431户,占特色种养业扶贫户比例90%。其中养殖业达标户6868户,占达标扶贫户比例81.4%。二是强化培训和服务。对发展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开展“菜单式”培训,各层次集中培训21821人次。抓好畜禽疫病防治,统一组织防疫,建立贫困户养殖免疫台账,加挂牲畜耳标,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农技人员在指导科技示范户的同时,每人包保不少于2个贫困户,指导种养业生产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加收入。三是发挥主体带动作用。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挖掘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带动潜力,把扶贫成效作为支持经营主体的前提条件。引导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示范社示范农场与贫困村的合作社、农场开展合作,根据不同产业,采取订单、入股或务工等方式和贫困户对接。要求每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2个贫困村、每个省级示范社带动不少于5户入股。每个贫困村都有不少于1个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202092户,占全部贫困户数比例66%。

三、金鸡产业项目建设

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5.62亿元,蛋鸡生产规模360万只,集蛋鸡饲养、生产加工、循环利用于一体,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4亿元,可解决1500人就业,带动15000人长效脱贫。

畜牧局工作总结篇2

**市兽药监察站现有在编在岗执法人员4人,本市辖区内有养殖小区11个,千头以上养猪场25个,饲料生产企业2家,饲料经营企业(个人)26家,88家兽药经营企业(个人),20xx年上半年我们共出动监督、宣传车辆30余次,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对我市兽药、饲料经营企业(个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共查获假冒伪劣及违禁药8件,货值3000元,办理监督执法案件8起,已结案6起,取缔无证经营门店1家。发放宣传学习资料600余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经营企业规范化建设全面展开。

我们以实施《**省兽药管理实施办法》及**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为契机,于20xx年第1季度组成专班对全市17个乡镇的兽药饲料经营门店进行逐个调进摸底,全面掌握了全市兽药饲料质量及流向建立了翔实档案。检查中我们对每个门店发放学习资料,并指出整改内容及检查项目,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88份,取缔了1家资质及条件根本不符要求的兽药门店,要求所有兽药门店实行明码标价,并做到标价真实,字迹清楚,货签对位,标签醒目。通过这些举措,一改过去我市兽药饲料门店脏、乱、差的状况,使门店面貌焕然一新,为实施兽药gsp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兽用生物药品市场专项治理。

依据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大兽用生物制品监管力度,3月上旬至5月上旬我们与市兽防站开展了以禽流感、五号病疫苗为重点清查对象的兽用生物制品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所有的.兽药经营门店,以及多家规模较大的饲养场进行了兽用生物制品的专项检查,共查出非法购销的各类的生物制品10余盒,过期失效疫苗40多支,对违反兽用生物药品专供规定的当事人给予了严厉处罚,有效制止了乱购乱销现象。我市重大疫病控制类兽用生物制品专供体系及长效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三、严把兽药、饲料市场准入关。

把好“进货关”和“使用关”是兽药、饲料监督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为有效防范假劣兽药、饲料进入市场,我们对照《禁用兽药清单》、地方标准废止目录及饲料“三无”产品,对全市经营门店进行源头清理查处,并要求各经营门店做好进销记录,认真填写处方笺,为净化我市兽药、饲料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兽药、饲料及畜禽产品安全监督检测网。

6月上旬,我们组织力量建立了对规模化养殖场、屠宰厂、超市和集贸市场进行了监督检查,抽检猪尿样11个、猪肝8份、鸡肝2份、鸡肉2份,已初步建立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网络。

今年工作中成绩是主要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往往只注意经营市场监督管理,忽视了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养殖场自购自用药品的监管还很薄弱;二是日常监管工作不够彻底,对违禁药品、人用药品、原料药品的清查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对兽医从业人员的药品使用监管不到位。三是工作手段落后,监督执法硬件配置不够完备。

畜牧局工作总结篇3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县畜牧兽医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按照“山上烟、河下菌、庭院畜、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整体思路,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工作为重点,稳步发展土鸡、肉牛养殖生产,努力打造特色肉牛产业,使畜牧业成为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一年来,通过全镇各部门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镇畜牧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现将我镇20xx年畜牧兽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的主要工作

(一)圆满完成全年畜牧生产的各项指标。目前,全镇生猪存栏28320头,出栏生猪21000头;大牲畜存栏4253头,出栏牛2100头;山羊存栏18022只;出栏13500只;家禽存笼14万羽,出笼12万羽。全年累计完成肉类总产2953。4吨,禽蛋总产量31。6吨,畜牧业产值3263。7万元。

(二)全面完成品种改良工作。完成猪人工授精1630胎(次),仔猪培育14670头,母猪存栏1259头。完成牛冻配1127胎(次),购买冻精颗粒1400份。

(三)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狠抓强制免疫工作。年初,与25个村委会、社区签定畜牧业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集中开展春秋两季的动物免疫工作。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五不漏”(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量),全年免疫注射猪口蹄疫苗3。5万头次,牛羊口蹄疫苗0。88万头次,羊痘1。2万头次,鸡新城疫、禽流感疫苗14万羽份,注射猪瘟疫苗、蓝耳病苗3。6万头份次,密度达到100%。对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畜禽建立了免疫档案,对免疫情况实行跟踪制度。全镇无疫情发生。

2、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做好预警预报。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工作安排,在辖区内做好动物疫病流行调查工作和血清采集与疫情监测工作,一年来及时完成各类报表的填报,共采集猪血清30份,鸡血清25份,羊血清20份,牛血清25份。

3、加强防疫知识培训,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加强规模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举办规模养殖大户防疫技术培训班,传授防疫、消毒、饲养等科学技术,提高大户综合防疫水平,并以此促进全镇防疫工作的开展。

(四)围绕农民增收,让养殖户安心养殖。

服务群众是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主题,为此,提高服务水平尤为重要。针对过去在服务上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一是制定服务承诺,规定初诊及时不隔夜,复诊主动不隔天;合理按章收费;对农户饲养的畜禽发病后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二是提供信息服务,多渠道、多方位搜集致富典型、市场行情等信息,及时将经验和信息提供给农户;三是对专业大户实施全程服务,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包保养殖大户责任制,实行畜禽养殖的全过程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五)抓好单位建设、树立单位新形象

中心在按要求完成镇党委、政镇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给的中心工作和业务任务的同时,认真落实本中心内的计划生育、治安维稳、安全事故等工作,一年来,中心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单位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形象有了大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低,市场和价格信息滞后。

(二)动物疫情形势复杂,居住分散、饲养分散、防疫压力大。

(三)村级协防员普遍年龄偏大,后继无人。

三、20xx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

(二)加强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

(三)加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

畜牧局工作总结篇4

一、基本情况

1-6月出栏生猪64.12万头,同比增加21.66%,三元杂交猪25.64万头,占生猪总产量40%,出栏牛0.6万头,同比增加1.69%,出栏羊0.87万头,同比增长1.17%,出笼家禽228.3万羽,同比增加0.97%,蛋品产量6204.57吨,同比增长0.5%;存栏生猪75.5万头,同比增加15.62%,其中母猪7.582万头,同比增加19.02%,存栏牛2.89万头,同比增加1.04%,存栏羊2.71万头,同比增加0.74%,存笼家禽425.2万羽,同比增加0.73%。全县放养水面150027亩,鱼种10525万尾,其中引进翘嘴红鲌40万尾,匙吻鲟4000尾,苗种繁育2亿尾,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17200吨。

二、养殖业形势分析

1、产业结构及市场价格变化。一是产业受市场价格变化、产业扶持政策、城市建设等系列原因调整,规模养殖户逐步增加,散养户明显减少;二是受产业扶持政策和市场高价影响,生猪自繁自养普及率逐步增加,母猪饲养户增多,种猪价格持续上扬;三是生猪产业受冰灾影响严重。1月15日—2月13日止,全县因冰冻原因死亡生猪2.2万头,倒塌栏舍1.4万平方米,导致今年存栏、出栏生猪减少了20-30%。目前,仔猪存栏量减少,养殖户补栏困难,导致仔猪价格居高不下,仔猪价格达3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00%。近期因国家宏观调控和周边疫情影响,加之进入生猪销售淡季,仔猪价格和肥猪价格明显下降,肥猪价格最高降幅达150元,但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目前生猪存栏情况,生猪价格不会出低谷,后期仍会出现一定回升;四是饲料市场价格仍然保持较高价位。乳猪料市场均价4300元/吨,肥猪料市场均价3950元/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

三、灾后重建工作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迅速成立了由刘云辉局长任组长,张建林、严佑红副局长任副组长,畜牧科、水产科为成员的养殖业抗冰防灾小组,紧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

2、强化服务,排忧解难。一是全力开展养殖业抗冰防冻技术指导。编印了养殖业防寒防冻技术资料xx份,组织乡镇动物防疫员发放到各养殖专业户;抽调6名同志成立3个技术小组,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直接上户或电话联系等方式,指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开展屋顶除冰、防冻、防疫工作。二是认真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组织基层动物防疫员,冒着恶劣气候,对全县所有规模养禽户进行了一次禽流感的全面免疫接种;鼓励生猪人工授精员发扬不怕苦的精神,尽量满足养猪户的要求,实在不能到位的,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我局积极联系县内饲料生产企业,解决部分规模养殖户因运输原因造成饲料告急的严重问题,想尽一切办法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3、广泛收集信息,及时处理灾情。一是全面动员各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工作人员投入到养殖业抗冰防灾工作中,及时掌握有关灾情迅速上报,局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收集和上报有关情况。二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重大灾情。1月28日,天心牧业公司报告突然倒塌四栋规模猪舍,我局立即组织人员冒着路滑冰冻的危险连续3次到达现场,指导协助猪场开展自救工作,抢运种猪700余头,立即组织人员开展屋顶除冰工作,对死亡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严密消毒,有力地防范了灾情的进一步恶化。2月4日,光明派派乳业有限公司因停电拒收鲜奶,近20名奶农到县政府集体上访,我局积极协助信访部门做好奶农的思想工作,稳定奶农的情绪,在县人民政府与企业的协调下,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4、有所侧重,适当补偿。为搞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上级下拨了部分资金作为养殖业受灾损失补偿。由于受灾面积广,受灾户多,而补助资金不多,受灾户不能全部得到补偿。为搞好资金发放工作,我局综合考虑,统筹兼顾,采取有所侧重,造当补偿的办法,共补助受灾户76户,补助资金108万元。

四、完成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县财政局、县畜牧局联合对县内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现场审核,累计查看养殖场103处,最终审定规模场补贴对象88户,明确建设内容,发放项目启动资金265万元。

2、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3月10日召开全县乡镇畜牧水产服务站和供精单位专题会议,累计完成良种补贴数6.39万胎次,发放补贴资金127.8万元。同时,对2013年项目实施做出了进一步规划要求,以望畜发10号《关于进一步加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的通知》制定下发了《xx县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并且该暂行规定以望畜水规备001号文件报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

3、认真申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按照上级要求,联合县发改委对相关规模场(小区)进行现场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单位15个,其中备选项目3个,累计资金9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资金560万元,自筹资金340万元。

4、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一是参加全县组织的农民素质教育养殖专业户科技培训活动,现已开展培训3期。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班12次,培训人数达512人次,利用网络对养殖农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发送技术信息8条,6000农户受到指导。冰灾期间发送技术资料10000套,同时,对10000亩水面进行了水产病害监控,并重点农户的水产病害进行了指导防治。二是参加“科技阳光信息平台”建设,以信息群发方式进行科技知识和市场价格信息传达和普及,参与农业110共同建设,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畜牧局工作总结篇5

一、农村财务监督管理

结合农村两委换届和我区实际,以石栾农财【20xx】3号文下发了《20xx年农财管理工作要点》,以石栾农财【20xx】4号文下发了《20xx年农村审计安排》,对农村集体财务监管和审计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局领导带队深入七乡镇对农村财务审批人、审核人、村会计报账员及农经站全体进行政策业务培训,共培训200余人次。组织各乡镇农经站长参加市农业局组织的农村财务委托代理业务培训,栾城镇、冶河镇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根据四部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没有单独开户的4个乡镇的67个村统一办理了机构代码证,并协调银行、信用社为各村分设银行账户,实行双印鉴监管,县改区以后,又多次协调质监局等部门重新为各村办理了代码证,重新开户,到目前为止,单独开户的村数为162个。全区173个村全部规范实行委托代理制度,代管资金13057万元。

集中各乡镇农财审计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和技能培训,每乡镇挑选1个有代表性的村进行交叉审计,结合审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以审代训,审训结合,提高乡镇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进行村集体财务日常审计,指导各乡镇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扫尾工作,全面完成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今年以来农财局直接审计56个村,审计金额9856万元。对审计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纠正,对问题较多的村进行后续跟踪检查,做到审计一个村,规范一个村。

积极协调省市整体推进我区“三资”网络平台建设,被xx市列为整体推进区,组织各乡镇35名农经员参加市农业局组织的农村财务信息化培训。统一为各乡镇农经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今年6月份开始七个乡镇全部实行了三资网络信息化,省农业厅经过综合考核,确定我区为河北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整体推进先进区,并予以奖励。

以石栾农财【20xx】6号文下发了《农村财务管理补充规定》,对农村集体收入业务、支出业务、备用金制度以及报账程序重新进行了明确,要求各村干部将所有经济业务全部报账,签订承诺书。以石栾农财【20xx】8号文印发了《关于对全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抽调区、乡两级农经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各乡(镇)、村,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与组织部联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村级权力清单执行情况和农财局6号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解决,切实促进农村财务规范管理。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根据《xx市栾城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安排,召开全区各乡镇农经站长会议,安排部署20xx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印发明白纸5000份、政策宣传册1000本,对乡镇农经站全体和各村书记、村长及会计报账员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政策培训,培训人数450人。指导乡镇农经站重点做好村级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台帐及有关调地资料的前期收集准备工作和宣传发动工作。选择河北佳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康兴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为委托代理公司,一期采购预算金额308.5万元(15.4万亩),通过财政公开招投标程序,确定河北省第一测绘院、河北省欣航测绘院等6家测绘公司。二期采购预算金额237.756万元(11.9万亩),通过财政公开招投标程序,确定石家庄启明测绘有限公司等5家测绘公司。深入到窦妪镇、西营乡、柳林屯乡、栾城镇、南高乡开展外业调查工作。截至目前累计148个村完成外业测绘,外业调查面积27.4万亩,占全年任务100%。

三、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继续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栾政发【20xx】30号),抓好加快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规模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落实,进一步规范流转秩序,指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进行土地流转。同时乡镇农经站指导流转双方签订省统一规范的流转合同书,并提供鉴证、备案、信息咨询等服务,积极开展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农业经营能力审查,防范经营风险,实行准入制度。20xx年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0亩,新增规模经营主体40家,全区规模经营主体总计270家,全区土地流转累计总面积120492亩,其中转包69286亩,出租38258亩,转让1800亩,土地入股3000亩,互换248亩,其他形式7900亩,涉及25792户,土地流转率40.1%,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建立了覆盖区、乡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网络服务平台,173个村会计担任土地流转信息员。为七个乡镇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10月1日召开了各乡镇主管副职和农经站长参加的推进土地流转平台规范运转调度会,陈区长作了工作安排,要求利用国庆假期将流转合同录入网络平台,进一步规范流转合同档案,确保平台、合同与档案一致。指导乡镇认真整理近年来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并将50亩以上土地流转合同录入到河北省土地流转农村经营管理平台,现已录入合同11000多份,涉及流转面积50000多亩。为七乡镇统一制作土地流转制度展牌,印发土地流转宣传彩印、明白纸5000份。10月6日晚河北新闻联播首条报道xx市栾城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典型经验做法,土地流转转出现代农业发展空间。

四、农民合作社指导服务

按照“巩固、完善、发展、提高”的指导思想和“积极发展、依法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原则,鼓励专业大户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全面发展。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培训班,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账务处理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讲解,指导市级以上示范社推广农业部微机记账软件,规范合作社账务处理,为确保农民合作社的依法依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石栾农财【20xx】5号文出台了《规范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方案》,加大对合作社指导服务力度,制定了区级示范社创建标准,组织开展区级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每乡镇指导2-3家合作社和1家家庭农场按照区级示范标准进行创建,指导合作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理事会管理制度等项制度,现已选择23家合作社和7家家庭农场进行区级示范社、示范性家庭农场进行创建。今年新注册成立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5家,截至目前,我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场33家。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60多家。其中种植业301家,畜牧业47家,蔬菜业70家,林果业212家,农机业30家。注册资金32259万元,成员29528户,带动农户4万户。其中乡乡香农机专业合作社,润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宏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神农福地种植专业作社等4家获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1家获得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栾城区凯盛家庭农场等4家家庭农场评选为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

畜牧局工作总结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5月份工作计划5篇

2024年6月5日环境日活动总结5篇

夜校工作总结5篇

审计经济工作总结5篇

经营工作总结5篇

校长工作总结5篇

个人工作总结周总结5篇

部门工作总结年终总结5篇

银行季度工作总结5篇

银行支行工作总结5篇

畜牧局工作总结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617